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瑪格麗特王后1430年生于法國的蓬塔穆松,她是安茹的勒內一世之女,1445年與英格蘭國王亨利六世結婚。因為亨利六世精神錯亂,她成為實際上的當權人物。英國人一般都把諾曼底失陷歸咎于她。在玫瑰戰爭中,她勇敢的戰斗了近20年。1471年她在杜克斯伯里被打敗,監禁在倫敦塔中近4年,直到法國國王路易十一將她贖回為止。她回法國后在貧困中死去。
(美)雅各布·阿伯特 ·歷史人物 ·10.1萬字
柳公權是中國歷史上著名書法家和詩人,也是唐時的多朝臣子,但史上對他的記載卻不多。本書正是從不多的史實中,梳理挖掘,以歷時順序,從柳公權人生重要節點開展,再現一代書法大家的社會人生歷程和藝術成就,力圖還原一個真實柳公權。與此同時,書中對書法歷史和藝術流變有著較為突出的闡述和分析,是一部厚實的作品。
和谷 ·歷史人物 ·25.4萬字
孔另境,1904年7月19日出生在浙江省桐鄉縣青鎮(現烏鎮)東柵,原名孔令俊,字若君、孟養。1926年考入上海大學中文系就讀,在校期間受到五四運動的洗禮,思想開始轉變。新文化運動的浪潮波及全國,青年孔另境受共產黨員茅盾等人的影響,跟隨茅盾走上革命道路,加入中國共產黨,經受時代風雨的考驗。他一生曾四次入獄,魯迅先生曾出手營救。畢生以魯迅為人生楷模,個性倔強,正直不茍,從事進步的文化事業,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琢砭?972年9月18日去世,終年68歲,一生四次身陷囹圄,68個春秋歷經霜打雪壓,練就錚錚鐵骨、剛強意志。他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黨員和作家、出版家,坎坎坷坷,一路走來,他究竟經歷了怎樣的人生路?敬請在《孔另境傳》中尋找答案。
孔海珠 ·歷史人物 ·14.5萬字
歐陽修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他出身孤寒,自畫荻識字起,便與文字結緣,又因杰出的文學才華而步入仕途,在政壇中跌宕起伏,最后成為令人仰慕的文壇領袖和朝廷重臣。他作為北宋文學巨擘的地位早已毋庸置疑,1057年科舉考試的主考官,一手提拔了蘇軾、蘇轍、曾鞏、張載等人,成就了北宋文化最為輝煌的一代。在政壇上,他立朝蹇諤,不以個人得失而放棄原則和理想,在波詭云譎的朝堂紛爭,他既收獲了贊譽,也蒙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羞辱;他既贏得朋友,也失去過友誼,甚至結下仇怨。這本傳記從他一生的主要經歷入手,以他的人生起落為經,詩文作品為緯,以詩詞文入傳,不僅全面展現他起起落落的一生,展現了一代文宗的高貴品格和精神。
王水照 崔銘 ·歷史人物 ·25.8萬字
本書從寒窗苦讀中進士到熱血請纓赴越南聯絡劉永福抗法,到任職臺灣,后署理臺灣巡撫領導乙未抗日,到自臺灣倉皇內渡并被勒令休致回籍(桂林),到在桂林革新桂劇、發展廣西教育,再到圖謀復出卻客逝廣州,全面敘述了唐景崧的一生。書中對唐景崧的一生進行了較為客觀的解讀,對以往種種以訛傳訛的陳年舊賬均羅列史料加以澄清,充分肯定了唐景崧抗日保臺的英勇壯舉,還歷史以真相,還人物以清白,重塑了唐景崧的歷史形象。
文崇禮 ·歷史人物 ·17.3萬字
這是一本通俗方式寫就的人物傳記。司馬懿是三國的核心人物,出生在腥風血雨的東漢末年,成長于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叱咤于動蕩不安的后三國時期。他在飽受猜忌與機關算盡中始終隱忍如一,憑借過人的天賦與才華逐漸掌握大權。書稿內容尊重歷史,行文流行易懂,文風通俗時尚。
李根 ·歷史人物 ·17.8萬字
本書講述了美國華人民權運動家王清福為同胞爭取平等權利而不懈奮斗的精彩一生。19世紀末,美國經濟下滑,失業率高企,部分美國人將此歸咎于華人勞工,排華勢力逐漸抬頭,美國國會最終通過了《排華法案》。王清福為了捍衛華人權益,在美國各大報刊發表文章,四處演講,同反華人士公開辯論,積極推介中國傳統文化,糾正美國社會對華人的偏見。他是美國華人平權運動的先驅,被譽為“華人的馬丁·路德·金”。
(美)蘇思綱 ·歷史人物 ·23.1萬字
本書記敘商鞅波瀾壯闊的人生,刻畫一個因公廢私、為秦國變法殞身不恤的形象;展示變法過程中各方力量的較量,情節驚心動魄;細致刻畫主要人物心理,在人情練達中塑造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
史海漁夫 ·歷史人物 ·16.6萬字
晚清名臣,大器晚成的謀略人生。梁啟超先生說左宗棠為“五百年來偉人”!為官經商,做人處事,歷史、軍事愛好者可讀之書。左宗棠少時屢試不第,他只得隱居鄉下,專注農事,遍讀群書,鉆研輿地、兵法。初入官場已經四十歲,后竟成為清朝晚期著名大臣,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鎮壓叛亂等重要歷史事件。左宗棠性格狂傲,但回顧其人生歷程就會發現,他總能敏銳地抓住各種機會,一次又一次為上司解決難題,然后憑著自己的實力,屢建奇功,獲得提升和重用。隨著官位越來越高,他的脾氣卻越來越小,后成為無法取代的重臣,慈禧太后甚至下令:三十年不許彈劾左宗棠……
王紀卿 ·歷史人物 ·50.9萬字
本書擬用十二個故事,敘述玄奘西行到印度取經的全過程。每個故事獨立成篇,整本書相互關聯。玄奘是我國唐代著名的佛教翻譯家、西行印度的取經高僧、漢傳佛教唯識宗的創立者。當年,為解決漢傳佛教各派學說中存在的分歧,玄奘偷渡出關,孤身西行5萬里,以“決志出一生之域,投身入萬死之地”之堅強意志,歷經艱辛,到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求取佛教經典,從長安到印度,西行求法途中,玄奘一路面對的有磨難、挫折與艱辛,也有驚喜的發現和意外的獲得。本書擬以玄奘西行求法為主線,再現他光大佛法、傳承文化的遠大理想,回報祖國、利益人民的愛國情懷,為法忘軀、普度眾生的擔當精神,追求真理、一絲不茍的求實精神,不畏艱險、矢志不渝的頑強意志,體現中國人的智慧、自信和學習域外文化的卓越能力和堅韌精神。
馬明博 ·歷史人物 ·5萬字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他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他是詩人、散文作家,是新派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他是政治上堅持己見的人,是月下的漫步者,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而這些還不足以勾繪出蘇東坡的全貌……縱然在宦海中沉浮,幾起幾落,但他的風骨堅不可摧,從不阿諛奉承,從不背叛自己堅持的立場,不以個人得失為懷,而是以談笑于生死之際的曠達情懷,在動蕩不停的政治風雨中,捍衛良知,特立獨行。
夏葳 ·歷史人物 ·10.6萬字
司馬懿是中國歷史上最能等、最會等的人,他憑借驚人的耐心,等走曹操,等死諸葛亮,一直等到七十歲,終于等成了三國的最大贏家。裝病七年,等待最佳出仕時機。公元201年,面對曹操的首次征召,司馬懿認為此時出仕并不能得到重用,且曹操并未完全控制北方,貿然出仕可能影響一生命運。因此他裝病七年,直到曹操北伐歸來再度征辟時才進入曹操集團。七年時間,司馬懿修身養性、韜光養晦,也等來了曹操勢力的鼎盛時期?!髮④姴芩瑸楠殧埑?,多次對司馬懿明升暗降,奪取了他不少權力。司馬懿明面上處處退讓,甚至故意裝病不上朝,但暗地里卻培養死士、靜等時機。最終曹爽果然放松警惕,司馬懿趁曹爽陪魏帝去高平陵掃墓的機會,發動兵變,一戰而定。翻開本書,看司馬懿如何等走曹操、等死諸葛亮,等成三國大贏家!
秦濤 ·歷史人物 ·22.1萬字
本書首次以家族史的視角對行商家族的儒商化現象進行了研究,揭示了潘振承家族由商而儒成為書香世家的歷程,以翔實的史料對家族成員在經濟、文化上的貢獻進行解讀。這個大家族不僅走出了最早“睜眼看世界”的國際商人,還陸續走出了廣東鑒藏界的魁首、出色的教育家、近代詩界革命之先行者……其文化成就,在嶺南文化史上占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其貿易軌跡,在海上絲綢之路史上刻上了永不褪色的一筆。
潘劍芬 ·歷史人物 ·16.7萬字
從秦代至清朝兩千多年的歷史中,有案可查的宰相共有一千多位,本書從中精選出了七位,多方位、多視角地向讀者介紹了他們治國安邦的智慧。全書以自秦至清的朝代先后為序,每代的宰相也以任職先后為序,一相一傳。每篇小傳的內容包括宰相的家庭情況、政務作為、性格嗜好、趣聞軼事以及死亡原因等,均基于史實,以政事為主,兼及經濟、文化、生活,熔知識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爐,希望能為現代人的修身明志與施展抱負起到一定的借鑒、啟示作用。
劉行光 ·歷史人物 ·25萬字
官寶超編著的《兒皇帝——石敬瑭》為該叢書之一,介紹了兒皇帝石敬瑭傳奇的一生。
金開誠 ·歷史人物 ·2.6萬字
中國詩詞大會極力推崇的唐詩的典范,周國平、六神磊磊傾情推薦。入選“60年中國影響力圖書”。讀李白的詩使人感覺著:當他醉了的時候,是他清醒的時候;當他沒有醉的時候,是他糊涂的時候。杜甫是有雄心壯志的人,他總想一鳴驚人,一舉而鵬程九萬里。但這種希望,他一輩子也沒有達到。而每當李杜被同時提及,人們似乎都會發出這樣的喟嘆:李白從未老過,而杜甫卻從未年輕過。
郭沫若 ·歷史人物 ·15.2萬字
大流士大帝是出身于波斯人阿契美尼德家族支系。大流士隨岡比西斯二世遠征埃及,被任命為萬人不死軍的總指揮。他在繼位之后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以各個擊破的策略,先后打了十八次大戰役,鏟除了八大割據勢力的首領,偌大的波斯帝國重歸一統。大流士功成身就,躊躇滿志,并巡行各地。在巡行至一個叫貝希斯敦的小村莊時,他讓人在附近的石壁上刻上了著名的《貝希斯敦銘文》,為自己歌功頌德,以便流芳百世。公元前486年,埃及爆發起義,大流士前往鎮壓,未及完成即死去。
(美)雅各布·阿伯特 ·歷史人物 ·7.3萬字
蔣家天下陳家黨,宋氏姐妹孔家財。這兩句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順口溜,說的就是中國近代史中地位最為顯赫的四大家族。20世紀上半葉,“蔣宋孔陳”四大家族聲名享譽國內外,逐漸形成一個舉世矚目的利益集團。并且,四大家族攫取了那一時期中國所有的軍權、黨權、政權、財權,并將之牢牢地掌握在手里,用以不斷鞏固自身的地位。
唐博輝 ·歷史人物 ·18.5萬字
曾國藩出身農家,朝中無任何依榜,卻三十七歲便官至二品,九年升十級,有清一代至少在湖南為空前絕后。
汪衍振 ·歷史人物 ·41.6萬字
《花甲錄》作為一部重要漢學著作,不僅是內山完造的個人史——自出生到從上海回國的六十年回憶,從中也折射了從十九世紀末至“二戰”結束的日本現代史、社會世相史和中日關系史。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戰云密布,扼守公共租界戰略要津的內山書店,吸引了中日兩國各界視線,其影響力遠遠溢出文化圈。書店“往來無白丁”,陳望道、歐陽予倩、田漢、郁達夫、郭沫若、沈雁冰、柔石、蕭軍、蕭紅……
(日)內山完造 ·歷史人物 ·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