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拿破侖時代》,是“理想國經典館”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收官之作。當然,拿破侖是一位史無前例的獨裁者,他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具魔力的夢想家與實踐家。讓我們保全自由!讓我們保全平等!歐洲在他15年的統治下向前推進了半個世紀。不過,拿破侖一直努力使人民接受他對政治自由所下的定義:定期舉行其結果必然是贊成開明專制的公民投票。他說:“權力是我的情婦。我努力奮斗征服了她,絕不容許別人從我身旁把她搶走,甚至向她求愛也不可以……”
(美)威爾·杜蘭特 阿里爾·杜蘭特 ·世界史 ·74萬字
1347年,意大利城邦錫耶納仍以它的富庶和美景著稱于世。然而,在隨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這座城市的人口銳減四分之三,整座城市一度尸橫遍野,一副鬼城模樣,政權也在不足十年后走向終結。引發這場災難的直接原因是橫掃歐亞大陸的黑死病,但戰爭、饑荒、社會運作方式以及當時有限的醫學認知水平也在為這場死亡浩劫推波助瀾。《人類死亡史》以錫耶納的這段歷史開篇,從多個角度和層級回顧、審視了人類死亡主因的變遷,以及與之相關的社會、醫學和科學話題。融合豐富的史料以及深入淺出的生命科學和醫學原理,作者安德魯·多伊格向讀者呈現了一幅時間跨度上千年,宏大至社會群體。《人類死亡史》中都有深入透徹的分析。死亡,是人類與生俱來、無法回避的永恒問題。在人類社會演進的歷程中,人類的死亡主因——甚至對死亡的定義——從未停止演變,延緩和抵御死亡的手段也日益豐富。正如《人類死亡史》展示的那樣,一部人類社會的演進史,也是一部人類死亡主因的變遷史,一部抗拒死神的進步史。
(英)安德魯·多伊格 ·世界史 ·20.2萬字
1982年6月6日,黎巴嫩的邊境燃起了戰火,以色列兵分三路入侵黎巴嫩南部。當天深夜的黎巴嫩首都貝魯特,詩人哈利勒·哈維手持獵槍走向自家陽臺,面朝大海與學校鐘樓,對準腦袋扣動了扳機。他的尸體摔出欄桿,掉到了樓下的一簇茉莉花旁。八天后,以色列軍兵臨貝魯特城下。壓垮哈維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僅是國家戰敗的恥辱,還有對整個阿拉伯民族走向復興的絕望。半個多世紀以來,包括哈維在內的無數阿拉伯人曾為他們的世界構想過一座團結、進步、現代化的夢想宮殿。然而,傳統派與改革派的爭吵、世俗主義與神權政治的對抗、本土對西方的仇視,以及日趨狹隘的民族主義,最終耗盡了阿拉伯人心中的希望。在本書中,黎巴嫩裔學者福阿德·阿賈米透過一雙來自阿拉伯世界內部的眼睛,從政治、文化、文學的角度回顧了20世紀以來的阿拉伯歷史。他沿著哈維、阿多尼斯、邁哈富茲、穆尼夫等阿拉伯知識分子的生命軌跡與思考路徑,從黎巴嫩山區到埃及,再到阿拉伯半島,講述了這個偉大堅韌的民族數十年來經歷的振興與磨難,試圖回答一個已被苦苦思索了近一百年的問題:阿拉伯世界的現代化之路究竟在何方?
(美)福阿德·阿賈米 ·世界史 ·23.7萬字
本書回顧了從彼得大帝時代到“一戰”期間俄法兩國200多年的關系史,其中有戰爭、對抗、冷漠和排斥,也有緩和、結盟、仰慕和接納。在這200多年的大部分時間里,法國一直是歐洲實力和光芒的象征,因此這段時期的俄法關系,可以說是俄歐關系的一個縮影,也是今日俄羅斯與西方恩怨的前奏!同時,觀察這段時間俄國與法國等歐洲列強的博弈,也為我們觀察俄羅斯帝國的崛起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法)埃萊娜·卡雷爾·唐科斯 ·世界史 ·23.2萬字
戰后的德國,一個充滿占領者、被釋放者、流離失所者、被疏散者、逃亡者以及背負著戰爭罪行的人。他們掠奪、偷竊、造假身份,為了活下去,一切從零開始。可這么做行嗎?當一個國家秩序蕩然無存之際,社會要如何在這般的混亂中重生?人們要如何在這樣一個“他人即惡狼”的“狼性時代”里重建生活?生活秩序的喪失、家庭的四分五裂、饑餓貧困的威脅、戰爭罪惡感的陰影、對大屠殺的沉默、死里逃生的狂喜——第三帝國的余波持續影響著這個滿目瘡痍的國度。本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的德國日常生活文化史及人民精神史,聚焦二戰后十年間德國人的戰后生活,尤其是其精神心態和情感生活。作者拋棄高屋建瓴的宏大敘事和政治框架,從普通人的日常出發:清理廢墟的動員,物質匱乏與黑市的經驗,及時行樂的追求享受,人口大遷徙的遭遇,女性的自主意識,盟軍的再教育,經濟起飛的奇跡,“重塑思想”的文化政策,藝術和設計風尚的變遷,以及日常生活中德國人如何集體回避戰爭的罪責感。戰后德國大眾生活混亂失序中充滿了多重面向,人們既有對戰爭的悲傷和自憐,又有立刻重新出發的求生欲,有為了生存下來的不擇手段,也有劫后余生、渴望生命的及時行樂。哈拉爾德·耶納對戰后最初的十年做出了一個嶄新的全景描述,通過它能以新視角重新理解戰后德國的復蘇與德國人日常生活的真實面貌,也能了解德國如何以及為何能夠從險惡的法西斯思想徹底轉型為現代民主國家。
(德)哈拉爾德·耶納 ·世界史 ·25.2萬字
1572年8月24日,圣巴托羅繆日,在法王查理九世默許下,新教軍事領袖科里尼被天主教一方吉斯公爵亨利一世手下的士兵殺害。很快,天主教徒頭戴飾有十字架的帽子,臂纏白色袖章,穿梭于巴黎的大街小巷,以天主之名追捕“異端”,處決迅速演變為大規模殺戮。然而,就在幾天前,巴黎城中還一片歡樂祥和,一場象征和解的隆重婚禮剛剛在巴黎圣母院舉行。新娘是查理九世之妹瑪格麗特,新郎則是信仰新教的納瓦爾的亨利,即未來的亨利四世。短短幾天,誠心尋求和平的婚禮為何會演變為“血色婚禮”?為什么對少數新教領袖的處決會演變為幾乎波及全法國的大屠殺,它又如何攪動國際局勢?在一系列事件中,查理九世、美第奇王太后、天主教權貴、西班牙國王扮演了何種角色?法國歷史學家阿萊特·茹阿納分析處決與大屠殺突然發生的來龍去脈,考察當時國內外新教徒與天主教徒對此的反應,重新講述了圣巴托羅繆大屠殺的故事。在她看來,這血腥的一天改變了法國歷史的走向:天主教在法國的命運徹底改變;新教徒不再認為法國會成為新教國家,開始形成身份認同;動亂殺戮之后人們對秩序的渴求使君主權威得到強化,絕對專制的大門開啟;對宗教分裂及其導致的創傷的反思,同樣使王權受到質疑,甚至為大革命埋下伏筆。圣巴托羅繆大屠殺無疑是一個悲劇,它因恐懼而將他者視為異端,將差異扭曲為威脅,距今迢遙卻又未曾真正遠去。
(法)阿萊特·茹阿納 ·世界史 ·23.4萬字
這是一部流暢優美的“故事”總集,敘述生動,在世界范圍廣受歡迎。本套裝是6-11卷,包括《宗教改革》《理性開始的時代》《路易十四時代》《伏爾泰時代》《盧梭與大革命(上下冊)》《拿破侖時代(上下冊)》。
(美)威爾·杜蘭特 ·世界史 ·426萬字
《愷撒與基督》,是“理想國經典館”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第3卷。羅馬帝國的滅亡既非由于蠻族的入侵,更非緣于基督教的興起。事實上,在蠻族侵入、基督教興盛之際,羅馬帝國已只剩下一個空殼了。羅馬帝國的衰頹,其基本原因,在于它的人民、它的道德風氣、階級間的斗爭、商業的敗落、官僚作風的專制政治、繁重的課稅及耗費繁大的戰爭。對錯綜繁復的活動作全景觀察,我們可就其每一階段或每一境遇的每一方面,跟我們自己的文化軌跡在相合的時間與成因上作對比,鑒彼知此。這部《愷撒與基督》,也可以說是講我們自己的歷史。
(美)威爾·杜蘭特 ·世界史 ·56.8萬字
“英格蘭史六部曲”是歷史作家彼得·阿克羅伊德的代表作品,包含《帝國基業》《都鐸王朝》《叛亂年代》《革命世紀》《君臨天下》《革故鼎新》共六卷。它以恢弘的筆觸書寫出這個傳奇國家所經歷的歷史進程:這個曾經封閉的島國,如何借助宗教改革、議會制度、技術與思想的革命,以及貿易與殖民擴張,一步步成為一個領土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國;以及在帝國衰微的今天,它又如何重新在戰后的新秩序中定位自己,并且繼續影響著世界。阿克羅伊德的寫作傳達出他對這個曾在人類文明中居于頂點的國家的深刻眷戀,既鑄就了一部大國崛起的奮斗史和創新史,也成就了一部輝煌的民族史詩。《革故鼎新》是阿克羅伊德“英格蘭史六部曲”收官之卷,隨著維多利亞女王的駕崩和英軍在第二次布爾戰爭中暴露出來的慘狀,大英帝國衰亡論開始甚囂塵上:它先后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為自身的戰略失誤付出慘痛的代價,又在民族獨立的浪潮中失去了自己的殖民地。大英帝國似乎已經日薄西山。但隨著20世紀的進展,英國依靠著自身的力量完成了工人階級的崛起、婦女選舉權的普及、福利國家的建設,它也見證了布盧姆斯伯里團體的繁榮、披頭士的流行與殖民地人民的擁入。這個經歷過興盛與衰亡的古老國度,又將在21世紀的新秩序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英)彼得·阿克羅伊德 ·世界史 ·30萬字
本書講述的是近代日本如何擴張和毀滅的歷史,時限上起1895年,下至1945年。分別從四條線索——內政、外交、戰爭、歷史人物——出發,揭露對外擴張和自我毀滅,這一明一暗、并列前行、交互作用的雙重歷史進程。支撐日本對外國擴張的思想邏輯是什么?導致自我毀滅的制度根源又是如何?天皇、政治家、官僚、民眾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世界局勢又如何展開?本書旨在揭示日本帝國形成、發展和崩潰的變化軌跡,分析諸多歷史現象背后的特殊性與邏輯關聯,讓事實自己說話。
商兆琦 ·世界史 ·28.9萬字
十九世紀初,拉丁美洲推翻了歐洲殖民者的統治,踏上了現代化的探索之路。彼時,美國正揮舞著干涉主義的大棒對它的后院虎視眈眈,歐洲老牌帝國無不垂涎于大洋彼岸的豐饒資源與廣闊市場。身處百廢待興、強敵環伺的歷史困境,拉丁美洲該如何找到它的出路?在本書中,恩里克·克勞澤以媲美文學作品的筆觸,借助九位拉美歷史人物的人生線索,勾勒出一百五十年來拉美的政治思想面貌和歷史探索軌跡。在這些人中,有為剛剛走出黑暗的拉美點亮民族之光的何塞·馬蒂,有在動蕩時代的夾縫中傳遞思想火炬的巴斯孔塞洛斯,有傾盡祖孫三代之力前赴后繼投身革命事業的帕斯家族,有寫出風靡全球的《百年孤獨》,卻因與獨裁的共謀關系而飽受爭議的加西亞·馬爾克斯,還有一生堅持對抗獨裁專制的巴爾加斯·略薩。他們雖然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卻懷揣著相似的理想:建立一個公正、繁榮、和平的秩序,使飽受落后、貧窮和帝國主義之苦的拉美獲得救贖。
(墨西哥)恩里克·克勞澤 ·世界史 ·32.1萬字
《盧梭大革命》,是“理想國經典館”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第10卷。盧梭是法國大革命的直接思想推手,沒創造過任何東西,卻將所有東西付之一炬。《盧梭與大革命》描繪了一幅“七年戰爭”至法國大革命期間的歐洲全貌。杜蘭特以盧梭為中心人物,生動敘述了18世紀知識分子的成長,道德觀念與社會秩序的轉變,專制統治的極盛與衰落,宗教的去魅與民主的萌芽,同時為這一時代涌現出的無數璀璨光輝的人物作傳。杜蘭特以通淹的史識和雄健的筆力,編織出一幅偉大時代與杰出人物交相輝映的復雜織錦。
(美)威爾·杜蘭特 阿里爾·杜蘭特 ·世界史 ·93.5萬字
納粹起家的一個道德號召就是要鏟除魏瑪共和國的腐敗,但是納粹自己也沒有在德國建立起清明的政治。第三帝國的腐敗是成體制的、自上而下的全員腐敗。納粹政權以腐敗手段謀求體制的穩定,因此腐敗行為受到納粹當局的默許。即便少量腐敗行為遭到了制裁,也只是為了納粹黨內小團體黨同伐異的政治斗爭的目的。弗蘭克.巴約爾查閱了大量的庭審記錄、新聞報道、黨內報告等歷史資料,他的研究揭示了納粹德國的自我毀滅之路。
(德國)弗蘭克·巴約爾 ·世界史 ·11.6萬字
《文明的度量:社會發展如何決定國家命運》《戰爭:從類人猿到機器人,文明的沖突和演變》《人類的演變:采集者、農夫與大工業時代》《西方將主宰多久:東方為什么會落后,西方為什么能崛起》等四本書的套裝。
(美)莫里斯 ·世界史 ·103萬字
《現代日本史:從德川時代到21世紀》是一部全景式展現日本近200年現代化歷程、了解日本現代歷史的通識讀物,作者在全球史的大背景下,梳理了日本現代化過程的來龍去脈,在恢宏敘述的同時,也細致反映了日本不同階層的實踐活動和情感體驗,是一本全新解讀現代日本史的通俗歷史佳作。
(美)安德魯·戈登 ·世界史 ·36萬字
本書橫跨15000年的人類漫長發展史,圍繞全球文明重心的遷移,就西方何時開始主宰世界等重大問題展開闡述,對決定經濟和社會發展趨勢的諸多因素進行了定量描述,以此追尋經濟和社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演進。
(美)伊恩·莫里斯 ·世界史 ·14.3萬字
《信仰的時代》,是“理想國經典館”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第4卷。公元325年至1300年的中古時代,匯合與激蕩著拜占庭、伊斯蘭、猶太及西歐四種不同的文化。世界上廣大的地區,在信仰的旗幟和統治下仍然繼續著,而西歐卻航行到一個偏遠的理性的海洋中去。中古時期的人先是野蠻的犧牲品,其后變為野蠻的征服者,而后又成為新文明的創造者。中古時代其文明的完全豐富階段的終止,正是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基礎。中世紀遺產包含了善,也包含了惡。我們并未從黑暗時代恢復。在這種意義上,現代化是一襲穿在中古主義上面的外衣。
(美)威爾·杜蘭特 ·世界史 ·97.5萬字
《宗教改革》,是“理想國經典館”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第6卷。戒絕娛樂,焚殺異己,打擊文學與藝術……宗教改革斥責文藝復興的愉悅,認為世間的成就及歡樂毫無益處,人生不過是淚水之谷,并召喚罪人皈依信仰、悔改禱告。這幾乎是中世紀的反動。然而,盡管有許多的不寬容,宗教革命還是對啟蒙運動有所貢獻:它破壞了教條的權威,容許不同聲音的激烈爭辯。在這些爭辯中,在攻擊與防衛中,所有的教團與權威都軟弱下來,在路德高呼信仰萬歲百年后,弗朗西斯·培根宣稱知識就是力量。
(美)威爾·杜蘭特 ·世界史 ·81.3萬字
靠著記憶,我們將過往和當下連接起來。然而,義憤、羞愧、私利、責任……都可能在有意無意間重構、扭曲記憶。記憶若要可靠,就需經受歷史的嚴格檢驗。從1933年到1945年,第三帝國的野心造成人間地獄,將世界拖入無底深淵。納粹垮臺七十年后,歷史與記憶糾纏在一起。人們試圖為不可思議的瘋狂找到解釋。有人在憤怒中指責,凡默許、協助納粹罪行的,都應當算作同謀;也有人在羞愧中掩飾,為自己所做的尋找理由。這些人所做的是出于自愿還是迫于高壓,他們該承擔多少責任?對不光彩記憶的重構、修飾和美化,掩蓋了多少歷史的真相?對種種棘手的問題,《歷史與記憶中的第三帝國》給出了答案。研究納粹德國四十余年的理查德·埃文斯帶著史學家的責任,與過去二十年的學界新成果對話往來,用學者的犀利和謹慎撥開迷霧,穿過層層建構的記憶,探入第三帝國的真實歷史。
(英)理查德·埃文斯 ·世界史 ·28.3萬字
本套裝包含:《雅爾塔:改變世界格局的八天》、《締造和平:1919巴黎和會及其開啟的戰后世界》共兩本。
(美)沙希利·浦洛基 (加)瑪格麗特·麥克米倫 ·世界史 ·7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