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品中國文人”系列問世十余年,叢書累積銷量超過100萬冊,本書為劉小川“品中國文人”系列全新力作!劉小川以其標志性的語言,以文人稟賦入歷史寫作,摘選出蘇東坡那些閃爍著天真智慧之火的生命瞬間,創造性地提出“低沸點欣悅”等概念,從自我出發,理解蘇東坡和他的快意一生。全才、全能的蘇東坡身上那巨大的生命熱情,是一種永在當下的能量,是能夠長久點燃我們的思想火種。
劉小川 ·歷史人物 ·21.7萬字
《我的前半生》是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回憶錄。全書按時間順序對溥儀家世、童年、在位、逃難、改造等這幾個人生大片段進行了細致介紹,真實地呈現了溥儀由皇帝到公民的一生,對了解溥儀乃至清末民初的社會政治生活具有豐富的史料價值。自1964年出版后,先后譯成英語、日語、德語等文字出版。溥儀獨特的富有戲劇性的經歷,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其中電影《末代皇帝》,曾榮獲1988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九項大獎。
愛新覺羅·溥儀 ·自傳 ·34.5萬字
本書以喜劇評書方式,從全新視角,重現人類有史以來各個時期頂級科學家的風貌。本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讀者全面了解真實的科學家,而且是想激勵相關讀者,特別是青年讀者,立志成為科學家。本書不是千篇一律的“科學家傳”,更不是堆砌式的“科學家故事集”,而是以時間為軸線,通過科學家們的歷史軌跡,展現科學發展的里程碑和全球科學家成長的生態環境。
楊義先 鈕心忻 ·科學家 ·24.5萬字
本書利用相關史料,按照年代對曹植的生平事跡做了詳細、充分的考證,并在附錄部分詳列歷代史傳,歷代著錄、版本及序跋,關于曹植的歷代評論等內容。本書對于研究曹植及相關問題具有重要的文獻參考價值。
徐公持 ·年譜 ·41.6萬字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后,西方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舊有的秩序幾近瓦解,以復雜性和依存性為特征的現代社會在陣痛中誕生。這個紛繁復雜的新世界是否潛藏著可以被人把握的秩序?個體的理性是否存在限制,又是否有意義?組織中的個人如何做出選擇?赫伯特·西蒙終其一生都在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以同樣的問題意識為根基,他首先在政治學和公共管理學領域小試牛刀,旋即轉向數理經濟學,并以影響深遠的“有限理性”概念摘取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桂冠。20世紀50年代中期,他又著手研究人類問題求解過程中的心理學,這項工作為他贏得了美國心理學學會的最高獎項——終身成就獎。與此同時,他還和同事艾倫·紐厄爾共同開發出了“會思考的機器”——邏輯理論家。正是這個程序宣告了人工智能的誕生,并讓西蒙登上了圖靈獎的領獎臺。從政治學出發,途經管理學、運籌學、數理經濟學、認知心理學,最終落腳于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赫伯特·西蒙的成功貫穿其學術生涯的始終。在學科劃分越來越細、專業程度越來越高、通才近乎絕跡的20世紀,能在如此多的領域取得如此耀眼的成就,這本身就是一個謎。西蒙為何一再改換專業?他的思想經歷了怎樣的蛻變?時代思潮在他身上打下了什么烙印,他又怎樣塑造了學術的前沿?帶著這些問題,科學史家亨特·克勞瑟—海克以冷靜而不失溫度的筆觸,講述了赫伯特西蒙作為思想深邃的學術領袖和長袖善舞的社會活動家的一生。西蒙力圖彌合學科鴻溝的雄心壯志、對理性與秩序的堅持和信仰,以及把抽象概念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執著探索,都足以為我們帶來永恒如新的啟發和動力。
(美)亨特·克勞瑟-海克 ·科學家 ·30萬字
這是一部扎實的史傳敘事作品。作者以南明弘光朝短短一年歷史為敘事對象,描寫了明末上至皇朝政體的崩解下至整個知識分子(文官階層)的思想覺醒的狀貌。涉及當時明、清、大順三朝鼎立的非常歷史時段下的國情民情、文臣武將、新興的士紳階層的種種表現,有史據有觀點,是一部力求將歷史研究引入當代思想文化動態中進行梳理的有分量的作品。
李潔非 ·歷史人物 ·33.9萬字
本書收錄了自春秋以降至晚清二十八位著名將領的傳記。他們或于治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定國安邦;或處亂世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名垂汗青。他們的光輝業績,為我們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發展和鞏固,為維護國家的統一、主權和獨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的優秀軍事理論著作,大大豐富了我國古代的文化寶庫,這是我們一筆寶貴的歷史遺產。這二十八篇傳記均由相關人物研究領域的名家執筆,考辨翔實,詳盡淺易,寓評于述,還原了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適合歷史愛好者閱讀。
陳梧桐 蘇雙碧 ·軍事人物 ·27.9萬字
本書以文學的筆法,描摹了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葉辛的傳奇人生,如何在孤獨與困境中掙扎奮起,如何在充滿坎坷和磨難的人生旅途上不斷挑戰命運的極限,如何堅韌不拔地朝著自己的夢想不懈努力,走到中國文學高峰的人生足跡;并感受到他身上那股在厄運中掙扎、在陡峭中攀越的堅韌毅力和拼搏精神;看到一個卓爾不群、有血有肉的葉辛形象;了解到他曾轟動全國的長篇小說及電視劇《蹉跎歲月》、《孽債》等作品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林影 ·文學家 ·24.5萬字
王竹溪,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教育家,被業界稱為“百科學者”。我國著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是王竹溪先生的學生之一。本書以時間為坐標,用翔實的資料、豐富的內容,從從王竹溪先生的人生歷程和學術生涯兩個方面,敘述他光輝燦爛的一生,使讀者對王竹溪先生有全面的了解。回顧先賢所走過的歷程,繼承王竹溪先生作為優秀知識分子代表的愛國傳統,發揚他堅強的信念和鉆研的精神,繼承他嚴謹求精的治學理念和教育思想。本書是一部優秀的勵志類作品,百科學者王竹溪的人生軌跡更值得當代國人認真學習和研讀。
海燕編著 ·科學家 ·20.5萬字
一介草民的劉邦何以推翻強大無比的大秦帝國,戰勝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最終開創兩漢400年基業?本書梳理了劉邦的奮斗過程中的關鍵步驟,將其獨特素質提煉為:過人一等的調度能力。雖然劉邦統兵作戰不如韓信、管理國家不如蕭何,但他卻有著超乎常人的調度人力、物力的能力,這使他能夠運籌帷幄,不必萬事親躬卻能打好戰爭、管理好國家。本書將通過“調度學”十堂課,條分縷析地講解劉邦所擅長的這門學問,不僅能為當代企事業管理者所用,同時也對普通人也有著深刻的啟發。
年昔逸塵 ·政治人物 ·22.4萬字
《名人未解之謎》以知識性和趣味性為出發點,對中外名人的身份身世、性格行為、情愛婚姻、是非功過、歸宿下落、離奇死亡等方面的未解之謎進行精彩解讀。對于每個未解之謎,編者并未以一家之言而妄下定論,而是在參考大量文獻資料、考古發現等的基礎上,結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客觀地將多種經專家學者分析論證的觀點一并展示給讀者,或引經據典,或獨辟蹊徑,或提供佐證,或點明主題,使讀者既多了一個與大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又多了一條了解真相的途徑,從而見微知著、去偽存真,努力去探尋謎團背后的真相。
郭映熙編著 ·人物合集 ·22.7萬字
明末清初之際,風云變幻,戰火不斷。吳三桂、李自成、張獻忠、多爾袞;明軍、起義軍、清軍……幾多英雄、幾多勢力,互相殺伐不斷。吳三桂其人,仕明叛明,聯闖破闖,降清反清,但無論如何,在明清歷史大轉折中,吳三桂都是一位極其重要、非常關鍵的人物。吳三桂十七歲血戰救父,經歷松山大戰,大戰山海關,擊敗李自成,成為雄踞西南一隅的平西王。在民族矛盾、集團利益沖突中,他高高舉起反清大旗,自立為王。吳三桂一生打了無數勝仗,最終卻敗在了“劃江為國”的美麗夢想中。
千江月 ·歷史人物 ·20.4萬字
原名《倫敦公民》,兩任女國務卿推崇的“二戰”歷史寫作大師琳恩·奧爾森精心創作的一部“二戰”編年史,講述了三個決心從希特勒手中拯救英國的美國人幫助說服美國總統羅斯福和不情愿的美國公眾在最黑暗、最關鍵時刻援助英國。這三個人中,最著名的是埃德·默羅,1937年歐洲CBS電臺負責人。納粹轟炸倫敦的現場直播使他成為名人,他的播音開場白:“這里是倫敦在呼叫。”為人熟知。最令人欽佩的是吉爾·懷南特,1941年任美國駐英大使,巧妙助力了聯盟的建立。最有趣的是埃夫里爾·哈里曼,自1941年這個有錢的花花公子來倫敦監督租借援助項目,他便開始了漫長的公共服務生涯。這些事件對讀者來說,既生動有趣,又鮮為人知。
(美)琳內·奧爾森 ·人物合集 ·30.8萬字
本書是劉夢溪先生研究王國維和陳寅恪兩位學術大師的代表作。劉先生在文化界享有盛譽,而他對王國維、陳寅恪、錢鐘書等學術大師的長年研讀也為學界稱道,他的研讀堪稱一個文化皈依事件。在知識界趨新趨古趨西趨時之際,劉先生從王國維、陳寅恪等人那里獲得了安身立命的資源,并給我們分享這一思想和人格資源。在某種意義上,劉夢溪先生為王、陳、錢所寫的研讀文字也是一種獨特的文化評傳。如本書的第一章,就是王國維與陳寅恪、吳宓的合傳。第二至第五章,是王國維的傳記,其中有傳,有論,有疑,有解釋。第六至第十章,是陳寅恪的傳記,其中有家學有時代之傳,也有學術思想之傳,有心理傳記,有別傳。值得注意的是,劉夢溪先生的敘述語言有其“劉氏特色”,典雅、淺白,這一雅語或斯文風格在當下學界是罕見的。劉先生在研讀傳寫中,三復斯意,說明陳、王等大師在歷史和文化進退失據的現當代,既有定力,也有文化認同的擔當,有為我們尋找到立命之基的思想。比起政治經濟領域的歷史人物,他們是更有歷史文化意義的英雄。從這些英雄的言論傳記中,我們每個人都能受益,靈魂得以安頓,精神獲得洗禮。
劉夢溪 ·國學大師 ·23.2萬字
本書講述了一位有功于國家和民族的傳奇式軍人,被譽為“神秘人物”的愛國將領寧夏人韓練成的戎馬一生。軍事上,他成為蔣介石的參謀:與馮玉祥前往西安解圍參加北伐戰爭,又在蔣馮閻中原大戰中,救了蔣介石一命,成為蔣介石最信任的侍從之一,與白崇禧交深厚;抗戰期間,率部抗擊日寇于昆侖關、桂林、雷州半島等地并接收海南,曾與周恩來多次秘密會見促膝長談;解放前在上海與董必武秘密會見,又陳毅將軍不謀而合,萊蕪戰役里扭轉華東局面,為解放戰爭立下奇功。政治上,解放前后他均為國家和民族命運奉獻睿智,文革期間得到周恩來特別囑咐保護,并依然堅持為部隊、為士兵向中央進言,晚年多次拒絕復出。自評“隱退一生”。
薛正昌 ·軍事人物 ·22.2萬字
紐約公共圖書館「世紀之書」系列。本書是他以第三人稱寫成的自傳體作品,是享譽世界的經典傳記,也是世界一流的教育經典與歷史文化名著。本書運用自傳與德式教育小說相結合,對一個時代進行了批判性的評價。它要說的不是本書所講述的歷史,而是對那一段歷史的反思,因此,亞當斯希望人們這樣來看他這本書,把這本書當做一個歷史哲學的思辨過程。這部起初只印了100本、只打算在私人友好小圈子中傳閱的自傳,后來成為20世紀的美國青年認識歷史、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時代的必讀教科書。1919年,即亞當斯逝世后的第二年,該書獲得了普利策獎。
(美)亨利·亞當斯 ·自傳 ·37.1萬字
本書為“百年中國記憶·實業巨子”叢書之一種。是我社重點圖書項目。榮氏兄弟即榮德生、榮宗敬兩兄弟,江蘇無錫榮巷人。早年在錢莊當過學徒,短短幾年的錢莊學業生涯,使榮氏兄弟在創業道路上邁出了第一步,并最終發展成為“面粉大王”“紡織巨子”。本書將榮氏企業從創立、困境到發展及其榮氏兄弟愛國精神逐一展現在讀者面前。對研究榮氏兄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劉未鳴 詹紅旗 ·財經人物 ·21.4萬字
經濟學界,無人不知薩繆爾森。對很多經濟學家而言,一本關于保羅·薩繆爾森的傳記似乎不需要任何理由。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當代凱恩斯主義的集大成者,創立了新古典綜合學派,首次將數學分析方法引入經濟學,他的諸多理論,從國際貿易到金融領域,從增長理論到投機活動,為幾代學者提供了理論依據。在這本書中,作者按時間順序,講述了薩繆爾森的早年時期(1915—1935)、哈佛時期(1935—1940)、麻省理工學院和戰后初期(1940—1948)三十余年的人生故事,以及他的兩部重要作品《經濟學》和《經濟分析基礎》的誕生過程。作者結合書信、作品和相關人物回憶,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耶魯大學等多所大學的檔案室,美國國家檔案館、哈佛大學出版社檔案室等存檔的文件,以及薩繆爾森的朋友、家人提供的其他材料,不僅呈現了薩繆爾森豐富多彩的人生、職業生涯和思想發展,也描繪了那個時代的經濟學家群像和經濟學的演變。
(英)羅杰·巴克豪斯 ·財經人物 ·45.9萬字
在封建王朝中,有一個特殊的職場,日復一日地上演著血雨腥風的奪權大戲。在古代社會中,有一個另類的群體,兩千年來一直試圖改變歷史轉動的軌跡。那個特殊的職場叫皇宮,而那群另類的人就是太監。太監不是一般人,他們忍受生理殘缺之痛,身陷利益糾葛之中,飽嘗人間冷暖。太監們都很生猛,他們并非碌碌平庸之輩,而是一群卓絕群倫,能在皇宮那個競爭激烈的職場中脫穎而出的翹楚能人。
憶曲哼歌 ·歷史人物 ·26萬字
馮·諾依曼是迄今為止最聰明的人。馮·諾依曼的那顆“不可思議的大腦”及其遠非同時代人能望其項背的科學貢獻,直接形成了一種難以被解釋的“馮·諾依曼現象”。他的思想與我們今天面臨的各種挑戰密切相關,令人不禁懷疑他莫非一位穿越時空的旅人,悄無聲息地播下塑造地球未來所必需的各種想法。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在諸多領域的貢獻,對我們理解世界變得越來越不可或缺。這本書的作者帶我們踏上了一段令人驚嘆的旅程,探索了天才和獨特的歷史環境如何完美結合,讓一個人在驚人的多樣化領域中馳騁,并在他所到之處引發革命。要想充分理解21世紀以來的知識潮流,我們必須了解馮·諾依曼的思想是如何幫助商業、科技等領域的新想法變成現實的。環顧四周,馮·諾依曼留下的足跡依然隨處可見……
(英)阿南約·巴塔查里亞 ·科學家 ·21.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