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從孫堅創業開始,為讀者講述東吳政權從孫氏崛起,到爭霸天下,再到建立帝業,最后走向滅亡的百年歷程。東吳立國50余載,在三國中國祚最長。從東吳的歷史出發,就能基本了解三國歷史的脈絡。本書力圖為讀者呈現一個真實而全面的東吳,不僅從宏觀角度展開東吳百年興亡的歷史畫卷,還從微觀視角刻畫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東吳人物——英勇善戰的孫堅、謀略過人的孫策、復雜多面的孫權、頂級戰略家魯肅、文武雙全的周瑜、足智多謀的陸遜……正是他們筑起了這個極具開拓精神的政權。
握中懸璧 ·中國史 ·34.5萬字
本書分為三部分:一是歷史地理研究,包括對中華民族的始祖炎、黃二帝若干史實的考證,對《穆天子傳》及穆天子西征的研究,對西周初年營造成周城的考證及對洛陽城址變遷的研究,對春秋戰國至漢代中山國的研究,對漢初趙佗占據龍川古城的歷史影響,以及對大運河的研究等;二是地名研究,主要有《談地名學與歷史研究》,以及對我國縣命名的研究,對有關地名考證的諸多問題的研究等;三是對譚其驤師的回憶文章及一些有關歷史方面的著作。
史為樂 ·中國史 ·23.7萬字
本書透過無數史料,用富有哲思的文字構建出從史前到清代,南京城和南京人歷經的滄桑。作者帶領我們穿越到遠古,走到先秦,目睹南京在隋唐五代時歷經第三次浩劫,在宋元時廣納天下遷客騷人,從一戶南京農民在明朝的命運中記下金陵眾生錄,也感慨清代鎖不住英國的鐵甲。雖然不涉及南京的今生,然鑒古可觀今,無古便無今,透過作者筆下的地球的生命簡史、生而為人,生而賦稅、貨幣簡史、古代福利制度述略,仍然能給予今人以無限思考。
張新奇 ·中國史 ·25.9萬字
呂思勉編著的《兩晉南北朝史》一共四冊,集中闡述了兩晉的政治形勢、南北朝朝代的更迭以及這一時期的社會組織、人民生活、文化、學術和宗教。呂公以嚴謹之精神、專業之筆觸、高尚之情懷將兩晉南北朝史娓娓道來,旁征博引,一氣呵成。個中滋味,令人掩卷深思。稱其為斷代史中的之作、精品之作絕不為過。
呂思勉 ·中國史 ·24.6萬字
本卷講述的1912年到1916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32.3萬字
《中國通史》分為上下兩部分,上編主講文化現象,下編則按照歷史順序加以串聯,在理亂興亡的同時將歷史知識更系統地進行梳理。《中國通史》從面世至今,不斷再版,足以說明人們對呂先生寫著的通史的認可。對于這樣一部經典之作,長處本無需贅述,可在此仍要強調一下本書的特點:我國歷史上優秀的史學典籍本是不少,無奈筆墨宏大過于高深,將文言功底本就不深的初級讀者擋在了門外,而呂先生這本書簡明扼要,行文淺顯,相對簡單了不少。《中國》通史出版77年來,成為暢銷不斷的經典著作。
呂思勉 ·中國史 ·36.4萬字
《宋遼金夏元史》講述的是宋遼金夏元這一多民族間不斷融合時期的歷史。該書融紀事本末體、編年體、紀傳體、章節體等幾種體裁于一爐,而尤以紀事本末體為全書主干,編制各朝史實、制度、學術、文學、風俗、宗教等,并輔以圖表,以簡馭繁,條目清晰,內容豐富。1934年商務印書館把其列入《大學叢書》。
鄧之誠 ·中國史 ·26.9萬字
為了幫助讀者快速掌握《資治通鑒》一書的精華,我們從中精選了最具有代表性且精彩的篇章輯錄,力求能夠全面地展現《資治通鑒》恢弘壯麗的篇章,《資治通鑒》內容以政治、民事和民族關系為主要方面,兼顧經濟文化等。
(宋)司馬光著 崔雪嬌編 ·中國史 ·41.1萬字
這是歷史學家呂思勉的代表作。本書原名《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史》,是呂思勉于上世紀三十年代為復興高級中學學生撰寫的一部中國通史教材。1934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廣受歡迎,影響深遠。本書行文簡明扼要,通俗易懂,適合大眾閱讀。
呂思勉 ·中國史 ·23.3萬字
本卷講述的1924年到1926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45.9萬字
本卷講述的1928年到1931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40.6萬字
本書主要記述了從故宮博物院建院的1925年至今的90年的歷史,它展現了一座皇家私人宮殿成為國家級博物館的發展歷程,讀者能從中看到一座皇宮的變遷,也能看到一個國家從封建末期到國民革命到內憂外患再到和平時代的歷史軌跡。本書為再版,增加了故宮與盧浮宮、白金漢宮、克里姆林宮、艾爾米塔什、凡爾賽宮等世界級皇宮博物院的比較,文物遷臺、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的交流等內容,并配百余幅圖片。
吳十洲 ·中國史 ·27.2萬字
《史記選》一書融入了王伯樣先生一生研究《史記》的心血,迄今為止這部《史記選》仍是國內外出版的《史記》選本中學術水平最高的一種。這部書前的《序例》系統地論及司馬遷的生平,《史記》的偉大史學文學成就、深遠的影響以及版本知識等,是一篇有獨到見解的《史記》論,也是一篇富于啟示性的《史記》研究指南。本書在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和本世紀初都曾再版,此次擬作為優秀品牌叢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中的一種再版。
王伯祥選注 ·中國史 ·31.7萬字
本書是以法門寺地宮的考古發現和發掘材料為依據,以佛指舍利面世及有關事件為主軸而展開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它向讀者展現了一幅卷帙繁浩、情節曲折、意境深邃而畫面優美的長軸畫卷,不僅從佛教史,而且還結合我國歷史,詳細考察了由法門寺所呈現的佛教淵源和中華的歷史興衰。
岳南 ·中國史 ·29.7萬字
本卷講述的1947年到1949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42.9萬字
本書講述了從秦滅六國到三國歸晉近500年的中國古代歷史風云,以歷史發展過程以主線,以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為重點,用35個章節將秦漢三國歷史娓娓道來。這本書中既有王朝的興衰更迭,又有人物的枯榮沉浮,更有作者的所思所想,意在使看上去冰冷的歷史充滿溫度,讓讀者借此深入500年歷史的場景,看清歷史發展的脈絡,探究個人和時代的關系,從而獲得啟迪和思索。
趙海峰 ·中國史 ·24.6萬字
本書為“蔡東藩說中國史”的唐史通俗演義,上下冊共一百回,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從武后稱帝到開元盛世,從安史之亂到朱溫篡唐,精彩演繹二百八十九年唐朝興亡歷程。作者博采正史,間取稗官野乘,敘述平實流暢、有條不紊;自評自注,語言風趣,情理兼備。翻閱本書,如同一幅唐代歷史畫卷緩緩展于眼前,時而金戈鐵馬,時而溫柔繾綣,時而列國紛爭,時而忠奸博弈……讓人目不暇接,感慨萬千。
蔡東藩 ·中國史 ·32.2萬字
“西洋鏡”團隊歷時八年整理出1876年至1904年間西方報刊關于李鴻章的大量新聞報道和特寫,其中涉及他的種種洋務、對美國《排華法案》的強硬態度、簽訂《馬關條約》時的兢兢業業、處理義和團事件時的前倨而后恭,特別是出訪歐美時的情景……本書分上下兩冊,按時間順序上冊從1876年到1896年,下冊從1896年到1904年。
趙省偉主編 ·中國史 ·27萬字
本卷講述的1941年到1945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47.2萬字
本書為“蔡東藩說中國史”的南北史通俗演義,上下冊共一百回,從劉裕篡晉到元嘉之治,從鐘離之戰到侯景之亂,從孝文帝改革到楊堅稱帝,精彩演繹近二百年南北朝興亡歷程。作者博采正史,間取稗官野乘,敘述平實流暢、有條不紊;自評自注,語言風趣,情理兼備。翻閱本書,如同一幅歷史畫卷緩緩展于眼前,時而金戈鐵馬,時而溫柔繾綣,時而列國紛爭,時而忠奸博弈……讓人目不暇接,感慨萬千。
蔡東藩 ·中國史 ·31.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