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資治通鑒》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锻ㄨb》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史記》為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春秋》為現存最早編年體史書),按時間先后敘次史事,往往用追敘和終言的手法,說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統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內容以政治、軍事的史實為主,借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作為歷史的借鑒。敘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與斗爭。
司馬光編著 ·中國史 ·6萬字
司馬光編著 ·中國史 ·6.3萬字
司馬光編著 ·中國史 ·6.1萬字
司馬光編著 ·中國史 ·6.7萬字
司馬光編著 ·中國史 ·5.1萬字
司馬光編著 ·中國史 ·5.4萬字
司馬光編著 ·中國史 ·5萬字
司馬光編著 ·中國史 ·5.3萬字
李斯出身平民,卻依靠自己的努力,當上了秦帝國的宰相。李斯是個奇跡。職業生涯、宦海沉浮的一個奇跡。概括李斯的成功之道,其實很簡單,只有兩個字:選擇。人的一生,富還是貧;貴還是賤;是成功還是失敗,都來源于選擇。正確的選擇使人生步步登高,錯誤的選擇使越折騰越倒霉。什么是人生官場包賺不賠的秘訣?研究完李斯傳奇般的一生,便有答案。
程步 ·中國史 ·15.8萬字
程步用新的視角看歷史、寫歷史,寫出的《真商鞅》《真秦始皇》受到專家的關注,也受到讀者的好評,而此書用新的視角、新的史料詮釋了韓信,一層層揭示了韓信的真實面目,有別于司馬遷的敘寫和感情認同,雖是一家之言,卻不無新穎獨到之處。
程步 ·中國史 ·14.8萬字
程步用新的視角看歷史、寫歷史,寫出的《真商鞅》《真秦始皇》受到專家的關注,也受到讀者的好評,而此書用新的視角、新的史料詮釋了項羽,一層層揭示了項羽的真實面目,有別于司馬遷的敘寫和感情認同,雖是一家之言,卻不無新穎獨到之處。
程步 ·中國史 ·17萬字
全書依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唐代、宋元、清代六個時期,闡述歷代重要史學名著包括“四史”、“三通”及史評等等,除介紹編著者生平、成書經過、內容體例及史學評價外,并旁及多種相關的典籍,或作為補充,或加以比較,務求能把中國古代史學的概略面貌,有條理地展示出來。論述內容力求繁簡得當,同時盡量參考新近的研究成果。重要項目用表解說明,每章均有注釋,搭配史籍經典精選文段閱讀,書末附參考書目,可以作為進一步閱讀的線索。
周佳榮 ·中國史 ·9.5萬字
本書以曾退出歷史舞臺、沉寂長達八十年又再次興起的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活動為研究對象,以資源動員理論為研究視角,探討經典誦讀興起的社會動員機制。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活動興起的物質資源是如何被動員的?成員資源是如何被動員的?話語資源又是如何被動員的?本書作者通過近一年的田野調查,借助資源動員理論的三個研究維度,逐一揭示出社會精英人士積極動員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活動的三類主要資源的過程和機制,并進一步揭示出這一文化現象興起的社會轉型、中華民族復興、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等深層次的背景因素。
石大建 ·中國史 ·13.3萬字
作者化身為民國報人,在文字構成的舊世界老中里穿行報道,帶領讀者穿越回1912年,見證民國元年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諸多細節。相比于1911年辛亥革命的轟轟烈烈,1912年著實是平凡又令人焦慮的年份:科技全無進步,社會更加混亂,經濟乏善可陳,學術亦少創新。然而,破敗之下,整個社會的精神生活卻經歷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切都充滿著無限的可能。作者用文字重現了1912年的中國與世界,描繪了一幅完整生動、極具煙火氣的社會圖景。
楊早 ·中國史 ·15萬字
《太平天國及晚清社會研究》系民政部批準成立的全國性一級學會—中國太平天國史研究會主辦的學術專刊。本刊主要刊載關于太平天國及晚清時期(1840~1911)相關史實與理論的研究文章,宗旨在于保持嚴謹扎實的學術風格,以客觀、理性的研究理念拓展太平天國及晚清史研究的廣度與深度。本輯共收錄文章14篇,分為“太平天國史研究”“晚清社會史研究”“讀史札記”“史料選輯”四部分。
朱慶葆主編 ·中國史 ·17.4萬字
本書講述了宋朝三百年波瀾壯闊而又充滿矛盾與糾結的歷史。有對宋朝高度文明的政治、文化生態的褒揚,也有對其軍事、外交敗筆的解讀和抨擊,更有對其興亡滄桑的深思。
《時刻關注》編委會 ·中國史 ·16萬字
歷史學家的素養,草根的立場,面目全非的晚近中國牛人榜。三千年未有之時代大變局下,奇人物遭遇怪命運:民族英雄林則徐輕率禁煙,中興名臣李鴻章忍辱負重,狀元宰相翁同龢清談誤國,鑒湖女俠秋瑾十度遷葬,憲政之父宋教仁上海遇刺,第一總統袁世凱北京反貪,民國大公子袁克文落拓塵世,燕大副校長魯思義奔走籌款,有學問的革命家章瘋子五罵驚世,“我的朋友”胡適之溫雅待人……一口氣讀下來,似乎熟悉的人物顯得陌生,陌生的人物變得生動。
思公 ·中國史 ·18.9萬字
本書是英軍上尉漢密爾頓·鮑威爾(1858年生)于1891—1892年“考察”西藏時所記錄的一部日記,由于作者特殊的身份與使命,故這部日記對于研究中英關系史、中國西南邊疆安全史,都很有價值。也可以說,這是一部用以了解“他者”視野中的甲午之前的晚清時期舊西藏的日記,是一部追本溯源、解密英國在清末民初對中國西藏地區政策變化之因的外國文獻,更是一針驚醒那些裹足不前、敵友不分、崇洋媚外者的清醒劑。
(英)漢密爾頓·鮑威爾 ·中國史 ·12.3萬字
《國史講話:春秋》原名《春秋史講義》,是中國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于20世紀30年代在燕京大學講學期間編著的講義,文稿由顧先生與同期著名史家、古史辨派代表人物童書業先生合作撰寫而成。全書由正編(共二十章)與附編(共十章)構成,正編主要講春秋時代的政治史,附編主要講春秋時代的社會史,引領讀者了解中華民族及其早期思想的形成。
顧頡剛 童書業 ·中國史 ·13.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