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一部斷代史著作,講述的是廣義的三國時代,即從東漢末年到西晉統一近百年間的史事。書中對漢末群雄割據和魏、蜀、吳三國的興衰過程進行了細致的敘述,并對其中的重要人物和史事進行了辨析,根據史料記載,糾正了一些通行說法的錯誤;對三國時代的制度變化與創新、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以及學術文化和文學創作的成就等也進行了梳理,全面展現了三國時代的面貌。本書史料扎實,論述嚴謹,語言簡潔流暢,是一部既有厚重的學術分量,又流暢易讀的斷代史著作,具有較高的出版價值。
馬植杰 ·中國史 ·30.4萬字
影視作品中的貴女形象,或知書達理,琴棋書畫無一不通,或傲嬌跋扈,以權謀私作惡多端。其實,古代真實的高門貴女,其生存狀態要比影視劇中的更為矛盾和復雜:她們享受家族財富帶來的錦衣玉食與頂級教育資源,卻也被禮教制度切割成家族利益的符號。“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訓誡與世家大族的精英教育形成奇妙平衡。貴女們研習琴棋書畫不僅為提升個人修養,更是作為婚姻談判的附加價值。北魏元季聰的故事印證了這種矛盾:她雖精通文史,卻在政治聯姻中淪為權力紐帶,詩賦才情最終成為裝點夫家門楣的花邊。教育賦予她們的表達權,始終被限制在“不逾禮法”的框架內。但貴女群體從未放棄對主體性的追求,她們在妝匣、詩箋與園林中埋藏的精神火種,構成了古代女性最隱秘的覺醒史。而本書,從古代高門貴女玩什么開始,邀您一起走進貴女們的雅趣之中,點燃那剎那文明的精神火種。
張了了 ·隨筆 ·3.1萬字
本書是一部關于波斯帝國的全新權威著作,主要講述了從居魯士開創波斯帝國到波斯帝國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征服為止的歷史。本書重點講述了大流士在統治期間采取的一些改革措施,也說明了他如何以此管理文化多元、族群多樣而復雜的帝國。從書中,讀者可以讀到,波斯的君王們統治著從利比亞延伸到亞洲的草原、從埃塞俄比亞到巴基斯坦的帝國。波斯帝國擁有傳說中的波斯波利斯宮城,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君主們在這里舉行規模宏大的宮廷儀式。本書擺脫了西方史學的影響,立場理性客觀,自出版以來廣受好評,影響深遠。
(英)勞埃德·盧埃林-瓊斯 ·世界史 ·26.1萬字
本書是孫皓暉繼小說《大秦帝國》之后聚焦于秦文化的全新歷史隨筆集,分為歷史遺跡、古今人物、文化藝術三大主題,深入挖掘秦文明的核心精神。書中既有對歷史地標如長安、秦嶺、咸陽的贊嘆,也有對歷史人物如李靖、楊修的深情緬懷,以及通過詩酒文化展現秦風秦腔的豪邁與詩意。全書融歷史文化、文學感悟與個人行走體驗于一體,展現作者數十年來對秦文化的深刻思考,謳歌秦文明的質樸與雄渾。孫皓暉作為暢銷歷史長篇小說《大秦帝國》的作者長期關注秦文化,對于《大秦帝國》的書迷來說,本書是他們走近秦文化的又一讀物。
孫皓暉 ·隨筆 ·5.8萬字
本書由布克哈特于1865—1885年間在巴塞爾大學為授課而作的筆記和手稿片段集合而成。作為19世紀杰出的文化史、藝術史家,布克哈特在書中從自身文化視野與價值立場出發,以筆記的形式對從古代到大革命時代的西方歷史進行了極具個人風格和審美意味的呈現與描述。通過對19世紀貫穿整個政治領域的公理——平等主義的大眾民主,不受約束的資本主義及其消費主義、物質主義,福利國家——進行深刻的反思與批判,布克哈特挑戰乃至顛覆了由啟蒙主義和理性主義主導的線性歷史進步觀,主張從希臘羅馬、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及其人文主義傳統中尋找應對現代西方文化危機的精神力量。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 ·普及讀物 ·19.9萬字
本書是一部關于遼、金兩朝農業與地理的學術著作,從廣義農業的視角,探討了遼金時期的人地關系。遼金兩朝囊括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有著各具風貌的自然地理單元,同時還有幾條具有重要意義的農業界線橫貫全區。與兩宋王朝相比,其在政治、經濟乃至軍事方面都有著更為劇烈的變動,由此引起的人口遷移等社會因素,不斷推動農業生產地域結構的變革。作者在全面復原遼金兩朝農業地理面貌時,著重分析了草原農耕區形成前的環境特征、遼金王朝建立后的人口流動特征、農業生產活動的地域特征、農作物種類與種植制度的地理格局等問題。全書立足傳統文獻,結合考古發掘與實地考察,對遼金兩朝農業活動的區域特征及其歷史過程做了整體討論。
韓茂莉 ·歷史地理 ·17.7萬字
從《中國新文學大系(1917-1927)》的編纂到當下若干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料研究專著的出版,史料在中文學科學術發展中的作用愈來愈受重視,“史料熱”已經成為近十年以來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領域引人矚目的現象。本書作者通過理論辨析和具體研究實例,深入討論文學史研究實踐中史料整理、運用的經驗與問題,同時分析史料視域如何進一步激活和豐富作家作品研究、文學思潮研究、文學史研究。全書從宏觀到中觀再到微觀,既闡明了史料與文學史研究的學理關系,以及史料的宏觀特點,又總結了已有研究中重點領域的歷史經驗,剖析薄弱環節如何突破。作為一種“學術準備”,本書融合了作者近年來對于史料、理論、文本如何在文學史研究中有機統一的思考。
劉楊 ·史學理論 ·19.9萬字
該書對中國廣大讀者了解東亞世界的形成歷史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勾勒了中國文化經由朝鮮半島傳播到日本,后兩者在接受文化傳播的過程中逐漸發展其自身的文化、經濟、政治、社會等諸方面的脈絡,而且闡明了古代東亞世界的基本原則和結構,廓清了坊間流傳的許多似是而非的“東亞知識”。全書內容建立在專業學者嚴謹研究的基礎上,又由作者在復旦大學通識課程上多次講授,還兩度出版,博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是值得認真閱讀和努力傳播的一部嚴肅的有質量的通識類著作。
韓昇 ·普及讀物 ·31.5萬字
【抗戰+軍事+歷史】全景式展現中國正面抗日戰場的歷史,百萬讀者期待五年,完整無刪節版本全新面世!戰爭,只是歷史的一部分。戰爭很熱血,全史更精彩。一寸河山一寸血,致敬老兵,勿忘國恥!本書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變為發端,以東北淪喪為起點,再現十四年抗戰歷史背景下的風云人物、精彩往事。本書猶如一部恢宏的畫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壯的筆調,帶你走近抗戰人物,領略他們曾經有過的鐵甲與鮮花,情義與權謀,眼淚與歡笑,欣慰與悲愴。
關河五十州 ·中國史 ·88.6萬字
本書是孫皓暉繼小說《大秦帝國》后全新史論集。書中深入剖析秦滅六國、盤整嶺南、統一天下的戰略邏輯與制度創新,探尋中國文明歷經千年沖擊而延續的韌性所在,并從外交、法治、民族融合等維度,揭示中國文明在當下國際變局中的突圍之道。
孫皓暉 ·史學理論 ·7.2萬字
本書是文史名家黃永年先生以北朝隋唐史專題論文為基礎,撰寫的一部政治史著作。全書共分十五章,系統討論了北齊、北周至唐憲宗時期的政治發展演變。作者從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斗爭著手,考辨史料,抉發歷史真相,解釋政治現象。全書脈絡清晰,多樹新義,對許多問題的研究都有推進,如北齊內部的文武之爭、唐初玄武門之變的真相、武則天掌權后形成的“李武政權”、玄宗時期的內朝和外朝之爭、神策軍的政治本質等,對于我們準確認識北朝后期至中唐的政治演變歷程多有啟發。同時,作者圍繞許多重要問題,對舊史記載及現代學者的觀點進行了辨析,提出不少商榷意見,澄清了一些基本史實。
黃永年 ·專業史 ·35.2萬字
這是保羅·約翰遜最為重要的世界史著作。全書厚達1200頁,全書分為20章,從科學革命的劃時代事件“相對論”提出講起,一開始就帶有深厚的批判意味、懷疑意味。迄今為止可以說最為我們熟知的20世紀歷史,在他的筆下時常呈現的是另外一種面貌,比如對于相對論及其提出者、貢獻者、追捧者的新認識,以及他對于諸多被稱為“重大歷史事件”的重新解讀等等。
(英)保羅·約翰遜 ·世界史 ·74.2萬字
在奧巴馬于2008年當選總統以后,美國真的如一些媒體所說進入了“后種族社會”嗎?事實上,種族主義思想在美國仍然大行其道,而且比以往更加隱晦和復雜。肯迪追溯反黑人種族主義思想的歷史,以及這些思想的驚人力量。他以美國歷史上的五位杰出人物為向導,犀利地揭示了種族主義思想不是由無知或仇恨引起的,而是由那些最具影響力的大腦設計出來的。
(美)伊布拉姆·X.肯迪 ·世界史 ·37.8萬字
本書是對兩宋三百余年農業發展及其地理分布的整體討論。書中不僅宏觀地指出農業生產對于宋代國運與民生的重要意義,而且立足于宋代自然環境、社會因素所導致的區域差異,從人口、土地、農作物、水利、農業技術等方面,對宋代黃河中下游地區、東南地區、荊湖地區、川峽地區、嶺南地區五個區域的農業生產特征展開論述,重點探討了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與一年兩熟稻麥輪作制的關系。本書建構了“農業地理”的研究范式,資料扎實、立論嚴謹,展現了宋代各地農業綜合體的復雜性與差異性,對宋代農業在中國農業發展史上“承上啟下”的特征作了精準概括。本書有助于讀者通過“農業視角”去觀察兩宋時期的政治變遷與經濟發展,有著很高的學術參考價值。
韓茂莉 ·歷史地理 ·20.8萬字
本書是以專題論文為基礎撰寫的一部政治史著作,深入探討了從漢末王綱解紐到西晉重歸統一約百年間的政治變遷。全書從宏觀形勢、社會風氣、政治文化、制度結構、政治事件、家族個案等角度,論述了漢末袁氏政權、曹操政權、曹爽集團、司馬氏政權等統治集團的發展演變與斗爭興衰;分析了不同階段統治者如曹操、魏文帝、魏明帝、晉武帝的治國政策及其利弊得失。從紛亂的史事中,執簡馭繁,選取關涉當時政治格局乃至整個時代特征的大問題,做個案研究,各篇彼此獨立,又邏輯貫通、相互鏈接,勾畫出漢末魏晉政治演變的基本線索和整體面貌。此次再版,整理者按照作者生前的規劃,增補了數篇文章,更為全面地展現了作者在魏晉南北朝政治史領域的學術成果。
柳春新 ·中國史 ·29.8萬字
《冷戰》,最扣人心弦的年度非虛構作品,讓我們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世界在毀滅邊緣時的情形。這是你看過所有間諜小說的真相:為什么美國和蘇聯陷入高度僵持;我們曾經離核災難有多近;當代的領導者們,從斯大林到毛澤東,從里根到戈爾巴喬夫,心里都做何打算;情報人員如何密謀,以及東德度假者如何促進了柏林墻的倒塌。這是一個關于危機談話、借口、暴君和權力爭斗以及普通人改變歷史進程的故事。
(美)約翰·劉易斯·加迪斯 ·世界史 ·18.9萬字
一本書讀懂康雍乾三代盛世明君深不可測的帝王心術。清朝以少數族群統治龐大的漢人群體,統治的合法性恐慌催生出清朝皇帝的極致控制欲,他們將民族矛盾和文化焦慮轉化為權術動力,達到中國封建帝王權謀的巔峰與絕響。一、康熙的制衡心術:以動態平衡維持穩定。默許明珠、索額圖兩大集團互相攻訐,將“競爭”和“可控”維持在了微妙的平衡點上。二、雍正的神秘政治:以“制度黑箱”消解合法性危機。將皇權的傳承化為單方意志,將“得位不正”的質疑轉化成乾綱獨斷的資本。三、乾隆的心理威懾:以文化恐怖構建主奴關系。以嚴酷的文字獄將世人變為驚弓之鳥,將“君臣共治”徹底馴化為主奴關系。
林乾 句華 ·普及讀物 ·17.4萬字
記憶是人類文明最精妙的神經織錦,也是權力與時間博弈的戰場。在神經突觸的閃爍與歷史檔案的塵埃之間,集體記憶的建構與解構從未停歇。從古希臘城邦的史詩吟誦到數字時代的算法推送,記憶始終在生物本能與社會權力的雙重軌道上滑行,其脆弱性在每一次文明轉型中暴露無遺。當海馬體的神經編碼遭遇國家機器的敘事篩選,當考古現場的陶片殘骸碰撞好萊塢的銀幕光影,我們不得不直面一個殘酷的真相:人類歷史的宏大敘事,不過是記憶重構的層積巖。
王燁編著 ·逸聞野史 ·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