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應是飛鴻:蘇東坡的詩旅人生》以古籍為本源,以詩詞為脈絡,以仕途變換為節點,以人際交往為線索,詳盡書寫蘇東坡從出仕到逝世的仕宦歷程,深刻分析其屢遭貶謫、頻繁變遷但依然積極處理政事、豁達面對人生的根源,重點勾勒了在其間的思想變化和人生態度,清晰呈現三種不同的人生路徑——官宦人生、流放人生、地理人生,彰顯了蘇東坡因地理、生活與思想的變化而變化卻又不變的一生,同時展現了北宋中期的官場政治和社會風貌。
遠人 ·歷史人物 ·21萬字
本書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著名學者曹鳳岐教授的回憶錄,記錄了作者的人生經歷和生活感悟。全書一共11章,分別為童年記憶、中學時代、北大風云、曲折十年、進軍金融、股份改革、資本市場、起草兩法、創建學院、家鄉情結、不忘初心。作者生在舊社會,長在紅旗下,發展和奮斗在改革開放中,因此,讀者不僅能夠從書中管窺中國社會變遷的歷史,而且能夠學到為人處世的道理。書中故事生動曲折,情節跌宕起伏,語言樸實無華,圖文并茂,可讀性較強。
曹鳳岐 ·學者 ·21.2萬字
他是才華橫溢的故事家,也是有史以來極負盛名、在世界范圍內擁有眾多讀者的作家,然而,在賽琳娜·黑斯廷斯這部里程碑式的傳記問世之前,薩默塞特·毛姆(1874—1965)的真實人生從未被完整講述過。憑借前所未有的大量私家檔案、扎實研究和強健的筆力,黑斯廷斯在本書中揭開了毛姆的神秘面紗,其生平交往與文學創作令人著迷的復雜真相也得以水落石出。《毛姆傳》是一部史詩般“難以超越的文學傳記”(《觀察家》),一段熾熱的情感史,是對薩默塞特·毛姆非凡一生的權威記述。本書為首部中文全譯本。
(英)賽琳娜·黑斯廷斯 ·文學家 ·49.1萬字
作為20世紀美國文化的象征,桑塔格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她的一生與美國乃至世界的文化發展歷史息息相關。她傲視一切而又焦灼不安,被神化也被誤解,被贊美也被詬病。她反抗想象力的貧瘠,拒絕平庸,擁抱思辨與審美,留下了豐富的創作遺產。作者通過大量研究和訪談,深入檔案資料,回歸文本闡釋,敏銳地捕捉到桑塔格人格和人生中的細微和隱秘的精神內核,探索了傳主令人敬畏的公眾形象背后那令人著迷的私人面孔:一段段熱烈又破裂的親密關系,一次次在身體和心靈上的苦苦掙扎,關于性、藝術、政治、文學——這些都激勵、破壞和成就了她的卓越創作,呈現出作為隱喻的“桑塔格”和桑塔格的一生。
(美)本杰明·莫澤 ·女性人物 ·44.2萬字
《坦蕩人生無悔路(修訂版)》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曹鳳岐教授的回憶錄,記錄了作者的人生經歷和生活感悟。作者生在舊社會,長在紅旗下,發展和奮斗在改革開放中,因此,讀者不僅能夠從書中管窺中國社會變遷的歷史,而且能夠學到為人處世的道理。書中故事生動曲折,情節跌宕起伏,語言樸實無華,圖文并茂,可讀性強。修訂版的主要變動之處包括:增加了一章,即第十一章“春風化雨”;對部分章節和內容進行了增刪,比如刪除了“關于家族的傳說”一節,刪除了有關北大“文革”時期的部分內容,增加了一部分新的內容和故事,進一步增強了《坦蕩人生無悔路(修訂版)》的可讀性;增加了不少歷史資料和照片,由此使《坦蕩人生無悔路(修訂版)》的歷史感更強。
曹鳳岐 ·自傳 ·22.8萬字
本書講述了數學家諾伯特·維納命運多舛的一生,從小時候的神童,到后來成為著名的數學家,維納一路走來并不都是鮮花和掌聲。在童年時期,他的父親和母親的教育給他留下了一生難以抹去的陰影,曾經一度讓他難以融入社會。而他的婚姻,他的妻子,曾經帶給他美好的家庭生活,后來卻也成為讓他陷入抑郁的根源。幸運的是,他擁有幾個知心好友,他們在不同時期支撐著維納走出陰影,支持他取得了更多的學術成就。維納是一個天才,他有著很多無法解釋的天才行為,他的預言也總是很準確,他創立的控制論影響了世界各國的科學界,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美)弗洛·康韋 吉姆·西格爾曼 ·綜合 ·30.8萬字
佩興絲·格雷(1917—2005)是20世紀最暢銷的美食作家之一,其著作《今日主菜》《汲甘露于萬物》曾風靡一時,擁躉者甚眾。而她提出的“吃本地、吃當季、吃自制”這一生態理念和生活理念,如今無疑已在世界范圍內蔚為潮流。在本書中,傳記作家亞當·費德曼講述了佩興絲鮮為人知的傳奇一生:孤獨而又叛逆的童年時代;復雜的感情生活;曾在二戰期間獨身撫養一雙兒女;《觀察家報》每周“女性專欄”的第一位編輯;編寫菜譜、制作美食、設計珠寶和紡織產品、翻譯并編輯書籍、養育家禽牲畜。同時,她的足跡幾乎遍布整個歐洲,甚至花費10年時間和丈夫(比利時雕塑家諾曼·莫門斯)游遍整個地中海地區,只為尋一處安身之所。在生命的最后30年,她定居在意大利南部的普利亞區,且有意識地拒絕主流社會,其居所不通電、無現代化取暖設施、沒有電話,所寫文字也僅在親朋好友之中流傳。因此,她漸漸離開了大眾的視野,但她通過寫作傳達的生活態度仍在影響一代代人,其珍視傳統美食和地方菜的觀念產生了持久而深遠的影響。佩興絲·格雷既屬于那個時代,又遠遠超越了那個時代。
(英)亞當·費德曼 ·女性人物 ·24.5萬字
本書是大型叢書《當代嶺南文化名家》之一種。全書分為三部分:“作者小傳”簡要敘述作者生平事跡,“從藝訪談”通過訪談對話展現作者從事文藝創作和日常生活的心路歷程,“代表作精選”收入劉斯奮《朝陽文化、巨人精神與盛世傳統》《陳寅恪晚年詩文及其他》等代表性文論作品。全書約30萬字。
劉斯奮 ·人文 ·24.2萬字
阿爾瑪,一位藝術史上的傳奇女性,成長在維也納現代藝術的黃金時期,被傳統的社會價值觀扼殺了音樂夢想后,轉而成為男人背后的繆斯女神,馬勒、澤姆林斯基、科柯施卡、克里姆特、格羅皮烏斯、韋費爾……也以激情澎湃的愛情震驚世人。歷史上長期以來詆毀阿爾瑪,將她置于口誅筆伐的緋聞旋渦,抹去她的智慧與才能。本書借鑒了阿爾瑪生動、感性但被忽視的日記,講述了她雄心勃勃、才華橫溢的一生,為歷史記錄做出了重要的修正。
(英)凱特·黑斯特 ·女性人物 ·28.8萬字
陳夢家是中國現代史上難得的一位大才!他的前半生充滿著激情與浪漫,后半生卻寫盡屈辱與坎坷。本書全面細致地書寫了這位新月派詩人、古文字學家、明式家具收藏家陳夢家一生及其交往密切的朋友圈。全書分別繪制出陳夢家與聞一多、胡適、梅貽琦、容庚、唐蘭、夏鼐、王世襄等19位名家的交往圖景。從中展現了這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國寶守護者、考古學家、古文字大家、明式家具收藏家短暫、璀璨卻又坎坷的一生。從全書陳夢家的朋友圈,可見一個大時代中知識分子們的治學、處世及各自命運的沉浮變遷。
方繼孝 ·人物合集 ·31.2萬字
曹力如,(1902—1949),陜西保安(今志丹)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協同劉志丹開展革命工作,先后擔任延安市市長、中共中央西北局副秘書長,作為陜甘寧邊區代表團成員出席了中共七大。新中國成立后在調赴新疆途中,因車禍犧牲,被追認為革命烈士。本書對曹力如的一生進行了回顧,并收錄了他的遺文以及懷念他的回憶文章,為研究中共陜西黨史人物提供了較為完整的資料。
中共陜西省黨史研究室 中共志丹縣委 ·政治人物 ·32萬字
中國現代文學六大家中,較之其余五人,茅盾的傳記作品一直缺少重量級、高品質的作品,這是與傳主本人有關系,也是由于缺少必備的史料積累。近年來關于茅盾的一些新的史料陸續被發掘,寫作一部成熟的茅盾傳記成為一種可能。作者是茅盾研究作家,潛心研究茅盾數十年,寫作一部值得歷史檢驗的茅盾傳記是作者的夙愿。此次茅盾傳,將根據新發現的史料對茅盾一生中的諸多曾厘不清的事實重新考證辨析,諸如茅盾的家族,茅盾在商務印書館工作的具體情形,以及對茅盾回憶錄中的許多事件進行補充和修正。簡言之,這是一部既有史料價值又多有創見的一部茅盾傳記。
鐘桂松 ·文學家 ·37.4萬字
《梵高手稿》:150多封精心挑選全新翻譯書信,250多幅高品質罕見畫作手稿,紐約博物館專家親筆導讀。《梵高的耳朵》:如果以推理小說的視角去看“梵高割耳”事件,真相將會如何?荷蘭梵高博物館官方認證,英國BBC制作同名紀錄片,歷時七年深度調查,還原真實的梵高。
(英)貝爾納黛特·墨菲等 ·藝術家 ·30.9萬字
1990年2月11日,曼德拉結束27年的監禁,步出維克托韋斯特監獄的大門,但他為自由的斗爭并沒有結束。面對被貧窮和種族仇恨困擾的新生南非,曼德拉與白人右翼黨派談判消弭暴力、組織制定新憲法、爭取傳統領袖的合作深化民主、建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揭露和直面過去的罪行,他利用個人魅力和政治機敏,力求為南非擺脫殖民主義和種族隔離的遺產、實現民族團結和公平公正、順利過渡到民主社會奠定基礎。《不敢懈怠》接續《漫漫自由路》,是曼德拉的未竟自傳,記錄了他在獲釋后及五年總統歲月中為南非建立民主機制而做的種種努力。全書以曼德拉撰寫的十章遺稿為骨架,由南非著名詩人、作家曼迪拉·藍加結合大量未公開檔案填充細節和血肉,從中可以感受到后種族隔離時期南非所面臨的挑戰,為當今世界各種復雜棘手問題尋求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提供了啟發。
(南非)納爾遜·曼德拉 曼迪拉·藍加 ·領袖首腦 ·26.6萬字
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少堂先生的學術貢獻:由于前無古人、后啟來者的表現性教學理論——語文味教學理論和語文味教學流派的誕生,中國語文教育發展的歷史、中國語文教育理論發展的歷史,可以分為程少堂之前(再現性教學理論與實踐)與程少堂之后(有了表現性教學理論與實踐)。
梁青 ·教育家 ·42.6萬字
卓別林唯一親筆自傳,一部笑中帶淚的剖白之作。這部自傳是卓別林年逾古稀、告別銀幕后回顧自己一生生活和從影經歷的剖白之作,其中展示了卓別林全部的魅力、勇氣、追求和信念:他如何發現和完善自己的天賦,他此后的電影生涯如何展開,以及他如何獲得了全球聲譽。這部傳記是早期的演藝名人回憶錄,重現了電影和戲劇史上的真實細節和關鍵軌跡。從倫敦南區的貧困童年,到好萊塢的財富和名望之巔,從麥卡錫主義的盛行,到聯美電影公司的創立,再到回歸歐洲的“反向移民”,卓別林始終敢于標新立異,這部自傳讓我們深入這位好萊塢天才的內心和頭腦。1915年起,他大放異彩,將喜劇、歡笑和輕松帶給了滿目瘡痍的戰后世界。后來的二十五年里,世人經歷了大蕭條和希特勒的上臺,卓別林始終堅守崗位……從未有人在人們如此需要的時刻,給如此廣泛的人群帶來娛樂、愉悅和寬慰。無聲電影時代里的一位明星,居然如此擅長文字講述。他的自傳極其流暢,他擅用剪輯手法講故事的天才顯露無疑,整部書被逸事趣聞、輕松幽默點亮。
(英)查爾斯·卓別林 ·自傳 ·35.2萬字
《滾雪球》是巴菲特授權的官方傳記。1939年的冬天,9歲的巴菲特在院子里玩雪。他把少量的積雪鏟到一塊,揉成一個雪球,然后把它放在地上慢慢滾動,雪球越滾越大。從此,巴菲特再也沒有停下腳步,目光投向白雪皚皚的整個世界……沃倫·巴菲特,我們這個時代偉大的商業領袖和投資大師,向我們敞開了他的心扉。這本他本人親自授權的官方傳記,以前所未有的視角,揭開了巴菲特的傳奇人生。許多年來聚光燈下高大的“股神”終于走下神壇,以他最平實的語言、最真誠的心,娓娓道來,講述了他近80年人生中觸動人心的故事,分享了他60多年商業和投資生涯中寶貴的經驗。
(美)艾麗斯·施羅德 ·財經人物 ·33.1萬字
本書是紀念托克維爾逝世二百五十周年專輯。托克維爾(1805~1859),法國歷史學家、社會學家、思想家。主要代表作有《論美國的民主》、《舊制度與大革命》。本輯匯集了中國學界新秀關于托克維爾和美國民主的論文,以及國外學者的重要文章。
劉小楓 陳少明 ·綜合 ·23.9萬字
本書盡可能詳盡準確地收集使用有關楊寬先生生平、思想、著述、社交以及社會活動等方面的資料,記述楊寬先生一生的行跡。各年之間,內容詳略,均視資料多少而定。全書以公元紀年,文大致按年、月、日編排。一年之中,凡無日可考者,系于月,無月可考者,系于年,以“是年”標明于該年之末。日記等材料按年編入,年之下不再按月按日分散輯錄,以保持材料的完整連貫;部分材料也不按年月編排而插入相關內容處。
賈鵬濤撰 ·綜合 ·26.2萬字
該書研究內容涉及米芾身世、文學、書畫、學術著作,面非常廣,但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就米芾研究中歷來爭議不斷的話題,作者綜合運用了歷史學、文藝學、文化學等多種視角,闡述自己獨到的認識和體會。這些觀點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有助于加深我們對米芾的理解。
周興祿 ·藝術家 ·27.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