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大型叢書《當代嶺南文化名家》之一種。全書分為三部分:“作者小傳”簡要講述嶺南畫派著名國畫大師關山月的生平事跡和主要成就,“從藝訪談”通過搜集整理歷史訪談資料全面再現關山月從事國畫創(chuàng)作的心路歷程,“代表作精選”收入《綠色長城》《江山如此多嬌》《長河頌》《碧浪涌南天》等關山月國畫代表性作品。全書約30萬字。
關山月 ·人文 ·14.2萬字
在互聯(lián)網+大數據時代,涌現了哪些新的理財方式?傳統(tǒng)的理財方式有了哪些變化?《我的第一本互聯(lián)網金融理財全書》從理財規(guī)劃入手,依次介紹了銀行理財產品、第三方支付平臺、基金、債券、期貨、股票、外匯、信托、保險、網絡理財產品、P2P、移動客戶端理財等理財方式,不僅詳細梳理了各種新型理財方式的特點,而且對傳統(tǒng)理財方式的變化也進行了總結。同時,《我的第一本互聯(lián)網金融理財全書》還特別強調了各種理財方式可能帶來的風險,并提供了應對策略。《我的第一本互聯(lián)網金融理財全書》可以幫助讀者了解各種理財方式的特點,有助于其敏銳地捕捉各種賺錢機會,以實現財富增值的夢想,走向財務自由。
盧明明 ·綜合 ·8.7萬字
本書是美國傳教士葛烈騰的回憶錄,記述了1912—1942年的中國。它是一本美國人旅行日記,是一個世紀之前的杭州城市生活史;更是中國社會變革的實錄,研究中國近代史的第一手珍貴資料。1944年,本書在美國出版,《紐約時報》《遠東季刊》專版評論:“作者雖然熱愛中國,但不偏不倚地寫作。”塵封70余年,中國學者偶然得知《人間世》的存在,本書得以被翻譯為中文出版,眾多歷史細節(jié)最終首次面世。引發(fā)歷史學家對新材料的高度關注。書中沒有東方主義,也沒有“獵奇”色彩,是中國一個時代的自然與社會印記。
(美)葛烈騰 ·歷史人物 ·16.2萬字
一本普通中國人的生活日記,一部民間藝人的心靈史。那些靜謐生活和傳統(tǒng)記憶,正漸漸遠去。當下的中國人,如何生活,如何選擇?我們南下北上,認識了陜北的女書匠、浙江的戲道士、臺灣的美舞娘和湖南的風水師。他們秉承著做人的底線,也在經歷大時代的翻江倒海。
焦瑞青 雷建軍 ·人物合集 ·9.4萬字
本書收錄了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huán)畫出版社總編輯林陽先生所著的有關中國現代著名畫家徐燕孫、卜孝懷、王叔暉、趙宏本、劉繼卣、賀友直、顧炳鑫、林鍇、姜維樸、費聲福、楊永青、王弘力、劉旦宅、陳惠冠等眾多有重要影響力的藝術大家的回憶性文章。通過對這些繪畫大家的人生歷程、藝術生涯進行白描式的講述,溫情回顧與這些父輩級藝術家親密交往的點滴時光;并同時輔以每位藝術家的經典畫作、珍貴歷史照片,圖文并茂,可讀性、趣味性兼具,突出了獨特的藝術美感和歷史人文情懷。
林陽 ·人物合集 ·19.4萬字
京劇是中國的國劇,和時代脈搏緊密相連。本書主人公張正芳,作為上海戲校的第一代傳人,中國京劇藝術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女教授,其從業(yè)、授業(yè)的人生經歷代表了自民國以來大多數戲曲行業(yè)從業(yè)者的真實狀況。本書由點及面,通過深入講述一個人的人生故事,為反映中國20世紀的京劇變遷、時代精神和歷史選擇提供了全新的視角,也對當下京劇的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等具有一定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沙垚 ·藝術家 ·15.8萬字
抗戰(zhàn)之初,中國文化界的精英云集昆明,時在航空公司任職的古琴大家查阜西(1895—1976),與比自己小十八歲的才女張充和(1913—2015)相識,從此以“四哥”“四姐”相稱,互授古琴與昆曲,“樂人詞家,朝夕晤對”,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們與音樂家鄭穎孫、彭祉卿、楊蔭瀏、曹安和,作家老舍,學者羅庸、羅常培、唐蘭、丁燮林、浦江清等人或徜徉山水,或演劇雅集,或談文論藝。他們承繼文化命脈,彰顯文化自信,雖在亂離之中,風雅未嘗稍減。汪曾祺的散文名篇《晚翠園曲會》,也只是記下了這場人文盛事的一角。抗戰(zhàn)勝利后的蘇州,“干戈未損好春光”,“很可愛,又昆亂不擋,什么都會……我家上上下下都喜歡”(張充和語)的查阜西與張充和一家往來密切。張充和甚至在無意之中,發(fā)現了查阜西正暗中為中國共產黨從事地下工作。這樣性命攸關的大秘密,查阜西也不過隨口叮囑一下,可見相知之深。不久張充和結婚赴美,查阜西以他留在美國的宋琴“寒泉”相贈,被張充和視為最珍貴的結婚禮物。二十多年后,海外誤傳查阜西死訊,張充和作《八聲甘州》詞以為悼念。未幾,知尚在人世,又作一首,托家人帶給查阜西。數月后,查阜西病故,張充和作第三首《八聲甘州》,再悼故友。這一琴三詞,是兩位大家畢生高誼的見證。本書書名“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樓”,就出自第二首《八聲甘州》。本書通過大量詩文、日記及口述、未刊手稿等資料,圍繞宋琴“寒泉”與張充和寫給查阜西的三首《八聲甘州》,細致梳理張充和與查阜西的交往,生動展現了二人之間的真摯情誼,娓娓道來,曲折動人。同時,作者將二人之間的交往放置于大的歷史背景之下,描繪了古中國的優(yōu)雅如何在一群遭逢離亂的現代知識分子那里賡續(xù)傳承。正如同白謙慎先生在序言中所說,作者“懸鵠高遠,與眾不同,寫的是兩位文化人的故事,揭橥的卻是一段罕為人知的琴學歷史”。
嚴曉星 ·藝術家 ·4.2萬字
本書是體操奧運冠軍郭偉陽的一本漫畫本自傳書,講了很多他自己的故事。他出生時體弱多病,三歲半上幼兒園就進了體操隊并到北京參賽獲得一等獎。小學進入體校,參加云南省隊,獲得省運會團體冠軍。進入國家隊集訓營,因為年齡太小不能入選國家隊。迷茫之后,重新振作,在全國城市運動會雙杠項目奪冠。2008年前的初戀,世界杯上獲得世界冠軍,因失誤痛失奧運會參賽資格。克服傷痛,默默做著替補,在2012年奧運會上替補受傷隊員,發(fā)揮出色,中國隊終于蟬聯(lián)男子體操團體冠軍。
郭偉陽 ·體育明星 ·9232字
本書選取了孔子一生中經歷過的重大事件,形成二十余個獨立成篇的小故事,給小讀者呈現了春秋末期儒學學派的”圣人”——孔子的出世、講學、周游列國、刪詩定禮著《春秋》,以及宣揚“仁政”、“德政”的故事,是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解讀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人生軌跡的一個好途徑。故事性強,情節(jié)引人入勝,每個故事都能獨立成篇,符合青少年讀者的閱讀心理。
李木生 ·歷史人物 ·4.1萬字
《曾國藩傳》是原版引進的由西方學者撰寫的曾國藩傳記。作者采用近200種親歷者資料,著眼晚清軍事、民事的頹敗大局,生動講述了曾國藩如何創(chuàng)建湘軍,平定太平天國,倡導洋務運動,救清廷于倒懸。本書還結合曾國藩的書信,深入剖析了其內圣外王的罕見人格,探討了他何以從一介布衣躍升至晚清名臣,并成為西方人眼中的“中國華盛頓”。
(美)黑爾 ·歷史人物 ·14.9萬字
阿爾弗雷德是英格蘭盎格魯-撒克遜時期韋塞克斯王朝的國王,他也是英國歷史上真正第一位稱呼自己為“盎格魯-撒克遜之王”的君主。由于其英勇的率領臣民對抗北歐維京海盜民族的入侵,被后世尊稱為阿爾弗雷德大帝,同時也是英國唯一一位被授予“大帝”名號的君主。他是一個善于學習的人,鼓勵教育,翻譯大批古典名著,并編纂《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大力完善他的國家的法律體系和軍隊結構。
(美)雅各布·阿伯特 ·歷史人物 ·7.9萬字
作為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抒寫了一個不朽的傳奇。他幼時家貧,曾為地主放牛,后入寺當了和尚。正值亂世,他參加反抗元朝的紅巾軍,在戰(zhàn)爭中嶄露頭角。最終擊敗各路農民起義軍,登上了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建立了最后一個漢家王朝。一方面,朱元璋頗有遠見,求賢若渴,平定天下。另一方面,他又殘酷無情,在晚年時將當初的開國功臣一個個誅殺殆盡。對于朱元璋的功過是非,吳晗對其作出了全面、權威的評述,因此,本書在明史研究和傳記文學史上都有著非凡的意義和價值。
吳晗 ·歷史人物 ·13.1萬字
沈志云是我國機車車輛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學教授。1983年發(fā)表非線性輪軌蠕滑力計算理論,被譽為“沈氏理論”,在國際上被廣泛應用在輪軌動力學、曲線通過理論、蛇行運動穩(wěn)定性和隨機響應等方面并取得一系列成果。研制成功迫導向貨車轉向架,達到了接近無輪緣磨損的程度,為中國數十萬輛貨車更新?lián)Q代開辟了新途徑。1988年以來籌建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成能模擬400km/h高速列車運行的機車車輛整車滾動振動試驗臺……本書向讀者系統(tǒng)呈現了沈志云院士的學術成長過程與思想脈絡。
田永秀 ·科學家 ·15萬字
曹操的可怕,在于他光明正大、防無可防的陽謀!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借漢獻帝的名義號令群雄。天下英雄明知漢獻帝是曹操手上的傀儡,卻也不敢冒著失去大義、被打為“反賊”的風險攻打曹操。曹操用天子的名義名正言順地征討不臣。義釋關羽、關羽斬殺顏良,報答了曹操的恩德后,投奔劉備。曹操不派兵截擊,反而當眾贊賞關羽的忠義。這場表演秀向袁軍將士宣傳了曹操對降將的優(yōu)良待遇,還光明正大擊碎了袁紹和劉備之間的信任。以“不孝罪”殺孔融,孔融一直和曹操作對,曹操便給孔融定了不孝罪的罪名。曹操用儒家標榜的“孝道”殺死了儒家的信徒,以光明正大、讓反對者啞口無言的方式完成了“以理殺人”。翻開本書,為你復盤那些成就曹操的頂尖陽謀。
秦濤 ·歷史人物 ·14.5萬字
本書由魯迅博物館授權提供500多張圖片,由杰出魯迅專家李文儒先生執(zhí)筆,精心描寫出魯迅生平和過往的點點滴滴,編纂成一部圖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書畫”作品。獻給熱愛魯迅,熱愛中化文化的人們
李文儒 ·畫傳 ·16.7萬字
《擁抱逝水年華》(雙語版)的作者是英國當代知名作家、文學評論家阿蘭·德波頓(AlaindeBotton,1969-)。此書的中文簡體字版譯文社早在幾年前已出版,受到市場推崇。這次購買的是英漢對照版,出版此書想必會受到文學愛好者和英語學習者歡迎。本書內容主要講述作家運用文學傳記的手法,通過對二十世紀法國大作家普魯斯特及其煌煌巨著的回顧,展示他的重要作品《追憶逝水年華》的創(chuàng)作風格、獨特的寫作技巧,以及開創(chuàng)世界文壇小說新紀元的歷程,并給讀者描繪出普魯斯特真實而又生動的大家形象。
(英)阿蘭·德波頓 ·文學家 ·14萬字
定居桐鄉(xiāng)烏鎮(zhèn)的鮑廷博是清代久負盛名的藏書家、刻書家和校勘學家。本書著力描述鮑廷博從商人子弟轉而為士,再轉而為士大夫的心路歷程。試圖用相對淺顯的文字,盡力描述一個一輩子癡迷于書,并立志于藏書、讀書、刻書、校書,以書為性命的藏書家形象。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愛書人,他出生于古歙縣的徽商之家,年少時試圖通過科舉改變出身,卻蹭蹬場屋,郁郁不得志。好在心有所向,篤好書籍,耽于文史,終身不渝地在青燈黃卷里討生活。他勤于購藏,精于校勘,在書籍里磨礪光陰,修煉學識,并因此施展了抱負,實現了價值,成就了功名,蛻變了身份,完成了自我。
夏春錦 沈思佳 ·歷史人物 ·12.8萬字
“專題研究設計”課程猶如音樂家的“練習曲”,具有較大的自由度和實驗性。本著作再現了廈門大學建筑系本科教學2009年以來的五個完整的“專題研究設計”教學過程,從研究課題的來源、任務書的構成、教學的階段、成果的解讀皆有闡述。該教學強調了設計學習中抽象思維與邏輯表達之間的辯證關系。同時,所有設計均選址于廈門大學校園的真實環(huán)境,強調了設計教學的體驗性,以及建筑設計與日常生活的緊密結合。“練習曲”是一個開放的課題,猶如所有的藝術小品一樣,專題研究設計教學大有魅力
張燕來 ·建筑設計 ·2.1萬字
吳晗 ·歷代帝王 ·13.2萬字
崔如琢先生連續(xù)幾年被胡潤藝術榜等權威機構評為國際最知名、影響力最大、最成功、最暢銷的當代在世畫家。目前為止,他已經有近20件作品拍賣成交過億,在當代畫史上少見。尤其在慈善領域,堪稱首善。汶川地震期間,他向災區(qū)捐款5000萬現金,后又向故宮捐款1億元現金和15件書畫作品。人民大會堂懸掛的最大尺幅作品《荷風盛世》就出自其筆下。崔如琢先生一生為藝術而藝術,一心將國家強盛、民族復興與自己的繪畫理想聯(lián)系在一起,并努力把本土藝術推向國際,欲實現奪回國際文化話語權,讓西方重新認識中國傳統(tǒng)文化價值的目標。同時,他也希望以此喚其國內畫界同道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本書是研究崔如琢先生的一本重要學術著作,以歷史、哲學、思想史、畫史的角度從崔先生的家譜、生平、生活經歷寫起,由近及遠,深入闡述、解析了他的藝術思想、生活態(tài)度、精神價值、藝術創(chuàng)作特點、藝術成就等。它是目前為止,畫史上較專業(yè)、較全面的一本評傳類專著之一。
王旭 ·藝術家 ·14.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