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宋元明清時期甘青地區頗具影響力的唃廝啰家族為研究個案,通過考察唃廝啰家族九百多年間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諸多方面的發展嬗變,重新解讀整個西北地區社會歷史的發展嬗變,并通過橫向和縱向兩種對比分別概括出唃廝啰家族發展道路的個性及整個西北少數民族家族發展的共性。同時為歷史上西北地區的民族融合提供了一個典型個案,加深了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認識與理解,且可為相關部門更好地制定民族宗教政策提供歷史借鑒與參考。
齊德舜 ·家族研究 ·23.2萬字
本書蒐集20世紀以往柳宗元年譜,以長編方式整理研究。開列譜主祖籍及柳氏家族宗親世系,其一生之事跡行狀,包括官職、仕歷、交游、作品系年及歷代評論,分時事述要,文壇紀事,子厚蹤跡,詩文系年四大類,逐年編纂。盛衰之變是中唐的時代特征。永州十年是其思想活躍、文學創作高峰。研究譜主人生遭際與時代變局交融,勾勒出不同的歷史畫面。結合史料考辨,把握文學作品即時性與文學發展歷時性關系,詩文創作系年更接近實際。
翟滿桂 ·年譜 ·23.2萬字
本書以較為豐富翔實的史料為依據,結合認真的調查訪問和反復的考證研究,準確地記述了張政烺先生的生平、思想和業績,再現了他的學術道路和治學風格,反映了他樂于助人、提攜后學的無私奉獻精神,展現了一代國學大師的學問和為人師表的風范。
陳紹棣編著 ·年譜 ·27.9萬字
商景蘭生活于明末清初朝代更迭之際。在明亡之前,作為官宦夫人,其生活平靜而快樂,與其夫祁彪佳度過了二十五年琴瑟和鳴的婚姻生活。在國破夫亡之后,商景蘭以女性族長的姿態,引領女性家人吟詩作賦,形成了越中地區著名的女性文學創作團體,她本人也成為越中地區的女性作家領袖,被譽為“賢媛之冠”。本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在對商景蘭進行系統研究的基礎上為其寫作傳記,旨在對其人生經歷中具有典型意義和重大影響的事件進行深入發掘和嚴密考證;下編是對商景蘭文學成就的評介,探討其對女性詩詞創作的繼承與開拓,并探索其婚姻觀念、才德觀念和遺民意識,借以了解處在歷史變革時期的知識女性的探索與追求。
珊丹 ·女性人物 ·17.3萬字
由于有關孫先生最早期的革命思想及嘗試策進革命運動的直接資料匱乏,因此一直不為人所熟知。霍啟昌著的《孫中山在澳門(檔案中的孫中山先生澳門經歷)》集中分析討論有關這方面的第一手資料,即澳門政府檔案報刊、當時澳門出版的中葡文資料等,以便進一步了解孫先生為什么要去澳門行醫,其原因是否真的是寓革命于行醫,他到澳門及離開的正確時間,他在留澳時段認識了哪些人士,以及這些人士是否對他嘗試開拓革命運動有重要影響。
霍啟昌 ·政治人物 ·7.1萬字
錫良是一位晚清重臣,他由基層小吏官至一方總督,任職從山西開始,經山東、湖南、河南、熱河,再到四川、云貴、東三省,前后任職三十余年,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加強對錫良的整體研究,無疑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本年譜以錫良的奏稿、函電及雜檔為主,并結合所搜集到的報紙雜志、實錄等史料,對錫良一生進行展現。對錫良的相關史料進行系統研究,無疑會豐富和加深我們對中國近代史尤其是晚清史的理解與把握,拓寬近代歷史研究的視野和領域。
丁健編著 ·年譜 ·59.7萬字
本書精心選擇了90多位古今中外的著名科學家,通過簡明、活潑的文字,帶我們走近這些科學家,循著他們的人生經歷,傾聽他們的事跡,分享他們的喜悅與歡樂、挫折與痛苦,了解他們高尚的品德,勤奮好學的精神,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科學家們在各自不同的領域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為推動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科學家們的優秀品質更是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成長。通過閱讀本書,讀者既能學習科學家們的優秀品質,又能萌發對科學領域的興趣和好奇心。愿本書成為青少年朋友的良師益友。
童之俠編著 ·人物合集 ·14.5萬字
本書是一部探討中國古代作家傳記史料的專書,內容包括四部分:一有關各種史料書的概況和重要書籍的選介;二、介紹各種傳記史料所收傳記的特色及其價值;三、有關傳記史料的考訂,包括姓名、籍貫、生卒年、事跡諸方面;四、作家傳記史料的索引。這四部分內容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本書也是從事古典文學學習和研究的參考書,可為廣大的文化工作者査檢作家傳記史料之用。
祝鼎民編著 ·傳記研究 ·38萬字
《孫開華評傳》的傳主是晚清時期出生于湖南省慈利縣的湘軍將領孫開華(1840—1893),他16歲投入湘軍勁旅“霆字營”,一生經歷無數戰斗,屢立軍功,官至福建陸路提督。1874年日本人籍口“瑯嶠事件”(又稱“牡丹社事件”)企圖長期占領臺灣,孫開華率領“擢勝營”駐守廈門,策應沈葆楨處理“瑯嶠事件”,最后迫使日軍撤離臺灣;1884年,法國人為取得越南宗主國地位挑起戰事,并相繼取得馬尾海戰勝利,并占領臺灣基隆。孫開華奉令駐守淡水(今新北市淡水區),他面對法軍的船堅炮利揚長避短、隨機應變,指揮官兵以“麻雀戰”多次擊敗法國侵略軍,取得了“滬尾大捷”,成為晚清不可多得的軍事勝利,為清朝政府與法蘭西政府的談判增添了籌碼。關于孫開華的研究,以往史學界涉及較少,本研究以孫開華的孫氏家族為入手,概述了他在“霆字營”的軍事活動,濃墨重彩地介紹了他在處理“瑯嶠事件”和指揮“滬尾大捷”等重大歷史事件中的地位與作用,輔以《孫開華列傳》等歷史文獻,形成了《孫開華評傳》。
周星林 孫培厚 ·歷史人物 ·17.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