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我的前半生》是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回憶錄。全書按時間順序對溥儀家世、童年、在位、逃難、改造等這幾個人生大片段進行了細致介紹,真實地呈現了溥儀由皇帝到公民的一生,對了解溥儀乃至清末民初的社會政治生活具有豐富的史料價值。自1964年出版后,先后譯成英語、日語、德語等文字出版。溥儀獨特的富有戲劇性的經歷,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其中電影《末代皇帝》,曾榮獲1988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九項大獎。
愛新覺羅·溥儀 ·自傳 ·34.5萬字
《愿為敦煌燃此生:常書鴻自傳》講述了“敦煌守護神”常書鴻結緣敦煌、保護敦煌的傳奇經歷。他以親切質樸的筆觸,極具深情地回憶了一生的坎坷經歷,包括巴黎留學十年邂逅敦煌的心路歷程、回國七年才得以奔赴敦煌的波折無奈、五十年里舍身保護敦煌的急切呼吁與艱苦奮斗。各章中間嵌入常書鴻各時期的創作與感想,使人能細致了解他當時的思想與心境。文前彩頁全部系常書鴻不同時期創作的與敦煌有關的畫作,使人可以直觀感受敦煌四時之美。文中彩頁全部系常書鴻女兒常沙娜臨摹的不同時期的敦煌壁畫,使人直觀感受不同時期敦煌壁畫之特點,領略其豐姿。“敦煌藝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舍命也得保護它。不管有多少困難都必須克服。”對于敦煌藝術的使命感,使常書鴻度過了所有的艱難困苦,終其一生,堅守初心。這本自傳不僅是常書鴻一生奮斗的記錄,更是一本中國近代歷史變遷的見證,還是敦煌文化的普及讀本,面對困難人生不妥協的勵志模本。
常書鴻 ·自傳 ·23.8萬字
武則天,她的名字就是一段傳奇,一個神話。她是大唐那個滄海般恢宏大氣的時代的弄潮兒,也是唐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的典型代表。她的從政之路曲折艱辛而又血腥殘酷,留下各種真真假假的記載和傳說。本書將試圖撥開重重迷霧,追尋這個非凡女子的一生,帶你領略從李唐到武周時代變幻的風云。對高宗李治、太平公主、上官婉兒、狄仁杰等歷史人物,書中亦有全新解讀。
(加)蕭讓 ·歷代帝王 ·40萬字
嚴復是清末極具影響力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本書以詳實的史料,流暢樸實的文筆,向讀者展示了嚴復豐富的人生經歷和深邃的思想內涵。
楊肇林 ·歷史人物 ·21.8萬字
“二戰”前后的中國如同一葉漂泊的小舟,在世界這個大戰場上隨風擺蕩,面臨著極為嚴峻的考驗。明里,有戰場上的刀劍廝殺,暗中,還有特務們進行著一場不見硝煙,但更加殘忍和神秘的戰斗。在這個隱形的戰場里,漢奸、反動特務、反共分子上演了一幕幕既勾結利用,又互相拆墻,面上稱兄道弟,背后相互暗殺的鬧劇。
陳達萌 ·人物合集 ·38.1萬字
梁啟超的《王安石傳》是中國傳記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全書22個章節,系統論述了王安石所處時代政局及其思想成長軌跡、執政前后的活動、變法內容及成敗等。梁任公憑借其嚴謹的史家筆法和深厚的國學功底,大量引證史料,資料宏贍,并將歷來對王安石的批評作深入“考異”,分析透徹。
梁啟超 ·歷史人物 ·20.2萬字
在行中知,在知中行。想是困難,做是答案。這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王陽明是明朝杰出的哲學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也是中國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式人物。讀王陽明的人生,學習知行合一,能幫助我們建立強大的自我,以平靜而堅韌的內心,立足于紛繁復雜的現實社會中。本書以幽默的筆觸和頗具戲劇感的節奏,全面解密王陽明的傳奇人生,理清陽明心學脈絡,剖析知行合一的神奇威力,解讀成大事者的人生智慧。王陽明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和變數。他年少喪母,年紀輕輕患上絕癥,青年時仕途屢屢受挫,中年為官又慘遭貶黜。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但無論身處困境還是順境,他都寵辱不驚,泰然處之。在不斷地探索與精進中,他從儒、釋、道典籍中汲取智慧,最終悟出了最深刻卻又最簡單的心學智慧,從而超凡入圣。本書參考大量正史、野史、筆記及今人研究,文筆通俗、幽默,既有歷史作品的厚重,又有懸疑小說的張力和戲劇的節奏感,讓人一口氣讀完王陽明起伏激蕩的精彩一生。人生實短,世事紛繁,成大事者,王陽明!
燕山刀客 ·哲學家 ·25.3萬字
蔣緯國是蔣氏家族的重要成員。他八十一年的一生,經歷了中國現代史上大部分重要時期。他的身世與經歷,他的婚姻與家庭,他與蔣介石、蔣經國的關系,他晚年的政治抉擇,都曾經是主導社會新聞、影響政情發展或令社會高度關注的內容。他晚年曾說:“這輩子里,充滿了挫折。”這部由他口述的自傳,完整地記述了他一生的重要內容。
蔣緯國口述 劉鳳翰整理 ·政治人物 ·29.4萬字
本書詳盡地講述了曾國藩的一生,從他1811年誕生于湖南一鄉下村莊,到1872年他魂歸故里,逐年逐月,事無巨細,完整記錄。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被譽為晚清“第一名臣”。他資質庸常,甚至些許愚笨,卻克己勤奮,苦學不斷,終于步入仕途;他出身寒微,為官之初,了無背景,卻以誠待人、以敬示人,終于十年七遷、連升十級,創造了清廷官場的奇跡;他奉朝廷之命,創辦湘軍,卻被太平天國打得接連敗北,甚至一度想跳江自殺,但他后來反省自我,堅忍不拔,終于擊敗叛軍,解救清朝于危難之際……曾國藩,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通過砥礪心性、修煉己身,終于實現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曾國藩又是一個充滿爭議的歷史人物,推崇他的人把他與孔子、王陽明并列,稱其為完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討厭他的人稱他為劊子手,對外投降,對內瘋狂鎮壓革命,在處置天津教案和對抗太平天國中血腥殘酷、殺人如麻……在歷史的煙霧背后,曾國藩的面孔逐漸復雜而模糊。翻開這本書,跟隨作者的筆觸,清晰、真實地再現曾國藩六十一年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
劉學慧 ·政治人物 ·43.5萬字
本書分為《一個女人的自傳》和《雜記趙家》兩部。《一個女人的自傳》是楊步偉前半生的回憶錄,記錄了她出生、求學、擔任校長、日本留學、自我退婚、回國設立女子醫院、結識趙元任等事件,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新時代的新女性在激蕩變革的年代,勇于追求自由、知識、事業的經歷。《雜記趙家》記錄了楊步偉嫁給趙元任,回歸家庭后的故事。這一對夫婦均是名門望族出身,后又留學苦讀,回國后觸到的也是當時學術界的大佬們,他們看到的和記錄下的,就是一份20世紀學術界的群星譜。
楊步偉 ·自傳 ·27萬字
《名人傳》,即《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三位巨人傳記的合稱,又稱《巨人三傳》。沒有天生的天才,但他們卻成了我們眼中的天才,那他們是如何堅守初心,克服人生中的艱難?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是否有過懷疑和放棄?對于功成名就,他們以怎樣的心態面對?天才之所以偉大,除了他們在各自領域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還在于他們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名人傳》就是讓我們透過文字感受三位藝術天才非凡而偉大的人生。
(法)羅曼·羅蘭 ·藝術家 ·24.8萬字
軍中參謀長,在古代稱“謀士”、“軍師”,甚至被稱為“智神”。現代社會則被稱作智囊或者叫“智多星”。無論古今,由于其“足智多謀”,尤為人們所敬慕與崇拜。學習、研究并力求具備參謀長那樣的智慧和能力,如果說在戰場上是為了能夠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的話,那么在和平時期,或許能夠獲得經濟效益、重大的科技發明、上乘的文化產品等,也可能可以輕松戰勝與其競爭的行業對手。當今社會,轉瞬即變的形勢,紛繁復雜的矛盾,使得任何一項決策都相當艱難,帶有極大的風險。因此,智囊的地位就日益提高,其作用也與日俱增。正緣于此,我們以外國著名參謀長為題出書,以發掘其運籌策劃、施計用謀之奧秘,探討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真諦,以期給人們啟迪與感化。
李一新編著 ·軍事人物 ·21.4萬字
本書詳細梳理楊振寧的學術成就和對現代物理發展的影響與貢獻,并深入探尋其學術研究上深邃精簡風格與獨特科學品位的形成。這本傳記不僅描述了楊振寧一生的行止,也為他在物理學上的歷史地位做了一個總體評價,展示了20世紀現代物理學群星閃耀、蓬勃發展的鮮活剖面。
江才健 ·科學家 ·22.2萬字
威廉·馬歇爾是中世紀英格蘭的一位無與倫比的戰士和騎士精神的典范。他在5歲時被判處死刑并被送上絞架,然而這個沒有土地繼承的次子在與死神擦肩而過后幸存了下來,并接受了中世紀的騎士訓練。在為5位英格蘭君主效勞的過程中他一路升遷,成了一位著名的騎馬比武冠軍、貴族、政治家,并最終成為王國的攝政。他與那個時代的大人物過從甚密,并參與協商了《大憲章》——歷史上第一份“權利法案”——的條款。然而,在他70多歲的時候,他仍然在前線作戰,努力從1217年法國的入侵中拯救王國。在本書中,作者引用了一系列同時代史料,包括13世紀時的一部威廉·馬歇爾傳記,對他的生平和時代進行了引人入勝地描述了他的生平和時代。我們跟隨著馬歇爾的腳步,從英格蘭的鄉村來到法國的戰場,從圣地的沙漠城堡來到愛爾蘭郁郁蔥蔥的海岸,一同見證了一個非凡人物的故事、騎士階層的誕生,以及英吉利民族的形成。
(英)托馬斯·阿斯布里奇 ·歷史人物 ·25.1萬字
本書以明朝的六位皇帝為線索,試圖以一種不甚拘于格套的選材、思路、風格和寫法,展現十四至十七世紀的明朝歷史。作者不是一個專業治史者,也不愿意模仿他們的方式和體例去寫,也不是以歷史為素材,搞文學創作,而是正相反,希望把文學的精神和視角,帶到歷史寫作中去。本書因此相當好讀。
李潔非 ·歷代帝王 ·37.1萬字
繼翻譯《杜尚訪談錄》之后,作者花費四年時間追索杜尚這位傳奇人物的人生歷程和心靈世界,寫出了這部杜尚的精神傳記,同時描繪了一幅20世紀西方現代藝術變遷的眾生相。作為藝術家的杜尚,與西方藝術流派有著密切的關系:立體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波普藝術……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但杜尚不僅僅是一位藝術家,更是一位生活的智者:他引領當代藝術進入了革命性的嶄新時代,卻始終韜晦自隱,但開風氣不為師;他的生存態度,他的藝術觀點,他的超然、無我,讓他躲開種種羈絆,站到了藝術之上。
王瑞蕓 ·藝術家 ·24.3萬字
《榮格自傳》是分析心理學大師榮格83歲時寫的自傳,包含了他青少年時代的經歷、成年后的見聞、自身所經歷的夢境和幻覺、與弗洛伊德的相識相知及分道揚鑣、對死后生活的見解等。在書中,榮格打開自己的心靈,根據內心體驗來了解自己,探索精神世界的奧秘。本書濃縮了榮格一生的思想精髓,是具有思想史意義的獨特傳記。
(瑞士)榮格 ·自傳 ·26.5萬字
本書回溯陳寅恪往事,展現他非同尋常的求學經歷、艱苦的治學生涯、獨特的治學方法、終身守望“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嶙嶙風骨和難以企及的學術成就。全書從大量的歷史細節中,還原出了一個真實的陳寅恪,解開了長期籠罩在他身上的種種謎團,諸如:他的文化性格的形成;各個時期所做的文化選擇;婚姻及家庭生活;進清華國學研究院任教始末;究竟通曉多少門外語;百科全書式的知識結構如何形成;受聘牛津大學和香港大學的原因;香港淪陷后如何堅守民族氣節以及如何脫險;與梁啟超、王國維、吳宓、胡適、傅斯年、陳垣等民國文化名人的交往;如何獎掖、扶持勞干、周一良、鄧廣銘、蔣天樞、季羨林、唐長孺等學人;與國、共兩黨高層人物的關系;同郭沫若、楊榮國等人之間的學術分歧;1949年為何留在大陸及以后所受到的“國寶”待遇;斯大林是否讀過他的著作;“四辭”進京之邀的經過;1949年以后的出版風波,1958年受到的政治沖擊及其弟子們的不同表現;在“文化大革命”中所遭受的迫害;與葉恭綽、瞿蛻之、龍榆生、朱師轍等“邊緣學者”的交往;其終生的學術遺憾及其原因……
吳定宇 ·學者 ·40.2萬字
《我生有涯愿無盡——漱溟自述文錄》是最完整的梁漱溟自傳。梁漱溟自稱不是哲學家、國學家,只是“問題中人”,以“認識老中國,建設新中國”相號召,畢生所求惟在人生與社會(中國)兩大問題的解答。從清末,歷民國,到新中國,北大教書,鄉建運動,發起民盟,廷爭面折,時代變遷,世相百態,作者皆以細膩坦誠的筆觸客觀敘述,九十多年人生軌跡中自學之歷程、情感之所依、思想之嬗變以及以天下興亡為己任之社會實踐等諸多方面纖毫畢現。本書由梁漱溟長子梁培寬先生歷時27年,前后增刪5次,編纂而成,是了解梁漱溟先生的人生經歷、學術思想以及生活感悟的最可靠資料。
梁漱溟 ·哲學家 ·29.7萬字
在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中,有不少人本身就是知識分子。他們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堅持不懈的努力學習,用書本上的知識武裝頭腦,并指導自己所從事的革命實踐,再以實踐來檢驗理論。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正是由于他們長期堅持讀書學習,才能在面對錯綜復雜的時局面前把握好方向。為中華民族尋找到了富民強國的道路。本書介紹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十幾位革命家讀書、愛書的故事,材料豐富,也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于俊道主編 ·政治人物 ·25.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