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查理一世被克倫威爾處死,查理二世被迫流亡外國。1658年克倫威爾去世,由其子理查·克倫威爾繼稱護國公。理查無力鎮壓反叛的貴族與軍官,英國政壇混亂,國會遂聲明由君主制復辟,查理二世因此得以返回英國。查理二世即位后不久就開始了對革命者的報復。本書敘述了查理當政后的內政外交,反應了他的統治手段,展現了當時的人文風貌。
(美)雅各布·阿伯特 ·歷史人物 ·9.4萬字
本書是日本學者岡本隆司為李鴻章和袁世凱所作小傳,講述了這兩位清末民初政壇的樞紐人物,其人其事及其所處的時代。舊式科舉官僚出身的李鴻章,歷經太平天國運動、平定捻軍、洋務運動、中法戰爭、甲午戰爭、義和團運動等近代中國重大事件。他是地方武裝淮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并且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清末的時代和社會塑造了他,他也造就了那個時代。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袁世凱都被貶低為不學無術、不仁不義的叛徒,或是“陰險的權術者”。這樣的一個人,為何能在激烈動蕩的時代里發展個人勢力,爬到權力巔峰,甚至當上皇帝呢?袁世凱的一生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極其復雜的中國。
(日)岡本隆司 ·歷史人物 ·15.8萬字
本書是麥克謙(R.M.M’Cheyne,1813~1843)的好友安德烈·波納根據麥克謙的日記以及通信編纂而成,詳細記錄了麥克謙短暫而輝煌的一生。麥克謙是19世紀前期蘇格蘭國教牧師。雖然他任職時間并不長,不到三十歲就英年早逝,但對蘇格蘭國教產生了巨大影響。他去世后不久,國教就分裂,但分裂的各派都高度評價年紀輕輕的麥克謙。麥克謙一生忠于職守,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熱情似火。他高尚的品格影響了許許多多人,包括后來在中國作出有益貢獻的賓惠廉、戴德生等人。尤其是他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工作態度更成為激勵年輕人奮發圖強的表率。本書自19世紀40年代出版后,在歐美地區產生了廣泛影響,多次重印、再版。
(英)安德烈·波納 ·歷史人物 ·13.4萬字
本書作者先是耗費較多筆墨于其成長歷程,依托史料考據和遺址尋訪,帶著感情講述他的家庭生活,嘗試著從中分析他的性格底色。著重寫了譚嗣同的治學,選取文本并加以分析,梳理出他求索學問的脈絡,從科場失意到醉心佛學,從學習西學到創建仁學,透過作者的論述可以充分了解譚嗣同的思想演變,同時可以從中汲取精神養分。而本書之書名所以加上“和他的時代”,是因為在寫到譚嗣同的維新活動時,作者采用群像式的描寫,把當時活躍在歷史舞臺上的眾多人物悉數加以塑造,通過引征文獻把歷史的前因后果加以呈現,使得清末維新變法這一歷史大事更加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宗承灝 ·歷史人物 ·23.9萬字
《劉備不是傳說》以當代讀者喜聞樂見的時尚流行語言和節奏明快的表達形式,立足歷史真實,逼真而又形象地描繪了主人公劉備的個性、格、生平、業績以及從擺地攤到開國皇帝的心路歷程和各種人脈關系,并以犀利的筆鋒探究人性深處五顏六色的善惡美丑,詮釋古代中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常識與哲理。
劍眉枉凝 ·歷史人物 ·24.8萬字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豁生,懷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市)人。晚唐著名詩人,他與李白、李賀并稱為唐代“三李”;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又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其詩收入《李義山詩集》。李商隱的詩具有獨創精神和鮮明藝術風格,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啡惻,優美動人,至今仍廣為傳誦。
紀云裳 邢超 ·歷史人物 ·9.9萬字
《搏擊暗夜:魯迅傳》是魯迅研究專家陳漱渝先生竭盡心力之作。這是一部以資料考證見長的史傳,但比一般資料性讀物多一些理論色彩,又比一般理論專著多一些文采。作者以時間為經,重要的人生場景、事件為緯,通過對魯迅先生行跡的考辨、交往的記錄,以及時代風氣、文學和文化思潮的綜述,深入而立體地活化出魯迅的“本相”“本色”,尤其凸顯了真的勇士——魯迅先生一生與社會的黑暗面和人類靈魂的黑暗面堅忍搏戰、從不妥協的精神。本書資料翔實,內容言之有據,論述清晰充分、真切感人,在價值觀多元的當下,也不妨作為文學青年和文科學生學習魯迅的入門書。
陳漱渝 ·歷史人物 ·25.6萬字
我們翻遍所有的古詩詞,無論多少作者,多少作品,所表達的不過乎一個情字而已。這是我們喜愛的真正原因。倉央嘉措、弘一法師、納蘭性德、李商隱、王維、蘇曼殊,本書針對以上人物生平經歷并結合傳主詩詞深情解讀,語言優美,資料翔實,可讀性強。
馬文戈 ·歷史人物 ·11.9萬字
陳子昂生活在唐王朝處于武則天掌權的大變革時期,是初唐詩歌革新的重要代表,其剛健的詩風,徹底肅清了齊梁詩歌中綺靡纖弱的習氣,對盛唐詩人張九齡、李白、杜甫等產生了深遠影響,被贊譽為“唐詩之祖”。《陳子昂傳》作者緊扣當時特殊的社會環境和文化生態,充分運用想象空間,如講故事般展現陳子昂在政治、文學、生活上的軌跡,用豐富的知識儲備,推動情節一步步深入,最后達到巔峰——《登幽州臺歌》的吟唱出世,全面而又鮮明地呈現出陳子昂的精神風貌、藝術追求和人生抱負。
吳因易 ·歷史人物 ·27.6萬字
赫德(1835~1911)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通過對海外殖民地的統治來建設英帝國的代表人物之一。作為晚清海關的外籍總稅務司,赫德在他的權力鼎盛時期不僅控制著清政府的財政命脈,而且直接左右中國的內政外交乃至文化事業,從而使其勢力演化為西方列強在中國的影響核心。本書利用《赫德日記》手稿與中英檔案文件,系統梳理了赫德的在華活動經歷以及其參與晚清重要外交事件,從而呈現了赫德參與晚清外交的全貌,對赫德參與晚清外交的角色、作用與策略都做了理論總結,糾正了前人在赫德與晚清外交的研究方面所存在的某些不準確,甚至是錯誤的論述,對于學界進一步認識赫德在中國近代史上的角色、地位、作用等有參考價值。
張志勇 ·歷史人物 ·30.7萬字
不以入世為恥,不以歸隱為高,孤獨的隱士陶淵明,將生活過成詩的模樣。對于快節奏生活的現代人來說,陶淵明的田園詩是一劑治愈良藥,能讓人釋放精神上的壓力,人們也越來越向往返璞歸真的田園生活。本書以時間為軸,解讀陶淵明的理想生活和人生哲學,是探尋陶淵明內心世界的一把鑰匙。陶淵明是東晉末著名的詩人,也是思想文化的巨人,被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他是名門之后,雖然年幼家道中落,二十歲時為生計所迫便開始了游宦生涯,但他選擇保持自己高潔的品性,回歸本心,隱居田園,鋤禾種地。他創造了一種理想的生活,遠離塵囂,恬靜自然,充盈飽滿,簡單快樂。不得不說,這樣的理想生活是我們每個人追求的,而他的作品及其人生故事對我們有著言說不盡的魅力。
王佳佳 ·歷史人物 ·11.1萬字
中國歷史漫長而豐富。中國很早就有記載自己民族歷史的優秀傳統。《品中國文人系列(全6冊)》為您解讀50余位中國文人的生命密碼,將活生生的歷史人物帶到今天。作者劉小川嘗試著從中國歷代大文人的角度來勾畫歷史與文化的脈動,以這些與中國歷史和文化相關聯的單個生命的演進,還原歷史與文化發展的真況。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爐,同時也注入了作者作為一個生活在當今時代的文化人的見解和情感。劉小川原為小說家,在對這些文人和歷史的講述中也融入了文學的筆法,展現出作家雄厚的筆力、豐富的藝術再現力和廣博的人生閱歷。
劉小川 ·歷史人物 ·135萬字
本書為暢銷書《王陽明大傳: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的全新修訂版。是國際陽明學大師岡田武彥先生寫給大眾的王陽明通俗傳記。岡田先生于六十八歲高齡提筆撰寫此書,九十三歲完成,花費了二十五年的心血。作者在窮盡中日兩國史料和研究成果、歷經六次陽明遺跡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岡田先生以心學發展的脈絡為線索,史料互證,張弛有度、夾敘夾議地詳述了王陽明的傳奇一生及其悟道的心靈軌跡,探討了王陽明的人生經歷和師友交往對其思想形成的深刻影響。岡田先生尤其注重從王陽明的詩文中探尋其當時真實的內心,并由此補充了許多不為眾人所熟知的細節,解開了有關王陽明生平和思想的諸多謎題。
(日)岡田武彥 ·歷史人物 ·54.9萬字
沈家本(1840—1913),字子惇,又作子敦,號寄簃,浙江湖州人。晚清著名法學家,光緒九年(1883年)進士,歷任天津與保定知府、刑部左侍郎、修訂法律大臣、大理院正卿、法部右侍郎、資政院副總裁、法部左侍郎等職。出身刑部的沈家本,舊律素養極深,在晚清的大變局中,擔起法制改革的大旗,放眼世界,致力鍛造融會中西、古今的新法制。本書通過探尋沈家本的生活、學術、思想軌跡,還原他在晚清這一特殊的歷史背景下所作出的功績,如何引領時代,影響后世,成為“中國法制現代化之父”。
李貴連 ·歷史人物 ·28.8萬字
徐霞客,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文學家。一生志在四方,“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經幾十年考察,撰成六十余萬字不朽名著《徐霞客游記》,被稱為“千古奇人”。本書以時間為序,選取徐霞客一生中具有代表意義的細節,涉及少年立志、母親鼓勵、友人交往、游歷考察等,特別對其晚年“萬里遐征”途中所經歷的艱難險阻作了細致刻畫,從不同側面呈現出徐霞客求真求實、不斷探索的人生旅程。
朱千華 ·歷史人物 ·3.6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蒙古族英雄史詩》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金開誠 ·歷史人物 ·2.4萬字
本書是一部以紀曉嵐為主角的傳記小說。紀曉嵐青年時以才學入翰林院,后因牽涉“朋黨”而入獄,被流放至伊犁,歸來后以全部心血編纂四庫全書,得服朱紫之時卻已是耄耋之年。在對史料爛熟于心的基礎上,作者以文學的筆法,生動而真切地描繪紀曉嵐這樣一位學富五車、宦途坎坷的大才子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與此同時,作者時時不忘將其與同時代的西方哲學家康德進行對比,觀照兩人的境遇與思想。評述兩位學者生平遭際之余,作者更進一步寫到同一時期的乾隆與華盛頓,描繪兩國國運之浮沉,使得本書得以具有一種全球視野。紀曉嵐才高八斗卻不得施展抱負的一生,是其生活時代的一面鏡子,折射出康乾盛世緩慢走向沒落、衰微的過程中最后的余暉,令人不由掩卷深思。
尚建國 李新永 ·歷史人物 ·17.3萬字
張居正于嘉靖四年(1525年)五月初三在荊州府江陵縣出生,而他的祖籍卻并不是在這里。張居正的家譜十分簡單,只能向上推算到元末。張居正在他回憶父親的一篇文章里記載,張家族譜上的遠祖是張居正的七世祖,名為張關保。張關保是南宋抗金名將張浚的后人,家住鳳陽府定遠縣,就是現在的滁州。張關保與明太祖朱元璋是同鄉,與明朝的開國名將李善長也是同鄉。在元朝末年張關保加入了紅巾軍的隊伍,和鄉親們一起造反。在這期間,張關保一直追隨朱元璋打天下。
楊雯婧編著 ·歷史人物 ·9.2萬字
一段關于劉裕父子穩定江南、北伐中原的南朝往事。宋武帝劉裕三次平定國內叛亂,兩度北伐中原,令北方諸國心驚膽寒。劉宋本有機會一統中原,惜因劉裕代晉建宋而錯失最佳時機。劉裕死后,次子劉義真與太子劉義符爭權,雙雙被托孤重臣廢黜弒殺。三子劉義隆即位,韜光養晦,對內扳倒權臣,對外再度北伐。時局不利,三度北伐盡皆慘敗,國內因權臣更替,三次生出叛亂之事。劉義隆“元嘉之治”的江南,維持了三十年的太平。劉義隆慘遭弒殺,江南再度陷入混亂。
夜起聽花落 ·歷史人物 ·44.8萬字
《人間要好詩:白居易傳》是一部可讀性和資料性兼備的傳記文學作品。作者筆調深沉,節奏明快,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文學想象和提煉,以現代審美判斷,結合白詩創作的機緣和藝術特色,將這位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的一生娓娓道來,并對其人格品性、理想抱負和文學成就,以及所生活的歷史時代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進行了生動展示。
趙瑜 ·歷史人物 ·25.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