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立足于歷史視角,以漢語的基本句類(疑問句、祈使句、致使句、感嘆句、比較句、比擬句等)為考察對象,以句子的語義特征和語用功能為著眼點,旨在通過對基本句類發展進程的描述與歸結,凸顯漢語句類系統的典型性和傳承性,并提取出漢語句類系統的發展動因、演變軌跡和運作機制。
王建軍 湯洪麗 ·專業史 ·22.5萬字
本書是從交通史、行政史和區域文化史的視角考察戰國秦漢若干歷史文化現象的論著。作者結合考古文物資料和傳世史籍文獻,就以下主題有所考察:中原文化重心地位的形成和演變,秦擴張的路徑和趨勢,彭城與“梁碭之間”的交通形勢與政治文化,“北邊”的交通經營與行政建設,人口流動問題的交通史與區域文化史意義。也進行了戰國秦漢交通格局與區域行政的若干個案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見。
王子今 ·專業史 ·22.2萬字
這是一部科普書,更是一部外科史,它圍繞著心臟外科發展各個階段的一系列人和事展開敘述,在故事發展中展示了人類挑戰心臟禁區的獨特科學歷程,完全可以稱為“像小說一樣好看的醫學史”。雖然作者的這部作品是在十年前完成的《心外傳奇》的基礎上重新創作完成的,但作者增加了大量新史料和新思考,并對一些關鍵史實重新做了補正,增加人工心臟的故事。所以,整部作品的內容更加詳實、細膩和完整,各種重要情節更加連貫,思考更深入,閱讀起來更生動和傳奇。
李清晨 ·專業史 ·22.2萬字
后唐明宗李嗣源統治的八年時間被譽為“小康”,在五代亂世中尤為難得。本書作為一部李嗣源的傳記作品,致力于從基本史實出發解讀李嗣源的政治成果。結構上以年代與話題相搭配:第一、二章描繪明宗的成長背景與王者之路,第三、四章以年代為基礎,強調明宗統治的八年時間里政治演變的過程;第五、六章則采用的話題式結構。與以往同類作品主要強調漢族政治文化對沙陀的影響有所不同的是,本書更關注沙陀給后世中國留下的政治遺產。
戴仁柱 ·專業史 ·21.8萬字
本書主要研究明代中后期太仆寺財政功能的產生及其對國家財政的影響問題。太仆寺歷來是管理國家馬政的中央行政機構,但自明代中后期開始,在賦役折銀化的大背景下,馬政賦役也開啟了折銀化的過程。兩京太仆寺所管轄的南北直隸和河南、山東部分養馬府州縣的馬戶差役、牧馬草場和馬匹等,越來越多地轉化為太仆寺的白銀收入,太仆寺因之逐漸成為錢糧衙門,建常盈庫專門管理白銀的存放和收支。明中葉以降,隨著皇室財政和國家財政的日益惡化,常盈庫中盈余的大量白銀被朝廷視為緩解各類財政危機的救命稻草,太仆寺因之被日益卷入國家財政之中,成為中央財政管理體系中的一個部分,發揮出巨大的財政功能,并對明后期的財政管理及緩解財政危機產生重要影響。本書利用大量一手史料,收集數千個數據,運用數理統計等方法對書中觀點進行嚴密的分析和論證,結論明確而可靠,是迄今第一部以財政視角系統研究明代馬政的專著。
劉利平 ·專業史 ·21.6萬字
《中國古代情報史論稿》,本書《中國古代情報史論稿》主要收錄儲道立先生從事相關教學科研工作所撰文稿,既研究思想理論,又關注人物事件,是一部完整而成熟的情報史專著。
儲道立 熊劍平 ·專業史 ·21.6萬字
1945年9月到1946年4月,蘇聯實際上從上述地區以及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移送了50余萬名日本戰俘到蘇聯各地從事原木采集、礦藏采掘、鐵路與公路修筑勞動等各種形式的勞動利用。從1946年年底起,蘇聯開始陸續遣返日本戰俘歸國,到1956年兩國簽訂《蘇日共同宣言》,實現關系正?;癁橹梗毡緫鸱呕颈磺卜低戤叀T诖似陂g,日本戰俘遣返工作經歷了前期集中遣返和后期集中遣返兩個階段。蘇聯地區日本戰俘問題是戰后蘇日關系史中重要問題,由此引發的蘇日兩國政府、民間以及國際社會間的爭論至今從未終止。本文利用蘇聯解密檔案、俄日學界最新研究成果、蘇聯地區日本戰俘經歷者回憶錄、以及對當事人訪談等形式,對戰后蘇聯政府對日本戰俘的入蘇過程、區域分布、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勞動利用及遣返過程進行系統研究和梳理。
趙玉明 ·專業史 ·21.4萬字
故實畫,是涵蓋歷史、舊聞、典故、傳說、詩意等故實元素并具有情節內容和古意托寄的古典題材繪畫。人物故實畫是傅抱石繪畫藝術中的大宗,按照畫題可分為“東晉六朝”、“明清之際”、文人與畫史故事、屈原與《楚辭》、唐宋詩意與其他等六個系列。這些畫作多取歷代名賢的風雅之事,傳達了篤厚的雅人深致與超邁的逸興襟抱。本書將傅抱石在特定時期創作中寄托的所思所感挖掘出來,并將傅抱石作為一個超越單純畫家身份的學者和文人,置于20世紀中國思想史、學術史脈絡和文人精神譜系上予以討論,以凸顯其精神風貌和思想意義。
張鵬 ·專業史 ·21.2萬字
馬立軍編著的《北朝墓志文體與北朝文化》主要考察了北朝墓志的文體特點與文化內涵。作者首先梳理了歷代有關北朝墓志研究的得失,總結并提出研究北朝墓志的基本方法當是循“例”以求“義”。其次對北朝墓志的文體演變、文例特點、敘事手法、人物內涵、文體風格等進行了全面而又細致的分析,有許多獨到看法和結論,尤其是對有關永嘉之亂前后墓志形態變化的考察,北朝墓志涅槃重生意義的分析,北朝墓志文例、人物的文化內涵,以及庾信墓志之于北朝墓志的意義等的論述,都頗具創新價值與啟發意義。就推動北朝墓志與北朝文學研究繼續走向深入的角度而言,本書亦具有方法論的實踐與示范意義。
馬立軍 ·專業史 ·21.2萬字
隨著新卜辭材料的公布以及植物考古浮選法的引入,晚商農業史有了重新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這對我們認識整個先秦時期的農業史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本書以甲骨文資料與考古材料為核心,采用多重證據法,主要討論晚商時期農業氣候、農作物、農事活動、農業生產工具、農業卜辭與農業祭祀、農業生產組織等內容。本書所涉主題,既有細節上的考證,也有總體的推進,尤其是對晚商農作物結構、農業生產工具、農業祭祀、農業地名與農業生產組織有了新的認識。
王祁 ·專業史 ·20.9萬字
本書以民國空軍的誕生、發展到最終告別歷史舞臺為主線,以其歷史功能的變遷為輔線,把這支軍隊置于20世紀前期中國大變亂、大變革的歷史大背景下,從軍事現代化和軍隊國家化的角度,全面介紹了民國陸軍的前世今生,講述了它的輝煌與罪惡,同時為讀者展現了那個時代恢弘的歷史畫卷。
姜根金 ·專業史 ·20.8萬字
思想史研究者關注歷史與思想的相互塑造,借以理解歷史中的國家、社會與個人。不過,名為“思想史”的這個領域在數十年中經歷了相當重要的改變,不惟研究重心屢經轉移,研究方法日新又新,甚至連思想史研究本身,也有化身億萬、與各專門學科融匯合流的趨勢?;谝陨侠斫猓瑥偷┐髮W文史研究院自2019年起創設“復旦大學思想史高端論壇”,每年一度,邀集全球學人,激揚思想,舊史新研。本書匯集的是2019年12月舉辦的第一屆“復旦大學思想史高端論壇”的成果。該屆論壇以“化身萬千:開放的思想史”為主旨,希望以此回應思想史研究遭遇的諸多曲折,并會聚各領域的學者共同關心思想史研究的問題。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 ·專業史 ·20.6萬字
本書以民國陸軍的誕生、發展到最終告別歷史舞臺為主線,以其歷史功能的變遷為輔線,把這支軍隊置于20世紀前期中國大變亂、大變革的歷史大背景下,從軍事現代化和軍隊國家化的角度,全面介紹了民國陸軍的前世今生,講述了它的輝煌與罪惡,同時為讀者展現了那個時代恢弘的歷史畫卷。
胡耀忠 ·專業史 ·20.6萬字
本書是一部全面呈現清末至民國甘肅、寧夏、青海三地紙幣流通面貌的著作。19世紀末20世紀初時局的動蕩與混亂,在紙幣發行領域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發行機構的不統一和紙幣種類的紛繁復雜,甘肅、寧夏、青海三地也不例外。從國家層面來說,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四大行”在甘、寧、青都發行紙幣。各個地方銀行,如甘肅省銀行、寧夏銀行、青海實業銀行,也可以經批準發行紙幣。許多錢莊、銀號、典當行等民間金融機構,也可以發行各自的錢票、私帖,并且在小范圍的地方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本書致力于梳理、分類并詳細介紹這些種類繁多的近代甘寧青紙幣。將三省區國家銀行、地方銀行及民間金融機構發行的紙幣品種盡可能搜羅齊全,按照發行機構或紙幣屬性進行分類,以時間為軸,呈現其全貌。本書著錄大量紙幣圖版,同時,還關注了許多從前往往被忽視的紙幣衍生物,如執照、本票、債券、金庫券、典契等,共計圖版1221張,每張都標明了票面尺寸、珍稀等級。除了著錄圖版,本書在介紹各類紙幣時,都對其發行背景做了簡要介紹,梳理了其發行機構的歷史沿革,回溯了紙幣的發行緣起,著錄與研究并重。這些爬梳和整理,為歷史貨幣研究者和愛好者、金融史工作者、錢幣收藏者在研究近代地方紙幣時提供了一份盡可能完整的資料,填補了甘寧青區域地方紙幣研究的空白。
于廷明 ·專業史 ·20.5萬字
一部豐富、全面的中國藝術通史。著名學者型藝術家陳滯冬先生最新原創作品,以獨特的語言與視角探索中國藝術與思想的歷史變遷。藝術史研究學者、畫家、書法家、收藏家陳滯冬先生有著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修養和豐富的藝術創作經驗。他耗時多年創作的《中國藝術史》系列叢書立足于擺脫西方中心主義下的歷史觀,以中國人的視角重新闡釋中國藝術的漫長發展歷程,并分享最新學術成果及相關考古發現。全書上迄中華先民時期,下至二十世紀初期,涵蓋繪畫、書法、建筑、雕塑等藝術類別,同時重點討論藝術作品背后的社會背景、創作思想和人文價值。可以說《中國藝術史》系列叢書既是一部全面的中國藝術通史,也是一部中國思想史。本卷展現了從史前時期至公元二世紀末期,東亞大陸內部文明是如何融合、震蕩,最終形成中華文化主流。包括:中國新石器時代彩陶文化;商周時代特有的青銅與玉器,以及文字的誕生:契刻、鑄造與手寫;代表書法藝術的形成——秦漢之際的篆隸之變;繪畫與繪畫性的覺醒——漢代造型藝術中的線條,等精彩內容。
陳滯冬 ·專業史 ·20.4萬字
《西方藝術簡史》一書,用精簡的語言,通俗地講述了西方藝術知識之精華。全書介紹了古希臘、羅馬、中世紀及文藝復興的建筑、雕刻、繪畫及工藝品,以說故事的方式,結合歷史、哲學、文學、地理、科學等因素,追尋西方藝術發展的脈絡,圖文并茂,對西方藝術知識和欣賞的普及大有裨益,是一本通俗入門的西方藝術史書。
文聘元 ·專業史 ·20.3萬字
死刑是人類社會的所有刑罰中最為古老的一種刑罰?!端佬蹋浩鹪?、歷史及其犧牲品》是由德國學者卡爾·布魯諾·萊德撰寫的一部概述死刑歷史的著作,德文版初版于1980年,出版近四十年來被頻繁引用,已產生較大影響??枴げ剪斨Z·萊德在書中通過引用豐富的史料,探究了死刑的不同緣起,論述了從遠古到近現代數千年間死刑的歷史與各種具體行刑方式。通過分析不同的社會學和心理學觀點,他以細致的論述論證了死刑的社會功能。最后將那些支持和反對死刑的論據加以對照,并且提出了一些新觀點,這些觀點明顯地為反對死刑辯護。
(德)卡爾·布魯諾·萊德 ·專業史 ·20.3萬字
四川國學院于1912年由四川軍政府創立,為全省國學機關,宗旨為“提倡國學,發揚國粹”,聘請吳之英任院正,劉師培、謝無量為院副,院員有樓黎然、曾學傳、廖平、曾瀛、李堯勛、楊贊襄、等宿儒名士。1927年并入四川大學。在15年間,始終以“國學”相號召,是當時國內國學教學研究的重鎮。20世紀初國學運動興起后,以“國學”命名的大型學術機構,四川國學院是第一所;以政府之力興辦國學院,在全國也是首創,在整個百年國學運動史上也是非常獨特的。四川國學院是近代最早出現的大型學術機構之一,具備教學、研究、出版、傳播等多項功能,它開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學術工作和它在國學教育方面的探索,都是很有價值的。四川國學院還是推動蜀學復興的重要陣地,培養的學生遍布四川,其中蒙文通、向宗魯、彭云生、李源澄等對于后來四川學術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這部著作可以加深讀者對近代文化的認知。作者運用了大量檔案資料,很多是第一次公之于眾。
魏紅翎 ·專業史 ·20.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