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保加利亞現代文學大家,阿爾巴尼亞現代文學大家,塞爾維亞和黑山現代文學大家,意大利現代文學大家等南北歐現代文學大家。優秀的文學作品能使人產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感覺,并從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是以語言為工具來塑造藝術形象的,雖然其具有形象的間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體性地展示社會生活,甚至表現社會生活的發展過程,展示人與人之間的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和人物的內心精神世界。
蕭楓主編 ·文學評論 ·7.5萬字
金庸,本名查良鏞,生于1924年,浙江寧海人。1955年,查良鏞偶試身手,寫出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一舉成名。“金庸”作為一個“神話”由此誕生。本書作者結合金庸先生從事武俠小說的寫作背景,引用金庸先生各個時期的作品,從語言、情節、人物、文化內涵和白日夢幾個方面來分析金庸武俠小說為什么吸引中國讀者,并且從中分析出它的哲學內涵和它究竟是雅文學還是俗文學,作者的敘事技巧以及他的精神世界。展現了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俠”之精神及中國傳統文化之內涵。
袁武 ·文學評論 ·12.3萬字
本書是武漢大學教授吳根友在對清代著名文人畫家鄭板橋的人生與作品進行研究后創作的文化隨筆。全書共分為九章,分別從鄭板橋的生平、詩詞、書法、繪畫、篆刻、士人理想及對后世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而富有創新性的研究,全面展現了鄭板橋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他對文學、藝術的卓越追求,體現了他對中國傳統士人文化與士人風骨的繼承與創新,能為后人了解、研究鄭板橋提供有益的參考。
吳根友 ·文學評論 ·14.4萬字
本書是一部別開生面的宋詞賞析作品,精心選取了宋時五位詞人的傳世佳作。其中“一曲新詞酒一杯”的“宰相詞人”晏殊,“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以及“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的“紅杏尚書”宋祁,是本書寫作的重點。作者以醇雅深秀的語言解讀宋代詞人的兒女情、風云氣,并融入自己的人生經驗和獨到見解,讀來興味盎然,充分展示了宋詞傾城傾國的絕世風華和別樣風流。
流珠 ·文學評論 ·14.5萬字
書以漫談的隨筆形式,分析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的各種問題,包括《幸與不幸》《門第傲人》《六朝情結》《魏晉風度》《人貴有自知之明》《雜覽和雜學》《理法與才氣》《勝者王侯敗者賊》《正途和異路》《船到碼頭車到站》《何吝之有》《好名之累》《金錢、才藝和門第》《全在綱常上做工夫》等篇,非評點而有評點的趣味,非考證而有考證的深度,非史學而有史學的嚴肅,不拘一格,拒絕程式,縱橫捭闔,涉筆成趣,如戲曲之有打諢,武術之有醉拳,書法之有狂草。一卷在手,使人忘懷得失,陶醉其中。
張國風 ·文學評論 ·12.1萬字
蕭紅,以《生死場》《呼蘭河傳》等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留下了閃光的足跡。蕭紅在世界上僅生活三十一個春秋,但她以熾熱的生命之火,熔鑄出了近百萬生動清麗、富有民族精神的文字。無論是小說、散文,還是詩歌、戲劇,蕭紅的筆端,始終閃動著現實主義的風采。這為她在國內外讀者心中,贏得了極高的聲譽。本書敘述了蕭紅那令人嘆惋、帶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文字細膩、精致,對傳主不同時期心理的體察精到、入微。同時,本書作者在全面占有大量而翔實的史料,以及豐厚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基于良好的學術訓練,以獨到的眼光予以觀照,澄清了此前蕭紅研究中的諸多訛誤。
(美)葛浩文 ·文學評論 ·13.2萬字
梁啟超是中國現代傳記文學的先行者。其對王安石的評述是代表其“立憲”理想的現代傳記經典。鉤稽甲乙、衡量是非,力圖還讀者一個真實的王安石、一段真實的歷史。可謂視角獨特、意識創新、論述嚴謹、評判公允。是人物傳記中的經典之論述,讀來耳目一新,啟人心智。
梁啟超 ·文學評論 ·14.8萬字
我們的免疫系統分布全身,涉及多種細胞、器官、蛋白質和組織。它可以區分自身組織與外來組織,幫助我們抵御有害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的入侵。它還能發現死細胞、缺陷細胞和癌細胞,并把它們清除出體內。閱讀本書,了解科學家如何利用身體自然的防御系統擊退癌癥、關節炎及其他疾病。
利民·鄧 ·文學評論 ·1.8萬字
《聽厲以寧教授講詩詞》一稿根據厲以寧講授唐詩宋詞的課堂筆記整理而成。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總論詩詞理解的境界,包括詩詞創作和詩詞的主體分類;第二章具體論說唐宋詩、五代宋詞、金元詩詞、明清詩詞;第三章分析厲以寧創作詩詞的主題與情懷。該書是對厲以寧教授關于詩詞的第一次系統整理,體現了厲以寧教授對詩歌本質、詩詞流派以及詩人成就深入且獨到的見解。
劉玉銘 劉偉 ·文學評論 ·13.4萬字
公案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一種,由宋話本公案類演義而成,盛行于明清。本書對公案小說進行了較為全面、深入的探討,并借鑒社會學、法律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和視角,對這一類型中具有代表性的題材以及作品做簡要精彩的評點,堪稱一部極簡的公案小說史。全書文字縱橫開闔,卻絕無學術作品的艱澀難懂,極具普及閱讀價值。
張國風 ·文學評論 ·7.6萬字
本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簡明版的蘇軾傳,敘寫了蘇軾特立獨行的人格,狂放不羈的個性,博大的心靈世界,以及無人企及的藝術成就;第二部分是“作品賞析”,分析了蘇軾的代表作;第三部分“名家視角”,選取了黃庭堅和王水照的文章,第四部分“蘇軾年譜”,能幫助讀者全面而深入地理解蘇軾。
朱剛 ·文學評論 ·10.1萬字
本套書系內容全面具體,具有很強的資料性和系統性,是廣大讀者學習了解世界文學的良好讀物,也是廣大圖書館珍藏的良好版本。
蕭楓編著 ·文學評論 ·10萬字
賽博空間對文學存在方式的影響表現為:從身份、心理、身體(賽博人、后人類)等方面重構了文藝創作主體;從閱讀方式、審美心理、體驗方式等方面推動了讀者功能的演變;從文本類型、文本之開放性、空間化和時間性等方面入手,重塑了文本形態。傳統的敘事理論無法適應數碼媒體的特性,“交互敘事”順勢而生。微觀層面的作品剖析,以超文本、超媒體文學、交互戲劇等文藝類型為例,著力勾勒文學重構的全景圖。
張屹 ·文學評論 ·17.5萬字
本書為知·趣叢書之一種。作者選取朱彝尊、陳維崧、納蘭容若、王曇、金禮贏、黃仲則、龔自珍、譚嗣同、吳保初、許承堯十位文人作為清代文壇縱剖面,以詩詞結合生平,進行品評。文筆清新雅致,極具畫面感,是一次學術性與文學性極有意義的嘗試。
李讓眉 ·文學評論 ·16萬字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十九世紀英國文人的詞語焦慮與道德重構研究》的結項成果。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正經歷著“現代化”過程,經歷著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面對前所未有的變革,文人在思考道德時,意識到了彼此之間在理念、概念和詞語上的分歧并不斷論爭,導致了思想和話語層面眾聲喧嘩的狀態。他們對詞語的無序狀態可能造成的危害深感不安。這種焦慮不僅出現在用詞語思考和寫作的時候,還出現在對詞語本身進行反思的時候。本書分析了這種“詞語焦慮”的表現和原因,通過對關鍵詞語和代表人物的個案研究,還原道德思考的社會史和思想史語境,指出文人重構意義體系的嘗試也是轉型時期抵制種種焦慮并重構道德的手段,反思現代化過程中倫理建構和文化調整的困境與出路。
喬修峰 ·文學評論 ·17.6萬字
《隨園詩話》是清朝最具影響力的論詩力作,內容涉獵廣泛,敘述詳實,品評精準到位。《隨園詩話》所談及的內容,從詩人的先天資質,到后天的品德修養,再到讀書學習以及社會實踐等,無所不有。《隨園詩話全鑒》在原典的基礎上進行了精準的注釋和翻譯,便于廣大讀者輕松閱讀。
東籬子 ·文學評論 ·18.7萬字
本書主要從中西比較詩學的視角,對20世紀以來英美漢學家的漢詩英譯文本作了點面結合的研究,探討了漢學家的漢詩英譯同他們的文化身份、審美主體性、翻譯認知能力、重構能力和解釋能力之間的關系。職業漢學家、翻譯家大都注重翻譯的忠實性,把翻譯作為文學分析的一種手段,為文學研究服務。詩人翻譯家則更注重漢詩譯文的文學風味,因此,翻譯呈現較大的變異性,有時近乎創作。兩類翻譯家的翻譯批評也不能依據同一標準,要考慮各自的翻譯目的和翻譯特征。總結他們的翻譯思想、策略、傳播和接受,對中國文學“走出去”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魏家海 ·文學評論 ·18萬字
尼采、海涅、卡夫卡、米蘭·昆德拉、裴多菲……這些耳熟能詳的文學大家名字,相信你一定聽過。本書主要羅列了西歐國家的一些作家以及諸多知名文學作品,令讀者朋友們感受文學的震撼和力量。
蕭楓主編 ·文學評論 ·13.5萬字
本書以一名資深出版工作者和外宣從業者的視角,見證了文學在出版行為左右下在市場大潮中的起落浮沉,通過搜羅分析海量資料,研究“出版對新時期文學生成的影響”這一課題,探討文學多元結構的形成,梳理文學與西方融通的渠道和方式,追尋中國文學為西方文學所接受認同甚至成為世界主流文學,真正實現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理想路徑,不愧是出版領域里鐘鼓樂之的大音希聲。
謝剛 ·文學評論 ·18.6萬字
本書講述了茶文化雅俗共賞,也有一些很有趣的知識,更是人們離不開的一個東西。作者對《紅樓夢》中煩人飲茶及茶文化的解讀分析,另辟蹊徑,希望大家能夠對茶有更多更正確的一些認識,也希望這本書會對讀者了解茶有一定的幫助。
瀟妃燕 ·文學評論 ·9.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