大自然的獵人
愛德華·威爾遜(EdwardO.Wilson)1929年出生于美國亞拉巴馬州,成長于當?shù)匦℃?zhèn)莫比爾。他在一次釣魚的事故中失去了右眼的視力,但健全的左眼更讓他專注于細小事物。1947年進入阿拉巴馬大學生物學系,專攻昆蟲學。后轉(zhuǎn)入哈佛,探訪西太平洋群島等地,掌握完整的螞蟻生態(tài)分布圖譜。他以杰出的科學成就,引發(fā)了20世紀生物學的數(shù)次革命:他與麥克阿瑟共同提出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奠定現(xiàn)代物種保護的理論基礎;創(chuàng)建“社會生物學”這一新學科,讓美國生物學界和普通大眾為之震動;“生物多樣性”概念由他倡導,成為影響全球的環(huán)保理念。威爾遜退休后致力于人文科學寫作,從科學中尋找哲學寫作的養(yǎng)料。《自然》雜志評價他“既是世界的科學家,也是偉大的寫作者”,他的《螞蟻》和《論人性》曾兩度獲普利策獎。
·2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