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
會員

1979年,哈佛學者傅高義教授在日本社會經濟騰飛的前一刻,發表了驚世之作《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定義了之后十年“向日本學習的風向”。2016年在中國的新版亮相,傅高義特別撰寫新序,再度肯定日本,認為日本即使經過了“失落的二十年”,屬于《日本第一》時代的優良特質依舊存在,對于發展中國家甚至像美國和中國這樣的大型的經濟體,仍能給予重要的啟迪。深入研究日本的現代組織、經濟團體、企業文化和官僚制度等社會結構和管理案例之后,傅高義認為日本的成功,并非來自傳統的國民性、古已有之的美德,而是來自日本獨特的組織能力、措施和精心計劃,從日本社會模式的成功中亦可窺一二:日本的教育水準高且普及度好;社會治安好,犯罪率較低;有一套培養精英官僚、抑制腐敗的有效體系;強調認同感卻不缺乏競爭性的企業文化;提供合理保障又不致養懶漢的福利體系,等等。這也是為什么在面對有關“日本第一”這個說法的熱議時,傅高義強調:“我說‘日本第一’不是指日本經濟是全世界最強大的,而是要告訴美國人,日本是如何發展的。”復旦大學美研中心主任、國際問題研究專家沈丁立譯新版序。

(美)傅高義 ·社會學 ·14.2萬字

最新章節 第14章 注釋 2019-05-31 17:24:44
滄海桑田:移居香港的內地作曲家研究(20世紀30-80年代)
會員

香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由于復雜的政治、歷史原因,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我們對香港音樂發展歷史知之甚少。直到改革開放后的80年代,才逐漸有了一些交流和了解。由于香港的歷史背景和社會制度的特殊性,造成了其音樂發展與內地差異巨大。而今,香港回歸祖國,歷史的段落已形成。對于她的那段史實,如能抱有積極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去掌握材料,自然可以放筆直書。《滄海桑田:移居香港的內地作曲家研究(20世紀30-80年代)》,以時間為序,以史實為綱,以作曲家的創作為目。研究對象為內地或海外出生,并且在內地成長和接受專業音樂教育的作曲家們;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由內地移居香港,在英國政府管理下生活、創作的作曲家們。論文將其在香港的音樂生活、音樂歷史上的影響進行了篳路藍縷般地分段、分類闡述,總結評價。另對香港的特殊性——中國領土、英國統治、廣東居民所構成的多文化、跨文化研究進行了歸納總結。深入研究其在香港專業音樂發展領域所做出的成就和貢獻;在當地的文化身份認同;香港的音樂現狀和前景展望等。此項科研不僅有助于推動香港音樂發展的整體研究,并且填補了香港音樂史研究方面的不足,從而促進中國音樂史研究工作的全面深入。

高洪波 ·社會學 ·14.1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贞丰县| 什邡市| 农安县| 托克逊县| 东方市| 台北县| 故城县| 温州市| 禹州市| 贺州市| 深水埗区| 恭城| 馆陶县| 大石桥市| 永嘉县| 托克托县| 塔河县| 稷山县| 乌审旗| 榆树市| 陈巴尔虎旗| 荃湾区| 轮台县| 澄城县| 阳春市| 德惠市| 青川县| 涿鹿县| 碌曲县| 平邑县| 千阳县| 固镇县| 台中县| 老河口市| 宁德市| 桃园市| 黑水县| 涿州市| 辽源市| 临朐县| 会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