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社會學的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歷史社會學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具有國際性影響的知識運動,推動了歷史學、社會科學以及跨學科的知識創新與學術繁榮。進入21世紀之后,中國社會科學真正意識到中國本土經驗的重要性,并開始重視自身獨特而復雜的歷史資源。歷史社會學恰好為中國社會科學“轉向歷史”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資源、研究路徑與方法。但是,在西方學術界,無論是作為主流學科的歷史學與社會科學,還是長期自視為歷史社會學研究者的學者群體,對于歷史社會學的“身份”問題一直存在爭議。歷史社會學是學科、是理論、是方法,抑或是一種思維方式,又或者僅僅就是社會學與歷史學的交叉領域?這一問題值得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者深入思考與討論,也直接關系到我們在研究中如何“轉向歷史”的問題。在此探索過程中,我們亟須梳理西方歷史社會學的知識傳統,深入探討其在認識論與方法論不同層面的影響與趨勢,反思相關學科、學者以及主要研究領域的諸多爭論。本書立足于知識史視角,探索歷史社會學的學術史,把歷史社會學理解為20世紀以來抵制學科分化建制而自身又不斷分化的一場知識運動,是延續與發展19世紀歷史研究與社會科學知識傳統的一種嘗試。內容編排分為兩部分展開。
·24.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