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度龂尽芬彩嵌氖分凶顬樘厥獾囊徊浚蚱溥^于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范。
陳壽 ·史家名著 ·24.4萬字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是梁啟超的史學代表作,原為其任教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校時所編撰的講義,充分闡述了清代學術的發展狀況,及其在中國歷史和文化發展中的價值和地位。本書共分16講,以社會思潮、學派人物和學科發展為線索,展現了中國學術在17世紀至19世紀三百年間的變遷,內容翔實,觀點新穎。在學術史的研究和寫作上,本書具有開創性的價值,已成為相關專業研究者的必讀書目。通過本書,讀者不僅能感受到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還可全面、系統地了解清代學術,以及中國歷史發展與思想文化的聯系。
梁啟超 ·史家名著 ·24.4萬字
《史記·世家》主要記述的是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跡和特別重要的人物事跡。雖然孔子和陳涉并非諸侯或貴族,但在世家中也對他們進行詳細地描繪,只因他們在歷史上的作用和影響非同尋常。各諸侯王的成敗得失,更加真實地還原了歷史的面貌,更深層地了解和認識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文化的特質及淵源。
(西漢)司馬遷 ·史家名著 ·23.7萬字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作者張高評教授研究《左傳》四十余年,學術心得積累無數,現取精用宏,粹選《左傳》名篇二十四,分敘事、辭令、議論三大單元,每單元分原典、為便利讀者,分原典、鑒賞、評林、語譯四大欄目,尤以鑒賞一欄彰顯作者學養和功力。該書原名《左傳英華》,取韓愈《進學解》“含英咀華”之意,現納入道善文化公司“人與經典”叢書系列,以原典命名。該書脈絡清晰、難易適宜,實為初學者研讀《左傳》的階梯,探索《春秋》的津梁。
張高評 ·史家名著 ·23.3萬字
本書是張居正對《資治通鑒》的講評和解析,每一段《資治通鑒》原文的后面,都附上了張居正的點評,可謂字字珠璣,飽含深刻的哲理。張居正曾先后擔任明穆宗隆慶皇帝的侍講侍讀,明神宗萬歷皇帝的知經筵官,可謂兩代帝師。全書上起三皇五帝,下至五代后周世宗柴榮,,涵蓋面極廣,文學性極高。
張居正 ·史家名著 ·23萬字
在這里,有著許多顛覆你認知的歷史真實:“大明”的國號,來源竟是《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在國子監,頂撞老師不僅可能被關禁閉,甚至可能被梟首示眾;明初屢建奇功的大明衛軍,僅過了一百年就被認為只能干苦力;……在這里,你能收獲讀史的全新方法:歷史一點也不枯燥:不僅有新奇的史實,更有許多潛藏的蛛絲馬跡等你去探尋。一代歷史大家吳晗用全新的讀史方式告訴你:原來,歷史也能像推理小說一樣,在蛛絲馬跡之下探尋被掩蓋的真相!
吳晗 ·史家名著 ·22.3萬字
《國語》相傳為春秋時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全書共21卷,分別記載了西周末年至春秋時期(約BC967BC453)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的史事,是我國最早的國別史。國語保存史料豐富,史實詳細生動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戰國)左丘明撰 (三國吳)韋昭注 ·史家名著 ·21萬字
《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其過于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范。
陳壽 ·史家名著 ·20.5萬字
章學誠所撰《文史通義》是一部開風氣之先的著作,書中主張借古通今,所論涉及史學、文學、校讎學等多種領域,頗多創獲,其中“經世致用”、“六經皆史”、““史德”等著名論斷,影響尤為深遠。《文史通》〉與竭慮各幾的《史通》一起被視作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的雙璧。
章學誠 ·史家名著 ·20.2萬字
錢穆的得意門生、“中國史學界的樸實楷?!薄⑴_灣“中研院”院士嚴耕望畢生經驗傾囊相授。兩岸三地歷史院系公認治史入門必讀,內容涉及歷史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具體規律、論題選擇、論著標準、論文體式、引用材料與注釋方式、論文撰寫及改訂,以及努力途徑與生活修養等諸多問題。紀念嚴耕望誕辰100周年增訂版;新增2萬字《錢穆傳》大陸首發。行銷35年經典升級?特約導讀?專名索引。《治史三書》是歷史學家嚴耕望先生以個人治學心得為基礎,融合梁啟超、陳寅恪、傅斯年、錢穆等幾代史學大家的治史經驗著述而成的一部史學方法論著作,被認為是“金針度人”的治學入門書,語言質樸流暢,誠摯親切,務求實用,可謂金針度人,功在學林。
嚴耕望 ·史家名著 ·20.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