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養貓記》一書收入了季羨林寫動物、植物以及雨霧自然現象等的散文,其中包含名篇《夾竹桃》《馬纓花》《清塘荷韻》等。通過季老生動的筆觸,可以看到季老與愛貓之間互動的細節,季老在家中老狗身上所賦予的對母親的深情與懷念,更可見絲瓜、荷花等所蘊含的奇妙且強大的生命力,體現了季老筆下萬物皆有靈,皆可入懷和入筆的細膩情懷。
季羨林 ·名家作品 ·6.5萬字
《豐子愷·四季詩畫》圍繞四季二十四節氣,精選陸游、杜牧、辛棄疾、王安石、李清照等歷代名家經典四時節令詩(詞)作八十余首,配以豐子愷相關畫作一百余幅,將古典詩詞與豐子愷的畫作巧妙結合,以新視角為讀者呈現豐子愷的繪畫藝術。豐子愷根據古詩詞的四時意境作畫,將藝術巧思與生活的情趣傾注在筆端,以藝術的筆調再現古詩詞中的場景,是他對中國傳統歲時節令和古典文化的深度解讀和藝術創作。邊讀詩邊賞畫,詩中有畫意,畫里有詩情。各地四時景致、傳統時令習俗,和豐子愷的詩畫人生,一一躍然紙上。另配有豐子愷相關隨筆散文,每首詩作均有介紹和注解,融知識性、趣味性與可讀性于一體。
豐子愷著繪 ·名家作品 ·6.5萬字
本書為當代著名學者鍾叔河先生的題跋本,為蕭躍華先生歷數年時間辛苦輯得。鍾叔河是當代著名編輯、學者、散文作家,是當代出版界的先驅,本書收錄了他所作、所編、所題圖書七十余種,包括書影和題跋手跡,以及蕭躍華先生相對應的短文數篇。蕭先生對每本書的相關內容進行考證梳理,寫成有思想深度并且趣味盎然的短文,可以看到學界、出版界很多妙趣橫生的往事。
鍾叔河 蕭躍華 ·名家作品 ·6.5萬字
《朝花夕拾》的風格與同時期許多散文作家的作品明顯地區別開來。作者將敘事、寫景、議論、抒情這幾種表現方法緊密地融合在一起,使筆底波瀾呈現出千變萬化的態勢。所有這些無不體現了魯迅作為思想解放的先驅和藝術革新的旗手的特色,使《朝花夕拾》成為中國現代回憶散文的典范之作。本書稿是研究魯迅和現代文學史不能繞過的文本作品。
魯迅 ·名家作品 ·6.4萬字
本書是魯迅先生家喻戶曉的回憶性散文集,比較完整地記錄了他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和思想脈絡,生動地描繪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社會風貌圖,是研究魯迅先生早期思想和生活的重要資料。在塑造了一些個性鮮明的人物的同時,將這些回憶融入理性的思考中,讀來溫馨而又受益匪淺。這些作品,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
《茶館》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老舍將半個世紀的時間跨度、50多個人物形象濃縮在茶館中,概括了中國社會各階層、多個勢力之間的對立和沖突,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命運。《龍須溝》是一曲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頌歌,反映了中國人民在解放前后的不同命運以及他們對黨和政府的擁護和熱愛。
老舍 ·名家作品 ·6.4萬字
既有熟知的名家故事,也有普通人的真情告白。本書選取古今中外名人及普通人的情書、情詩66篇,作者中包括魯迅、朱生豪、拿破侖、馬克思、弗洛伊德、居里夫婦等大家,海桑、劉墨聞等青年作家,以及多位普通網友。涵蓋感情中的多種表達:求愛或訣別,傾吐愛慕或訴說離別;婚前盟誓或臨終絕筆;家務瑣事和崇高情懷……喃喃情話,娓娓衷腸;千姿萬態,不一而足。
果麥 ·名家作品 ·6.4萬字
《文博士》講的是留美博士文博士,他是一個不學無術卻精于權術的文痞政客,打著留美博士的洋招牌,招搖撞騙,巴結權貴,謀到名利雙收的“專員”肥缺。他雖然也愛錢,但深知要弄錢,就得做官。因此他信奉的人生哲學是“錢本位加官本位”的二位一體。老舍用戲謔嘲諷的犀利筆鋒,鞭撻了舊中國“儒林”中的丑類。
老舍 ·名家作品 ·6.3萬字
文學作品是以語言為手段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對于我們的人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巨大啟迪作用,能夠開闊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知識,陶冶我們的情操。
蕭楓主編 ·名家作品 ·6.3萬字
《聲律啟蒙》一書,以上下平聲三十韻為目,每韻各有對文三則,每則有對語十對。入學蒙童熟念這些句子,初步熟悉了音韻格律,很自然地領會了平仄對仗,學作對聯和詩詞,就容易多了。舊時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說法,念熟這些對文,大概也可收到同樣的效果。
(清)車萬育 ·名家作品 ·6.3萬字
《小窗幽記》是明代陳繼儒纂輯的清言小品集,共分醒、情、峭、靈、素、景、韻、奇、綺、豪、法、倩十二卷,分別從修身、處世、交友、求學等多個方面闡釋中國文人的處世準則,內容廣博,富有哲理,文字整飭優美,言簡旨遠。此書與《菜根譚》《圍爐夜話》并稱為中國人修身養性的三大奇書,自問世以來,備受歷代讀者青睞,是深入了解中國人處世智慧的哲理好書。
陳繼儒 ·名家作品 ·6.3萬字
三幕話劇《茶館》通過一個叫裕泰的茶館,展示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和新中國成立前夕三個時代近半個世紀的社會風云變化,以及社會背景下的蕓蕓眾生相。劇作在國內外多次演出,并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是中國當代戲劇創作的經典作品。三幕話劇《龍須溝》也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描寫了北京一個小雜院四戶人家在社會變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現了新舊時代兩重天的巨大變化,塑造了程瘋子、王大媽、二春、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枕草子圖典》內容豐富,涉及四季的節令、情趣,宮中的禮儀、佛事人事,都城的山水、花鳥、草木、日月星辰等自然景象,以及宮中主家各種人物形象,這些在“繪卷”畫師筆下生動地描繪了出來,使洗練的美達到了極致,展現了《枕草子》所表現的宮廷生活之美、作者所憧憬的理想之美。
(日)清少納言 ·名家作品 ·6.3萬字
這部作品敘述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這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發現了一只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實這怪物并非什么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潛水船是船長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斗、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后,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頌于世。
(法)儒勒·凡爾納原著 邱曉林簡寫 ·名家作品 ·6.2萬字
《中國百年文學經典橋梁書(全8冊)》是一部兼具經典文學與中國原創圖畫的杰作。本套書選取了中國近現代九位文學大師的作品共21篇,包括中國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的作品《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故鄉》《社戲》《風箏》;近代文學家、散文家、學者朱自清先生的《春》《匆匆》《荷塘月色》《背影》;近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的《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眾位大師的傳世名篇。
魯迅等著 陳曦等繪 ·名家作品 ·6.2萬字
《故事新編》是魯迅先生以遠古神話和歷史傳說為題材而寫就的短篇小說集,收錄了魯迅在1922年-1935年間創作的短篇小說。此書主要以神話為題材,故事有趣,想象豐富。本書是魯迅先生最后的創新之作,書中有5篇文章寫于其生命的最后時期。整部作品體現出了從容、充裕、幽默和灑脫的風格。盡管文章依舊保有魯迅先生作品固有的悲涼底色,但讀者可以明顯發現或多或少的詼諧,可謂“莊嚴與荒誕兩種色彩并存”。
魯迅 ·名家作品 ·6.2萬字
《雅舍小品·一集》是梁實秋的代表作品,是梁實秋在重慶雅舍居住期間創作的系列小品文。雅舍系列共4集,本集是第一集。本集收入小品文34篇,另有1篇序文,為龔業雅作。書內小文每篇不超兩千字,寫的都是生活瑣事,如握手、理發、衣裳、下棋、寫字、旅行等,信手拈來,隨想隨寫,不拘一格。但這些文章幽默、有趣,渾然天成,雜合了世間百態,使人讀之發笑。《雅舍小品》是小品文中的佳作,朱光潛曾在給梁實秋的信中說:“《雅舍小品》對于文學的貢獻在翻譯莎士比亞的工作之上。”
梁實秋 ·名家作品 ·6.2萬字
這是一本彩插配圖版名家談吃散文集,一篇文章一幅手繪彩插,特邀插畫師根據書中出現的烹飪場景和菜品手繪全彩精美插圖,呈現原汁原味的當年的吃食。食物總是帶給我們溫暖和幸福感。美食既是生活的藝術,也是情感的紐帶。美食在作家的筆下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概念,它更是一種文化底蘊的代表。提到中國現當代美食散文家,必有汪曾祺、梁實秋、蔡瀾等,文學大師們愛吃、會吃,更會談吃。大師們的吃,更多的是文人對生活的感悟和情感,大師們談吃,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字里行間皆是生活里的踏實享受,讀來常有一種“酒足肉飽,酣暢淋漓”的感覺
梁實秋 汪曾祺 蔡瀾等 ·名家作品 ·6.2萬字
《三閑集》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收錄了魯迅在1927-1929年間所寫的雜文三十四篇。包括《無聲的中國》,《在鐘樓上(夜記之二)》,《述香港恭祝圣誕》,《柔石作〈二月〉小引》,《流氓的變遷》等。
魯迅 ·名家作品 ·6.1萬字
《秦淮之夜》是谷崎潤一郎1918年和1926年兩次造訪中國后創作的散文隨筆集。書中詳細描寫了江南水鄉的風土人情、中國戲劇和美食的特色以及與田漢等上海新文學作家的交往細節,是展現當代中國風貌和了解中日文壇交流史的一手材料。
(日)谷崎潤一郎 ·名家作品 ·6.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