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日本資深體育新聞記者野口美惠所著的有關花樣滑冰奧運冠軍羽生結弦的成長歷程的傳記類書籍。作者從2008年—2017年間一直跟隨采訪羽生結弦。在書中她從第三者的視角冷靜、客觀的分析和闡述了這位“冰上王者”的成長之路。更是一層層剝開羽生被外界神話的“外衣”,向讀者們展示了一個活生生、愛哭愛笑、熱愛滑冰的刻苦少年的成才之路。
(日)野口美惠 ·體育明星 ·11.8萬字
《不為彼岸只為海》記錄了完成帆船環球航海的中國女性——宋坤的真實經歷。愛情的漸行漸遠、親情的突然離別……跌至人生低谷的平凡女孩宋坤,開始了一場追問意義的歷險。她參加了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業余環球帆船賽,駛進荒蠻的大航海時代,從一場風暴到另外一場風暴,從一個港口到另一個港口。傷病、孤獨和一望無際的虛無,換來驚喜、友誼和奇幻漂流的無限美好。315天,一顆敏感、脆弱的心,歷經四季輪轉、風風雨雨,完成人生逆襲。人們實現夢想的道路雖然不同,但其中感悟和體驗又是何其相似!與眾不同的是,通過掃描書中圖片上的二維碼,還可以觀看環球過程中真實記錄的各種風暴和美景,現在啟程,跟隨此書,去經歷一場屬于你的大航海!
宋坤 ·體育明星 ·10.9萬字
世界前衛藝術家草間彌生的親筆自傳。撼動人心的自我剖白,天才藝術家的救贖之路。1929年出生于傳統日本舊式家庭,10歲開始創作,28歲前往美國獨自闖蕩,先在紐約立足,然后蜚聲國際。本書坦誠敘述了她的成長經歷、藝術理念、羅曼史、精神疾病史,豪不避諱地袒露自己的愛恨、偏見、執念、私欲,展現了其充滿傳奇、強烈而鮮明的一生。“我在母親的子宮里便已絕望,是藝術救了我!”
(日)草間彌生 ·自傳 ·8.5萬字
1903年的一個冬日,在北卡羅來納州偏遠的外灘群島上,來自俄亥俄州的名不見經傳的兄弟倆,威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改變了歷史。隨著第一架比空氣重的動力飛行器試飛成功,飛行的時代由此開始了。當兄弟倆一起工作的時候,似乎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問題。哥哥威爾伯毫無疑問是個天才,而弟弟奧維爾在機械方面的創造天賦更是世間少有。沒有什么能阻止他們完成“使命”,不管是失敗,還是嘲笑,甚至是他們每次駕駛自己的飛行器起飛時,都很有可能就此喪命的殘酷現實。在這本扣人心弦的書中,歷史學者戴維·麥卡洛利用萊特家族大量的文獻材料,包括個人日記、筆記本和1000多封私人書信,從人性的角度講述了一個意義深遠的追夢故事,并向讀者展現了一個科技不斷發展的日新月異的時代。
(美)戴維·麥卡洛 ·綜合 ·16.7萬字
解密晚清時期法國在中國南部的殖民野心;重現“世界工程奇觀”滇越鐵路修建背后波譎云詭的政治風云;講述白皮膚的“滿大人”,晚清時期法國駐廣西、云南府領事,首位用照相機和攝像機記錄中國云南百姓生活的外國人——方蘇雅跌宕起伏的一生。首次公開的法國官方檔案,多幅珍貴歷史照片,前法國駐華大使白林女士作序推薦。法國駐廣西和云南府領事方蘇雅被稱為“白皮膚的‘滿大人’”,他是最早用相機記錄晚清時期中國普通百姓生活的外國人。他拍攝并留存至今的數百幅云南老照片是反映那個時期中國南方風土人情的珍貴歷史資料。然而鮮為人知的是,他更重要的功績是主持修建了滇越鐵路——這條鐵路浸透了中國勞工和法國工程師的血汗,承載并見證了百余年前法國在中國南部的秘密野心,以及中國從屈辱走向富強的歷史變遷。本書通過追溯方蘇雅的一生,重現了晚清中國在列強虎視眈眈下的風雨飄搖,以及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的赤裸野心。書中的諸多史料均為首次公開的法國官方檔案,同時收錄多幅珍貴歷史照片。
(法國)德西雷·勒努瓦 ·綜合 ·19.3萬字
兩條主線,三場關鍵戰爭,諸多珍貴照片,第一視角首度揭示戴爾成立38年來的起起落落。本書是戴爾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戴爾寫作的首部個人自傳。全書敘述分為兩條主線:一是他從一個斗志昂揚、充滿激情且富有創業精神的少年變成一家全球性企業的CEO,二是他在事關公司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以難以想象的魄力和勇氣將戴爾公司從虎視眈眈的敵手中保全下來,順利推公司私有化及帶領公司強勢轉型的故事。書中首度揭示了戴爾公司成立38年以來的起起落落,向大眾揭示了邁克爾·戴爾從一位創業者成長為一位領·導者所經歷的三場戰爭:一場是發起之戰,一場是私有化之戰,一場是轉型并之戰。他在書中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述了戴爾公司從市場地位岌岌可危、負債數百億的PC供應商,轉變為現在引領全球企業級技術服務的“行業隱形冠軍”的故事。揭從“創業者”到“管理者”的要領——創業獨特理念。本書不僅是一個站在十字路口的領導者的真實寫照,它還是一個生存故事,證明了任何具有技術洞察力和創業熱情的人都可以創造出偉大的東西,但只有成為具有遠見卓識的領導者,才能創造偉大的事業。這本書中展示了一個真實的商業世界,可以幫助讀者了解如何經營一家初創企業、了解從“創業者”轉變為“管理者”的心路歷程,了解戴爾公司獨特的管理理念及其成功的轉型故事。首度揭秘喬布斯、比爾·蓋茨、銀湖投資人埃根·德班與戴爾相交往事。書中穿插著邁克爾·戴爾與史蒂夫·喬布斯、比爾·蓋茨、銀湖天才投資人埃根·德班等人的交往逸事,揭秘了很多之前從未公布過的“商戰內幕”,讀來趣味十足,引人勝。無論是創業者、科技創新人士、工程師、教育者,還是堅持追夢的普通人,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靈感、信心與方向。
(美)邁克爾·戴爾 ·財經人物 ·19.9萬字
這不是一個傳統的女性打破偏見、職場晉升的故事。英德拉·努伊出生在印度一個傳統家庭。當時,印度的女性大多會在十幾歲結婚生子,而她幸運的擁有重視教育、支持她的家庭,通過教育走出改變命運的第一步。在努伊加入百事的1994年,排名前100的大公司中,女性CEO的數量為零。而這個土生土長的印度女孩卻得到了通用電氣和百事可樂競相拋來的橄欖枝——她拒絕了通用電氣杰克·韋爾奇的邀請,加入百事,成為百事自1898年成立以來的首位女性CEO,并且一做就是12年。她曾因少數族裔和女性的身份受到職場歧視,但她越挫越勇,帶領百事在多元化和包容性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躍,證明了女性的社會價值。她力排眾議剝離包括必勝客、肯德基等明星品牌的餐廳業務,主導百億美元的健康食品品牌收購行動;提出“目的性績效”的長期戰略,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回報所服務的社區;首次制定家庭友好型政策;創造第一個全球彈性工作制;廣泛使用跨文化的咨詢顧問團隊。她關注女性地位和權力,把制止性騷擾列入了公司的最高優先級。退任時,百事員工對工作環境的滿意度升至82%,凈收入增幅超80%。
(美)英德拉·努伊 ·自傳 ·17.5萬字
“嗨,我叫馬修,不過你認識我可能是因為另外一個名字。朋友們叫我馬蒂。”就這樣,著名演員馬修·派瑞開始向我們講述他的跌宕人生,從少年野心,到巨大名利,到成癮泥潭,再到命懸一線。在頻繁進出醫院和康復中心之前,他是五歲的馬修,從蒙特利爾飛往洛杉磯,在已經離婚的母親和父親之間兜轉;他是十四歲的馬修,在加拿大擁有全國性排名的網球新星;他是二十四歲的馬修,拿到一個人人都想要的主演角色,出演當時人人都在談論的試播集,彼時那部劇的名字還是《像我們這樣的朋友》……這是只有馬修·派瑞自己才能講述的非凡故事。他用我們熟悉的真摯、詼諧和溫暖的方式,將放養他長大的破碎家庭、驅使他成名的對獲得認可的渴望,以及即使美夢成真也無法填補的內心空洞,一一道來。但他也細細講述了他怎樣在清醒中找到平靜,講述了他與《老友記》深刻的聯結,講述了他和另外五人以及其他明星的相遇相知。馬修·派瑞坦率、自省,他以標志性的幽默,展現了他與成癮癥的終身斗爭,以及是什么讓成癮癥在他似乎已擁有一切時愈演愈烈。這是一部令人難忘的回憶錄,既親切,也震撼——同時,它向每一個為清醒生活而苦戰的人伸出援手。這是粉絲們一直在等的那本書,坦誠之至,讓人捧腹大笑,也讓人動情。
(加)馬修·派瑞 ·自傳 ·16.3萬字
“我對別處充滿憧憬。”卡爾維諾在羅馬、都靈、巴黎與圣雷莫之間游歷,留下輕盈奇妙的幻想和溫暖明亮的記憶。《生活在樹上:卡爾維諾傳》是一份知識分子的傳記,兩位昔日摯友在日記、信件、私人回憶、同時代文章中追憶卡爾維諾的寫作與人生軌跡,紀念那段不可磨滅的歲月。如今,卡爾維諾已離我們而去,但他的作品依舊是認識我們所處的日益復雜的現實的精妙工具。依據蒙達多利出版社2022年百年誕辰紀念版本譯介。書中部分圖片來自家庭珍藏,由埃絲特·卡爾維諾首度公開,其余大部分來自卡爾維諾檔案館,現存于羅馬國立中央圖書館。
(意)盧卡·巴拉內利等編著 ·文學家 ·10萬字
在書中,費爾普斯回顧了他60年職業生涯中的關鍵節點,包括從質疑舊有就業理論到構建新的創新框架,并探討了這些創新如何為大眾創造有意義的工作和美好生活。首先,他引入工資制定者預期的概念,創立了“自然失業率”理論,為凱恩斯和希克斯開創的就業理論奠定了微觀經濟基礎;其次,提出“大繁榮”理論,取代了熊彼特和索洛對經濟增長的傳統解釋。“大繁榮”理論表明,創新和工作滿意度主要來源于經濟活動中大范圍的大眾活力。費爾普斯還講述了他在經濟學界的生動經歷,包括與約翰·羅爾斯、托馬斯·內格爾和保羅·薩繆爾森等人的友好交流。跟隨費爾普斯的經濟學之旅,我們不僅能見證20世紀現代經濟思想的激烈碰撞,更能全面洞察中國與世界當前的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
(美)埃德蒙·費爾普斯 ·自傳 ·12.3萬字
這是一部用內衣抵抗時代的抗爭史,也是一本隱秘又敏感的少女心事;她是上世紀50年代改變日本內衣的女人,也是當下每個浪漫灑脫的平凡女性;伴隨內衣形態的覺醒,對自由的渴求和女性自我意識的探索也在覺醒;作為每天搜尋無聊新聞的記者,羊子在某天醒來,盯著自己芭蕾舞裙上的蕾絲,決心開始設計內衣。“內衣應該要有獨立于外衣的美”“內衣是女性自我展現的窗口”“拒絕羞恥與遮掩,熱愛被祝福簇擁的肚皮吧!”……書中所記錄的這些支撐羊子設計內衣的理念背后,是抵抗那一整個時代——日本女性意識還未蘇醒的時代,對女性穿著與家庭角色充滿桎梏和規訓的時代——的最終武器。本書是羊子的自傳,記錄了從她24到48歲年間,如何隨著探索內衣形態的可能,而實現了自我意識的探索與覺醒。這一經歷于1973年首次出版,過去了半個世紀,仍舊正在給無數女性帶來力量與勇氣。不同于常規的傳記寫法,鴨居羊子在本書中像講述少女心事一般,勾勒出許多不同的面貌:抗爭時代時的“勇氣少女”、母親催婚時的“叛逆少女”、與流浪狗交談時的“幻想少女”,設計內衣時的“先鋒少女”……每一個女孩都可以在書中找到自己。
(日)鴨居羊子 ·自傳 ·15.3萬字
從河南小郭莊的淘氣少年到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再到致力于培養科技人才的教育工作者,施一公在自我成長之路上從未停下腳步。2008年,正處于事業上升期的施一公放棄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全職回母校清華大學發展生命學科,在海內外引起極大關注。2018年,他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全力創辦西湖大學。他在56年的人生歷程中,總是做出讓大多數人難以理解的抉擇。是什么促使他一次次突破自我?如何發揮理想的力量?實現人生理想的路徑又是什么?相信讀者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這是一本關于成長、求學、教育、家庭、友誼、理想之書,既寫給自己,也寫給教育科研工作者,更是寫給青年學子,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共同前行。
施一公 ·自傳 ·18.4萬字
尼古拉·特斯拉,是現代發明巨匠,也是世人眼中的古怪天才。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稱贊他為“英雄”,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的電動汽車和公司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們把特斯拉尊為開啟了現代電力、無線電和機器人時代的人。但是,特斯拉在當時的年代并未受到和他的成就所匹配的禮遇,他的絕代才華常常被誤判。特斯拉的電動機運轉著我們的電器和工廠,但托馬斯·愛迪生卻名氣更響;在特斯拉去世8個月后,美國法院才最終裁定他是無線電的發明者。這位特立獨行的怪才終其一生,共取得了300多項專利,為我們的現代經濟提供了電動機、機器人、遠程控制、以及無線電等技術;他預言了手機、雷達、激光、人工智能、互聯網、傳真機等。特斯拉終生未婚,使純粹的創造成為他生命中的重中之重;他才華橫溢,會寫詩歌,能夠背誦整本書,精通八種語言;他曾努力描繪著未來計劃,包括與外星生物進行通訊交流,通過大地無線傳輸電能,讓每個人都能享用近乎免費的電力。他的逝世和未留下任何遺囑,甚至引發了一場國際范圍的陰謀論。特斯拉打贏了“電流之戰”,但去世時卻身無分文。特斯拉本身就是一個又一個悖論。
(美)理查德·芒森 ·綜合 ·18.1萬字
達爾文從未忘記小時候父親對他的呵斥:“你整天不是打獵、養狗,就是抓老鼠,你這樣會讓自己和全家人都丟臉的。”達爾文雖出生于名門世家,但童年的他并未對學習產生興趣,他學過醫,當過鄉村牧師,曾想歸隱山野輕松度日。直到22歲時,達爾文登上“貝格爾號”,開始了一次環球航海探險旅行,才真正激起了他對科學的興趣,這才有了博物學家達爾文。人類與大自然的聯系越來越少,孩子們花在大自然中的時間也越來越少。閱讀達爾文,有助于我們了解自己在這個星球上的位置。達爾文帶給我們的重要的洞見之一,就是所有的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我們人類也只是生命之樹上的一根枝條。人們通常認為,要體驗大自然,你就得到遙遠的熱帶雨林去。但其實,大自然就在你我身邊,就在我們的公園、花圃和當地的自然保護區里。興趣是好的老師。達爾文對大自然一往情深,大自然正是他的靈感之源。正是由于這種對自然的深情,才有了他后來的發現。他與自然的關系,為他帶來了巨大的歡樂,也是其知識和理解的不竭源泉。也許這就是達爾文教給我們的重要的一件事:睜大眼睛,敞開心扉,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奇妙,不要停止發問。
(丹麥)漢娜·斯特拉格 ·綜合 ·11.1萬字
在20世紀初,古根海姆家族經營著世界上強大的礦業集團。幾十年后,所羅門·R.古根海姆博物館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中心之一。在此期間,從航空到政治,從新聞到火箭,古根海姆家族涉足各個領域,家族第三代掌門人哈里·古根海姆更是橫跨五大行業布局全球商業版圖,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與魄力與將家族財富推向鼎盛。本書共16章,以時間為主線,講述了古根海姆家族第四代掌權人哈里·古根海姆富有遠見的傳奇一生,生動地描述了古根海姆的成長、教育、在世界偏遠礦區的烈火洗禮,以及他在20世紀上半葉處于權力和影響力中心的生活。他堅定推動航空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先是成為“橫跨大西洋直飛第一人”林白的支持者和摯友,后又成為“現代火箭技術之父”羅伯特·戈達德背后僅有的資本支持;他在古巴動蕩時期成為駐外大使,在政治紛爭中九死一生,與人共同創辦《新聞日報》斬獲普利策獎……他富有遠見的未來探索深刻地影響著當今世界,持續地抓住甚至創造未來商機。他是五位美國總統的知己,也是商業航空和太空探索背后的關鍵財力支撐,正是這兩項創新將人類推向了未來。很多商業王朝都不持久,第二代或第三代人通常缺乏繼承家族企業的雄心壯志或想象力,無法將家族企業發揚光大。然而,哈里卻選擇在兩個時代之間傳遞著火炬,其投資理念和高遠格局不僅將家族聲譽推向歷史新高度,還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作者斯邁利生動刻畫了古根海姆家族的發展歷程和富有遠見的商業頭腦,把哈里·古根海姆的生活和工作置于豐富的歷史背景下細細講述了出來。
(美)德克·斯邁利 ·財經人物 ·20萬字
奧特曼又一次改變了世界,不過這一次,他來自地球。隨著聊天機器人ChatGPT、文生圖模型DALL-E、文生視頻模型Sora的火熱推出,山姆·奧特曼帶領著OpenAI不斷刷新著人們對人工智能的認知。從輟學少年到《時代周刊》年度CEO、全球人工智能領袖、AI時代的“奧本海默”,山姆·奧特曼是如何一步一步改變世界的呢?本書對奧特曼人生不同階段進行了深度挖掘,從其童年性格的養成,到其輟學斯坦福并創立社交軟件Loopt,再到28歲成為硅谷最大創業孵化器公司YC的總裁,打造Airbnb等創業公司,最后到其創立并擔任OpenAI的CEO,在壓力與挑戰中絕處逢生,創造出影響人類未來的產品ChatGPT。此外,書中還穿插了山姆·奧特曼對當下人生以及人類未來的思考和感悟,并且記錄了奧特曼和馬斯克分道揚鑣、OpenAI“宮斗大劇”等戲劇性內容,為讀者還原一個冷酷科技感背后真實而有溫度的奧特曼。
蘇自由 ·財經人物 ·19.4萬字
本書講述了安迪·格魯夫在人生前20年的不屈奮斗。作為全球頗具影響力的企業英特爾的創始人和前CEO,作為21世紀廣為人知的商業領軍人士,傳主安迪·格魯夫,這個“偏執狂”以其出眾的管理才能和驕人的財富舉世聞名。但是,早年的他有過什么樣的經歷和動蕩的生活?出生于匈牙利小鎮、一文不名的猶太少年,是如何成長為一個商業帝國的領袖的?格魯夫的偏執又來自何方?前二十年,決定一個人此后的一生。出生于“二戰”時期的匈牙利猶太人家庭,從隨母親奔波各處躲避戰火,到輾轉三所預科大學勤耕不輟,再到越境赴美開啟嶄新生活,格魯夫20歲前坎坷而多變的經歷,注定是一個激勵人心的故事。在本書中,我們將看到的是一個在戰亂年代仍不減積極樂觀的格魯夫,一個有智慧、能堅持,一旦認準方向就毫不動搖的格魯夫。
(美)安迪·格魯夫 ·自傳 ·16萬字
本書為詹青云的成長傳記。講述了詹青云如何從一個貴州廠礦,走到了中國香港,走到了美國哈佛,走到了《奇葩說》BBking辯手的位置。書中以場景轉換搭建了詹青云一路走來的人生經歷,有小時候成績平平的苦惱,有支教的辛酸,有旅行的快樂,有辯論的精彩。她不是媒體口中的貧窮少女,也沒有所謂的天才頭腦,她的人生有著踏踏實實的努力,和普普通通的快樂。
詹青云 ·自傳 ·16.2萬字
艾米莉·狄金森——19世紀天才詩人,比肩惠特曼、對美國文學做出重大貢獻的現代主義詩歌先驅,博爾赫斯“私心敬重”的女作家。這是一場如散文詩般的記述,比“傳記”更具精魂。艾米莉·狄金森將腦中的浩瀚宇宙和體內的熊熊烈火包裹在冰封外表之下,忠誠于閱讀和寫作,對自然萬物懷抱深愛。她半生閉門不出,只將孤獨寫成詩,然后帶著近1800首詩長眠。追溯狄金森一生的同時,作者也對自我進行了追溯。她與狄金森仿佛是隔世的相知,跨越時空抵達理解的彼岸:一個天才的靈魂努力隱藏自己,而另一支天才的筆將她勾畫出來。中文版特邀狄金森研究者、翻譯家王柏華隨文選譯41首狄金森詩歌,更完滿地展現狄金森的詩歌熱情與傳奇人生。
(加拿大)多米尼克·福捷 ·女性人物 ·5.6萬字
本書講述一名普通的、“正常的”學生成長為偉大的心理學家的故事。阿倫森用輕松愉悅的筆調,描述了一名實驗社會心理學家是如何緊隨時代背景,感應內心的召喚,與時俱進地讀書、研究和生活的。
(美)阿倫森 ·學者 ·14.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