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目前國內最新、最系統、最全面的研究日本侵華細菌戰史的著述。本書站在“以史為鑒,鞭撻歷史邪惡,警惕歷史悲劇重演,維護世界和平”的立意高度,研究和追訴日本侵華細菌戰歷史。本書以極豐富的國內外史料,構建了一個研究和認識日本細菌戰史的新體系,并將這一體系建立在嚴謹規范的學術基礎上,使該領域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本書有近千幅插圖,圖文并茂,語言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陳致遠 ·中國史 ·25.9萬字
詼諧幽默的三國史,有情有義的三國史,新穎別致的三國史!本書以新鮮的視角,對漢末三國歷史進行了有趣且深情的解讀。主要講述了那些堅守道義、追求理想、氣度恢宏的英雄的故事。無論“曹劉”,他們的光都如群星閃耀于歷史天空;無論成敗,他們都曾為改變命運而殊死搏斗!漢末三國雖亂,人心道德不喪!有不肯攀附宦官做閹黨的曹操、不甘一生織席販履而認命的劉備、不愿拱手投降若豚犬的孫權,還有在曹操殺無赦令下,毅然挺身而出,為故主哭喪的王修;在呂布銳利尖刀脅迫下,不為所動的名士袁渙;寧可玉石俱焚,也要拔刀刺向國賊董卓的勇士伍孚;不惜與權傾朝野的司馬懿硬剛到底,誓死保護妻子的郭淮……是他們,這些英雄!在亂世沉浮里,演繹可歌可泣、永不言敗的人生;是他們,這些英雄!在跌宕起伏中,譜寫了氣勢如虹、波瀾壯闊的史詩;是他們,這些英雄!在詭異殘酷的宮廷斗爭、血流成河的無情疆場之外,凝聚起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無窮力量。
呂航 ·中國史 ·21.2萬字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權力斗爭最激烈的朝代,終其一朝,皇帝斗閣臣,閣臣斗閣臣,閣臣斗宦官,斗爭之慘烈,花樣之繁多,令人“嘆為觀止”。而無休無止的內斗,也耗盡了明朝的國力。嘉靖大禮議:皇帝斗閣臣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暴亡無嗣,其堂弟朱厚熜繼位,稱嘉靖帝。此后,關于以誰為宗法義上的父親,嘉靖帝與朝臣們爭論不休。沖突最激烈時,包括內閣大學士毛紀在內的二百余名護禮派官員集體跪于左順門外情愿,換來的卻是嘉靖帝當廷杖責的命令,其中有十七人被活活打死。在這一頓棍棒之后,敢與嘉靖帝唱反調的大臣越來越少,皇權一度壓倒閣權。
宗承灝 ·中國史 ·40萬字
余秋雨的獨特之處在于,他打破了傳統散文的束縛,創造了新的意與思相結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風物、區域歷史來尋求中國文化的巨大內涵與意蘊,以及人格的構成與人生的真諦。
李銘 ·中國史 ·20.1萬字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唐朝末年民變四起,各地藩鎮自立為王,中原內亂不息。在這長達半個世紀的亂世之中,天下四分五裂,綱常法紀松弛統治階層更替頻繁,道德失序。驕兵悍將稱王稱帝,父子相弒輪回不絕,文人學士賣身求榮百姓生靈涂炭,民不聊生。但也正是這段黑暗時期為華夏中國新一輪的整合統一提供了前車之鑒,孕育出文治昌盛,政治文明高度發達的趙宋之世。本書是一部講述五代十國史的普及讀物,作者從黃巢起兵講起,再分別敘述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中原王朝的更替,以及南方前蜀、吳、南唐等眾多割據政權的建立和北方契丹的興起,直至周世宗柴榮去世、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結束。作者以建立王朝政權的皇帝,及其謀士、將領等人物為點,以軍事行動、重大事件、王朝興衰為線,輔以描刻中原王朝對割據政權的反應和行動,以點帶面、層次清晰、脈絡分明地描摹出一幅“諸雄并起、爭霸天下”的亂世風云圖。
李奕定 ·中國史 ·24萬字
“這里曾經是漢朝”是一套全面解讀兩漢史的通俗歷史讀物。它全景再現了中國古代第一盛世王朝的勃興與衰落。本書是該系列的第六部,書中從馬皇后入宮奮斗寫起,到東漢末年軍閥董卓被屠殺泄憤為止。東漢時期,自劉秀劉莊父子之后,一代不如一代,因為皇族子嗣無能,外戚趁機攬權。皇族為對抗外戚,開始重用宦官。面對這種情況,多年壟斷漢朝話語權和行政權的士大夫,紛紛提劍上馬,聯合外戚跟宦官戰斗。在這場史無前例、打得難舍難分的政治勢力斗爭中,東漢猶如被人從內部掏空的巨山,轟然倒塌……
月望東山 ·中國史 ·23.1萬字
本冊是《中國通史》的第四卷,主要講述明朝和清朝的歷史,主要內容有明太祖朱元璋、永樂遷都、鄭和下西洋、內閣制度、張居正改革、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甲午戰爭、維新與革命、帝國的挽歌等?!吨袊ㄊ贰肥窃诖笮蜌v史政論片——百集《中國通史》的基礎上編撰而成的大型通史類歷史著作。百集《中國通史》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監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總撰稿,中央電視臺影視頻道拍攝的大型歷史政論片。本套書根據各位作者的原作對政論片的文字版本做了擴充和完善,大約100萬字,8卷本,作者及被采訪嘉賓幾乎囊括了中國歷史學界所有重要的學者,陣容強大。本套書是最新原創作品,包含了最新的考古和歷史科研成果,以最科學嚴謹的態度對中國歷史進行了最權威的解讀。
卜憲群總撰稿 ·中國史 ·21.7萬字
在最鼎盛時期,唐朝經濟GDP高達世界總量的六成,領土面積是當今中國的兩倍,300多個國家的人們懷著崇敬之心,涌入長安朝圣,2300多名詩人創造了無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實上,如此繁榮的景象只持續了不到整個朝代一半的時間,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間,連年內戰,四處硝煙,黃河流域尸橫遍野,千里無雞鳴,萬里無狗吠,落日的余輝下,是一望無際的地獄之國。翻開本書,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主角們:李淵、李世民、武則天、楊貴妃、唐明皇、李白、安祿山、黃巢……帝王將相,輪番上陣,詩人草寇,粉墨登場,緊鑼密鼓,不容喘息,連演數場好戲:一場比一場令人血脈賁張!一場比一場起伏跌宕!一場比一場充滿血腥和陰謀!
王覺仁 ·中國史 ·23.1萬字
司馬氏以權謀開國,立國不久就陷入家族內的權力斗爭,從而自亂陣腳,引得五胡亂華,造成南北朝近一百七十年的分裂對峙,因此人們對這個朝代的評價不高,因為這個朝代成立之后便在動亂和風雨飄搖中度過并滅亡。本書從司馬昭弒君開始,到東晉建國結束,介紹了這個階段各個時期的內外矛盾,并對各方的行為和思想加以評論解析,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指導性。書中描寫了楊駿、賈南風等人的弄權,八王之亂后西晉帝國的崩潰,漢、晉、大成國之間的戰爭與謀略,以及晉、漢內部各派的權力與斗爭。
羽林輕騎 ·中國史 ·32.9萬字
王覺仁 ·中國史 ·22.3萬字
本書是孟森先生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同時也是有關清史問題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和奠基之作。
孟森 ·中國史 ·23.8萬字
舉目四顧,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鎮,有分庭抗禮的藩鎮,有垂垂欲動的藩鎮,更有契丹鐵騎的肆意掠劫,當時朝廷雖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國歷史的暗黑年代。了解這三十年,就明白何為野蠻與殘暴,就明白大宋王朝為何被稱為文明盛世。大宋立國前三十年是豺狼縱橫、鐵騎肆虐的兵場,是藩鎮割據、分庭抗禮,陰謀與殘暴罪行的發生地,是文明淪喪、道義盡失,讓世人噩夢不斷的煉獄。大宋立國前三十年的歷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災的動亂史,一部被鮮血與悲情遮蔽的中國人的苦難史。了解這三十年歷史,看清五代亂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國的由來,明白趙匡胤建構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
金綱 ·中國史 ·23.7萬字
《戰國史》是楊寬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斷代史的一部名著。楊寬先生充分吸收學界的相關研究成果,融會貫通,成就這部集大成的《戰國史》。本書著重論述戰國時期從分裂割據走向統一,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發生的重大變革和發展,真實地再現了戰國時代風云變幻、劇烈變革、百家爭鳴、英才輩出的歷史與社會狀況,是戰國史研究的扛鼎之作。
楊寬 ·中國史 ·45.1萬字
本書以三國時蜀漢政權的興衰脈絡為主線,以流暢的筆觸激活那段歷史。在一個生動的歷史流程里,凸顯出那些人與事的意義,在一部斷代史的著述里照應“通古今之變”的史學追求。本書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圍繞天命、合法性與政治興亡這一主題做了通透的論述,對一些爭議性的問題——諸如衣帶詔的真偽、《隆中對》的得失、襄陽之戰的明暗折沖、夷陵之戰的敗因、永安托孤的迷思、孫劉聯盟的政治問題、諸葛亮北伐的戰略檢討等——也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修訂版除了在行文上更形精煉,對李嚴案、姜維復國之謀等細節也作了補充性的分析。
饒勝文 ·中國史 ·27.1萬字
繁華盛唐,衣冠縉紳,終是狂瀾難挽?!拔宕畤贰比装瞬?,唐末五代通俗說史類作品,以史料為本,用縝密的邏輯分析和生動幽默的筆觸,道盡這一紛爭不斷、波譎云詭的重要歷史時期。重點敘述從唐末黃巢起義,到宋滅北漢的一百多年間(875—979年)發生的各種重大歷史事件,包括黃巢起義、梁晉爭雄、五代更替、十國興起、趙宋統一等,詳細解析其始末緣由,全景描繪唐宋間五代十國大亂世。全套八部,分別是《黃巢起義》《萬馬逐鹿》《朱溫稱霸》《大唐末路》《后梁帝國》《后唐三朝》《契丹強橫》《三賢帝時代》,本書系第五部《后梁帝國》。
麥老師 ·中國史 ·34.2萬字
本套裝為知名歷史學者張宏杰簡讀中國史系列。《簡讀中國史:世界史坐標下的中國》:中國文明從不是孤立發展的,自它產生那一刻起,就受到世界其他文明因素的影響。但這些外來因素并未改變中華文明的本質,反而更彰顯出了中華文明的獨特性。本書將中國史放入世界史的大背景之下,理清中國歷史發展的脈絡,以期讀者短時間內建立起對中國史的整體概念。同時,用“長時間,遠距離,寬視野”的解讀方式,全方位呈現中國歷史治亂循環背后的內在邏輯與游戲規則《簡讀中國史.中國歷代腐敗背后的權力與財政》:權力游戲與財政法則,制度與制衡,頂層設計和陋規背后透出的赤裸人性,真實而殘酷。中國歷代腐敗的根源都是絕對的權力控制,不解決權力結構的基盤,就不可能解決腐敗問題。皇權的統治史與官吏的腐敗史向來都無法分割。作者聚焦漢唐宋元明清,橫縱對比,探討中國古代社會的皇權統治與官吏生態,為讀者清晰呈現一個多角度的中國史脈絡。
張宏杰 ·中國史 ·41.4萬字
本書主要記述了困居紫禁城中“清室”的黃昏時期,即1912年至1924年從中華民國成立到溥儀被逐出宮期間的歷史,作者莊士敦以帝制向共和的轉變為歷史背景,其中包括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事件;以擔任帝師、與末代皇帝溥儀共處的經歷為內容,對紫禁城里獨特、封閉又令人向往的生活圖景進行了描繪,把他眼中真實的溥儀和近代中國動蕩不安的局面通過回憶錄的方式一一呈現出來,形形色色的人物鮮活靈動,躍然紙上。
(英)莊士敦 ·中國史 ·22.5萬字
本書是該系列的第二部,書中從劉邦誅殺彭越寫起,到漢朝兩大外戚竇嬰與田蚡相斗至死為止。劉邦崩后,呂雉趁勢而起,扶持呂氏外戚,危及劉氏天下。在此關鍵時刻,謀士陸賈向權臣陳平獻計,聯合武將周勃,準備伺機而動。果然,呂雉一死,漢朝群臣及劉氏諸侯,合力誅呂。在這場紛亂的權爭之中,守柔的代王劉恒成了最大贏家。一個舊時代結束了,一個所謂的盛世“文景之治”,在流血的戰斗中冉冉升起。
月望東山 ·中國史 ·22萬字
秦朝末年,作為反秦起義軍的兩股重要力量,劉邦和項羽不約而同地登上了歷史舞臺,經過數年的較量,劉邦在眾多文臣武將的幫助下,終于贏得了勝利。本書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楚漢相爭中的各個人物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一大批古代治國能人紛紛登臺,項羽和劉邦自不必說,韓信、張良、蕭何等人物都由此而名垂千古。以史為鑒,將歷史照進現實。我們通過本書可以輕松地抓住歷史的主要脈絡,愉悅地體驗歷史故事,建立正確的歷史觀,過好當下的生活。
歷史不是僵尸 ·中國史 ·21.9萬字
弭兵之議終結了晉楚的對峙,卻無法消弭戰爭。復興的齊國頑強地阻擊晉國的中原霸權,內亂不斷的晉國風雨飄搖。吳王闔閭以一往無前的勇氣搗破楚都,改寫南方霸業版圖,然而卻意料地敗在名不見經傳的勾踐之手。越王勾踐大起大落,大落后又大起,以“臥薪嘗膽”的堅忍,終于搭上霸業的最后班車……
醉罷君山 ·中國史 ·2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