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陳橋驛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和“酈學”權威。浙江大學曾在2011年11月舉辦了“陳橋驛先生九十華誕慶賀會暨歷史地理學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會議除了收到學術性論文之外,還收到了多篇充滿深情的記述與陳先生交往的回憶性、資料性的文字。學術性論文已經整理完畢,并由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2月正式出版。本書則擬將回憶性、資料性的文章等收錄成冊,以反映陳先生的學術貢獻和治學經歷。
羅衛(wèi)東 范今朝 ·歷史地理 ·62.6萬字
由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主辦的《廣東黨史》是廣東黨史研究最權威的專業(yè)雜志,本書收錄了在《廣東黨史》上發(fā)表過的多篇關于中共名人在廣東的事跡的文章,集成這本《中共名人在廣東》。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 ·歷史地理 ·52.7萬字
該書是紀念太平天國起義160周年學術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集的匯編,集中討論了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對辛亥革命的影響、對近代中國的影響,還研究了太平天國的社會、文化、生活、藝術等其他方面的情況。
宋德華 ·歷史地理 ·57.3萬字
本書共分八章,研究內容包括兩宋生態(tài)環(huán)境變遷的縱橫“兩大系統(tǒng)”,氣候、水系、生物、地貌與土壤、礦物環(huán)境“五大環(huán)境要素”,相伴隨的環(huán)境災害以及生態(tài)意識等“七大分支板塊”。從討論生態(tài)環(huán)境史入題,首先闡述了兩宋生態(tài)環(huán)境變遷史研究的時空范疇和理論、方法,然后以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分別論述了兩宋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態(tài)、生態(tài)災害及其變遷的歷史軌跡,揭示了這一時期人與生態(tài)系統(tǒng)或人與自然之間的動態(tài)關系、相互作用,和其變化的基本特點與規(guī)律,總結了當時人們追求“天人合一”或“人與自然”關系和諧的有益經驗與教訓,提出了有關人與自然的和諧是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一切關系和諧的基礎等重要的學術觀點,并對兩宋時期我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環(huán)境要素進行了整體的評估。本書從全新的角度,力求復原和重建兩宋生態(tài)環(huán)境系統(tǒng)變遷的客觀而詳細的歷史斷面。
張全明 ·歷史地理 ·55.4萬字
本書所收錄人物為隋開皇十一年(591)至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在古揭陽縣、義安郡(縣)、潮州府(含郡、路)行政區(qū)域內出生或落籍的人士,主要見諸史志、文集、方志、碑銘、筆記、報刊、譜牒、歷史檔案等文獻,條目約4000條。本辭典是一部極具文獻價值的歷史人物辭典,史料翔實,力求學術性、知識性、實用性的統(tǒng)一,對于宣傳和推廣潮汕地區(qū)文化起到積極作用。
羅仰鵬 ·歷史地理 ·66.5萬字
《宿遷市水利志》資料翔實、數據可靠,融科學性、思想性于一體,具有濃厚的時代特點和地方特色,是宿遷地區(qū)治水歷史的真實寫照,是一部可資借鑒歷史治水經驗的重要文獻,是鼓舞當代、教育后人不可多得的教材。可供宿遷市水務系統(tǒng)的干部職工研讀。
宿遷市水務局 ·歷史地理 ·53.8萬字
中國邊疆研究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碩的積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的半個多世紀中,中國邊疆研究經歷了艱辛而又輝煌的演進歷程,至今已成為社會科學領域諸學科中的一門顯學。本書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學術研究史的視野回顧了70年來中國邊疆研究前進的足跡,總結學科的成就和價值,展望學科發(fā)展的大勢。全書分四篇、十八章。緒論兩章,概述統(tǒng)一多民族中國與中國邊疆,以及中國邊疆研究的千年積累、百年探索;綜論四章,從縱的方向闡述中國邊疆研究70年演進歷程,并兼論了20世紀下半葉臺灣地區(qū)邊政研究的持續(xù)與嬗變;分論九章,專題綜述了70年來中國邊疆研究九個研究重點的研究成果,以期使讀者能從縱的(綜)和橫的(分)兩個視角對中國邊疆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有一個總體了解;展論三章,著重評述新世紀中國邊疆研究的突破性發(fā)展,闡述中國邊疆學構筑成為學科發(fā)展的必然大趨勢,并將成為中國邊疆研究新騰飛的起點。本書力圖達到如下三個目標,即:盡可能多地提供中國邊疆研究成果的信息;盡可能描述中國邊疆研究發(fā)展的演進歷程和趨勢;試述構筑中國邊疆學的學術思考和當代邊疆研究者的歷史責任。
馬大正 ·歷史地理 ·62.4萬字
共10冊大套裝,分別介紹中亞五國、蒙古、俄羅斯、土耳其、埃及、伊朗、沙特阿拉伯、菲律賓、泰國、新加坡的歷史風光;中亞五國是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十字驛站,由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個國家構成。它雖處于內陸地帶,卻有著豐富多彩、生機盎然的自然風光。鑲嵌在茫茫草原上的巴爾喀什湖,靜臥千年的恰倫大峽谷,位居世界第四的卡拉庫姆沙漠……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游愛好者。豐美物產,富饒繁榮,藍色火焰(天然氣)和黑金(石油)資源為這里帶來巨額財富,精美的土庫曼斯坦地毯、獨具特色的草原傳統(tǒng)美食,承載著中亞民族的熱情。
宋歌 姜子釩 孔慶楠 楊玉萍 ·歷史地理 ·90.9萬字
《汕頭古村落》叢書撰寫的汕頭十個古村落,是省或全國認定的古村。有的古村落已有千年歷史,有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所在地,有的是著名僑鄉(xiāng),僑宅建筑特色十分突出,有的名人輩出,且系全國性的名人,有的古村落現還存留著大量古民居、古祠堂、古廟宇,史料豐富,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陳漢初 ·歷史地理 ·57.2萬字
《琉璃宮史》全名《琉璃宮大王統(tǒng)史》,是由緬甸貢榜王朝時的13位僧俗學者奉旨在琉璃宮內編寫而成的一部大編年史。書中參照了緬甸國內各種史書、典籍、碑銘、檔案文獻、佛學經典和詩文,從上古開天辟地,一直寫到貢榜王朝時期。共有三卷。被佛學界和史學界認為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南傳佛教史,又是各國公認的著名的一部緬甸大編年史。全書文筆流暢、用詞典雅,既是一部學術價值難得的歷史名著,又是一部散文佳作。緬甸當代詩人吳梭紐稱該書是“緬甸人家家戶戶都應珍藏的一部充滿民族自豪感的歷史”。
李謀 姚秉彥 蔡祝生 汪大年 ·歷史地理 ·69.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