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城鄉基本醫療保障服務均等化與福利分配效應研究
會員

全書構建了系統的理論研究和定量分析體系。首先,對基本醫療保障服務均等化的相關概念進行界定與分析,梳理和總結國內外在城鄉基本醫療保障服務均等化及福利分配效應方面的研究成果;然后,結合基本醫療保障服務均等化供給的必要性、福利分配的作用機理以及基本醫療保障服務均等化與福利分配效應之間的關系,構建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進行量化和實證研究,探索影響供給均等化的主要因素;進而,通過研究代表性地區城鄉基本醫療保障服務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借鑒國外醫療保障發展過程中所采用的主要模式和經驗,找出解決中國問題的關鍵,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本書獲得了國家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金獎。就現階段而言,本書理論探討比較深入、方法新穎前沿、屬于交叉學科成果,可資同類研究借鑒,可以作為社會學、經濟學和管理學領域的研究參考用書和研究生教育用書。本書創新之處在于:第一,從不同學科、視角和理論入手,構建了基本醫療保障服務均等化與福利分配效應的研究框架,豐富了福利經濟學和公共社會學理論。第二,采用定量、對比、人種志等研究方法,分別從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分析了醫療保障分配效應及收入效應,并構建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面板數據模型和MT指數,使研究結果更加精確,通過數字分析提高了理論的說服力、實踐的針對性以及措施的科學性。

孫長青 ·社科總論 ·17.9萬字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與扶貧對象動態管理機制研究
會員

農村貧困是我國長期面臨的現實問題,是制約我國城鄉均衡發展和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因素。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村脫貧工作,不斷加大扶貧開發和社會救助工作力度。低生活保障是國家和社會為生活在低生活保障線以下的社會成員提供滿足其低生活需要的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救助制度安排。低生活保障被喻為社會的“穩定器”和最后一道“安全網”。扶貧開發是國家和社會通過包括政策、資金、物資、技術、信息、就業等方面的外部投入,對貧困地區的經濟運行進行調整、優化,在此基礎上實現貧困地區經濟的良性增長,進而緩解貧困地區的貧困,促使貧困對象逐漸擺脫貧困的政策體系。我國農村扶貧工作起步于改革開放初期,至今已走過近40年的歷程。2007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農村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簡稱“農村低保”),標志著我國農村扶貧工作進入了扶貧開發和生活救助“兩輪驅動”的新階段。十余年來的實踐表明,兩項制度(農村低保和扶貧開發)對緩解和消除農村貧困起到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兩項制度實施的時間較短,加之我國農村貧困問題非常復雜,諸多政策和措施還處于探索階段,兩項制度在實際運行中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其中,如何有效地對貧困對象進行動態管理,成為影響制度公平和制度實施效率的一大難題。

杜毅 李娜 ·社科總論 ·19.5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油尖旺区| 马尔康县| 新安县| 灵山县| 宝山区| 佛学| 铅山县| 香港 | 奈曼旗| 中山市| 新泰市| 岫岩| 辽阳县| 陆丰市| 阿拉善右旗| 高州市| 通辽市| 长宁区| 萝北县| 郎溪县| 兰考县| 万盛区| 阿克陶县| 霍林郭勒市| 津市市| 康定县| 卓尼县| 北辰区| 铁力市| 习水县| 义马市| 修武县| 闵行区| 牙克石市| 磴口县| 若羌县| 城固县| 黄梅县| 达拉特旗| 饶阳县|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