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明史:漁業打造的世界
史前人類開始種植糧食之前,主要通過三種辦法獲取食物:狩獵、采集和捕魚。如今,狩獵和采集不再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取而代之的是馴化動植物的農牧業。但是作為人類從野外獲取食物的最后一種主要方式,漁業已經發展成一個世界性產業,且現代人對漁業的依賴可謂史無前例。《海洋文明史》探討的漁業不是作為一項運動,而是人類維持生計的手段。本書作者、著名考古學家布賴恩·費根認為,漁業對于人類文明的重要性可與農業媲美,它持續地給人類提供了足夠的糧食,使城市和國家得以發展,只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形式與農業不同。農業講求穩定,而漁業需要遠行、貿易和遷移,需要不斷尋找更豐富的新漁場。以船舶為中心的漁業技術不斷發展,推動了人們的海洋探險之旅;魚類在曬干、腌制后重量輕、營養豐富、易保存,對于商人、旅行者和遠征軍來說是一種理想的食物。這些都有別于農業的特征。在《海洋文明史》這本書中,費根探索了世界各地的考古遺址,闡述了漁業如何孕育城市和帝國的雛形,并最終促進現代社會發展。
·23.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