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國近代史是中國走出中世紀的歷史,是自強與開放這兩大主旋律合奏的歷史。在有志之士不斷尋找救國良方的過程中,“師夷”成了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在國內外形勢的推動下,中國派出了第一批海外留學生,這些人將成為推動中國進步的強勁動力。容閎,黃寬,詹天佑……這些中國第一批海歸精英,他們究竟是如何踏上留學旅程的,又是如何慷慨歸來報效國家的,而他們,又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怎么樣的印記?且聽本書娓娓道來。
葉克飛 ·綜合 ·13萬字
本書是杭州市數一數二的重點小學天長小學的資深語文教師鐘玲從業20余年來不斷實踐的“幸福教育”法的總結。鐘老師對教育教學融會貫通地進行梳理,小到課堂教學具體實例,大到教學理念的重新整樹以及教育對個人的改變,從而形成一套具有相對較為完整架構的以“幸福”為教學基礎的方法。她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不斷運用、改進這套方法,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對全國的一線教師都具有很好的借鑒價值。
鐘玲 ·綜合 ·13萬字
本書闡述了數據中心與云計算平臺的架構、虛擬化技術與數據采集,詳細講述了大數據的批處理和流計算兩種處理技術,并研究了大數據分析與挖掘的工具,通過應用實例,進一步展現了大數據架構的技術優勢。本書專注于研究與大數據處理有關的互聯網架構,總結了大數據相關技術,提出了大數據在采集和處理上的一些技術改進辦法,為大數據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劉輝 ·綜合 ·13.5萬字
本書是一本關于科學的政治哲學的論著,討論科學哲學的實踐轉向,以及與此相關的物的政治問題。這個問題是庫恩之后法國人類學家拉圖爾研究的重點。書中還涉及福柯對規訓問題的討論,基于微觀政治學來探索科學規范性的來源。
孟強 ·綜合 ·13.5萬字
本書基于兩個社會背景:一是全球范圍內媒介化社會的興起;二是中國市場化體制促發的階級/階層巨大變革。傳媒并不外在于伴隨市場化而來的漸趨分明的階級、階層變遷的社會現實,而是參與再造了這樣的社會現實。本書通過進城農民系列(紀錄片中城鄉少年角色互換;電影文本中完美打工者形象;電視劇文本中進城婆婆、“鳳凰男”與“孔雀女”等階層形象的分析)、城市中產的多重媒介角色以及新聞報道中的企業家階層形象等,強調傳媒與文化要素介入的階級/階層再造過程。對傳媒與階級/階層之間關系的探討是社會關注與社會介入的一部分,是對近年媒介化程度加劇、社會階層固化現象漸趨明顯的理論回應。
韓素梅 ·綜合 ·19.2萬字
本書深度研究了農村社區化服務體系,逐一考察了這一體系構成中的農村社區生活服務、社區健康服務、社區環境衛生服務、社區法治服務、社區養老服務、社區教育服務、社區文體休閑服務等七方面。分析并指出現階段農村社區化服務的困境主要在于:留守村民缺乏精神慰藉、生活方式落后、社區活動參與度低、信息傳播不對稱等方面。進而以傳播學視角探討了農村社區傳播的三大主要類型:精英話語、家庭傳播與傳播媒介。最后提出了“傳播支持系統的轉向與創新”是農村社區化服務體系創新的關鍵路徑。
蔣旭峰 ·綜合 ·19.1萬字
周作人是中國現代影響力最大的作家之一,在散文創作、文藝理論、詩歌,及翻譯等領域均有較大成績,尤其是其散文隨筆連續幾十年受到讀書界的熱烈推捧。周作人以溫和、沖淡之筆書寫個人的閑適、寂寞與不平,把玩人生的苦趣。本書《周作人生活美學》就是以“周作人生活美學”為主旨,收錄了周作人諸如《生活之藝術》《自己的園地》《草木蟲魚》之類富含生活氣息與文學觀賞性的具有代表性的散文篇目,配以美好的符合主題并生化“美”意的圖幅,力求從視覺上給讀者以美的感受,能夠集中全面地反映周作人小品散文的文學藝術風貌。
周作人 ·人文 ·8萬字
十三位民國女子,她們或明艷傾國,或才德震世……各人有各人的動人風情,卻是同時不同命。她們活出了生命原本應有的真諦——人生是艱難的,命運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但幸好有這些女子的傳奇事跡,讓我們得以在當下殘酷的世界,心生一份妥帖的慰藉。本書從時代背景、史料記載入手,藝術化地再現民國女子的傳奇人生,寫那些家喻戶曉的人,更寫世人筆下的滄海遺珠。陳年的老酒需慢慢品嘗,動人的故事需細細品味。讓我們沉下心來,去慢慢貼近、走進那個惆悵與愜意的時代,品味這些女人的瑰麗與浮華……
沈念 ·女性人物 ·9.7萬字
葉劍英(1897—1986),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葉劍英的一生經歷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新四個時期。本書旨在通過講述一個個故事,鮮活地反映葉劍英的革命經歷、政治智慧、品格風范、人格魅力,以及家風家教和生活情趣。依據史實,以文學傳記的筆觸,選取了葉劍英元帥人生經歷的不同側面和重要階段,探索他成長足跡、心路歷程、情感軌跡以及不同時期重要關頭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入手,帶領讀者回顧并領略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領導人,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波瀾壯闊的一生。
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 ·政治人物 ·9.5萬字
本書是作者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完善而成的。作者從社會學理論切入,對農村土地制度的變革、勞動力流動以及家庭結構的變化、婚姻關系和文化價值觀念的變化對農村家庭養老造成的影響進行了論述。既有有一定的學術價值,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曹昭 ·人文 ·15萬字
本書以自傳體的形式,描述了作者以上山下鄉為起始的曲折的人生歷程。書中,作者按時間脈絡,記敘了本人在農村勞動和生活、嫁給農民的具有鮮明個人色彩的親歷。繼而,從地震脫險到回城,從當工人到成為中學英語教師,從教學生涯的輝煌到退休后愈發奮進,一幕幕躍然紙上。本書還通篇貫穿了作者婚姻家庭和情感生活的真實記錄,其情節細膩感人。作者以親身的經歷,演繹了那個特定的年代知青們在困苦中磨煉,在逆境中自強,在奮斗中崛起的具有永久生命力的故事。
曹淑玫 ·自傳 ·7.9萬字
《群星閃耀》是傳記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經典名作。作者并未縱向展開對拿破侖、歌德、列寧、斯科特等歷史偉人生平的描述,而是選取他們人生的關鍵時刻——決定一人之生死、民族之存亡乃至整個人類命運的時刻。
(奧)斯蒂芬·茨威格 ·歷史人物 ·17.3萬字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本書基于史料又不拘泥于史料,既引用歷史文獻,又運用文學手法,講述了出生于顯赫世家卻又遭幼年喪父,籠罩在王氏陰影下的王莽如何從守拙、禮賢、奉公到上位、遭黜,進而蟄伏、隱居,克己、再上位,到又一輪勤儉、謹慎,大權在握,結交儒士,培植勢力,自我膨脹,予取予奪,從“安漢公”到“攝皇帝”,篡位當真皇帝,改制天怨人怒,導致群雄并起,走向覆滅的全過程,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個真實的、具體的、歷史的、有血有肉的多面王莽及其走向自我毀滅的人生。
宋福聚 ·歷史人物 ·19.6萬字
在眾多寫蕭紅的傳記文學作品中,王小妮的《蕭紅:人鳥低飛》獨樹一幟。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交替敘述的寫法,讓作品既寫了一個人一生的宏闊,也憑借一支敏感細筆,試圖深入到歷史現場,潛入蕭紅的內心,寫一個流浪者的心理現實。有人說,歷史,只有人名是真的;小說,只有人名是假的。這或許有些夸張,但在材料的真實和心理的真實之間,王小妮找到了一個平衡點。正是這種平衡,賦予這部傳記一種張力,一種直逼人心的力量。王小妮說,好的寫作者從來都是稀有的,蕭紅是一個。一個好的寫作者來寫另一個好的寫作者,又能寫得好,實屬難得。
王小妮 ·女性人物 ·17.1萬字
1963年10月,波伏瓦在度假時接到朋友來電:母親弗朗索瓦絲因摔傷住院。波伏瓦立即返回巴黎陪伴母親。原以為母親只是普通骨折,半個月后卻發現她得了癌癥,病情急劇惡化,波伏瓦姐妹隱瞞實情,輪流陪護,幾周后,母親去世,給姐妹倆留下了無盡的痛苦、內疚和遺憾……本書是波伏瓦的自傳作品,1964年在巴黎出版,作者在書中回憶了母親的一生和母女倆之間的關系,也思考了家庭、死亡、婦女的社會地位等問題,對于研究波伏瓦的思想與作品具有特殊的意義。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自傳 ·5.2萬字
《三毛傳:流浪是最好的療傷》,本書從三毛的一生情感經歷入手,跟著三毛成長的腳步,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她感情的起起落落,身臨其境的感受她每一段感情的甜蜜與喜悅。三毛是浪跡天涯的游子。回望三毛的一生,多數的時間是在異鄉漂流。想來也并非都是為了愛情,還是因為她骨子里蠢蠢欲動的渴望,她迷戀放逐。為了追尋遠方的夢,她告別親友,選擇一個人徒步天涯。她用雙腳走過五十多個國家,她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文化苦旅”。人生如夢,是常人性情大作之時的感慨,然而,對于三毛,人生真真像極了一場夢。她在三十歲之前便已經在如夢的境地中游走了西班牙、巴黎、柏林、芝加哥等。多少個時日,她是在陌生的地方醒來的,多少個時日,她在晨起的陽光中用力思考自己身在何處。因而,她時常打趣自己:真不知是蝴蝶夢我,還是我夢蝴蝶,顛顛倒倒,半生也就如此過去了。夢中的橄欖樹在向她招手,于是她用纖弱的肩膀,背起沉重的行囊,走遍萬水千山。前世的鄉愁,今生的姻緣,她一直在流浪,一直在尋找。
金文 ·女性人物 ·10.6萬字
以港版為底本,參考1998年5月北京十月文藝版及原收在散文集中的部分文章。內容有較大增補,主要是將韋君宜懷人反思的散文篇章收錄進來,豐富充實《思痛錄》內容,更全面展示作者的反思。
韋君宜 ·人文 ·19.1萬字
一直以來,倪光南院士都在為核心技術國產化奔走呼號,從80年代初開始,到現在已經接近40年時間,一直在為此目標而努力。在此期間,他經歷了很多的挫折、誤解和白眼,但他都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始終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從中興、華為被美國封鎖以來,中國逐漸意識到核心技術國產化的重要性,開始重點關注,并將芯片、操作系統等技術國產化提上了日程,倪光南院士奔走半生的事業終于出現了曙光。這本書主要書寫的是倪光南院士為核心技術國產化奔走半生的心路歷程。
陳玉新 ·科學家 ·8.5萬字
《趙匡胤傳》一書,講述了五代十國動亂時期,趙匡胤領兵征戰,建立大宋基業的過程。趙匡胤在后周為官時,率領軍隊南征北戰。柴榮病逝之后,趙匡胤黃袍加身登上皇位,取南漢、征南唐,加緊推進國家統一。為了建立一個長治久安的國家,他提拔文官,遏制武將,規范禮儀,清理藩鎮,徹底清除了造成國家長期動蕩的根源,建立了功在千秋的偉業,最后在“燭影斧聲”中長逝。作者用細膩而生動的筆觸展現了趙匡胤大視野、大格局下的仁者胸懷,不僅讓讀者身臨其境,還能給當代重重壓力下的人們以深刻啟迪。
蕭樹 ·歷代帝王 ·11.9萬字
從出生開始,香奈兒的命運好像就被定格了——一輩子都要在孤獨和悲慘中度過。這是很多孤兒院的孩子的正常人生經歷。但香奈兒的經歷卻打破了這種宿命式的安排。她依靠自己的努力,最終成就了自己,擺脫了貧窮和底層生活,活出了自己的個性和幸福,引領了時尚潮流,同時也給別人帶去了品位和欣賞。
紫惠 ·女性人物 ·13.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