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幅關于梵高的巨細靡遺、令人心碎的肖像畫。全書以令人震驚的精確性,照亮了梵高困頓不安的心靈歷程,對這位偉大藝術家過于浪漫的神話做出了重大的再認識:他早期為贏得容身之地所作的斗爭,他與弟弟提奧極其深密卻緊張的關系的,他豐厚廣博的文學藝術修養,他恣意又狂亂的私生活,他熾熱而旺盛的創造力,他遺傳自家族的精神疾病,他“自殺”案件中的重重疑云……
(美國)史蒂芬·奈菲 格雷戈里·懷特·史密斯 ·藝術家 ·78.1萬字
理查德·瓦格納(1813—1883),德國著名古典音樂大師,上承莫扎特,下啟后浪漫主義,因為在政治思想、宗教思想上的復雜性,成為歐洲音樂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本書以詳盡的筆墨記述了瓦格納傳奇的一生,生動地描寫了他與尼采、李斯特等同時代人物的友誼,并揭示了他對名譽、金錢、愛情的追求的深層原因。本書向讀者展示,瓦格納不僅僅是一個作曲家、舞臺導演和指揮家,還影響了德國新一代知識分子的世界觀。
(德)烏爾里希·德呂納 ·藝術家 ·54.5萬字
《梵高手稿》:150多封精心挑選全新翻譯書信,250多幅高品質罕見畫作手稿,紐約博物館專家親筆導讀。《梵高的耳朵》:如果以推理小說的視角去看“梵高割耳”事件,真相將會如何?荷蘭梵高博物館官方認證,英國BBC制作同名紀錄片,歷時七年深度調查,還原真實的梵高。
(英)貝爾納黛特·墨菲等 ·藝術家 ·30.9萬字
列奧納多·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藝術家和科學家,是影響了世界500多年的“網紅”。達·芬奇能將藝術、科學、技術和想象力融為一體,同時,他能對自己稍顯異類的狀態泰然處之:私生子、同性戀、素食者、左撇子、容易分心。帶著頑皮而執著的熱情,達·芬奇孜孜不倦地投入對眾多領域的創新與探索,包括解剖學、化石、鳥類、飛行器、光學、植物學、地質學、水流,以及軍事裝置。他的筆記不僅是有史以來對好奇心難以超越的紀錄,而且是激動人心的指南,跨學科的才華躍然紙上,帶領我們去了解這個好奇心旺盛的人。
(美)沃爾特·艾薩克森 ·藝術家 ·29.2萬字
阿爾貝托·賈科梅蒂(1901—1966),著名瑞士雕塑家、素描家和詩人,20世紀少數幾位“作品比本人更知名”的藝術家之一。他創作的那些瘦弱的、孤獨行走的人形雕塑是最為大眾熟知的作品,從中,人們觸碰到二戰后人類整體的生存經驗特質:恐懼、疏離與焦慮。其作品一度創下藝術品拍賣的最高紀錄,他因此被稱為“史上最貴雕塑家”。本書是首部關于賈科梅蒂的簡體中文版權威傳記。基于賈科梅蒂與家人的一手書信、友人關于他的珍貴記錄,作者在書中生動翔實地記述了賈科梅蒂“行走”的一生,全面再現了這位神秘藝術家的成長經歷、藝術生涯以及對他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人物與事件。鮮有人知道,賈科梅蒂選擇了一條逆行的邊緣之路:其一生與多位藝術、文化、思想名家交織,游走于不同的流派和圈子,但拒絕隸屬于任何一個藝術流派、昔日的思想體系以及“標簽”,并不停追問:何為本真?他常在咖啡館與知識分子朋友相聚,聽薩特談中國之旅的見聞,和左翼朋友聊蘇聯鎮壓“布拉格之春”;有時在酒吧里和相識多年的妓女朋友們聊天……最后,他總會回到伯利特-曼東街的畫室,完成一件他明知會失敗的作品。
(法)凱瑟琳·格雷尼爾 ·藝術家 ·20.1萬字
當提起重要的作曲家時,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的名字從不會缺席。作為巴洛克音樂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被視為西方音樂的核心支柱。在1933年4月的一次演講中,奧地利音樂家安東·韋伯恩激動地宣稱“一切盡在巴赫”:巴赫征服了音樂領域,他鋪展著循環的旋律,無論橫向還是縱向;他創作了最恢宏遼闊的復調。作為和牛頓、萊布尼茨同時代的人,他的音樂創作于西方觀念形態轉變的關鍵時期。他擅長吸收來自理性和心靈方面的資糧,并將其轉化為一種不尋常的智力和精神創造。巴赫去世后留下一個有80多本書的藏書室,其中包括神學和哲學方面的書,以及詩歌和樂譜。這些書構成了一個音樂家日常生活和思考的空間,本書由此開始探索巴赫音樂世界背后的時代精神和人文風景。走近巴赫的樂譜,聆聽巴赫的音樂,仿佛在霍爾拜因的畫作《死去的基督》前駐足凝望,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經在巴塞爾看到這幅畫作時那樣,會不禁去思考人類的命運。巴赫的許多作品都表現出對死亡的接納,因為這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懷抱這樣的信念,巴赫在這個終將走向結束的世界里創造著一個又一個感受的空間。
(西)拉蒙·安德烈斯 ·藝術家 ·16.5萬字
謝伯子,中國聾人特殊教育家、著名書畫家。《謝伯子評傳》是關于謝伯子一生的傳記,全書分為兩大部分:上篇為謝伯子一生,下篇為謝伯子評述。上篇以時間為線,對謝伯子自出生到去世的整個一生進行了細致而準確的描寫。下篇則是從謝伯子的詩文作品解讀、繪畫作品探討以及其特殊教育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三個方面進行評述。本書全面展現了謝伯子面對生理缺陷、父母早逝、貧病交迫、孤獨寂寞、社會偏見,自尊、自強、自立、自救,奮斗進取不罷休的一生。書的最后還附有謝伯子年譜。本書的作者是謝伯子先生的兒子,所依據的大多為第一手資料,具有相當高的可信度。
謝建紅 ·藝術家 ·15.4萬字
1944年,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羅爾夫·E·斯特納森(RolfE.Stenersen)流亡至瑞典,其所著《天才的特寫:愛德華·蒙克傳》首次在瑞典發表。《天才的特寫:愛德華·蒙克傳》,至今仍是蒙克傳記中的經典之作,被譯介為丹麥語、英語、德語和俄語等諸多版本,本書第一個中文版本。本書取材自作者與畫家多年交往中的親眼觀察,斯特納森將記憶以對話的形式栩栩如生地復述給讀者。藝術家的形象通過作者的文字在一代又一代讀者的腦海中塑造起來。作者生動地描繪了不少自己與蒙克見面時的場景,充分展現了藝術家的荒誕主義和黑色幽默,表現出作者對人類內心世界和個體性格中隱藏力量的強烈興趣。
(挪威)羅爾夫·E·斯特納森 ·藝術家 ·14萬字
金國明為本社編輯,畫家,從事繪畫創作近30年,在他50歲之際,總結自己的從藝經驗,梳理自己的創作發展之路,寫下點點滴滴的感受,并整理近10年來的繪畫作品,編成此《隨藝錄》。作為70后藝術家,金國明的藝術成長具有他這一代人的代表性,也具有個案研究的意義,這是此書出版的初心。圖書分為文字和作品兩部分,前半部分是金國明寫下的隨藝錄,分為10個章節,回顧他自己作為一個藝術家成長的歷程,從小時候父母的教育到讀書之后對繪畫興趣的培養,直到大學畢業,成為一個出版社編輯,現今成為一個知名畫家。后半部分則是他整理的近10年來的藝術作品,比較全面地展示了他的創作成績,全書體現著一個70后藝術家的成長和取得的成績。
金國明 ·藝術家 ·13.9萬字
本書是出身香港、名揚世界的珠寶設計師、跨文化學者羅啟妍的自傳。羅啟妍出生于富裕之家,家道中落后,獨自到西方社會學習和闖蕩,憑著天賦、創意和毅力,成為躋身國際舞臺的香港設計師。本書展現了她堅毅勇敢、跌宕起伏的一生。她也是歷史學者,致力于跨文化交流,對歷史、對東西方文化互動的熱愛,是她人生的主旋律。她醉心于中國文化,將中國特色融入到設計作品中,帶到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讓世界認識中國、了解中國。
羅啟妍 ·藝術家 ·9.5萬字
吳湖帆是我國現代成就卓著的畫家之一。他的作品達到了獨特的境界和髙度:同時,作為造詣高深的一代宗師。他對當代中國畫壇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書以畫家的這種承上啟下的歷史成就為中心,用大量生動細致的筆墨具體展現了吳湖帆一生曲折的生活歷程和不倦的藝術追求。書中還收錄了許多珍貴的圖片資料。其中絕大部分是第一次發表,對研究了解吳湖帆的生活和藝術是十分難得的第一手材料。
戴小京 ·藝術家 ·4.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