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戰國秦漢西南民族地理的格局與觀念研究
會員

本書以戰國秦漢西南民族地理的格局與觀念為研究對象,旨在詳細梳理和研究族群演進格局、“華夷之辨”思想對族群空間建構影響的基礎上,揭示民族地理觀建構路徑,闡明民族地理觀與大一統多民族國家空間建構的關聯。基于漢文史籍、漢譯彝文史籍、考古、碑刻、環境考古等資料的梳理,文獻分析、形象學、環境史、概念史等方法的使用,研究揭示:(1)戰國秦漢西南族群演進具有區域性與族群性雙重特征,且西南族群演進的“區域性多元一體”與中華民族演進的“整體性多元一體”已形成協同演進格局;(2)民族地理觀與族群空間是大一統多民族國家空間建構的“一體兩面”,多重格局民族地理觀的建構過程同時是結構化、秩序化并表現有“差序格局”特征的族群政治地理空間建構過程;(3)民族地理觀的建構是現實的族群演進格局,經典的“五方之民”族群認知模式,大一統多民族國家空間建構的需求共同作用的產物,反映著全國與區域間族群協同演進和大一統多民族國家空間建構態勢。要之,本書嘗試闡明民族地理觀應是歷史民族地理重要研究內容,初步建構了戰國秦漢西南民族地理觀的研究路徑,強調了民族地理觀在大一統多民族國家空間建構中的意義。

孫俊 ·民族史 ·34.1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葫芦岛市| 丹东市| 库尔勒市| 扶风县| 南和县| 永城市| 习水县| 永宁县| 巴楚县| 山东| 固阳县| 诸暨市| 广西| 高陵县| 祁连县| 临潭县| 旺苍县| 册亨县| 宁远县| 铜陵市| 瓦房店市| 大港区| 平罗县| 明光市| 南投县| 类乌齐县| 越西县| 镇安县| 息烽县| 鹤岗市| 民勤县| 汶上县| 河间市| 定陶县| 砚山县| 伊宁县| 永济市| 南平市| 姚安县| 城市| 左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