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大文豪、美食家、工程師……樂天派、真性情、熱心腸……蘇東坡的一生標簽很多,但從未被定義。進士及第、名動京師、地方歷練……烏臺詩案、元祐黨爭、晚年漂泊……蘇東坡的一生起伏很多,但從未被打倒。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此等人物,若不相識,豈不憾哉?來吧,讓我們披一身蓑衣,迎一場風雨,與東坡并肩而行,信步歸去……
劉小川 ·歷史人物 ·12.3萬字
公元前294年(秦昭襄王十三年),秦國公族一位名為白起的男子展露頭角,他順應歷史潮流,投身行伍,從普通士兵做起,步步升遷。白起出任左庶長,領軍攻打鄰國。由此開始,白起越戰越勇,其勃勃雄心隨秦昭襄王這位野心勃勃的霸主逐鹿中原之心高高招展!白起擅兵法、懂謀略,多次大戰后,叱咤風云的白起以赫赫戰功受封武安君。之后,更以長平之戰將國力強大的趙國拖下馬。功高蓋主,曲終人散,白起終遭秦昭襄王猜忌,又因將相失和,竟落得被王賜死的凄涼結局。白起一生殺人無數,作戰手法殘忍,但卻是中國歷史上從無敗仗紀錄的大將軍。我們用《周易》,用《孫子兵法》,用五行之說,用禪學,解讀白起的成與敗、得與失,還原這位歷史人物的真實生命和輝煌軍旅。
愛新覺羅氏 ·歷史人物 ·15.8萬字
韓信,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漢初三杰”之一。本書以十個出在韓信身上的成語為章節名稱,串聯起韓信的傳奇一生。力圖將韓信的人物進行深刻剖析,表現歷史環境下所導致的悲劇命運。同時,通過韓信的人物視角,史詩般展現秦末漢初的風云變幻。
羅濤 ·歷史人物 ·5萬字
龔自珍是清末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生于清王朝瀕于崩潰之際,對國家危機、社會變化極為敏感。他倡導經世致用之學,希望能夠實施政治變革。龔自珍一生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文學上卻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他的文章和詩詞開啟近代文學風氣。其詩歌代表作《己亥雜詩》瑰麗奇肆,想象奇異,對后世詩壇產生深遠影響。
王媛 ·歷史人物 ·5.1萬字
鄧子龍,江西南昌豐城人,字武橋,號大千,別號虎冠道人,明朝名將、杰出的抗倭將領、民族英雄。本書通過講述鄧子龍破盜賊、剿海寇、平叛軍以及抗擊緬甸入侵、抗倭援朝等故事,展示了一代名將南征北戰、血染沙場的壯烈一生。
張學謙 ·歷史人物 ·5.1萬字
本書用二十多個故事,組織起張騫三次出使西域的全過程。每個故事獨立自足,又相互關聯。軍事、外交背景下的張騫出西域,是一次地理大探索,充斥著驚奇的發現和意外的獲得。本書擬寫出張騫遇到的磨難、挫折、艱辛,也寫他的見聞。由此托出一位堅毅、英挺的人物。
高慧芳 ·歷史人物 ·4.9萬字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蒙(今安徽蒙城,又說河南商丘、山東東明)人。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并稱為“老莊”,其哲學思想體系,被尊為“老莊哲學”。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莊子》一書被人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據傳他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真經》。該書以濠梁之游、枯魚之肆、曳尾泥涂、無用之用、趙國說劍、破癰舐痔、莊周夢蝶、道在屎溺、庖丁解牛、鼓盆而歌等十個故事,展示了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的抱負、氣質和品格。
李振峰 ·歷史人物 ·5.3萬字
沈括,字存中,號夢溪丈人,北宋官員、科學家。宋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晚年隱居江蘇鎮江夢溪園。沈括一生致力于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夢溪筆談》,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張婷 ·歷史人物 ·2.9萬字
曹雪芹,名霑,字夢阮,清代小說家,著有長篇小說《紅樓夢》。曹雪芹出身貴族,歷經繁華,遭逢世變,最后以窮困辭世。他以親歷親聞的生活為基礎,創作了不朽的名著《紅樓夢》,為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做出了卓越貢獻。本書完整呈現了曹雪芹的人生經歷和《紅樓夢》的創作過程。
朱建強 ·歷史人物 ·4.7萬字
顧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他生活的十七世紀,西歐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開始了現代化的歷程。思想世界也是如此,崇禎十年(1637)笛卡爾發表了哲學史上著名的《科學中正確運用理性和追求真理的方法論》,康熙二十九年(1690)洛克發表了《政府論》。在歐亞大陸西邊,顧炎武同時代的學者成為了近代化的推動者,對我們來說,他們的名字甚至比本國的顧炎武更熟悉。其實傳統中國也面臨著所謂的“十七世紀危機”,當時正值明清易代之際,不同于以往的改朝換代,這次朝代更替似乎提供了更多的經驗與探索,當然,也包括更多的痛苦與掙扎。顧炎武處在時代潮流中,被沖擊、裹挾,同時也對那個風云變幻的時代,做了很多觀察與思考。他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深刻的學術思考,留給我們的不單純是故事,也有啟發。
薛舟 ·歷史人物 ·4.8萬字
朱熹,中國南宋時期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他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朱熹是理學集大成者,被后世尊稱為朱子。他的理學思想影響很大,成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學。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等。本書以一組故事,為青少年讀者展示這位古代哲學家的思想、性格與精神。
郭慶財 ·歷史人物 ·5.9萬字
屈原,名平,戰國時期楚地著名的詩人、政治家。出身貴族,原屬羋姓,宗祖封于屈地,遂以屈為氏。曾任左徒、三閭大夫,執掌楚國內政外交事務,后被讒放逐,悲憤幽怨而作《離騷》《哀郢》《懷沙》等。其詩歌句式與結構靈活多變,包含大量的楚地方言與名物,富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本書利用有限的史料,加以合理的演繹,窺探屈原的內心,達到“知人論世”的目的。
王挺斌 ·歷史人物 ·3.6萬字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市)人。東晉大臣、書法家,丹陽尹王曠的兒子,太尉郗鑒的女婿,有“書圣”之稱。憑借門蔭入仕,歷任秘書郎、江州刺史、會稽太守,累遷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永和九年(353),組織蘭亭雅集。撰寫的《蘭亭集序》,成為“天下第一行書”。永和十一年(355),稱病棄官,遷居于紹興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金庭瀑布山。本書以小說筆法描繪了王羲之的一生經歷,表現了王羲之不朽的人格魅力。
高方 ·歷史人物 ·5.1萬字
戚繼光,明朝抗倭名將,杰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余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后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余年,保障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展,寫下了十八卷本《紀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等著名兵書,還有《止止堂集》及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呈報朝廷的奏疏和條議。
杜洪濤 ·歷史人物 ·4.6萬字
韓非子是戰國時期韓國人,為韓國公子,與李斯同學于荀子,喜好刑名法術之學,為法家學派代表人物。他創立的法家學說,為中國第一個統一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這本小書用一組故事,描繪了這位哲學人物豐富而復雜的一生。
曹菁菁 ·歷史人物 ·4.8萬字
孫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圣或孫子,又稱“兵家至圣”,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圣典”,《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被廣泛運用。本書以小說筆法將孫武生平進行了細致描繪,展示了孫武著述兵法十三篇的心路歷程以及在大爭之世的個人命運。
熊劍平 孫輝剛 ·歷史人物 ·3.6萬字
李時珍是明代著名醫藥學家。他在長期行醫的過程中,發現古代醫藥書籍錯誤很多,決心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經過二十七年的努力,《本草綱目》初稿完成。本書為本草學集大成之作,被譽為“古代中國百科全書”。
滕毅 ·歷史人物 ·4.8萬字
本書從多角度描述了王陽明傳奇與輝煌的一生!將一個具有撥亂反正之才,擁有救世安民之略的傳奇人物濃縮于這一部傳記之中。他歷盡艱辛,超越個人榮辱得失,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等哲學思想。正如《明史》所記載: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王陽明)者。其事跡雖歷經五百余年,仍振奮人心。“無論如何,心向光明”如涓涓細流潤澤于與閱讀者的思想交流之中。
(日)高瀨武次郎 ·歷史人物 ·8.6萬字
電視連續劇《羋月傳》的熱播,引發了人們對戰國時期秦史的關注和興趣。本書就“羋月”所處歷史背景及其歷史原型進行詳細介紹,分析了“羋月”的歷史機遇和是非功過,勾勒了秦國霸業形成的歷史軌跡,為讀者揭開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神秘的面紗。同時,本書也就觀眾對電視劇的“找茬”“捉蟲”進行了正面回答,進一步表達了理解和尊重藝術創作中變通的觀點。
王子今 ·歷史人物 ·4.6萬字
1800年前,一個中國文人為我們真實演繹了:在特殊時代,人應該如何生活,又該如何死去?作者以感同身受的視角,帶我們走進魏晉這個禁錮與縱欲并存、醉意與清醒共處的特殊時代。借助歷史的朱痕墨跡,融知識、感悟、體驗于一體,系統性地還原了嵇康的生命歷程與思想道路。既寫出了獨立不群的嵇康,也寫出了處在各種社會關系中的嵇康。對嵇康的朋友、敵人向秀、阮籍、呂安、鐘會等人,雖著墨不多,卻如透視般精神躍然。生命之矛盾、艱難與高貴,在簡單的敘述中顯露出來。
王曉毅 ·歷史人物 ·1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