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桑兵 關曉紅主編
全部作品
近代中國人雖然從明治新漢語接受了大量新名詞,可是遇到西文概念或是論及所指事物,還是不由自主地會自行重新上溯古代典籍,望文生義、格義附會。而且在解讀新名詞之時,往往不僅是比較西文原詞,將新名詞看作一個整體對應,而是分別從漢字組合各自的字義來理解詞義。如此一來,同一漢語新名詞在東文和中文語境中呈現不同形態,進而產生了許多彼此無法交集的歧義。不以名詞勾勒歷史,而是研究歷史以把握概念,才有望臻于解釋一詞即作一部文化史的境界。
桑兵 關曉紅主編 ·史學理論 ·22.5萬字
清季遭逢千古未有的大變局,集歷代王朝體制之大成的清代體制難以從容應對,為了圖存,必須應變,于是中國繼隋唐以后再度出現整體性制度變更,以政體變革為主導,包括官制、司法、財政、金融、軍事、社會、教育等各方面,體制全面轉型,各種牽涉西學、東學和中學的觀念層面的變化,最終落實于機構增置與制度建制,并通過各項制度的實施貫徹而得到體現。其進程在民國時期進一步全面展開,其影響則一直延續至今。本書以制度變動這一近代中國知識與制度轉型的樞紐作為切入點,了解中國的過去,并以此認識現在和把握未來。
桑兵 關曉紅主編 ·史學理論 ·24.7萬字
今天以前的一切都是歷史,因而歷史本不分科,況且中國治學講究貫通,素來不重分科。可是今日的史學,無非分科的學史和分科的歷史兩種,前者為用各個學科現在的形態追述出來的學科發展史,后者為用不同學科的方法眼界研治的一般或分門別類的歷史。其共同性則是以后出外來的觀念系統重新組裝歷史。恰當把握一般倒述的分科之學史、近代以來學科發生演化的分科史,以及面向未來的分科之學三者的聯系分別,才能掌握關鍵,溝通而不附會。
桑兵 關曉紅主編 ·史學理論 ·28.8萬字
受域外學術的影響和內在發展的驅動,近年來法制史研究漸呈活躍態勢,無論文獻的整理出版還是研究著述的發表,在各專史或各學史的領域都顯得相當突出。本書在反思各類專史學史混淆比較與比附狀況頻出的基礎上,從近代中國的案卷、審判、機構改制入手,抽絲剝繭,逐漸近真。一方面比較各方說法,不斷接近本事的真相,一方面因緣各方的態度有別,進而考察各方與此事的關系各異,將所謂法制史轉化為一般歷史的研究,以司法問題為線索脈絡,而不以法制史為范圍,試圖由社會的動態變化中見常情。
桑兵 關曉紅主編 ·史學理論 ·26.3萬字
以西學、東學、中學為支點,打破分科治學的局限,不以變化為進化,不以現在為現代,從多學科的角度,用不分科的觀念方法,全面探究近代以來中國的概念、思想、學科、制度轉型的全過程和各層面,溝通古今中外,解析西學與東學對于認識中國歷史文化的格義附會,重建中國自己的話語系統和條理脈絡,深入認識中華民族新的智能生成運作機制形成的進程、狀態和局限,認識世界一體化進程中東亞文明的別樣性及其對人類發展提供多樣選擇的價值,爭取和保持對于世界文明發展日顯重要的中國歷史文化解釋的主動和主導地位。近代學術的清學糾結,折射出整個近代中國在中外文化沖突融合的纏繞中遭遇的困境。透過目前的習以為常,依稀可見曾經陣痛的脫胎換骨。在此過程中,看似兼收并蓄,其實外來學說的輸入不免表淺變形,本來民族的地位則多有流失。
桑兵 關曉紅主編 ·史學理論 ·24.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