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的特色從教育角度立論研究魏書生的教育教學實踐,不但關注他是怎么做的,還要探究他為什么這樣做。用傳統文化的觀念講,就是既要從“術”的層面研究,還要探究其教書育人之“道”是什么。魏書生教書育人和管理之“術”新奇新穎巧妙有效,吸引著編寫者對支撐“術”的魏書生的教書育人之“道”進行深入探究。特別是魏書生執著的事業心,學而不厭的好學精神,博愛真誠、感恩包容的慈善心靈,快樂知足、健康向上的喜樂心態,平和安靜、謙和淡泊的道德境界!......
龔春燕 馮友余編著 ·教育 ·21.1萬字
提高體育公共服務水平是我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時代要求,書稿圍繞體育公共服務社會參與問題,科學吸收、借鑒國內外現有經驗,為建設服務型政府,努力增強社會體育組織、大型企業等在體育公共服務中的參與能力提供參考,以進一步優化體育公共服務資源配置、調整體育公共服務供給。
郭怡 江育恒 ·教育 ·21.1萬字
本書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賦予高校安全穩定工作的任務與職責,為了加強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推進安全教育課程化、體系化建設,結合本省省情,選擇涉及大學生安全的24個專題,分為16章,圍繞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采用“內容提要、警鐘格言、案例回放、點睛提示、安全知識、法律鏈接、與您共勉、思考思考”的編寫體例,精選大學生身邊發生的典型案例,介紹防范與避害的知識、方法和技巧,闡述相關的法律法規。
貴州省教育廳 ·教育 ·21.1萬字
本文以民國國立大學理想本位——現實本位——實踐本位學科價值取向發展演變的三個歷史時期為經,以“學科知識一學科制度一學科文化”為緯,動態研究民國國立大學學科價值取向的形成、演化過程和演化的影響因素,追尋其實踐效果,并探討造成學科發展價值理想與實施現狀的差距,揭示不同價值取向下學科的真實形態以及構筑這種形態的具體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背景,以為當前研究型大學學科建設提供歷史借鑒和現實參照。
王麗娟 ·教育 ·21萬字
本選題由中國民促會“山區校長領導力”教育扶貧項目放組織優秀山區校長編寫完成,是該項目十余年來寶貴校長資源及成果的主動性輸出,旨在將成功的山區治校之道、管理實踐、教育困惑與應對方式等分享給讀者,為鞏固教育扶貧成果、阻斷教育貧困發揮更大的價值。在書稿中,不同地區的校長介紹和分享了他們的教育管理理念、教學經驗、困惑及應對措施、治校切身感悟和未來教育思考等。全書分為五篇:“好校長成就好學校——特色辦學面面觀”“新理念引領大教育——山區教育大家談”“新變革提升新素養——教學實踐見實效”“心相連同筑教育路——山區教育開新花”“她力量提升她影響——巾幗突圍謀新篇”。全稿內容符合國家教育扶貧政策趨勢,治校經驗、辦學特色、教育困惑及解決方案極具復制推廣價值。大量山區一線教育工作者希望能夠獲取切實的問題解決方案與可復制的教育管理經驗。具有出版價值。
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 教育扶貧志愿項目 ·教育 ·21萬字
0~6歲是兒童發展的關鍵時期,了解我國0~6歲兒童家庭教育的發展現狀,并及時給予正確指導,不僅對于兒童成長、家庭和諧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提高國家長期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書從我國東部、東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個地區中選取北京、山東、遼寧、湖南、山西、四川、內蒙古、甘肅八個省(區、市)進行調查,共計調查人數約3萬人,希望用定量研究的方式,對中國當前家庭教養中的父母角色進行全面了解,并做出判斷,進而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中國兒童中心主編 ·教育 ·21萬字
與男生相比,女生的高考之路有什么不同?在不同的年代,女生又是如何進入高考?有什么樣的心路歷程?來自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地區的33位女性高考親歷者向讀者講述了她的高考史。
董建萍 高雪玉 姜佳將 徐明 王金玲 ·教育 ·21萬字
本書是《心田留與子孫耕:爺爺給孫兒的私房話》一書的再版。是作者寫給孫子的家訓,意欲把優秀的傳統文化、自己的人生經驗傳授給孫子,使他少走彎路,做一個有修養且有益于社會的人。書中引經據典,談論了人生的方方面面,親切樸實。本書對于青少年來說,是指引人生方向的參考書;對于許多愛而無方的家長來說,是接地氣的教育讀物。
房國東 ·教育 ·21萬字
本書從教師培訓的個性化訴求出發,分析當前教師培訓的弊端。以往的教師培訓多是從知識、技能本位的角度出發,把培訓工作看作類似“灌空瓶”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參訓教師被動地接受培訓方課堂上所傳授的公共知識和技能訓練,忽視和掩蓋了參訓教師的個人專業發展需求及主動探索以獲得個人知識和技能的過程體驗。在“互聯網+”行動計劃成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為改進教師培訓弊端,必須發揮“互聯網+”的重要作用,創新個性化教師培訓理念;構建網絡共享的課程資源平臺,變革個性化教師培訓模式;以參訓教師個性化需求為主,增強培訓內容的針對性;改進教師培訓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研究“互聯網+”的推廣和使用;實施教師培訓的民主管理,探索個性化教師培訓的管理方式。
杜志強 ·教育 ·21萬字
本書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專項任務項目的研究成果。上、下兩篇共十章,涵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的主要方面,有理論的分析研究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有見地的意見和建議。有實踐的經驗總結和案例剖析,提供了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較強的典型經驗和實施措施。總的來看,本書取得了較好的階段成果,可為新形勢下不斷改進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蔣篤運等 ·教育 ·21萬字
好人文化育好人,以文化人做好人“天底下,人世上,爹娘恩深似海洋,從小懂得孝父母,長大報國好兒郎。燭光照,閃閃亮,育我青春好時光,傳道授業解疑惑,滴滴師恩記心上。
張茂 武宏鈞 ·教育 ·21萬字
本書主要闡述了新時代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建設的基本理論問題,梳理了馬克思主義者關于意識形態建設的主要思想觀點,辨析了網絡意識形態和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建設的內涵。在此基礎上,對目前我國各高校的網絡意識形態建設成果及其所凸顯的原則進行了總結,對于網絡傳播邏輯以及高校網絡陣地自身建設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細化分析,并針對部分存在的問題分析和探討了相關應對措施:既要在邏輯上揭示出當前高校網絡意識形態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新功能,又要從歷史發展的延續上體現其當前發展與以往的發展的不同特征、表現形式和內在規律等。最后,緊扣新時代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建設實際,從理論與實踐、虛擬與現實的角度構建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建設的宏觀思路和與現實路徑。
譚麗莎 高存艷 李芳 ·教育 ·21萬字
崔征老師正是這樣的教育踐行者,他滿腔赤誠,一路執著前行,在《追夢的教育征途》上,為了孩子的未來,駕一葉小船,行駛在浩瀚的大海上。
崔征 ·教育 ·21萬字
這是一本充盈著深情與智慧的教育文集,書中有作者做班主任時的一些青澀思考和膚淺嘗試,有做學校行政職務時對教育教學的一些思考和努力,也有做校長時在一些場合和師生們交流的講話發言以及對學校管理的一些思考,更有從同事、同行的經驗介紹或者專題講座中的智慧整理。
陸虎 ·教育 ·21萬字
本書是從道德與人的本體關系上對道德教育的一種學理性探討。針對現代道德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從生命的自我觀照出發,本書將德育的目的和價值取向放在道德自我的建立上,旨在從根源上尋求中國學校德育的根本性變革。
戴岳 ·教育 ·21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教育發展,重點放在21世紀以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基本情況,適當兼顧中國悠久的教育傳統和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簡要回顧21世紀之前共和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歷史背景。
袁貴仁主編 ·教育 ·20.9萬字
本書為哲學系章啟群教授近年來的思想學術性文章的結集,分為“教育編”“思想編”“學術編”,展現了作者對于當前的教育、學術、思想等領域的熱點問題的思考和探討。所結集的文章分析深入,視野廣闊,文筆優美,對于諸多社會熱點問題的追問熱情而充滿理性,體現了豐厚學養與熱切的社會關懷精神的結合。此書可與《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比肩。
章啟群 ·教育 ·20.9萬字
本書系幼兒教師必備基本功叢書之一,主要介紹了幼兒教師的溝通與表達能力的要求、策略等內容。全書共四章,分別從溝通與表達的概述、常規活動中的溝通與表達、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溝通與表達、工作交際中的溝通與表達展開論述,全書理論聯系實際,提供了大量具有實操性和借鑒意義的案例,可以給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以及幼兒教師以啟發。
趙曉丹主編 ·教育 ·20.9萬字
本書運用扎根理論和費爾克拉夫的批判話語分析理論對15名大學教師的教育者身份展開分析,發現受訪的大學教師對于他們的教育者身份存在“雙重誤認”,即將組織認同誤認為職業認同,將自我認同誤認為職業認同。而這種“雙重誤認”在中國大學之中是被默許的。從高等教育的屬性來看,大學組織的三種平行功能取代了學術職業中對于不同子角色的價值排序。高等教育的強知識導向,又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一種教學去教育化的傾向。從中國大學的現實境遇來看,“官場+市場”的高等教育發展模式更進一步弱化了教育者身份。為了重新確認大學教師的教育者身份,本書提出了三重路徑:職業身份的倫理建構、組織認同的文化建構和自我認同的精神建構。
曾妮 ·教育 ·20.9萬字
大學生就業選擇報告——清華大學學生“跨國企業認知與就業選擇(2005-2014)”問卷調查研究
高淑娟 ·教育 ·20.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