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魏晉子書研究
會員

魏晉時期子書撰作呈現春秋戰國以來又一次極為活躍的局面,僅據《隋書·經籍志》子部的有關著錄,便可略知其作家作品之紛盛。由于年代久遠且各種天災人禍頻仍,魏晉子書散佚相當嚴重,給后人的探索造成很大困難,故長期以來罕有從整體上涉足此研究領域者。本書系關于漢魏六朝子書之的總體梳理。本書研究認為,東漢、魏、晉三代大體上屬于興盛期,相對西漢而言,東漢子書呈現上升狀態,在某種程度上為三國子書的興盛做了鋪墊,晉代子書寫作勢頭相對減緩,則直接影響到南北朝子書的衰落。關于魏晉子書諸學派著述情況的分類概括,作者從不同側面揭示了魏晉思想的活躍態勢。本書分論部分,就今存魏晉子書著作的學派歸屬、思想內涵及文學因素予以論述,共涉及魏晉四十六個子書作家的較完整或僅存少量佚文的五十余部著作。辨析了本時期各個具體時段之子書著述的差異,揭示三國較重要的子書的作者多為軍政實務之臣,作品多涉及政略治術,或社會風氣的批評和重建的主張,以及人物品鑒,思想上兼融博取而以有效為原則,文風樸實明暢。在對魏晉子書之學派定位及其同異辨析中,本書注重挖掘其文學價值。

王琳 ·史學理論 ·46.9萬字

史學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南開史學家論叢》第四輯)
會員

本書匯集了作者關于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的部分論述,共31篇,分為四章。各篇文章在把握史學史總體脈絡的基礎上,能夠提出創見,成一家之言,考證扎實周密,富于理論思維。第一章“史學理論探析”,深入考查了中國史學的起源問題,指出中國史學正式誕生于公元前841年,同一于中國上古連續紀年的產生,并將中國傳統史學的學術體系分為官方和私家兩大系統。第二章“史家史書考析”,考訂《世本》《越絕書》的成書年代,對章學誠、清高宗以及現代劉坦的史學成就進行了個案考析。第三章“史學專題考論”,分析了古代中國史學異常繁榮的主要原因,梳理了史學史上的一些重要問題,如先秦、十六國北朝時期、明代、后金政權的史學觀念和史學發展,官方史學與機制運轉,疑古思潮、王國維“二重證據法”、社會史論戰等。第四章“中外史學比較”將視角放大至東亞和世界,通過中西、中日史學的比較,認為歷史學的內在矛盾是記史求真與治史致用的矛盾,古代中國和古希臘羅馬史學各具特色;中國傳統史學傳至日本后,被其接受和改造,參與了日本近代社會和思想變革。

喬治忠 ·史學理論 ·44.3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山| 平乐县| 徐闻县| 琼海市| 临城县| 资阳市| 应用必备| 西畴县| 灵台县| 通渭县| 明光市| 永平县| 航空| 彭水| 环江| 阜新| 吴忠市| 龙门县| 繁昌县| 渝北区| 平和县| 太仆寺旗| 德庆县| 遵化市| 东丰县| 招远市| 广德县| 保定市| 邵东县| 白城市| 铜梁县| 余姚市| 泽普县| 毕节市| 扎赉特旗| 垫江县| 鹤岗市| 丘北县| 砀山县| 荥经县| 墨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