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創新性地取英國與東南亞雙視角,結合即時即景歐美與東南亞國際關系的背景,以對比方式縱向考察馬來亞與緬甸在殖民地形成過程、應對英國的政治、經濟、教育與社會殖民政策,以及在戰后保留英國殖民遺產,和選擇去殖民化道路方面的相通性與不同性。結果表明殖民與被殖民是一個不平等的雙向互動的歷史過程。此過程不僅與馬、緬各自的前殖民時期歷史密切相關,對戰后現代民族國家建構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許潔明 王云裳 ·世界史 ·21.2萬字
本書以四位海盜人物的生平為主軸,生動再現了被稱為海盜黃金十年(1715~1725)的歷史場景;作者試圖重新建構殖民地平民百姓眼中的海盜形象及其與美國革命的關系。
(美)科林·伍達德 ·世界史 ·21.1萬字
當人類生活在洞穴,隱藏于懸崖的時候;當人類唯一的工具是石頭的時候;當每個人不得不為自己的食物而進行打獵的時候;當人類的衣服是以動物的皮做成的時候。那時沒有城市,沒有大型的建筑,沒有現代生活中的安逸,從史前史到現代世界的跨時空旅程,世界歷史的發展是曲折而神奇的,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歷史,我們編著了這套《世界歷史博覽》。
陳曉丹編著 ·世界史 ·21.1萬字
《世界簡史》是英國著名作家威爾斯撰寫的一部頗具特色的世界史,內容上溯人類文明的開端,下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古代埃及、古代希臘羅馬、歐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英國工業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等都有獨到的敘述,以無比開闊的視界、輕快簡潔的筆調,梳理了自生物起源以來的人類歷史。
(英)赫伯特·喬治·威爾斯 ·世界史 ·21.1萬字
從風帆時代的海上強國迦太基、古希臘、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到如今的海空天大國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和英國,都是海空天文明的貢獻者。從舟槳風帆木船,到蒸汽鐵甲與核動力航母;從孔明燈熱氣球滑翔機,到飛機飛船空間站與深空探測器,海空天文明與力量在大國博弈中不斷發展壯大。航海、航空、航天(以下簡稱“海空天”)是文明與力量的象征,是大國強國的標志。本書站在海空天文明與力量之形成和發展的視角,以海空天裝備和技術發展為主線,選取與海空天文明形成密切相關的國家和事件,按章節順序展開,回顧15世紀以來的大國崛起與興替。本書圖文并茂,前后邏輯性較強,旨在給人以新的感觸和啟發。
吳獻東 ·世界史 ·21.1萬字
恒河是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被稱為“印度文明的搖籃”“印度的母親河”。恒河,堪稱印度的靈魂。本書是英國記者馬凱的最新著作,全方位講述恒河與現代印度的關系,包括恒河對該國的歷史、宗教、文學、政治以及環境的影響等。我們將追隨作者的腳步,傾聽他的追問,共同直面一個殘酷而又荒謬的印度悖論:印度教教徒是如此敬畏崇拜恒河,卻為何又如此不加節制地污染甚至侵害他們至愛的民族之河呢?
(英)馬凱 ·世界史 ·21.1萬字
《塞爾維亞史》講述了困擾巴爾干半島一千五百年錯綜復雜的塞爾維亞史。6世紀,南部斯拉夫人南攻拜占庭帝國,是如何第一次點燃巴爾干火藥桶的?是如何陸續建立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等獨立公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北征巴爾干半島與塞爾維亞帝國的滅亡存在怎樣的關系?科索沃戰役為什么決定了整個巴爾干半島的命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如何統治塞爾維亞的?塞爾維亞是如何通過民族大起義實現獨立的?俄土戰爭、《柏林條約》的簽訂是如何平衡列強在巴爾干半島的利益格局的?馬其頓人大起義、巴爾干聯盟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大決戰是如何影響巴爾干半島歷史走向的?為什么作者深信塞爾維亞戰略位置決定了巴爾干半島火藥桶會再次被點燃?本書將詳細解答。
(英)哈羅德·坦珀利 ·世界史 ·21萬字
記錄英語民族歷史的輝煌之作,歷史愛好者人手一部的經典讀物。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丘吉爾全景式的史學名著。《英語民族史》是一部以英國歷史為中心,從英語民族的起源、發展一直記述到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逝世為止,既概述了英國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社會等發展情況;也完整介紹了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英語國家的誕生過程以及與英國的關系的書籍。本書作者溫斯頓·丘吉爾,是世界著名政治家、畫家、演說家、作家以及記者,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為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深邃的洞察力和史詩般的筆觸,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全景式的歷史畫卷。
(英)溫斯頓·丘吉爾 ·世界史 ·21萬字
100多位院士40余年打造“牛津歐洲史”系列!合則死,分則生:中世紀歐洲因分裂而競爭,因競爭而強大!城市在分裂中獨立發展:威尼斯、熱那亞等城市在擺脫了東羅馬帝國的控制之后,在競爭中逐漸奪取了地中海跨國貿易的霸權,甚至反過來在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建立了免稅貿易特區。語言在分裂中高度分化:拉丁語是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而在中世紀,法語、英語、意大利語逐漸取代拉丁語,在歐洲占統治地位。在這一背景下,不僅《圣經》等經典文本有了多語言的闡釋。政治制度在分裂中廣泛實踐:分裂讓歐洲各地都可以自由探索不同的政治制度。英格蘭的貴族與鄉紳推動了議會的建立;法蘭西的國王為了與教廷抗爭而設立三級會議……
(英)喬治·霍爾姆斯 ·世界史 ·21萬字
本書以伊比利亞半島戰爭中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領導的伊比利亞半島軍隊為主要內容,詳細闡述了軍隊的組織、士兵生活及心理狀態。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是個什么樣的人?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的步兵戰術是什么?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的騎兵戰術和炮兵戰術是什么?伊比利亞半島軍隊的總部、師、旅和團分別是怎樣構成的?團的軍官和士兵處于何種狀態?伊比利亞半島軍隊的附屬組織都有哪些?伊比利亞半島軍隊的紀律如何?伊比利亞半島軍隊的制服與武器是怎樣的?本書深入解讀。
(英)查爾斯·歐曼 ·世界史 ·20.9萬字
公元4世紀至6世紀,威震歐亞非、控制西方文明世界七百多年的羅馬帝國,令人震驚地被蠻族摧毀。其廢墟上先后建立起數十個日耳曼人“民族國家”,給歐洲未來的政治版圖打開了全新局面。本書即講述這一上承羅馬帝國、下啟中世紀的精彩時代。
羅三洋 ·世界史 ·20.9萬字
《滑鐵盧戰役:一部軍事史》的獨到之處在于史料來源的權威性、論述的嚴謹性與結論的客觀性。作者約翰·科德曼·羅普斯以極富邏輯性、實證性的論述,力圖還原滑鐵盧戰役當時當地真實的歷史。反法聯軍既定部署背景下拿破侖的作戰設想是什么?法軍重組、軍官階層換血埋下了哪些巨大隱患?“混合”軍隊對拿破侖制訂作戰計劃的啟示有哪些?利尼戰役、夸特布拉斯戰役和滑鐵盧戰役中拿破侖、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的決策是如何影響法軍與反法聯軍命運的?本書將詳細解讀。
(美)約翰·科德曼·羅普斯 ·世界史 ·20.9萬字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1866-1946),英國著名科幻作家、社會思想家,20世紀初英國現實主義小說三杰之一,代表作《時間機器》。威爾斯一生創作了一百多部作品,內容涉及文學、科學、歷史、社會、政治等各個領域,是現代最多產的作家之一。一戰后,他創作了長達100萬字的《世界史綱》,展現了其作為歷史學家的一面。《世界簡史》是其繼巨著《世界史綱》后,又一史學通俗經典之作。
(英)赫伯特·喬治·威爾斯 ·世界史 ·20.9萬字
《大撕裂時代》以1929年爆發的經濟危機為背景,以“羅斯福新政”為敘述主線,將美國在1929-1939這充滿危機與變革的驚心動魄十年展現的淋漓盡致。從胡佛政府對舊經濟制度的墨守成規以及處理新經濟狀況時的笨拙方式,讓美國在噩夢一般的危機中滑向更可怕的深淵開始敘述,作者將“羅斯福新政”的出現置于各方勢力的爭論和交鋒之中,更加顯示出其必然性,也能從側面窺見美國民主的某些細節,以及美國社會面對大危機心態上的轉變。最后一章作者就法西斯主義戰爭陰云下美國“孤立主義政策”的破產與新國際政治參與政策做了概述。
(美)弗雷德里克·劉易斯·艾倫 ·世界史 ·20.8萬字
在俄國君主制最后的150年里,歐洲風云變幻,工業化迅猛發展,市民階層崛起,現代政治思潮席卷各國,無不給羅曼諾夫王朝帶來挑戰。正如君主制并非一成不變,冬宮及其廣場也扮演著多種角色:它是皇室居所、帝國展示權力的舞臺、匠人與建筑師的訓練場、藝術品博物館,也是首都市民生活的中心。在這里,君主與平民相遇,皇宮與城市交匯。成千上萬民眾從各地來到圣彼得堡,成為宮殿的建筑工、建材供應商、差役仆從、守衛士兵、藝術家、文物管理員……他們與皇室成員一起上演著一幕幕精心編排的君主制大戲。而1917年,當布爾什維克占領冬宮,這座由人民搭建、打理、參演的舞臺也最終由人民繼承……
(美)蘇珊·P.麥卡弗里 ·世界史 ·20.8萬字
《饑餓帝國》選取了二十道美食作為研究大英帝國歷史的切入點,通過非洲人如何教美國人種植水稻、東印度公司如何把鴉片變成茶葉、美國人如何成為世界上吃得最好的人等歷史事件,詳細闡述了從十六世紀至今,英國與其殖民地之間經貿發展、物種遷移、人員流動、技術革新的歷史過程。食物與其他歷史資料一樣,反映了一個時期的文明進程和社會思潮。本書不僅展現了大英帝國殖民時期的社會文化、物質生活的生動畫面,為認識英國的社會生活及文化交流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參考,也為理解資本主義經濟以及現代世界文明的形成與發展開辟了新的坦途。
(英)莉齊·克林漢姆 ·世界史 ·20.7萬字
伊麗莎白二世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女王,從登基到執政,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英國脫離歐洲,她經歷了英國各個時期的歷史階段,也見證了近百年大英帝國的興衰起伏。本書將女王和她的家族成員作為敘述的重點,以多樣的視角剖析英國皇室,展示女王所要處理的諸多政務難題、家庭矛盾,以及皇室成員之間的情感糾葛。女王的父親喬治六世是如何順利繼位的?菲利普親王與女王之間有著怎么樣的微妙關系?皇室力求與希特勒建立友好關系?女王是如何與首相撒切爾相處的?這些鮮為人知的故事生動再現女王與王室成員的點滴細節,將女王統治時代下的諸多歷史人物表現得淋漓盡致。
(英)克萊夫·歐文 ·世界史 ·20.7萬字
該書以公元前5—前4世紀之交活躍于雅典政壇的演說家安多基德斯的政治生涯和命運沉浮為主線,著敢探討民主政治下貴族的處境及其與民主政治的關系。在研究方法上,作者以安多基德斯的演說詞為基本文本,參照色諾芬、狄奧多魯斯、普魯塔克等古典作家的記述,在考辨史料真偽的基礎上,對安多基德斯的生平及其相關的主要政治事件進行考證。繼而將安多基德斯置于雅典城邦政治這一宏大背景中,借助格洛特、兩格內特、羅茲、戴維斯、奧斯特瓦爾德等近現代學者的相關論述,對當時雅典城邦政治運作的基本情況以及公民個人命運關系等問題進行討論。最后,以安多基德斯的個人政治命運為案例,透視民主政治下貴族的處境及其與民主政治的關系,進而揭示該時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點。
賈文言 ·世界史 ·20.7萬字
本書原書名是ConfrontingtheClassics:Traditions,Adventures,andInnovations,直譯為《直面古典學:傳統,冒險與創新》,中文書名來自她的序言《古典學還有未來嗎?》。全書包括31篇關于研究古希臘羅馬的著作的書評。作者瑪麗·比爾德認為,盡管很多人認為古典學正在衰落,但每一代學者都提出了自己對古希臘、古羅馬的新觀點。她始終關切著這些討論和爭辯,并在本書中向我們呈現了古典學的學術傳統和近些年的重新闡釋以及新理論。在全書中她始終聲稱,古典學不僅關于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羅馬人,也關于我們自己,以及在這中間薪火相傳的一代代古典學者、作家、藝術家、電影人,還有引用甚至挪用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政治家等等。我們需要直面這一學科,參與到討論中來。該學科仍是各種觀點激烈交鋒的場所,而不是已經塵埃落定、可以被掃進故紙堆的。
(英)瑪麗·比爾德 ·世界史 ·20.6萬字
《高清日本戰國史1》從德川家康的出生寫起,直到日本被豐臣秀吉統一為止,主要分三條線索講述了日本戰國時代的歷史: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一條,講述了德川家康從一介人質的身份起家,統一三河并不斷走向壯大,其在夾縫中求生存中極為堅苦卓絕的人生歲月;第二條線索,敘述了織田信長從一個不被世人看好的“火星人”,逐漸成為天下霸主,并最終在本能寺事變中自殺身亡的短暫而又輝煌的一生;第三條線索,描寫了出身寒微的豐臣秀吉艱辛的奮斗歷程,也正是他的雄才大略,才最終統一了整個日本,結束了黑暗的戰國時代。在講述人物跌宕起伏命運的同時,更嚴密地揭示了日本戰國史上極大的謎團——明智光秀謀反、本能寺之變以及織田信長的最終結局。
櫻雪丸 ·世界史 ·20.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