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序
公元1084年不可考的某一日,一個名為“李清照”的女嬰出生了。[1]
這個啼哭聲與其他嬰兒的似也并無異樣的女嬰,將來會以超卓的文學才華,贏得千秋萬代名。
兩宋文化昌盛,“文曲星”排著隊從天上掉下來,都是未來教科書上響當當?shù)拿枴?
這是精英輩出的時代,也是競爭激烈的時代。想在這時代的文采風流里占據(jù)一席之地,不容易。絕大多數(shù)的人窮盡一生,不過是泯然史冊。
而李清照以一閨閣女子之身,獨創(chuàng)“易安體”,與歐陽修、柳永、周邦彥、秦觀、蘇軾、辛棄疾等詞壇大家分庭抗禮,實在是很不得了的成績。
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即以詩文享名,“文章落紙,人爭傳之。小詞多膾炙人口,已版行于世”[2]。即使對她晚年再嫁之事極表鄙薄的衛(wèi)道之士,也不得不承認她的才華:“在士大夫中已不可多得,若本朝婦人,當推文采第一。”[3]
時光帶給她越來越多的贊譽。到了明清兩代,對她的文學評價步步登峰——“不僅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須眉”[4],一躍而成“詞之正宗”[5],成為宋詞創(chuàng)作的宗師級人物。清代詩人、學者王士禛推她為“婉約詞派”的掌門人:“婉約以易安為宗,豪放為幼安稱首。”[6]更有人將她與李后主、李太白并稱為“詞家三李”[7]。
她的詩、文也受到了重視,“古文、詩歌、小詞并擅勝場。雖秦、黃輩猶難之,稱古今才婦第一,不虛也”[8]。
到了現(xiàn)代,她的名字家喻戶曉,學者們說:“她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已經(jīng)與偉大的騷人屈原、詩人陶潛、杜甫并垂不朽了。她不僅在女性里面是第一大作家,她的文名與作品,已經(jīng)與世界永存了。”[9]
她的聲名,并非借力于“才女”身份所招致的好感或獵奇,而在于她恣肆的詩性天才,故經(jīng)歷歲月,光華彌彰。
如學者繆鉞所言:“余謂詩人亦須兼具天才、情感、理想三者。李易安即如是。‘為純粹之詞人’,以見其情感之美也。‘有高超之境界’,以見其理想之高也。‘富創(chuàng)辟之能力’,以見其天才之卓也。”[10]
人們?yōu)樗魃狭宋膶W的皇冠:與李后主并稱“宋詞男女二皇帝”“九百年來一詞后”。
李清照一生著作極豐,據(jù)《宋史·藝文志》記載,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詞》六卷刊行于世,然而盡皆散佚。留存至今的作品,只有詞五十余闋(包括存疑之作)、詩十四首,文不足十篇。這是一個遺憾,卻也是人類文明史上常有之事。藏諸名山,傳之后人,永遠是寫作者的夢想。真實的情況是文字莊重地書寫下來,無論載諸何物:龜板、竹簡、羊皮、絲絹、紙張……都經(jīng)不起人間消磨。火燒、水漬、蟲蛀、霉變、戰(zhàn)亂、禁毀,種種天災人禍,對于寫作者,生前名固難得,身后事更無憑。
李清照的生平,正史與稗官野史上的記錄都非常少。歷史總是關注王侯將相,作為遠離政壇的一介女流,史筆對她習慣性無視。她完全是靠著那些吉光片羽的少量文字,成就了文學史上不朽地位。這就給后世的讀者造成了另一種遺憾。
大凡中國人,都能背誦出幾句李清照的詩詞:“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再或許,也知道她與趙明誠的姻緣,一對神仙眷侶的美談。然后呢?不過是“凄凄慘慘的才女”“古代文藝女青年的代表”“中國的繆斯女神”……這類似是而非的標簽。在當代,在普通讀者心目中,“李清照”更多是作為一個才女的符號,作為一種古典審美情結而存在的。對于真正喜愛她的作品,進而對她萌生好奇之心的另一部分讀者來說,這些遠遠不夠。
我想做的是盡力以一本書的厚度,將她的形象從標簽、符號、意象中抽離,還原成一位豐滿、立體、可信度較高的“李清照”——她,作為天才詩人,作為“女人”,作為“人”的一生。她的個性、情感、志向,她在她的時代里怎樣生活、成長,曾經(jīng)有過什么樣的夢想,她的夢中彩筆,向這個世界訴說過什么,宣告過什么?她,到底是怎樣成為“李清照”,成就其“空前絕后”[11]的。
這似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但也并非無徑可循。詞學大家龍榆生先生曾言:“吾人欲知《漱玉詞》之全部風格,果屬何種,一面自當于其作品加以精深之玩味,至其性格與環(huán)境,亦不容忽略。”[12]
從作者的性格、成長環(huán)境、歷史背景等諸多層面入手,可以輔助我們?nèi)ダ斫庾髡叩淖髌罚环催^來,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時代的波瀾,也或多或少能從其文字中吐露出一些消息,讓兩者互相印證。中國的文學傳統(tǒng),講究“文以載道,詩以言志,詞以傳情”,那么,借助作品本身,我們也庶幾可以觸及作者的精神世界,試著貼近他們的心靈,感受他們,理解他們。
當然,這些都必然會受制于解讀者的個人認知水平與文學審美能力,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種“討人嫌”的主觀性。如果諸君喜歡,不妨稱之為帶有文學再創(chuàng)作性的“歷史想象”,否則,則難免涉嫌臆測,將謚之以“意淫”了。
熊心豹膽,也只是出于熱愛,故戰(zhàn)戰(zhàn)兢兢,埋頭干下去。幸而有前輩學人豐富的研究成果,可作為肩膀站一站。便盡力耙梳,推演揣摩,揆情度理,希望能交出一點像樣的成績。
開工干活,是為序。
注釋
[1]李清照的生年,目前尚有爭論,本書取學界贊同者最多的一種意見。
[2](宋)趙彥衛(wèi)《云麓漫鈔》卷十四。
[3](宋)王灼《碧雞漫志》卷二。
[4](清)李調(diào)元《雨村詞話》卷三。“易安在宋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黃九之下。詞無一首不工,其煉處可奪夢窗之席,其麗處直參片玉之班。蓋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須眉。”
[5](明)徐士俊《古今詞》。“余謂正宗易安第一,旁宗幼安第二。二安之外,無首席矣。”
[6](清)王士禛《花草蒙拾》。
[7](清)王又華:《古今詞論》。“沈去矝云:‘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稱詞家三李。’”
[8](明)陳宏緒《寒夜錄》卷下。
[9]胡云翼:《宋詞研究》,岳麓書社2010年版,第112頁。
[10]繆鉞:《詩詞散論》,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頁。
[11](清)陳廷焯《云韶集·詞壇叢話》。“婦人能詞者,代有其人,未有如易安之空前絕后者。”
[12]龍榆生:《漱玉詞敘論》,《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3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