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一套讀了就停不下來的中國簡史。帶你在嬉笑怒罵中,看盡世間百態。在腦洞大開的“段子”里,看懂每個朝代內在的氣質。幾乎每一頁都有笑點,讓你在極短時間內通盤了解中國古代歷史,幫你建立更有現代感的大歷史觀。閱讀沒門檻,夠通俗!適合對“中國通史”望而卻步,想要入門的你;喜歡看歷史故事、開闊視野的你;課業繁重,想要提升閱讀興趣,同時漲知識的你。
腦洞老爸 ·普及讀物 ·40萬字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權力斗爭最激烈的朝代,終其一朝,皇帝斗閣臣,閣臣斗閣臣,閣臣斗宦官,斗爭之慘烈,花樣之繁多,令人“嘆為觀止”。而無休無止的內斗,也耗盡了明朝的國力。嘉靖大禮議:皇帝斗閣臣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暴亡無嗣,其堂弟朱厚熜繼位,稱嘉靖帝。此后,關于以誰為宗法義上的父親,嘉靖帝與朝臣們爭論不休。沖突最激烈時,包括內閣大學士毛紀在內的二百余名護禮派官員集體跪于左順門外情愿,換來的卻是嘉靖帝當廷杖責的命令,其中有十七人被活活打死。在這一頓棍棒之后,敢與嘉靖帝唱反調的大臣越來越少,皇權一度壓倒閣權。
宗承灝 ·中國史 ·40萬字
在一戰結束一個多世紀后,《滔天洪水》回顧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試圖從新的視角回答:一戰后的國際秩序緣何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國際聯盟為何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從美國參戰到全球金融危機,亞當·圖茲描述了美國經濟和軍事力量重塑世界的過程。通過追溯各國如何適應美國中心的新格局,以及如何滑向法西斯主義,《滔天洪水》對當今世界秩序起源的論述,必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看法。
(英)亞當·圖茲 ·世界史 ·40萬字
兩千多年來,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造就了中國自成一體的大一統傳統和中華文明富有韌性的延續性。但自張騫鑿空西域開始,歷朝歷代都有層出不窮的使者、僧侶、商人懷著不同的使命和目的,從中國出發,或穿越西部高山戈壁,或遠渡重洋,一路向西探索中土以外更廣闊的世界,他們帶回來的物質和思想也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生活世界。絲綢之路由此誕生。這是一部古代中國與西方世界兩千年的文明交流史,也是一部中國視角下的絲綢之路形成、興盛、演變和衰弱的宏大歷史。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史料挖掘,以生動通俗的文字,還原了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外交家、僧人、探險家等的傳奇經歷。西漢時期,張騫作為使者向西溝通大月氏和烏孫合擊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唐朝時期,玄奘遠赴印度取經進入宋朝,東南海上貿易貿易興盛,瓷器、絲綢遠銷海外明清時期,伴隨著海禁政策的嚴格執行,絲綢之路逐漸衰弱。絲綢之路不僅是歷史上的征服之路、信仰之路、貿易之路和帝國之路,在當下全新的時代背景下,也是決定著人類文明走向的未來之路。
郭建龍 ·中國史 ·39.9萬字
《沖擊與回應》:本書在“沖擊-回應”模式的框架下,試圖分析中國近代歷史上一條重要的線索:面對西方的強勢擴張,中國精英階層如何理解這個陌生的文明,以及如何存續本國的文化、政治和社會體制。本書通過選取近代歷史文獻中的部分核心史料和經典篇章,全景式地展現了近代中國幾代先鋒人物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古代中國的戰爭之道》:本書集合了八位著名漢學家對古代中國軍事史的細致分析,研究內容囊括了野戰與圍城、外征與內討、御侮與平亂,起于公元前632年,止于公元1556年,跨越先秦、西漢、唐、宋、明各代,通過城濮之戰、征伐匈奴、淮西之役、襄陽圍城、鄱陽之戰、土木之變、剿平倭寇等經典戰例,呈現出經常被忽視的古代中國的軍事風格和軍事傳統。
(美)費正清等 ·中國史 ·39.9萬字
從1914年到1945年,世界經歷兩次大戰的浩劫,人們從未如此渴望和平。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和平曙光初現,羅斯福、斯大林、丘吉爾帶著精明的談判代表,在雅爾塔舉行秘密會議。短短八天里,三巨頭手握大小不等的籌碼,時而兩兩聯手,時而互相背叛,時而強硬,時而妥協,在理念與現實、道義與利益、意識形態與地緣政治之間搖擺權衡。他們想盡快結束戰爭,想維護戰勝國的利益,還想遏制一切戰爭的根源,而這一切,都是以小國的利益為代價的。波蘭、德國、中國……許多國家的戰后軌跡就此改變。會議結束時,與會者充滿了樂觀的希望,他們了各自想要的,也相信雅爾塔精神所代表的妥協和諒解,將成為戰后盟國關系的基礎。然而,1947年,鐵幕降下,冷戰開始。雅爾塔成了錯失和平機會的象征。哈佛大學東歐史專家沙希利·浦洛基則要為雅爾塔會議正名。他梳理蘇聯解密檔案、各國政府文件、與會者回憶錄和未發表日記,生動了這場爭議極大、影響深遠的會議。他重建當時的情勢,從會議參與者的選擇、計算、利益、理念出發,證明雅爾塔雖是通往分裂、危險的世界之路上的重要一步,卻絕非冷戰的肇因。
(美)沙希利·浦洛基 ·史學理論 ·39.9萬字
周敦頤史料從宋代開始就斷斷續續出現,以濂溪志和周敦頤集為主要形式,大概有60種左右,這些文獻在周敦頤本人著述的基礎上,還收集了大量周敦頤相關史料,是深入開展周敦頤的研究的重要基礎。但還有大量文獻被遺漏在古代文獻中。本書在收集100多種左右的江西、湖南、廣州、江蘇、四川地方各級省市縣地方志、從宋到清的個人文集、道藏等大型叢書的基礎上,搜集散落其中的周敦頤史料,經過考證校勘,編纂而成。以期能提供周敦頤研究的必要文獻,作為引玉之磚,推進濂溪學、宋明理學研究。本書圍繞的主題是周敦頤本人及其后裔的詩歌、題詠、頌揚等相關史料,以及他個人的思想著述。
王晚霞編著 ·中國史 ·39.8萬字
本書以世界歷史為主干,以古國文明、社會變遷、戰爭風云、科學進步,民族革興、工業發展等事件為多姿多彩的枝葉,使讀者們在緊張的學習和工作之余,既讀了歷史,又長了知識,更開了眼界。如果說一個民族的歷史像一條千絲萬縷擰成的線,世界史則更像一幅由不同畫面構成的巨幅長卷,它們自成一體,又相互關聯。在這幅畫卷上我們可以看到,人類文明的創造史事實就是時間與空間的革命,當人類登上月球不再是夢想,當踏上宇宙已成為現實,當先進的交通工具將人們之間的距離縮得越來越短,當人類生存的環境及未來命運聯系得越來越緊密時,地球變成了一個“村莊”,作為村民的我們每一個人,了解世界歷史和世界歷史大事就是在了解我們的身世。
雅瑟 楊麗麗編著 ·世界史 ·39.8萬字
本書由緒論、方志的起源與發展、方志體例、方志編纂基礎、志書各種體裁編寫、諸志編纂探討、方志的資料工作、方志功用與讀志用志、舊志整理、方志續修、方志評論、地方志與地方年鑒和方志事業管理等13章組成,是一部既可用于方志學課程教學與方志編纂培訓,又可服務于方志事業發展、推進方志學學科建設的論著。
楊軍昌 ·史學理論 ·39.7萬字
本書充分汲取改革幵放40年來渤海國史研究所取得的豐碩成果,采用紀傳體、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相結合的方法,系統記述唐代渤海國興起、繁榮、衰落的歷史進程,全面梳理政治制度、經濟貿易、地理交通、對外交往、文化教育、民族習俗、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的發展與進步,客觀評價重要歷史人物,考查論證若干存在較大爭議的問題,充分闡釋作者的見解。本書的特點是史料翔實,觀點鮮明,深入淺出,富有新意。
魏國忠 楊雨舒 ·民族史 ·39.7萬字
《鳴沙習學集》,徐俊撰,收錄論文、札記、書評三十余篇,其主體都與敦煌吐魯番文學相關。全書按照論文、劄記、書評及附錄編排,大致分為先唐詩、唐五代詩、歌辭、學術史等四類,各類基本按寫作時間或發表先后為序,個別略具綜合性質者置于類末。作者自述其近三十年學術經歷云:“1986年前后,因為承擔責編陳尚君先生《全唐詩補編》(包括王重民先生等《全唐詩外編》修訂本)的緣故,我開始接觸敦煌寫本文獻,并嘗試對有關敦煌詩歌進行查考和輯錄。到1991年,基本完成敦煌詩歌寫本的普查、校錄;1995年完成《敦煌詩集殘卷輯考》初稿,并列入中華書局發稿計劃,2000年6月正式出版。……我曾取王重民先生《敦煌曲子詞集》、任半塘先生《敦煌曲校錄》和《敦煌歌辭總編》、饒宗頤先生《敦煌曲》等校讀對勘,因而對敦煌歌辭類寫本有所關注和了解。”因此,作者在敦煌吐魯番文學這塊學術沃土上,至今已孜孜耕耘三十年;而這本論文集的編纂,可以說是一次學術大豐收。隨著新材料的發現和信息技術的運用,作者在盡量存其原貌的基礎上,又對論文略有校正,足見作者學術之謹嚴。
徐俊 ·文物考古 ·39.7萬字
17世紀30~70年代的明末農民戰爭是中國古代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農民戰爭。作者充分運用官方和私家撰述,以及檔案資料,細致論述了明末農民戰爭的整個發展過程和具體作用。修訂版經作者傾力校核增訂,為讀者展現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袁良義 ·中國史 ·39.7萬字
原著百分之十的厚度,呈現百分之百的精華!濃縮原著三大精華——篇篇都寫轉折巨變、章章都有獨到分析、頁頁都是優美文筆!1787年,愛德華·吉本創作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問世。兩百年來,《衰亡史》以其三大精華成為至高經典:1.對歷史轉折巨變的梳理;2.精辟獨到的分析;3.優美的文筆。正是這三大精華使其至今仍是文史界的至高經典。但500萬字的原著讓不少讀者望而卻步。為此,精華本濃縮原著十二本,以十分之一的厚度保留了原著的三大精華。
(英)愛德華·吉本 ·世界史 ·39.7萬字
本書是原國民黨將領關于抗日戰爭粵桂黔滇四省抗戰之親歷記錄。本書原書名為《粵桂黔滇抗戰》,叢書名為《正面戰場: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2013年1月由我社出版,原書號為ISBN978-7-5034-3701-4,現應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的要求,將該書納入《文史資料百部經典文庫》叢書重新出版,只是版式重新設計,內容不作改動。特此說明。粵桂黔滇抗戰,指抗日戰爭時期內,在廣東、廣西、貴州、云南四個省(區)內所進行的各項戰役。從一九三八年十月,日本侵略軍在廣東大亞灣登陸起,至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止,抗戰八年中,在這四個省(區)作戰時間長達七年。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中國史 ·39.7萬字
1789年,法國大革命一聲炮響,為世界送來了現代民族主義。與法國近在咫尺的意大利半島馬上感受到了這股風潮。1796年,為了對付奧地利在意大利的盟友,拿破侖率軍進入半島。自此,意大利民族國家的建構成了意大利知識精英和政治精英優先考慮的議題。1802年,拿破侖在半島北部成立意大利共和國。可法國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幫助意大利建國,而是掠奪意大利的財富。1815年拿破侖倒臺后,意大利重新回到四分五裂的狀態。不過,舊勢力的復辟擋不住意大利民族主義的流行。意大利精英最終選擇了由皮埃蒙特—撒丁王國領導意大利統一運動。1861年,在拿破侖三世的幫助下,經過一系列戰爭,意大利王國宣告成立。然而,意大利只是實現了政治統一,并未實現精神統一。二戰后,意大利通過加入歐共體實現了經濟飛躍。如今,它是發達國家俱樂部G7的成員,擁有菲亞特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但同時,黑手黨在南方依然活躍,主張分離的政黨北方聯盟聲勢日大,人們開始質疑統一,意大利仍然是個未完成的民族國家。
(英)克里斯托弗·達根 ·世界史 ·39.7萬字
《古代埃及史》是我國埃及學主要奠基人劉文鵬先生的重要專著,是迄今為止中國學者撰寫的篇幅最大、內容最為豐富的古代埃及史專著。全書除導論以外,共分12章,從古埃及舊石器時代史前文化敘述起,至7世紀阿拉伯人征服埃及止。它以文明的演進為主線,敘述了古埃及人由城市國家發展到統一王國——帝國并由盛到衰的過程,揭示了埃及文明的起源。本書運用英、俄、日等多語種文獻資料和考古材料,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展開介紹,內容豐富,可讀性強。
王鐵錚主編 ·世界史 ·39.6萬字
本卷論述的是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合作并開展國民革命的歷史時期。在這個時期,國共兩黨的力量對比以及各自所發揮的歷史作用使得這段時間的中國社會充滿復雜的矛盾和斗爭。本卷以國民黨改組、國共合作、聯合進行北伐戰爭,國共合作推進國民革命為主線敘述這一時期的歷史,客觀地陳述了國共合作對當時社會所起的推動作用,以及國共之間的矛盾和紛爭,直到破裂的過程。對那個時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作了客觀準確的評述,吸收了大量最新研究成果,對這些重要大事件發生的背景、過程、結果以及歷史影響作了細致的介紹。
王奇生 ·中國史 ·39.6萬字
當今國內外有關近代婦女運動的史專著頗多,不少僅是論文的匯編,并非按年代編寫的真正史著。有的雖是史著,由于近代包括民國時期,晩清內容受壓縮。且婦女運動含有農民,如太平天國、義和團中的婦女問題,也有工人中的女工問題,而非女權問題,所以這些婦運史著作中論述女權史內容進一步受圧縮。本書是目前國際上唯一一本晩清女權史專著。
方祖猷 ·專業史 ·39.6萬字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美國股市暴跌。美國和全球經濟從此進入了漫長的大蕭條。對千百萬人而言,生活成了吃、穿、住的掙扎。普遍的不安全感籠罩之下,從貧民到巨富,無人幸免。普利策獎得主斯特茲·特克爾采訪了從新政官員、商業巨子到農夫、工人等各個行業、階層的數百人,以第一手資料反映了經濟大蕭條怎樣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當年的苦日子又是如何在今天的咀嚼下回味無窮的。特科爾的作品為美國建立起一部持續、寬廣、自下而上的平民史,他本人更成為芝加哥城的標志和美國幾代人的集體記憶。
(美)斯特茲·特克爾 ·口述史 ·39.6萬字
《契丹史》是一部視角獨特,全面、綜合地論述契丹民族崛起、成長、壯大、衰亡的史學專著。本書共分為七卷:通史、典志、傳記、考異、圖表、大事編年、主要文獻書目。本書在國內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廣泛吸收了歷史文獻以及近年考古發掘的最新研究成果,吸收了作者已經發表過的研究成果,是作者多年來教學與科研成果的匯總與總結。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契丹王朝是以北方少數民族契丹族為主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權,本書正是從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點出發,從中探尋契丹王朝發展的歷史規律及其特點,以期反映這一歷史時期多元一體的時代特色。
武玉環 ·民族史 ·39.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