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首次對朱家驊在中央研究院的工作做出系統評述的論著。作者查閱了朱家驊檔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北京大學檔案館、“國史館”等數處檔案,參考各種已出版的相關文集、書信、日記、傳記、回憶錄、年譜和研究著作,搜集材料之豐富,幾乎窮盡了海峽兩岸相關的原始檔案材料和相關研究文獻。書中以時為序,特別著重朱家驊在中研院制度化及國家學院體制化等方面,層層遞進,自成邏輯,充分發掘、利用大量第一手檔案文獻資料,從而保證了其論證的可靠性。
黃麗安 ·歷史人物 ·31.9萬字
李樂民在20世紀率先提出采用雙邊橫向濾波、判斷反饋濾波等多種結構抑制干擾的方法,解決了當時抗窄帶干擾的核心問題,主持研制出了我國臺“載波話路用9600bit/s高速數傳機”,解決了高精度自適應均衡問題,研制出“數據轉接終端機”,解決了高可靠數字傳輸問題,在“抗毀光纖以太局域網”和“電視與數據綜合光纖傳輸網”的研究和器件研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助力解決我國通信產業發展的被國外技術“卡脖子”問題。他在21世紀帶領團隊再攀光通信網絡研究高峰,全力助推未來網絡研究,他至今在通信理論研究和產業發展的廣闊領域不斷探索。
張娜 王曉剛 ·科學家 ·20.3萬字
該書以大量未公開的《福田筆記》、日記材料為素材,對追求“和平外交”、帶領日本走向繁榮安定的福田赳夫的一生進行了全面評價。福田赳夫1976年12月就任日本首相。在其主導下,日本政府于1978年8月與中國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并促成鄧小平同年10月訪日換文,條約由此生效,中日關系步入嶄新發展階段。該書中文版的出版填補了國內學界相關研究成果的不足,值此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5周年之際亦具有特殊意義。首部展現政治家福田赳夫真實形象的評傳。以“和平大國”“福田主義”為旗幟,取得外交的成功,同時兩次將日本經濟從瀕危中解救出來的福田,是否可謂“失利于黨內派閥斗爭卻贏得了政策的勝利”?本書基于眾多未公開資料寫作而成,是一部顛覆日本戰后政治史概念的力作。
(日)五百旗頭真主編 (日)井上正也 (日)上西朗夫 (日)長瀨要石著 ·政治人物 ·43.2萬字
孫犁是一位人們熟知的作家。提起他,人們就會想起他那種“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的“荷花淀”風格,想起文學史家稱道的“荷花淀派”。由于傳記作者對孫犁的生活和創作經歷的深刻了解,對其作品的獨到研究與藝術把握,以及作者明麗流暢的敘述筆調,這部傳記給我們生動描寫了孫犁的生活和創作道路,再現了這位作家在現代文壇上的獨具風采,揭示了他的富于啟迪、意蘊豐厚的人生奧秘。本書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迄今為止孫犁傳記作品中的佼佼者。
郭志剛 章無忌 ·文學家 ·30.9萬字
陳衡哲是民國時期富有傳奇色彩的學者型女作家,享有多個“一”的美譽:中國首批清華留美女生、現代文學史上第一位女作家、中國第一位女西洋史學者、中國現代第一位女教授。陳衡哲篤學尚行、勇于“造命”,在劇烈的社會動蕩和危流之爭中,順勢而上,成為開一代風氣之先的探索者。對于這樣一位在文學界、史學界和教育界享有盛名的卓越女性,她注定終將被寫入歷史,為后人所銘記。全書以陳衡哲一生的學術研究、文學創作、社會活動為邏輯線索,按歷史與邏輯、思想與美學相統一的原則,追蹤陳衡哲一生活動軌跡,從中探尋陳衡哲對中國傳統文化、西洋歷史、中國文學現代化進程等命題的認識、理解與反思,以期管窺這位學者型女作家的思想境界、精神內質和文化心靈。
李火秀 ·女性人物 ·25.5萬字
梁漱溟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國學大師,有著“中國最后一位儒家”之稱。他終生致力于中國文化的復興,投身于鄉村建設運動和中國教育事業,并親歷國共和和談、為建設新中國作參謀。無論時代更迭,他始終追尋兩個問題:一是人生問題,即人活著為什么;二是中國問題,即中國向何處去。在近代中國知識人中,梁漱溟一直擁有很高的聲望,其原因顯然與其1950年代敢于犯顏有關,這是時勢使然。被批評者或許蒙受了當時的短暫羞辱,但在歷史上的聲名差不多也就因此注定。任何一種表達方式都不可能將梁漱溟的所有故事和活動放在一個故事框架里,在筆者已有研究基礎上,嘗試著對梁漱溟的思想進行新的闡釋,嘗試著接近其思想本質。
馬勇 ·國學大師 ·23萬字
本書為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中國人民大學原黨委書記、校長李文海同志紀念文集,共征集收錄紀念文章54篇。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反映李文海同志的教育思想和實踐,特別是其對中國人民大學發展所做的貢獻,文章作者主要是李文海同志任學校主要負責人期間的領導班子成員和后任學校主要領導;第二部分重點回顧李文海同志的學術研究和成就貢獻,文章作者主要是史學界的專家學者和其他教授;第三部分主要展現李文海同志教書育人、社會工作、日常生活中的感人事例及其體現的高尚情操、高貴品質,文章作者主要是與李文海同志生前聯系較多的學界同仁及其教育培養的學生或進行過學術指導的后輩。
《李文海紀念文集》編委會 ·教育家 ·24萬字
舒鴻,中國第一批國際級裁判,先后任之江大學、東南大學、持志大學及浙江大學等校教授,一生致力于體育事業,是我國著名的體育教育家。本書從舒鴻的體育人生說起,通過對其體育人生影響因素的分析,系統梳理舒鴻體育教育思想形成的歷史背景、理論基礎、主要內容體系、歷史影響和當代價值等。本書可為我國近代體育思想的發展提供又一系統的歷史資料。
毛慶根 ·綜合 ·20.7萬字
本書是大型叢書《當代嶺南文化名家》之一種。全書分為三部分:“名家傳略”簡要講述著名粵劇劇作家林榆的生平事跡和主要成就;“眾說名家”通過專訪、劇評兩大部分,再現林榆數十年來從事粵劇編、導工作的心路歷程;“名家作品”收入《倫文敘傳奇》《花蕊夫人》《紅玫瑰》等7部林榆創作的代表性劇本,并對林榆導演的代表性劇目如《關漢卿》《山鄉風云》《搜書院》等進行選介,并配以“藝痕”“藝論”“人物紀念文選”等林榆所寫文章。書末附“林榆藝術年表簡編”及“林榆導演、創作劇目年表”。
林榆 林西平編著 ·藝術家 ·22.1萬字
本書是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和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共同主辦的“海洋與中國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慶賀楊國楨教授80華誕的論文集。書中“大會演講”收錄37位學者在大會上的現場發言;“‘海洋與中國研究’新書首發式”收錄三位學者對楊國楨教授新近主編的“海洋與中國研究叢書”特點的總結與推介;“學術述評”收錄楊國楨教授的博士生撰寫的2019年海洋與中國研究述評;“活動紀事”收錄25位作者關于本次大會從籌備到閉幕的點點滴滴的回憶;“學術憶往”收錄了16位學者回憶與楊國楨教授數十年來的交往歷程。
陳春聲 鄭振滿主編 ·綜合 ·23.8萬字
打破對日本女性的印象定式,展現現代女性的認知變化,毛丹青做序推薦。聽見職場女性的聲音,直面女性特有的工作、生活真實處境,建立快樂的生活方式、保持自我成長與堅守良知、貫徹熱愛與堅持的工作態度……獻給所有女性閱讀的心靈之書。譯文看日本子系列“女子力三重奏”套裝共3冊,由《在日本》主編毛丹青老師親力策劃,提供了一種了解日本的多樣視角,從了解日本女性的力量,了解日本,從而豐富我們自己的智慧。
(日)國谷裕子等 ·女性人物 ·23.4萬字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大家學案系列之一種。學案體為簡要了解其人其學的一種文體。郭斌龢為著名的語文學家,“學衡派”的重要代表。1937年8月,他應聘回至浙江大學,一直到1946年止,歷任浙大文學院中文系系主任、外文系系主任、師范學院國文系系主任、文學院代理院長、訓導長(民選)及代理校長等職。1946年郭斌龢再次回到中央大學任外文系系主任。當時胡適來中大講學,一次座談會后,留郭斌龢談論多時,盛贊郭先生的學術造詣,自愧不如,足見郭斌龢名望之高。本書以20萬字的篇幅介紹了其史學成就和學術貢獻。
郭斌龢 ·教育家 ·21.4萬字
為展現樂山豐厚底蘊,弘揚千年遺產,厚重樂山“名山、名佛、名城、名人”四張名片,同時也作為對外宣傳樂山的禮品書,《名人與樂山》一書全面搜集歷史上與樂山相關、有史可查的名臣、良吏及樂山籍著名文學家、藝術家、教育家、醫學家、科學家、工商企業家、民間能工巧匠等各行業歷史人物300余個,依據史料記載,以傳記的形式講述名人與樂山的歷史故事,每個人物(群體)不超過3000字,內容上不夸大不杜撰,具有語言生動,個性突出,特色鮮明等特點。
樂山市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人物合集 ·21.9萬字
本書蒐集20世紀以往柳宗元年譜,以長編方式整理研究。開列譜主祖籍及柳氏家族宗親世系,其一生之事跡行狀,包括官職、仕歷、交游、作品系年及歷代評論,分時事述要,文壇紀事,子厚蹤跡,詩文系年四大類,逐年編纂。盛衰之變是中唐的時代特征。永州十年是其思想活躍、文學創作高峰。研究譜主人生遭際與時代變局交融,勾勒出不同的歷史畫面。結合史料考辨,把握文學作品即時性與文學發展歷時性關系,詩文創作系年更接近實際。
翟滿桂 ·年譜 ·23.2萬字
本書原版系國內第一部傳記理論教材,其主要內容有三:一、傳記理論問題,著重探討傳記的特質、分類、要素、功用及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二傳記發展史,分別描述西方和中國傳記發展概況,傳記理論演變的軌跡;三傳記寫作實踐問題,針對中外傳記寫作實踐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如準備工作原則方法、謀篇布局、語言文字技巧、體例和細節處理等),分別作了詳盡的分析和歸納,進而提出建設性意見。這次修訂改版,除了重刊原版文字外,以“傳記散論”為題增補了作者的幾篇相關論文。
朱文華 ·傳記研究 ·24.1萬字
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作為文壇領袖,他“手持文柄,高視寰海”“三十余年,聲名塞天”;作為理念先驅,他強調“仁義”,主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一個生命個體的“人”,他為人正直,敢于直言進諫,不畏權貴。他的人格魅力深受后人敬仰。本書以豐沛的詩性和飽滿的激情描寫了中唐一代文學大家、被后人譽為“百代文宗”韓愈的傳奇人生。通過對韓愈的人生經歷和文學成就的描述以及與作者穿越時空的對話和思想交融,展示了傳主韓愈的鮮明性格和生命華章,充分勾畫了那一時期的社會生態與文壇面貌。
邢軍紀 ·歷史人物 ·30.7萬字
本書盡可能詳盡準確地收集使用有關楊寬先生生平、思想、著述、社交以及社會活動等方面的資料,記述楊寬先生一生的行跡。各年之間,內容詳略,均視資料多少而定。全書以公元紀年,文大致按年、月、日編排。一年之中,凡無日可考者,系于月,無月可考者,系于年,以“是年”標明于該年之末。日記等材料按年編入,年之下不再按月按日分散輯錄,以保持材料的完整連貫;部分材料也不按年月編排而插入相關內容處。
賈鵬濤撰 ·綜合 ·26.2萬字
文廷式是我國近代著名愛國詩人、詞家、學者。本書通過對文廷式一生之行旅做出了翔實可信的描述,展示了文廷式生活時代的歷史背景,為晚清歷史、文學等相關問題研究提供了翔實的材料。
陸有富 ·文學家 ·36.4萬字
王又旦(1636—1686),清初陜西合陽籍詩人,字幼華,號黃湄,著有《黃湄詩選》、《黃湄奏議》(已佚)等。其詩歌創作,受到當時詩壇領袖王士禛的高度評價,晚年在京師與王士禛有“二王”之稱。王又旦在治行方面也多有可圈可點之處,任地方官時,致力于治理水患,興辦地方文教;居官給事時,直言敢諫,不避權貴。雖仕宦多年,然家境貧寒,其德行受到友朋的交口稱贊。王又旦交游廣泛,大凡當時文壇政壇有一定影響的人物,大多都有往來。本譜以《黃湄詩選》及其他散佚作品為經,廣搜同時代與之有交游唱和的作家作品,旁及地方志、碑刻等資料記載,對其一生行蹤、交游情況進行了嚴謹而細致的勾勒,對其現存作品進行具體入微地系時系地探究,以期對清初文學的相關研究提供有益幫助。
王作良 ·年譜 ·27.7萬字
從近5萬名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中,遴選出110名學生,收錄他們的突出事跡。在他們身上,體現了當代青年學子刻苦鉆研、勇于探索的優秀品質;展現了中國青年自強不息、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突現了當年青年立志報效祖國、甘于奉獻的思想境界,彰顯了廣大青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勝信心。
張光明 ·綜合 ·24.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