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對智能課堂管理十年來方法經驗的精粹總結。作者從開學準備、課堂秩序的建立維護、課堂活動的組織管理、師生關系的重構、學生行為與學習自驅力的互動關系等方面探討課堂管理中的細節問題、管理技巧和教育策略。它們共同形成了一種簡單、獨特、有時甚至是逆向的課堂管理方法,不僅有趣而且有效。教師在班級管理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美)邁克爾·林辛 ·教育 ·8.3萬字
本書通過對地方高校發展的路徑探索,提出“UGE”三位一體、工學結合協同育人、“校地合作”等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國際化及綠色教育人才培養的路徑。通過構建“四維一體”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工程技術人才。最后,以高校風景園林專業、地理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為例,探討“慕課”背景下地理微課程教學設計、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風景園林課程體系及課程建設。
吳國璽 ·教育 ·15.8萬字
本書內容分為六大部分:“大學對新生的挑戰”、“分離與成長”、“在逆境中成長”、“新生有話說”、“宿舍生活”、“校園安全”,得到浙江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的轉發。本書還附有大學新生家長慕課,主要是幫助家長改進親子關系,認識和理解孩子產生的種種表現,理解或者預判孩子進入大學后可能會產生的問題,從而掌握應對的方向和策略。本書首創的大學新生家長慕課視頻,以期通過融合出版的形式,給予新生與廣大家長一些建議與指導。
浙江大學求是學院編著 ·教育 ·5.4萬字
本書為“高中課程教學設計指導”叢書之一。本書從“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5個方面,探索實踐“素養為本”的教學路徑,結合浙江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實際,一一對應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每一章節進行課程設計,合作開發了多個優秀的課堂教學案例。全書對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探討有極強的指導作用,既可作為高中生物教師的教學設計參考書,又可作為師范類院校高中生物教師培養的教材。
喬儒等主編 ·教育 ·16萬字
本書使用全國抽樣的《中國大學生學習與發展追蹤》調查數據,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和數理統計分析方法,系統地使用結構方程模型和多元回歸分析,探究了我國本科教育中課程學習評價與學生學習過程和學業成果之間的關系,深入分析了不同課程學習評價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對比分析了我國高等教育領域不同課程學習評價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業成果的影響,并且分群體分析了不同課程學習評價如何影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業成果,明確了什么樣的課程學習評價更適合什么樣的學生群體,為高校進行本科生的教學與評價改革提供了借鑒和方案。
郭芳芳 ·教育 ·15.5萬字
我國自2017年起正式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制度,為研究全國及各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整體情況開辟了更全面的數據統計來源。本書主要利用2016—2020年納入廣東省及國家統計范圍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情況數據,對"十三五”期間廣東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總體規模、轉化方式、定價方式、轉化流向、收入分配、機構建設等多個維度進行統計分析,并就統計結果開展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之間,廣東與全國及其他各省份之間的對比研究;同時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為政府部門、社會各方準確研判廣東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進展情況,以及推進相關工作提供有效支撐。本書在統計方法上的創新點是以年度存續單位作為各統計維度多年橫向對比的對象范圍,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統計結果的準確性、客觀性和可比性,真實、科學地反映了廣東省高校院所"十三五”期間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發展趨勢。
鄧媚主編 ·教育 ·8.6萬字
在本書中,作者麗貝卡·斯托博分享了如何在課堂構建一種強調21世紀學生所需基本技能的思維訓練系統——從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到創造力。教師可以運用本書的50個教學策略,通過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了解批判性思維和認知參與的概念,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研究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法,以及這一分類法如何與課堂上的認知參與相關聯。掌握50個教學策略,鼓勵學生的深度認知發展和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技能。了解維持課堂參與的三個重要方面——運動、合作和媒介素養,以及它們如何與50個教學策略相關聯。運用與教學策略、批判性思維、認知技能有關的知識,創造思維型課堂。
(美)麗貝卡·斯托博 ·教育 ·9.6萬字
課堂管理并不復雜,只要掌握了課堂管理的訣竅和方法,每位老師都可以輕松打造有序、有趣的課堂。本書基于作者30余年的教學經驗揭示了課堂管理的秘密,即創造一個讓學生既熱愛向往又勇于承擔責任的教學環境。圍繞這一核心原則,本書循序漸進地介紹了45個經過實踐檢驗的課堂管理方法,展示了如何通過喚醒學生內驅力的方式來高效管理課堂。從如何建立一個簡單易用的課堂管理計劃,到如何吸引學生注意力,本書覆蓋了常見的課堂管理場景與問題,為教師提供了即學即用、立竿見影的解決方案。
(美)邁克爾·林辛 ·教育 ·4.6萬字
本書是中關村創客小鎮入駐藍澳星空(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培訓教材,教材主要面向小學生科學實驗課,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科學小實驗進行了圖文并茂的解說,全書分為四個板塊,70個科學小故事。書稿語言流暢,格調高雅,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藍奧星空俱樂部 ·教育 ·5萬字
《中學生物學知識與能力拓展系列:中學生物學教學案例與評析》內容:案例1學科交融,數學方法應用于生物探究、案例2信息技術與現代生物教育技術融合、案例3新課程下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案例4加強和完善生物實驗教學、案例5新課程生物教學倡導活動課教學、案例6充分利用本土課程資源進行生物教學、案例7重視生命教育,關注人類健康,等等。
唐為萍 陳樹思 ·教育 ·8.5萬字
隨著智慧教育理念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虛實融合環境的建設與教育應用正在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非正式學習是由日常生活、工作、家庭或休閑引起的學習活動。近年來,基于博物館、網絡資源的非正式學習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然而,對于虛實融合的環境、非正式學習這兩個方面結合點的研究,即智慧環境下的非正式學習問題的研究成果卻十分缺乏。
張劍平 ·教育 ·12.7萬字
《領跑教育國際化——寧波市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特色品牌尋訪錄》是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傳媒與設計學院推出的一個以專業為依托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品牌工程2016年度實踐作品的結集。本書中的新聞作品對寧波市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特色品牌(項目)進行了尋訪,總結經驗、展示成果,力求為全國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提供成功經驗和先進案例。
劉建民 ·教育 ·8萬字
本書通過翔實、生動的敘述,完整介紹了全國校車先進典型“德清模式”的成功經驗;同時,對全國性校車問題作了深入思考與理性分析,并探究了其中的基本原則和規律,從而為實現中國的校車夢提供了實際操作價值極強的樣本。
羅永昌 ·教育 ·16.3萬字
北京大學的精神魅力,存在于百年學府的歷史氣象之中,存在于未名博雅的湖光塔影之中,存在于學者的傳道授業解惑之中,也存在于北大學子的內心感悟之中。在《未名湖畔好讀書——北大課堂之印象》一書里,同學們回憶了對專業基礎課、通選課、公共必修課、國際交流項目、第二課堂,以及本科教學改革的感受和體悟,意切情真地表達了通過課堂感受到的北大的歷史傳統與學術精神,感受到的老師們的學識神采和授教風范。篇篇文章浸潤了學子們濃濃的北大情懷,展示了北大教師的精神魅力。
李彤 王蓓 ·教育 ·11.7萬字
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解放區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創立了各種類型的高等學校,培養了幾十萬革命干部和各種專門人才,在抗戰和建設事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中國教育史上閃耀著燦爛的光輝。本書關注抗日戰爭時期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解放區高等教育發展的三個階段、有關高等院校的概況等三方面的內容,著重介紹了抗日軍政大學、陜北公學、魯迅藝術文學院、延安大學、并對當時辦學的若干經驗作出了一些初步的評價。
曲士培 ·教育 ·11.4萬字
自2014年9月“雙創”被重新定義,到2015年“雙創”被提升為國家戰略,再到今天,全國范圍內掀起一股大眾創業的熱潮,“創業”成為當下一個社會熱詞,成為一個社會熱。但是,九死一生的創業定律就像是套在創業者頭上的一個緊箍兒,讓大家想創業而又不敢創業。同時,創業容易守業難,在看到超過90%的初創企業和創業項目在一年之內就夭折的時候,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創業維艱。尤其是當今創業的大學生,他們心潮澎湃,但缺少社會歷練;他們思維敏捷,但缺少社會經驗。本書挑選的11個創業故事中,他們有在校大學生,有早已在社會上取得一定成績的成功人士,有科創達人,有巾幗英雄,有校園創客。他們來自不同地域,卻干著同樣的工作——創業。我們希望通過這些人的創業歷程,告訴大家創業之路的艱辛,創業者需要具有的品質,遇到困難時的解決方法。
周前進 ·教育 ·12.9萬字
本書的研究目的是對我國2002年至2012年十一年創業教育實踐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大樣本調查,驗證創業教育資源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作用,并據此針對性地提出改進創業教育、整合創業教育資源的策略和建議,推動構建覆蓋全面、層次合理、運行有效、特色鮮明的高校創業教育體系。
木志榮 ·教育 ·13.2萬字
100年來,永定地區的教育經歷了晚清時期教育的興起,辛亥革命給當地教育的影響,袁世凱復辟帝制給教育造成的劫難,五四運動為教育發展送來的青春氣息,抗日戰爭時期教育為宣傳民族解放事業所付出的艱辛,解放戰爭時期教育為推翻蔣家王朝培養人才所作的貢獻,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時期教育的空前發展,文革時期給教育遭受的挫折,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四個面向”給教育帶來的蓬勃發展的春天等各個不同發展時期。透過這些歷史,仿佛將我們帶到了那些既讓人感到艱辛、苦難、心酸,又讓人激情澎湃、勵志向上的久遠的歲月;透過這本史書,我們不僅看到了永定
宋茂盛 ·教育 ·12.7萬字
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歷來重視對學生學術素養的培養,而學科競賽更是點燃學子學術熱情、展現竺院精神風貌的重要途徑。為此,竺可楨學院邀請了此前在學科競賽(數學建模競賽、程序設計競賽、機器人設計競賽等)中有突出表現和優異成績的學生進行經驗或感悟分享,形成此書。本書記錄整理在大學期間取得了豐富科研競賽成績的優秀竺可楨學院同學的學習科研經驗,目的在于探索科學的學習方法,探尋正確的科研規律,總結競賽技巧。竺可楨學院希望通過此書,為廣大學生傳授競賽經驗,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觀念,同時鍛煉學生的競賽能力,培養竺院學子“志存高遠,追求卓越”的遠大抱負。
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 ·教育 ·7.9萬字
教師要成為“大先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促進學生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一代代信念堅定、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浙大教師潛心教書育人,培養了一批批求是精神的傳承者,堪稱“求是大先生”。本書輯錄了浙江大學黨委教師工作部“我心中的求是大先生”征文活動的優秀作品。所入選文章中的“求是大先生”是每位作者心中的一盞燈,指引著廣大教師前進的方向,引導廣大教師見賢思齊,自覺增加立德樹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心懷“國之大者”,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王靖岱等主編 ·教育 ·9.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