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香港著名實業家林亮先生的傳記,他被譽為「香港玩具業的開山祖師」。一九四八年,他推出了一件用硬膠制成的黃色鴨仔,銷量上成功撼贏當時暢銷香港的化學膠日本鴨仔,展開了香港玩具業的新紀元。他成功向內地引進變形金剛一系列玩具,兩年間銷售增至五千萬元人民幣,贏得了「中國變形金剛之父」的美譽。
戚小彬 ·財經人物 ·11.1萬字
羅素是著名哲學家和數學家,被譽為“世紀先知”;在哲學以外的諸多領域都有建樹,1950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是20世紀西方影響力最大的社會活動家之一,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還曾來到中國講學,對近代中國的文化啟蒙與社會改革影響深遠。羅素以98歲高齡辭世,他在《我為何而活:羅素自傳》中完整回顧了自己的百歲人生。“有三種感情,單純而熱烈,支配著我的一生: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故事圍繞著支撐他生命之舟的三種動力而徐徐展開。羅素的一生是理性與激情的完美融合:取得顯赫的地位,攀上智識的巔峰,擁有情感的至樂,也經歷牢獄之災,最終可謂度過了幸福的一生。
(英)伯特蘭·羅素 ·哲學家 ·14.7萬字
任弼時(1904—1950),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組織家,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本書通過若干小故事,生動展示了任弼時從1920年十六歲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到四十六歲病故的30年的革命生涯,突出展現他對中國的民族解放、人民解放和工人階級解放的偉大貢獻。
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 ·政治人物 ·9.5萬字
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編的《毛澤東風采》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毛澤東同志的傳記,毛澤東同志是黨的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重要的人物之一。
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 ·政治人物 ·9.8萬字
李先念(1909—1992),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他為中華民族獨立和中國人民解放,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贏得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崇敬和愛戴。本書語言生動,篇幅是中,圖文并茂,通過小故事的形式生動展現了李先念波瀾壯闊的一生,是了解學習李先念事跡的優良讀本。
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 ·政治人物 ·10.9萬字
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編的《劉少奇風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劉少奇同志的傳記,本書通過若干個小故事,生動展示了劉少奇在革命戰爭年代的事跡,和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所作出的嘗試,以及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所具有的先驅意義,表現了劉少奇同志的忠于國家忠于人民的精神。
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 ·政治人物 ·9萬字
《陳云風采/老一輩革命家風采》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陳云同志的傳記,《陳云風采/老一輩革命家風采》生動展示了陳云同志多次在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關鍵時刻、在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陳云同志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開展和成功,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鞏固,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開創和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建立了不朽功勛,在國內外享有崇高威望。
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 ·政治人物 ·7萬字
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編的《周恩來風采》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周恩來同志的傳記,周恩來同志參與領導了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各項重大工作,為黨的每一個重大勝利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統一戰線、文化教育和黨的建設等領域都作出了理論建樹。本書表現了周恩來同志的為國為民、鞠躬盡瘁的精神。對今日的人們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 ·政治人物 ·10.1萬字
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編的《朱德風采》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朱德同志的傳記,本書生動展示了朱德同志從革命戰爭年代的智勇雙全,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對我軍建設的卓出貢獻,表現了朱德同志的嚴于治軍、嚴于律己的精神。對今日的人們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這是一本介紹張大千先生的書,內容包括生活、思想與藝術上的成就,涉及范圍極廣,筆尖所觸之處,既嚴肅又輕松,可說是文學與藝術的探究兩備,呈現了張大千生活和藝術中鮮為人知的側面。
馮幼衡 ·藝術家 ·9.4萬字
《左宗棠:家書抵萬金(上下冊)》收錄了從咸豐二年到光緒九年的32年間,左宗棠和家人通信的160封家書及深度解讀,其間左宗棠經歷了鏖戰太平軍,進剿捻軍,平定陜甘,興辦洋務,克復新疆,督師福建等重大歷史事件,書中包含了左宗棠為人、為學、治國、治軍、治家等方方面面的重要思想,堪稱晚清歷史的生動紀實。
徐志頻 ·政治人物 ·18.6萬字
這是一本關于清華年青學子的書籍。無論是醉心學術、勤奮有加的學霸,還是矢志不渝、情系家國的赤子;無論是才華橫溢、白衣翩翩的少年,還是奔跑如風、堅毅果敢的健兒;無論是特立獨行、追求夢想的學子,還是不舍晝夜、執著堅守的行者。清華人用自己的行動講述了這個時代的清華故事,而清華的風貌也正寓于其中。50組人物各有各的不同風采,但在這變化與多樣之中,也自有不變與共同——那就是清華人無不鐫刻著國家情懷、民族烙印、時代使命。“清華少年說”,講出更多當代清華學子的故事,傳承歷久彌新的清華精神。
邴浩 ·綜合 ·13.4萬字
2016年里約奧運會,雖然被期待實現三連冠的吳靜鈺無緣于獎牌,但她仍是中國跆拳道隊的“隊魂”。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獲得兩枚金牌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在全國人民心中,吳靜鈺仍然是那個無法替代的“無影腿”和“SuperKicker”。恬靜、清瘦的“瓷都”女孩吳靜鈺如何在搏擊項目中爆發出驚人的爆破力,令世人矚目;她又是如何在17年的跆拳道生涯中,克服他人的質疑、自身的傷病和壓力,獲得二十多次國內外大賽冠軍;作為里約奧運會跆拳道女子49公斤級頭號種子選手她為何會在1/4決賽中意外失利。在這本書中,吳靜鈺的愛人,也是他最堅強的后盾和最默契的伙伴——侯琨,飽含神情地講述了吳靜鈺奪冠的經歷、奮斗的艱辛以及失敗的原因;吳靜鈺本人也在自述中生動還原了鮮為人知的童年趣聞、生活點滴,并將揭秘她職業生涯未來的方向。本書不僅僅是一位優秀運動員的傳記,也是一部激勵青年人奮發圖強、永不言敗、逆境突圍的勵志之書。
侯琨 ·體育明星 ·10.9萬字
近年來,對東西方交流做出巨大貢獻的帕拉宏撒·尤迦南達,在西方廣受愛戴,被視為引導不同地域、文化人民走向靈性光輝的偉大導師。1920年8月,年輕的瑜伽行者尤迦南達踏上了斯巴特城號,始了長達30余年的西方之旅,自此,來自東方的古老智慧、探索人類生命奧秘的克利亞瑜伽將照亮整個西方,解救無數迷茫的心靈。尤迦南達大師以飽含深情的筆觸,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他與上師圣尤地斯瓦爾之間感人至深的深切情感,與甘地、泰戈爾等圣人之間傾心相與的坦誠交流,以及他運用瑜伽密術體會宇宙真義時所感受到的巨大愉悅。本書在出版的近半個世紀里一直備受歡迎,曾榮登美國《洛杉磯時報》暢銷排行榜,先后被譯成18國文字,影響極為深遠。
(印)帕拉宏撒·尤迦南達 ·自傳 ·19.8萬字
作者從史料中提煉人物故事,比較成功地塑造了魏徵這一性格剛直、頗具膽略、有豐富政治智慧的政治家形象,其他人物如李世民、溫彥博、尉遲恭、長孫皇后,也刻畫得比較生動,呈現了貞觀時政治清明、君臣和諧的政治生態。
羅楨婷 ·政治人物 ·4.9萬字
沈從文創作了一部文學的《邊城》,又創造了一座學術的“邊城”,在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上取得了雙峰并峙的成就。從文人到學者的轉身,使沈從文接榫于古典中國“學者而兼文人”的傳統,并成為這個傳統在現代中國的一道亮麗風景。本書融合文學史與學術史視野,考證沈從文文學創作與學術研究相互闡發的關系,發覆這種跨界現象之所以形成的內在邏輯和發展路徑,樹立起沈從文作為文學家與學問家的立體形象,為解開著名的“沈從文轉型之謎”提供新鑰匙,為沈從文研究貢獻新見解。
李青果 ·文學家 ·17.1萬字
狄青(1008—1057),字漢臣,北宋河東路汾州西河(今山西呂梁汾陽)人。他出身平民,精通騎射,青年從軍,在今陜西、甘肅地區歷經大小二十五戰,中八次箭傷,受到范仲淹等重臣的賞識和點撥。范仲淹贈言“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從此發奮讀書,從驍勇善戰的將才,成長為善用兵、多智謀的帥才。此后統兵南下,平定廣西。是北宋建立百年時間里,僅有的從士卒晉升為樞密使的兩位武將之一。死后,“帝發哀,贈中書令,謚武襄”。狄青嚴于治軍,屢建戰功,是十一世紀中期最具代表性的軍事家,其事跡彪炳史冊,在民間廣為傳頌。這本小書提取人物一生中的若干小故事,勾勒出這位北宋名將的風采。
鄒賀 ·軍事人物 ·5.1萬字
本書從服務設計對傳統企業變革與商業價值出發,系統分析介紹服務設計過程相關的理論、工具、方法以及業界案例,同時結合通信企業的特點,介紹如何運用服務設計的理念和方法,系統地提升通信產品業務與服務感知的案例與思考。本書將有效幫助讀者了解、學習、掌握服務設計相關理論、方法,以及實施過程。本書適合通信行業產品開發、服務、運營、戰略、市場部門人員閱讀參考,同時對決策層從全局角度提升企業服務體驗和面向競爭提供差異化服務,也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此外,本書也適合作為其他行業的產品設計師、服務設計師、用戶研究專業人員、交互設計師、設計管理者、項目管理者的參考用書。
何菁欽 季鴻 張云霞 ·科學家 ·11.6萬字
作者吳泰昌由于工作關系,從上世紀70年代起與錢鍾書、楊絳夫婦交往,歷時二十多年。作者根據交往中的感性材料,和書信、題贈、簽名書籍、合影等實物資料,寫成此書。在書中,大師生活點滴、文壇前輩掌故,皆以平實的文字娓娓道來,并配以幾十幅從未公開的珍貴照片及錢鍾書親筆書信、題詞手跡、滋味醇正濃厚,使讀者走近一代國學大師的晚年生活。
吳泰昌 ·文學家 ·7.5萬字
本書為童秉綱學術成長傳記,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的一種。童秉綱,江蘇張家港人,力學教育家,流體力學家。1927年9月28日出生于今江蘇省張家港市,1946年,考入國立中央大學機械工程系,1950年畢業,被分配到哈爾濱工業大學工作,進入師資研究生班,并于1953年畢業。1978年起,童秉綱被中科大任命為近代力學系副主任,到1983年又被任命為系主任;同時,又兼任流體力學專業教研室主任兩屆。他和同事一起,致力于使流體力學專業乃至整個力學系走上一條中興之路。本書詳細敘述了張乾二院士的學術成長歷程,史料豐富,有很強的學術價值。
趙碩 李秀波 陳琳琳整理 ·科學家 ·15.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