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帝國的遠征(套裝共三冊)
會員

《百年戰(zhàn)爭簡史》在超過100年的時間里,英國以它的國王有權(quán)繼承法國王位為借口多次入侵法國領土。此時的法國是一個龐大但難以控制的王國,英國則又小又貧窮。然而在戰(zhàn)爭的大部分時間里,英國主宰著戰(zhàn)爭的進程,攻城略地,屢戰(zhàn)屢勝——其中包括在克雷西、普瓦提埃和阿金庫爾的偉大勝利。然而戰(zhàn)爭的天平卻在貞德出現(xiàn)后的短短20多年中迅速向法國傾斜,最終以法國收回除加萊以外的所有大陸領土結(jié)束。作者用簡潔凝練的語言為讀者梳理了英法百年戰(zhàn)爭中復雜而牽涉廣泛的歷史事件,他追尋著戰(zhàn)爭過程中最終使法國獲得勝利的那些變化,并將中世紀歐洲史詩中的陰謀與趣味生動地再現(xiàn)出來,為讀者繪制了一幅令人神往的中世紀戰(zhàn)爭畫卷。《無敵艦隊》本書在16世紀整個歐洲天主教與新教勢力進行激烈斗爭的大背景下,對1588年發(fā)生在英國與西班牙之間的著名海戰(zhàn)進行了精彩描寫,作者將豐富學識、清湛文筆以及精致的謀篇布局完美地融為了一體,使本書至今仍是關于這個主題的經(jīng)典著作。作者將豐富的一手史料和大量二手著作冶于一爐,不著痕跡地加以巧妙運用,使歷史細節(jié)、學術成果和敘事主線緊緊貼合,做到了雅俗共賞,堪稱基于嚴謹研究的歷史敘事作品中的典范。《世界歷史上的蒙古征服》本書是近年來蒙古帝國史研究領域中的重量級新作,作者在世界史與全球史的視野下,重點描繪了由成吉思汗推動的歐亞文化交流,以及蒙古各汗國陸續(xù)崩解后,一個新的歐亞世界的產(chǎn)生過程。在蒙古統(tǒng)治者的強制推動下,東西方之間開始了互相交流的過程,在“蒙古治世”之下孕育出了嶄新的歐亞文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過去被視為毀滅文明世界的蠻族形象得到了修正。

(英)德斯蒙德·蘇厄德 (美)加勒特·馬丁利 梅天穆 ·世界史 ·63.7萬字

女王與蘇丹:伊麗莎白時期的英國與伊斯蘭世界
會員

1570年,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被教皇逐出教會。為了擺脫被大陸天主教國家包圍的境地,英格蘭與在地中海和天主教西班牙作戰(zhàn)的伊斯蘭勢力開啟了一段聯(lián)盟的時期,并且與伊斯蘭世界在文化、經(jīng)濟和政治上有了深度的交流。這是一段非凡的時期,英格蘭與奧斯曼高門簽訂了條約,接受了摩洛哥國王派來的大使,并向馬拉喀什運送軍火。到16世紀80年代末,從摩洛哥到波斯,成百上千的商人、外交官、海員、工匠和私掠船長定期往來于其間。其中包括足智多謀的商人安東尼·詹金森,他在16世紀60年代參見了蘇萊曼大帝和波斯沙阿塔赫瑪斯普。諾福克商人威廉·哈本在1582年成了第一位駐奧斯曼宮廷大使,而冒險家安東尼·舍利在160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都駐留在沙阿阿巴斯大帝的宮廷里。這些人帶回來的有關伊斯蘭世界的消息令英國人非常感興趣,并通過許多偉大的文學作品表現(xiàn)了出來,比如馬洛的《帖木兒》和莎士比亞的《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威尼斯商人》。《奧賽羅》的創(chuàng)作很可能與摩洛哥大使安努里造訪英國有關。本書充分展現(xiàn)了伊麗莎白時期的英國與伊斯蘭世界間的廣泛聯(lián)系,而且常常是友好的。在今天這個全球化的時代,這段異質(zhì)文化間交流的歷史仍然能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啟發(fā)。

(英)杰里·布羅頓 ·世界史 ·23萬字

征服:諾曼人的傳奇人生(套裝共3冊)
會員

記述了中世紀時期發(fā)生在意大利的另一場“諾曼征服”。11世紀,居住在法國的諾曼人因緣際會,來到南意大利,他們本來是雇傭兵,卻逐漸成為一股重要的政治勢力,在南意大利復雜的政局中不斷壯大,最終統(tǒng)一了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島,在12世紀建立了西西里王國。西西里王國建立之后一度是地中海區(qū)域的強國,深刻影響了意大利的政局,甚至派兵去海外征戰(zhàn)。王國內(nèi)則在寬容的氛圍下一片繁榮。但是諾曼人的王朝前后僅延續(xù)了約60年,最后在悲慘的境況中宣告滅亡。諾曼征服可能是英格蘭歷史上最重要的軍事和文化事件之一。隨著諾曼人進駐英格蘭,英格蘭這一古老而又新生的國度便煥發(fā)出了新的活力。無論是語言、建筑、軍事還是法律,英格蘭境內(nèi)都出現(xiàn)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么,諾曼人是如何改變這一切的?這一改變又為什么如此之徹底?馬克·莫里斯以極其細致的筆觸梳理了諾曼征服前后的歷史事件,勾勒出了一幅有關諾曼征服的全新圖景。在比較了各種證據(jù)之后,他運用生動而流暢的語言告訴讀者,英格蘭是如何融入歐洲文化傳統(tǒng)之中,而這一點又是怎樣影響到了英格蘭的歷史進程的。

(英)約翰·朱利葉斯.諾威奇 馬克·莫里斯 ·世界史 ·81.4萬字

新編劍橋中世紀史(第七卷):約1415年至約1500年
會員

《新編劍橋中世紀史》共計7卷8冊,與老版《劍橋中世紀史》相比,在編寫體例和篇章編排上更為清晰明了,突破了傳統(tǒng)政治史的舊框架,試圖呈現(xiàn)“全面的歷史”,將經(jīng)濟、社會、精神、文化等領域納入論述范圍,提供了對中世紀更為全面、詳實的記載。值得注意的是,新編系列擺脫了過往將歐洲視為世界全部的“歐洲中心論”,反對將歐洲各國歷史機械拼湊或簡單相加,力圖從整體上考察中世紀歐洲各國的歷史發(fā)展軌跡及相互間的影響,反映了一個世紀以來西方學術研究的繁榮與進步。本書為劍橋中世紀史的第七卷,即1415-1500時期。1415年是英國亨利五世再次進攻法國、百年戰(zhàn)爭戰(zhàn)端重開的年頭。第一部分“政府”,論述政治理論和實踐、代議制、教皇和教廷等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歷史。第二部分“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論述貴族、鄉(xiāng)村、城市、商業(yè)和貿(mào)易、戰(zhàn)爭、探險和發(fā)現(xiàn)等問題。第三部分“精神、文化和藝術生活”,論述宗教信念和實踐、學校和大學、人文主義、手稿和書籍、印刷術、建筑和繪畫、音樂等專題。第四部分“歐洲國家的發(fā)展”,敘述歐洲各個地區(qū)的傳統(tǒng)國家和新興國家的歷史,還將東歐的拉丁人、奧斯曼土耳其人列為專章。這四部分中,前三部分均為專題研究,第四部分是各國發(fā)展史。

(英)克里斯托弗·阿爾芒主編 ·世界史 ·89.3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吉县| 乌恰县| 榆社县| 绥芬河市| 汨罗市| 聊城市| 长春市| 北辰区| 内乡县| 梓潼县| 临颍县| 大石桥市| 阿尔山市| 香格里拉县| 盐源县| 苍山县| 凌源市| 富顺县| 江西省| 衡阳县| 沅陵县| 新营市| 徐闻县| 峨眉山市| 浙江省| 郴州市| 洛川县| 南和县| 墨脱县| 伊通| 梅河口市| 阳信县| 天门市| 铜鼓县| 无棣县| 集安市| 阿瓦提县| 日喀则市| 柳江县| 涞水县| 双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