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套書包括:《戰爭史上》和《戰爭史下》。《戰爭史(套裝上下冊)》的第五至八卷,即史學界通常所說的《哥特戰爭史》,這一部分早在上一世紀50年代末即已由崔妙因自俄譯本譯出。此書曾列入1956~1962年度人民出版社與三聯書店介紹世界社會科學名著的第一批選題之中,選題初稿是編輯部綜合當時北京各高校與學術機構專家學者的意見擬定的。譯稿交商務印書館編輯部時正值多事之秋,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還未來得及加工便擱淺了。
(拜占庭)普洛科皮烏斯 ·專業史 ·73.7萬字
《西方科學通史》一書,從天文、數學、物理、化學、地學和生物六個領域,分門別類地將西方科學發展歷程與偉大科學家的精彩人生呈現在讀者眼前。讓人們從天文到地理,從宏觀到微觀全面認識我們的世界。此外,書中還記述了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如阿基米德、歐拉、牛頓、達爾文、居里夫人、愛因斯坦等人的逸聞趣事。作者以豐富的學科經典、有趣的人物傳記、通俗易懂的文字,梳理了西方科學的學科史,使整個社會科學發展的脈絡更加清晰明白。
文聘元 ·專業史 ·34.7萬字
美國《獨立宣言》是世界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歷史文獻之一?!墩摗芬粫环矫婵疾臁丢毩⑿浴纷终寰渥玫钠鸩荨⑿薷暮投ǜ宓倪^程,具體而微地展示一個政治文本如何在涂涂改改中逐漸成形;另一方面分析其理論基礎和文學特色,條分縷析中重點闡述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最為重要的基本理論――自然權利論。全書文辭機智而優美,理論闡述生動而富于洞見。
(美)卡爾·貝克爾 ·專業史 ·11.8萬字
《兒童健康管理全書》共分上、下兩篇:上篇側重關注兒童的身體健康,分別從飲食習慣、睡眠習慣、運動習慣、行為習慣、疾病預防、環境衛生、食品衛生、杜絕污染源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下篇側重關注兒童的心理健康,分別從情緒控制、外界刺激、社交習慣、適應性的培養、心理疾病的預防等方面進行了細致的闡述。本書旨在降低孩子患身體疾病和心理疾病的概率,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辛芝榮 ·專業史 ·6.3萬字
《中國社會史》是呂先生的重要史學論著之一。全書以農工商業、財產、錢幣等十八個講題為經,以時間為緯,對我國歷史上重要的社會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作了深入而系統概括的論述,歷來是學習和研究中國古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參考專著。其所論述的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及各項制度,大都從遠古社會一直敘述到民國時代,也就是作者生活和寫作的現當代,具有通貫古今、追溯源流、詳其流變的特點。
呂思勉 ·專業史 ·52.7萬字
本書詳細概述了漢語語音的發展歷史,介紹了漢語語音史的一些基礎知識。全書分為導論、歷代的音系和語音的發展規律三大部分。在導論中,作者對研究漢語語音史要具備的四方面基礎知識進行了論述。在歷代的音系中,梳理了從先秦至現代的音系發展變化,并提供了歷代語音發展表。最后,在語音的發展規律中,總結出語音發展的四種主要方式。
王力 ·專業史 ·26.1萬字
平安時代,武士是私人的武裝力量和天皇制政權的叛逆者;幕府時代,武士是挾天皇號令天下的統治階級和民族楷模;明治、大正和昭和時代初期,武士是資產階級政權的掌舵人,既塑造了日本舉世矚目的現代化成就,也使日本在軍國主義泥潭中越陷越深。本書以武士為主線,論述“武士的興衰嬗變”、“武士的軍事統治”、“武士的戰爭精神和理想價值”。闡明武士如何從私人性的武裝集團發展成為行使政治權威的封建統治階級和民族楷模,進而又演變成為日本現代化主角的歷史過程,再現武士的真實全貌。闡明武士的軍事統治如何改變了日本的歷史方向和社會制度,使日本走上了重武輕文的軍國主義道路,以及武士治國的政治遺產對現代日本的影響。闡明武士道如何從私人性暴力集團的道德規范和行動準則發展成為幕府時代的理想價值和統治思想,進而又成為現代社會的理想價值和統治思想,如何與日本民族文化相互滲透、相互滋養,并成為日本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
婁貴書 ·專業史 ·38.6萬字
在美洲這塊新發現的大陸上,早期的殖民者總能碰到各種自己從未見過的東西,逼得他們幾乎從第一天開始就在修補自己的詞匯庫,從mosquito(蚊子)、persimmon(柿子)到swamp(沼澤)……他們或是借用印第安語言的詞匯,或是組合拼湊已有的英語單詞,自創了不計其數的美式新詞。全書涵蓋從食物、電影、游戲、廣告、購物等21個領域的新詞,作者用一個又一個鮮為人知而有趣的歷史故事,揭曉了成千上萬美式英語單詞、短語的真正起源。亞美利哥在僅有的3次新世界遠航中始終毫無成就,但最后為何美洲大陸(America)因他而得名?一個既沒有樹林(wood)也沒有冬青(holly)的塵土飛揚的沙漠小村莊如何成為好萊塢(Hollywood)?翻開本書,發現美式英語單詞背后的奇聞逸事!
(英)比爾·布萊森 ·專業史 ·32.6萬字
本書以民國海軍的誕生、發展到最終告別歷史舞臺為主線,以其歷史功能的變遷為輔線,把這支軍隊置于20世紀前期中國大變亂、大變革的歷史大背景下,從軍事現代化和軍隊國家化的角度,全面介紹了民國海軍的前世今生,講述了它的輝煌與罪惡,同時為讀者展現了那個時代恢弘的歷史畫卷。
胡耀忠 ·專業史 ·19.9萬字
本書以民國陸軍的誕生、發展到最終告別歷史舞臺為主線,以其歷史功能的變遷為輔線,把這支軍隊置于20世紀前期中國大變亂、大變革的歷史大背景下,從軍事現代化和軍隊國家化的角度,全面介紹了民國陸軍的前世今生,講述了它的輝煌與罪惡,同時為讀者展現了那個時代恢弘的歷史畫卷。
胡耀忠 ·專業史 ·20.6萬字
河流對文明進程造成的影響超乎我們的想象。大河是古文明的動脈,人類燦爛的文明遺產幾乎都離不開河流的哺育。一方面,河流提供了水資源和交通方式,使早期人類的繁衍與交流成為可能,在文明發展后,又推動了農業、工業、貿易進程,提供新型能源,為社會的繁榮提供了動力。另一方面,河流作為一種天然的資源和屏障,不僅可以是國家的邊界,甚至能夠催生民族文化認同,河流治理也廣泛牽涉社會的政治經濟問題,對人口遷徙、生活方式、社會結構等造成了深遠影響。今天,隨著氣候變化和城市發展,我們與自然的關系正發生改變,在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河,機遇和危機暗流涌動。勞倫斯·C.史密斯是一位長期關注人類水文環境的科學家,對河流與人類社會間永恒卻未被重視的關系有深切認知。在這本書中,他以廣博的筆觸探索我們熟悉又陌生的水域,追溯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更迭,講述了河流作為一種自然力量與人文社會間錯綜復雜的關聯。
(美)勞倫斯·C.史密斯 ·專業史 ·18.1萬字
《民族史》對中國歷史上的漢、匈奴、鮮卑、丁令等十二個主要族系作了系統的敘述,并附有詳盡的考證文字,對其居地、族系、制度及歷史地位等進行了細致的考察;《民族演進史》則從宏觀上概述了中國民族的起源和形成、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近代中國民族所受的創痛、面臨的問題和復興之路等等,文字淺顯易讀,吸收了當時國內外的民族學理論,系供學生閱讀的通俗讀物。
呂思勉 ·專業史 ·28.1萬字
《漢書·藝文志·六藝略》的基礎是劉向所校西漢秘府六藝書錄,屬于《漢志》目錄體系的中心部分。這是最早的一份六藝類著作目錄,也是早期學術史的綱目文獻。本書是作者日常閱讀和研究時關于《漢書·藝文志·六藝略》的考辯文字匯集,著意從學術史角度考察書籍的流變,可看成一部用注釋和箋證寫成的書籍史。其中有個人的研究,也兼采前人成說,考辯因需而設,要而不煩,對我們深入了解《六藝略》和早期書籍史應有助益。
徐建委 ·專業史 ·14.5萬字
本書概括地敘述了從古希臘開始到一九一七年俄國革命為止的歐洲文學發展的歷史,向廣大讀者,尤其在校大學生,提供一些基本知識。全書分為八章,每章敘述一個時期歐洲文學的輪廓,并緊密聯系當時的歷史與思潮:每章又分別敘述這一時期若干國家的文學發展,著重論述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從而構成本書作為文學史的特色。
楊周翰 吳達元 趙蘿蕤主編 ·專業史 ·47.2萬字
1945年9月到1946年4月,蘇聯實際上從上述地區以及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移送了50余萬名日本戰俘到蘇聯各地從事原木采集、礦藏采掘、鐵路與公路修筑勞動等各種形式的勞動利用。從1946年年底起,蘇聯開始陸續遣返日本戰俘歸國,到1956年兩國簽訂《蘇日共同宣言》,實現關系正常化為止,日本戰俘才基本被遣返完畢。在此期間,日本戰俘遣返工作經歷了前期集中遣返和后期集中遣返兩個階段。蘇聯地區日本戰俘問題是戰后蘇日關系史中重要問題,由此引發的蘇日兩國政府、民間以及國際社會間的爭論至今從未終止。本文利用蘇聯解密檔案、俄日學界最新研究成果、蘇聯地區日本戰俘經歷者回憶錄、以及對當事人訪談等形式,對戰后蘇聯政府對日本戰俘的入蘇過程、區域分布、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勞動利用及遣返過程進行系統研究和梳理。
趙玉明 ·專業史 ·21.4萬字
古人如何面對瘟疫?瘴氣是真實存在抑或只是出自人心的幻想?古時候的醫患關系是怎樣的,他們也有醫患矛盾嗎?于賡哲教授長期致力于中國中古時期醫療社會史的研究,認為“疾病比很多因素更能長遠影響人類歷史”,“在摸索人與社會甚至人性的基本規律的時候,醫療與疾病是一個絕佳的窗口”,本書通過對海內外大量史料的爬梳整理,剖析實際案例,探索疾病與人心、醫療與社會、中醫與西醫之間的關系,嘗試發掘文字背后隱藏的史實,并提供一種思路,試圖將傳統醫學從“科學還是迷信”的窠臼中拉回來,還原中國古代醫學本來面貌。其切入點既有醫學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醫者形象的模塑、醫患關系的探討,亦有對古代的衛生體系、瘟疫致與治的思維模式、性病對青樓文化的影響、宋代墓葬壁畫背后的醫藥文化等問題的思考。
于賡哲 ·專業史 ·23.1萬字
本書為第一個禮制類國家社科重大項目“中國禮制變遷及其現代價值研究”的結項成果,是對先秦至近現代禮制變遷的一次系統梳理和總結。分為先秦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編、唐五代遼宋金編、元明清近現代編四冊。本書首次將1949年之前的中華傳統禮制的變遷劃分為:前禮制時期、王國禮制時期(海岱大汶口——龍山文化時期)、王權禮制時期(夏商周到戰國)和集權禮制時期(亦可稱為皇權禮制時期,秦統一到1949年之前);每時期又劃分為若干階段,并對每個禮制發展時期的基本脈絡、禮儀重大變遷做了系統的歸納和考察。本書在論述各時期禮制變遷的基本線索、情狀的前提下,選擇一些前后有聯系、有著重要研究價值的禮儀形式加以深入研討,以揭示中華傳統禮制變遷的某些規律與特點,同時也顯現出不同時期不同禮制的特點、禮制變遷與權力機構的關系、禮制變遷與社會政治集團的關系、禮制變遷與思想(宗教)的關系、禮制變遷與民族關系、禮制變遷與域外(國外)影響之關系、禮制轉型與社會性質演變關系、中華傳統禮制的內在價值、意義,等等。
湯勤??傊骶?/a> ·專業史 ·150萬字
上至國家主權,下至百姓生活,無不與地名緊密相關。地名是寫在大地上的歷史,是歷史文化的活化石。一個地名就牽動著一根歷史文脈,千千萬萬個地名便匯成了中華民族尋根的方向,是必須要傳承的文化遺產。本書以地名為切入點,詳細講述了中國歷代地句的發展及研究的清晰脈絡,為讀者揭示了地名背后所承載的歷史文化根基及人與自然的美妙融合。
徐兆奎 韓光輝 ·專業史 ·9.8萬字
本書是大運河申遺成功后首部全面系統介紹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的書籍,對運河沿線的文化符號從文化傳承、文化認同和文化走出去等層面進行了全面的梳理與研究。本書分中國大運河的概念及發展階段、中國大運河與漕運、世界遺產的中國大運河、中國大運河遺產點介紹、中國大運河遺產的保護、琳瑯滿目的中國大運河遺產、中國大運河與歷史名人、中國大運河與城市發展、中國大運河歷史文化、中國大運河與旅游發展等十章。
姜師立 ·專業史 ·9.5萬字
后唐明宗李嗣源統治的八年時間被譽為“小康”,在五代亂世中尤為難得。本書作為一部李嗣源的傳記作品,致力于從基本史實出發解讀李嗣源的政治成果。結構上以年代與話題相搭配:第一、二章描繪明宗的成長背景與王者之路,第三、四章以年代為基礎,強調明宗統治的八年時間里政治演變的過程;第五、六章則采用的話題式結構。與以往同類作品主要強調漢族政治文化對沙陀的影響有所不同的是,本書更關注沙陀給后世中國留下的政治遺產。
戴仁柱 ·專業史 ·21.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