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由文言高手撰寫,又帶有指導學員的目的,因而在知識傳授上嚴謹準確,淺顯實用。全書從簡述古文的發展歷程入手,接著講解文言有別于白話的主要特征,重點說明文言虛詞的用法,然后介紹兩種最流行的古文選本——《古文辭類纂》和《古文觀止》,再進一步指出學習的途徑與要點,最后以文白對照的各種書信為例,為讀者提供具體的范本。這樣的章節安排很適宜初學者入門。因為作者對歷代古文十分精熟,所以娓娓道來,脈絡清晰,既突出重點,又鳥瞰全局。語言活潑生動,如話家常。
瞿蛻園等 ·語言文字 ·8.6萬字
本書是作者繼《唐詩句法修辭研究》之后又一部探討唐詩修辭藝術的專著。對唐詩修辭的構成、特色、規律、成就和創新等進行了較為系統、深入的研究。研究框架具有獨創性,既有對調和音律、選配詞語、擇煉句式等微觀修辭的讀解,又有對謀篇布局、凝煉風格等宏觀修辭的論評;既有對修辭系統、修辭表現等的創造性描述,又有對審美效應、詩學根源等的跨學科闡釋;既注重點面的結合,又用心于多層面的貫通。具有視野開闊,分析細致,闡發精當,用例典型,可讀性強等特點。
段曹林 ·語言文字 ·18.3萬字
本書是一本活學活用型的普通話入門課本,可供課堂學習或自學。用詞不當、發音不準、聲調混淆是香港人運用普通話時最困難的幾個地方,本書針對香港人學普通話的根本困難,從辨音識詞開始,以詞語、句子、對話逐步引導你學會日常溝通的普通話。
許慕懿編著 ·語言文字 ·5.4萬字
本書強調翻譯的準確性,通過學生具體的翻譯作業,以改錯、講解、提問、加注的方式,把公文翻譯中常出現的錯誤或其他問題提出來,并加以解決。
蔡力堅 ·語言文字 ·18.4萬字
《西方文明起源導讀》旨在幫助讀者獲得西方文明起源的知識,這是讀者了解歐洲文化、文學及文明發展歷史的核心知識和基礎,有助于提升讀者的人文素養。為方便讀者閱讀理解,本書提供了英漢對照版本。全書共二十章,內容主要基于三個層面:1、作者基于自己對西方文化的長期研究和教學,深入淺出地介紹知識點;2、引導讀者進行適量的經典片段閱讀;3、針對所講內容提出啟發和開放性問題,目的是引導讀者進行批判性思考。
(英)馬克·巴克 ·語言文字 ·25.4萬字
《學會寫作》旨在幫助讀者掌握新媒體文章的寫作技巧和運營策略,提升職場競爭力,實現個人價值。第一章為寫作技巧,帶領讀者探索新媒體文章的本質,了解不同類型的文章如何構思和撰寫,從選題的挖掘、論點的構建、大綱的構思,到開頭、結尾、金句的創作,再到素材的積累、故事的打造、標題的擬定等方面,均提供了詳細的方法。第二章為媒體實戰,通過案例分析和講解,介紹微頭條、情感類文章、干貨類文章和人物稿的特點和撰寫方法,幫助讀者提高在新媒體領域的實戰能力。第三章為數據分析,介紹如何通過對數據的拆解提升文章質量和推薦量,從而提高文章收益。第四章為持續精進,介紹如何通過學習爆款文章提高寫作水平、如何提高投稿成功率,以及如何進行高效復盤,幫助讀者在自媒體之路上不斷精進。
李炯炎 ·語言文字 ·8.7萬字
本書全面介紹職場中常用應用文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具體包括事務類應用文、經濟類應用文和其他應用文。書中所選擇的文種、案例素材等緊貼職場需求,每章除對各文種的基礎概念進行介紹外,還對各文種的特點、分類、作用、結構及寫作方法等進行全面解析,方便讀者加深理解和自主學習。本書案例豐富、條理清晰,實用性較強。本書適合作為高等院校、高等職業院校與“應用文寫作”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供想學習應用文寫作技巧的讀者參考。
劉德勝 洪杰主編 ·語言文字 ·12.8萬字
上編主要對維吾爾諺語的結構、韻律、修辭和語義特征進行了分析闡述;下編主要對維吾爾諺語的游牧文化、漁獵文化、綠洲農耕文化、園林文化、手工業文化、商業文化和宗教文化進行了挖掘和透視。
華錦木 劉宏宇 ·語言文字 ·23.3萬字
《法律經貿英語Q&A---疑難詳解與翻譯》對于法律經貿英語的掌握、翻譯和實踐具有創新性特色。1)列出了法律經貿英語中的常見重、難點術語或短語,依據所在語境進行分析,給出漢語譯文,最后提供更多例句,使讀者不僅理解術語,懂得如何翻譯,還能舉一反三加以運用。2)提供了非常充分的長、難句子,并從主體結構、附加成分、重、難點詞匯和短語等方面加以解析和翻譯,給讀者提供一個思路清晰、證據確切、背景知識豐富的分析和譯文。看似很長且無從下手的句子,經過編著者的逐步厘清(包括長難句的主體結構分析、重難點詞匯和短語講解以及重難點附加成分的分析等)句子之各部分重、難點,使各成分間的關系一目了然,含義一清二楚,難句不再難。3)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經過上述詞、句及翻譯階段的學習,讀者已掌握一定技巧,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躍躍欲試的翻譯沖動。該書最后提供了100個常見長、難句子,供讀者翻譯實踐,也使該書形成一個結構完整的整體。
倪清泉 謝金榮 劉亞蘭 ·語言文字 ·14.9萬字
本書作者在深入西北回族聚居地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歸納、分類、整理出回族話中富有民族特征的語料,從語音、詞匯、語用等角度對這些語料進行了分析和解讀,并對回族諺語和歇后語、回族姓和名、回族地名和親屬稱謂等語言現象進行了歸納分析,為進一步研究回族文化搭建起一個平臺。本書有助于讀者了解回族語言的特征和回族社會人文狀況、回族的語言習俗,并為民族工作提供相關資料,也可作為對外交流的資料。
李生信 ·語言文字 ·15.6萬字
本書萃取了學校“整本書”閱讀的部分研究成果,涉及《大衛,不可以》《不一樣的爸爸》《青蛙和蟾蜍》《北緯36度線》《窗邊的小豆豆》《愛麗絲夢游仙境》《點亮小橘燈》《鹽丁兒》《草房子》《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共10本書。每一本書都包含“論證報告”,論證選書緣由;“教師讀書心得”,袒露教師讀書感受;“教學設計”,呈現導讀、過程指導、成果交流等不同課型;“活動手冊”,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設計,輔助學生細讀文本、內容重構、前后鉤連,深入地理解作品內容;“學生作品”,展現學生的閱讀收獲和感悟等。五個板塊圍繞著如何選書、教師如何閱讀、教師如何設計學生的閱讀活動等方面展開,以樣例的形式為教師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提供啟發和思路。
左春云 ·語言文字 ·10.2萬字
本書基于范疇理論,初步構建了漢語的取舍范疇系統。范疇有典型成員和非典型成員之分,作為取舍范疇的表達形式,漢語取舍句式也有典型和非典型的區別。本書對漢語取舍范疇的典型成員——“與其”句式和“寧可”句式進行了考察,對該范疇的非典型成員——“非得”等標記的句式進行了探討。另外,還對“不p,而q”等其他取舍句式和各類取舍句式間的異同進行了討論。在以上討論的基礎上,大致勾勒出現代漢語取舍句式系統的整體面貌。
王天佑 ·語言文字 ·18.4萬字
劉洪波老師手把手帶你立足十年真題統計快速了解考研英語洞察考試命題特點,考研英語(一)、(二)真經大揭秘用簡單明晰的語言將秘籍直接映入你的腦海讓你做每道題都能體會到學霸的感覺
劉洪波編著 ·語言文字 ·8.4萬字
《古文字研究》第三十一輯共收錄中外115位學者的111篇學術論文,內容涵蓋甲骨金文、戰國文字、秦漢簡帛、石刻璽印等領域,文章各有特色,有的著力于字詞考釋,有的側重于探究歷史文化,內容豐富,各具特色,其中涉及上博簡、清華簡等新出材料的論文居多,讀者可一覽相關問題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國古文字研究會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等 ·語言文字 ·53.8萬字
普通話難字1000粵語人士學習普通話,對掌握普通話詞匯和表達方式上的困難,完全不下于語音的學習。由于粵語使用習慣的影響,學習者在說普通話時,需要大量的語言轉換,為心目中的方言詞語尋找一個普通話的對應說法。例如“我好驚行雷”,“驚”要轉換成“害怕”,“行雷”要轉換成“打雷”,這樣一個過程,往往遇到很大的障礙。相信這是很多普通話學習者的共同苦惱。普通話作為一種口語,有很多日常溝通極常用的表達方式,如客氣話“哪里哪里”、“打擾了”、表示程度的“挺(不錯)”、表示同意的“可不是”等,然而,香港由于沒有普通話的社會實踐基礎,也就是沒有賴以養成語感的環境,我們要掌握這些用語顯得分外吃力。本書針對學習者的這種需要,介紹最常見的普通話口語詞匯和表達方式,并采用粵普對照的方式列出例句,幫助學習者減低轉換語言時的困難。本書選詞的特點,是以日常應用范圍作基礎,精選出200多條慣用詞語和句型,不求全濫收,以期能切合學習者的實際需要。等,要在深造階段始能涉及,本書則不作收錄。
張勵妍 周立編著 ·語言文字 ·0字
發表SCI文章簡單過程;SCI論文寫作注意事項;SCI論文寫作幾個重要部分注意事項和一些固定的套用格式;SCI寫作中的重要詞匯與比較;SCI論文在線投稿圖解;附錄。適合各界人士、醫學生和老師、生命科學學生和老師、各級醫師。
龔渭華 葛芳民 ·語言文字 ·4.6萬字
形聲字是漢字構形體系中的最優結構,而漢字構形系統幾乎就是形聲系統,整個漢字發展演變的歷史就是形聲系統確立和發展演變的歷史。小篆是漢字發展史上最早形成完善系統的漢字體系,又是最后一個全面保持了構形意圖的漢字體系。因此,小篆形聲系統的研究既有著重要的文字學理論價值,也具備著極佳的現實可操作性。本書以《說文》小篆字系為樣本,運用傳統的形義統一的原則和現代系統論的方法,對小篆形聲字作了全面細致的分析和系統深入的測查。作者首先分析了形聲字的產生條件和來源類別,確定了形聲字的結構類型和判定標準。繼而比勘《說文》不同版本和各家說解、結合古文字材料,對《說文》小篆形聲字個體字符進行了細致的鑒別,最終從《說文》9421個正篆中提取出8233個形聲字。并以此為基礎,運用結構層次分析法、義素分析法和結構功能分析法,對小篆形聲字的個體字符進行了窮盡性的結構和功能分析,對義符、聲符的功能類型和相互關系作了深刻的理論闡釋。并歸納制作出小篆形聲字的義符總表和聲符總表,展示了378個義符和1670個聲符在系統中的功能以及彼此之間的復雜關系。
李國英 ·語言文字 ·5.3萬字
本書通過學校期間文書、從業期間文書、專業領域文書、日常生活文書四部分,對日常所用的應用文給以介紹。
戚晶 梅敬主編 ·語言文字 ·27萬字
本書將3500余個常用漢字歸并到150個部首中,追溯部首的意義來源,揭示漢字的發展演變軌跡,講解其本義、引申義和假借義,標注拼音,輔之以形象生動的手工繪畫,簡潔生動,趣味盎然。非常適合親子閱讀,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漢字工具書。
張素鳳 石野飛 李懷志 ·語言文字 ·14.4萬字
符號學是研究符號及其意指活動規律的科學。本書分為五個部分:符號學概論、符號學理論闡釋、語言符號學研究、符號學應用研究、符號學評介,對符號學研究進行了系統介紹。全書追蹤世界符號學的發展步伐,匯集了作者相關領域學術論文三十余篇,涉及符號學歷史、符號學各學派典型代表人物的基本理論闡釋總結、個人在語言符號學方向上的探索、關于以翻譯符號學為代表的符號學當代應用方面的思考、關于其他當代學人符號學研究成果的評介幾個方面,比較清晰地呈現了作者學術生涯各階段深耕符號學領域的成績,展示了作者在國內符號學界的學術影響力。本書既是作者個人的成果總結,也有利于讀者回顧20世紀世界各符號學大國的發展脈絡,展望21世紀的未來走向,對我國相關領域學者繼續建構有中國特色的符號學學派,具有很好的借鑒和啟示意義。
王銘玉 ·語言文字 ·35.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