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教育司免費授權上海師范大學組織翻譯在中國首家出版。本書從如何招聘教師并進行初步培訓;如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如何進行教師評價;如何讓教師積極地參與改革這四個方面出發,梳理和分析了世界各國建設高質量的教師專業的政策和經驗。本書中涉及的諸多案例,以具有特色的創新方式,解決了各個國家和教師專業相關的一些問題,顯著提高了所在國家的教師質量。該書的許多政策和經驗能為我國提供一些借鑒和啟示。
(德)安德烈亞斯·施萊克爾 ·教育 ·6.5萬字
本書以高校和工程院所聯合培養博士生改革試點項目為研究案例,分析了當前制造業強國和創新型國家建設以及知識生產模式的轉型對我國工科博士生培養模式帶來的新挑戰,采用質的研究方法,探討了跨界聯合培養模式的特點、取得的效果和存在的問題,并借助資源依賴理論和協同理論構建了跨界聯合培養的合作動力機制,由此提出改進我國工科博士生聯合培養模式和機制的政策建議。
鄭娟 ·教育 ·12.6萬字
本書基于教育學基本框架以及刑法學視角,力求通過批評性的反思,對罪錯少年教育矯正價值取向的基本原理與現實困境進行研究,結合其復雜特性及歷史嬗變規律,探討教育矯正價值取向的重構及實現。全書綜合運用文獻法、歷史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等多種研究方法,對罪錯少年教育矯正進行觀念與價值層面的反思,為教育矯正尋找教育學基本理論的根基和哲學前提,豐富及深化了理論研究。內容充實,條理清晰,所提對策切實可行,對教育界開展青少年犯罪預防、矯正實踐以及公檢法相關實務工作,具有較大參考價值。
楊嶺 ·教育 ·29萬字
本書立足于國家的戰略需求,從全球視角對研究型大學國際競爭力進行深入研究。在對其內涵進行深入剖析的基礎上,構建了研究型大學國際競爭力的評價標準及基本指標。
王琪 馮倬琳 劉念才 ·教育 ·19.1萬字
立足于我國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客觀需要和不同地區基層試點的實踐經驗,本書對教育費用功能分類改革的理論框架、操作方案及其在教育政策和學校管理中的應用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探討,對于教育管理工作者、教育理論研究者以及所有關注中國教育財政政策和事業單位會計體制、財務制度改革的讀者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同時,本書也可作為公共管理學、教育經濟與管理學、政府會計學等相關專業研究生、本科生以及教育管理干部培訓的參考書。
劉明興主編 趙俊婷副主編 ·教育 ·14.1萬字
本書從城鄉、農村及城鎮內部、性別間、地區間、民族間、階層間等多維視角對教育公平進行了測度,從不同群體的橫向比較視角和不同歷史時期的縱向比較視角對教育公平的測度進行了深化研究,以明確我國教育公平的基本狀況。
吳振華 ·教育 ·10.6萬字
本書結合實踐案例從生態化的“T閱讀”課程載體選擇;生本化的“T閱讀”推進策略,生長化的“T閱讀”評價體系三方面來闡述“T閱讀”活動化推進實施來架構課程體系,以低段“讀編”,中段“講演”,高段“論辨”三種循序漸進的“閱讀+”形態來呈現課程展開的生動形態,為各校課外閱讀課程的有效實施提供了藍本,讓孩子愛上閱讀,養成閱讀習慣,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鄭雪琴等 ·教育 ·13.8萬字
本著作立足我國社會領域深刻變革的現實和高校德育現狀,分析大學生社會化過程基本問題,梳理社會傳統、社會信仰、社會時尚、社會機構、社會傳媒、社會組織、社會實踐、社會治理與大學生德育的關系,系統地解析社會及其要素對大學生德性養成的影響和作用過程,提出加強社會德育、完善大學生德育生態系統的目標和思路。客觀分析德育生態系統內外部因子失衡的現狀,從社會發展要素及關聯性影響視角提出了大學生社會德育的工作目標和任務,發出協同育人的時代呼喚,力求從根源性視角解決德育工作的本質性問題。
胡琦 陳海燕 ·教育 ·15.8萬字
21世紀的今天,隨著中國高等舞蹈教育發展,有關”高等舞蹈教育”問題的探討,便自然而然成為當下舞蹈界所關注的熱門話題。本著作從多維度切入”高等舞蹈教育”這一主題,圍繞高等藝術教育視闊下的民俗舞蹈研究、高校舞蹈專業師生關系探討、高校舞蹈專業師生飲食與營養健康思考、甘肅省高校舞蹈專業畢業就業現狀調查以及呂藝生素質教育舞蹈的理論與實踐梳理等五個方面展開深入探討,研究者遵循高等教育規律的前提下,以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原則,通過定量和定性分析,探尋問題的實質,制定可行性的解決方案,以此促進高等舞蹈專業教育發展。
鄧小娟主編 ·教育 ·16萬字
班級授課制是現代學校管理中很基礎很完整很活躍的常設機制為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有組織有計劃有成效地不斷進步,班級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而及時又務實的班會課就應運而生在班級管理方面,班會課針對學生的價值引領團隊合作習慣養成興趣愛好等事宜,能夠給予及時的提示,恰當的指導,得體的互動本書通過興趣培養習慣養成情緒調節生活適應習練方法通暢表達以及有效合作等話題,以大量的優質課例來凸顯班會課的內涵和作用,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助力,為中小學教師提供案例,為學校的班級管理提供借鑒。
全遠姬主編 ·教育 ·9.8萬字
《江南社會歷史評論(第12期)》收入了海內外江南社會史專家們的10余篇論文。其中,復旦大學的戴鞍鋼教授通過考察1911年發生在江南和上海的金融恐慌,從而關注那個大變動時代人們的心態。南京大學的著名社會經濟史學者范金民教授則通過解讀《圣駕五幸江南恭錄》這篇歷史文獻,還原了康熙第五次下江南的真實場景。蘇州大學的朱小田教授則通過對豐子愷作品的分析,探討江南文人在社會轉型時期是如何對社會生活進行藝術關照的。香港中文大學的邱澎生教授則對清代蘇州的商匠工資糾紛對清朝地方政府的經濟立法的影響做了深入研究。本期文章精彩紛呈,特點突出,有助于讀者對近代以降的江南經濟、江南文化、江南社會有新的了解和認識。
唐力行 ·教育 ·24.3萬字
大學的使命在于培養人才、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傳承文化,但核心使命在于培養人才。如何實現核心使命,關鍵在于將大學建設成能夠培養卓越人才的機構。《大學的核心使命與管理機制》這本論說集側重于研究為培養人才而建設的大學管理機制,大學成長發展的指導思想、治理結構的狀態及國際比較、大學決策與決策管理、學科發展與管理、學生培養模式等。作者大多是現任的大學校長、書記和曾任的大學校長、書記,以及學院院長和相關部門的管理者。內容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大學的核心使命與發展理念;國外大學管理機制分析;大學學科管理與人才培養模式。計有20余篇文章。
張國有 ·教育 ·22.7萬字
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成長為邏輯起點,以“營造書香校園”等十大行動為主要途徑,以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探索。在寫作成為每個公民適應社會變化和終身發展的核心素養的今天,重申寫作的價值,系統總結新教育寫作的理論與實踐,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本書是著名教育家、全球最大教育獎項“一丹教育發展獎”得主朱永新教授對于新教育寫作的思考與探索研究的成果集結。全書從對寫作、教育寫作以及新教育寫作三者的區分探討開始,層層深入,系統闡釋了新教育寫作的意義與價值。寫作不僅讓個體成為更好的自己也能夠促進社會發展更加和諧,并通過寫作能讓我們的教育生活更加精彩。從學生寫作、教師寫作到家校共同體寫作,作者系統講解了新教育寫作的內容與方法,對廣大教師、父母、學生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都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朱永新 ·教育 ·13.4萬字
“三全育人”即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是對新時代下“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重大問題作出的科學應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三全育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制定印發或指導出臺若干政策文件,全面啟動綜合改革試點工作,高校思政工作進入到了高質量發展階段。“三全育人”在理論和實踐良性互動中不斷注入新內容、凸顯新特色,育人目標指向德智體美勞,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以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培育熔鑄了更加豐富的內涵。高校在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一體化“三全育人”體系過程中,已經取得很大的成就和可喜的發展,但也要清楚看到我們目前在構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現實困境。
范益民 ·教育 ·17.4萬字
本書以遼寧省本溪市發展大健康產業為例,分析了國內大健康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介紹了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在校企合作內涵研究的基礎上構建的大健康產業人才培養體系。本書內容以雙元培育為核心,研究了政府、學校、企業在政策、法規、資金等外部因素作用下對人才培養體系的影響,研究注重校企利益的平衡,力求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中創新突破。本書可以為職教院校和行業企業的校企合作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也可以為各級政府和組織決策提供參考。
劉運福主編 ·教育 ·14.9萬字
本書提出了新的教育思路(或者說學習思路)“提高學習信心”→“堅定學習意志”→“把握學習方向”→“提高大腦的靈活性”→“抓住學習的主要環節”→“培養學習能力”→“挖掘學習潛力”→“培養創造力”→“培養馳騁社會的能力和素質”。本書為學生提供了新的學法本書的新學法包括“魚”“漁”兩類學習方法和學習方案。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出了一系列學習理念(或者叫成長理念)相信自己是優秀的、不信我的青春不精彩、腹有詩書氣自華、沖出自卑是坦途、砥心礪志成大器、鳥長成鴕難飛翔、管住自己就有才、沒有白流的汗水、桃花莫照梨花開、梅花香自苦寒來、輕履者行遠、別在一次或一百次失敗之后放棄努力、學問無副科、在壓力下茁壯、給精神補補鈣等。
張洪增 ·教育 ·15.8萬字
本研究以區域經濟學、規模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教育經濟學和人力資本等相關理論為基礎,探索國內外職教集團辦學模式,聚焦我國職教集團發展現狀、結構類型與關鍵難點,設計符合區域特點的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模式,以及與之相配套政策體系和評價指標。本書打破以往有關職教資源整合籠統而模糊的概念,以創新職教集團辦學模式為突破口。通過對歐陸模式、英國模式、德國模式與美國模式的歷史解讀,分析國內外職教集團辦學模式的演變歷程,詳細分析我國職教集團辦學現狀、類型、特征,加強中微觀層面的研究成果,增強理論對實踐問題的解釋和指導。
尤莉 程相朝 王寧寧 ·教育 ·10.3萬字
本書是對“亞洲校園”計劃試點階段(2012~2017)的總體質量情況的全面總結,主要包括:介紹“亞洲校園”計劃的緣起和整體框架設計,介紹了試點階段10個項目的基本信息;從目標與實施、學術項目的合作優勢、學生服務與發展、增值與成果、項目質量保障等方面重點歸納介紹10個試點項目所取得的成果和優秀經驗;在前文的基礎上加以總結分析,對下一階段項目的質量提升、規模擴大和可持續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介紹“亞洲校園”跨境教育合作項目質量監控指導方針。
周愛軍 劉振天 鄭覓主編 ·教育 ·7.2萬字
本書為“葉瀾教育思想文選”第二卷,是葉瀾教授投入大半生時間、首創并持續主持至今、交互生成的兩項事業(中國“新基礎教育”研究和“生命·實踐”教育學建設)的階段性生成的節點報告之首次結集出版。全書包括四個部分:“世紀之交中國學校變革研究”“跨世紀‘新基礎教育’研究”“當代中國教育學創建研究”“希望在明天”。內容呈現出兩大原創性研究的復雜轉化、理實互生,具有鮮明的過程生成性和獨特的具體綜合性。
葉瀾著 龐慶舉選編 ·教育 ·46.2萬字
本書論述了快速閱讀的原理,介紹了快速閱讀的方法、技巧,總結了快速閱讀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全國閱讀學研究會的最新研究成果。曾祥芹,任中國文章學研究會會長、中國閱讀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等職。長期致力于實用文章學、漢文閱讀學、語文教育學等多科研究。甘其勛,中國閱讀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發明協會創造教育分會理事,全國中語會理事。
曾祥芹 甘其勛 ·教育 ·32.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