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梁啟超《中國之武士道》一書寫于1904年10月。此時梁啟超32歲,因戊戌變法失敗遭到清政府的編輯,流亡日本。他寫作此書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尚武精神,以先民的武德民作為子孫后代的模范。他選取了70多個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人物,通過緬懷他們為了個人名譽或國家利益不惜以命相爭的犧牲精神,喚醒和革新國民的精神和思想。
梁啟超 ·名家作品 ·6萬字
創作于1926年,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性的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后由魯迅改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極高的評價。是魯迅先生在晩年回憶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的人和事。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于北京,后五篇寫于廈門。
魯迅 ·名家作品 ·6萬字
本書收入作者1907年至1925年所作論文二十三篇,魯迅著作單行本之一。《魯迅全集》單行本系在《魯迅全集》編訂基礎上普及化的讀本。魯迅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魯迅 ·名家作品 ·17.5萬字
收錄魯迅1927年至1929年所作雜文三十四篇,末附作于1932年的《魯迅譯著書目》一篇。1928年,創造社、太陽社和魯迅之間有過一次以革命文學問題為中心的論爭,成仿吾說魯迅先生“坐在華蓋之下正在抄他的小說舊聞”,是一種“以趣味為中心的文藝”,“這種以趣味為中心的生活基調,它所暗示著的是一種在小天地中自己騙自己的自足,它所矜持著的是閑暇,閑暇,第三個閑暇。”
魯迅 ·名家作品 ·9.6萬字
收集1934年所作雜文,命名為《且介亭雜文》,收入雜文36篇。
魯迅 ·名家作品 ·11.8萬字
《二心集》收錄了魯迅先生1930年到1931年所作的雜文37篇,末附《現代電影與有產階段》譯文一篇。作者于1932年8月將版權售予上海合眾書店,同年10月初版。魯迅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魯迅 ·名家作品 ·12.7萬字
《偽自由書》是1933年1月底至5月中旬,魯迅寫給《申報》副刊《自由談》的短評合集。共43篇。《偽自由書》是魯迅在特定的歷史時代,以雜文為武器進行政治斗爭和思想批判的戰斗記錄;然而,它透過個別事件揭示的客觀規律,它剖析具體事物的精湛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卻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它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馬克思主義的文學武器。
魯迅 ·名家作品 ·9萬字
《準風月談》收作者1933年6月至11月間所作雜文64篇。書名源自上世紀《自由談》編者所發一則啟事:“吁請海內文豪,從茲多談風月,少發牢騷”。包括《夜頌》,《“吃白相飯”》,《晨涼漫記》,《秋夜紀游》等。原版書如今已成珍品。距今未過百年,讀來卻蒼桑倍感。
魯迅 ·名家作品 ·10.8萬字
名由作者自己擬定,未編完而因病終止。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時,由許廣平編定印入。1957年在此基礎上擴大重編。共收文126篇,為1903年到1936年間所作,包括當時搜集到的所有未曾編入各文集中各種體裁的作品。
魯迅 ·名家作品 ·11.3萬字
本書是魯迅1933年以前出版的雜文集中未曾編入的詩文的合集,1935年5月由上海群眾圖書公司出版。單行本系在《魯迅全集》編訂基礎上普及化的讀本。魯迅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魯迅 ·名家作品 ·10.3萬字
《南腔北調集》是魯迅的一部雜文集,收錄了1932-1933年間所寫的雜文51篇。
魯迅 ·名家作品 ·12.2萬字
《古籍序跋集》收入1912年至1935年間魯迅為自己輯錄或校勘的古籍而寫的35篇序跋。按各篇協作時間先后排列,對正文中的資料性差錯,參照相關文獻作了必要的訂正。魯迅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魯迅 ·名家作品 ·8.5萬字
《且介亭雜文二集》收錄了魯迅在1935年所寫的雜文48篇,是魯迅在上海半租界地區居住時創作的作品。單行本系在《魯迅全集》編訂基礎上普及化的讀本。魯迅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魯迅 ·名家作品 ·13.5萬字
《花邊文學》收錄了魯迅在1934年所寫的雜文61篇。“花邊文學”本來是別人攻擊魯迅的文章用的詞,魯迅就用它為集子命名并設計封面。單行本系在《魯迅全集》編訂基礎上普及化的讀本。魯迅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魯迅 ·名家作品 ·8.4萬字
《馬可·波羅游記》是1298年威尼斯著名商人和冒險家馬可·波羅撰寫的其東游的沿途見聞。該書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將地大物博的中國向歐洲人作出報道的著作,它記錄了中亞、西亞、東南亞等地區的許多國家的情況,而其重點部分則是關于中國的敘述,以大量的篇章,熱情洋溢的語言,記述了中國無窮無盡的財富,巨大的商業城市,極好的交通設施,以及華麗的宮殿建筑。這些敘述在中古時代的地理學史,亞洲歷史,中西交通史和中意關系史諸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
(意)馬可·波羅 ·名家作品 ·14.2萬字
本書是知名作家汪曾祺在晚年對自己人生成長軌跡的梳理。書中回顧了其童年時的家庭、玩伴和故鄉的點滴,少年讀書時的老師、同學,還有從小到大引以為傲的讀書、寫作、繪畫經歷。書中著重講述了他在戰火頻仍的艱苦環境下,在西南聯大的求學經歷;回憶了眾多與師友交往的逸事,尤其是他與一生的良師益友沈從文先生之間的情誼。在貧窮、不如意的人生里,如何面對困境?如何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汪老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汪曾祺 ·名家作品 ·13.1萬字
本書為國家一級作家和谷先生文集,共14卷本,收錄了作者在不同時期公開發表的重要作品,分為散文、詩歌、紀實、傳記、小說、劇作、文論若干分卷。其中包括了原版于陜西人民出版社的《原野集》《市長張鐵民》《和谷詩選》《1983安康大水災》,作家出版社的《柳公權傳》《還鄉》,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遠行人獨語》《國風》,上海文藝出版社的《無憂樹》,百花文藝出版社的《野生地》等,反映了作者四十多載文學寫作收獲之概貌。
和谷 ·名家作品 ·5.3萬字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難以忘懷的人、事、物。沿著記憶的河流,追隨大師的腳步,找尋那些久遠的記憶。無論是親人還是朋友,當他們離去時,那種思念和牽掛將成為一生中永遠的回憶。本書精選了名家名人的文章,從這些流露著傷感情懷的文字當中體味他們對親朋好友的思念。這些經典的作品,即便在今天讀來,依然能給人帶來別樣的感觸。文字中飽含深情、令人動容的經典文字也會勾起我們別樣的思緒。關于親人,關于友人,關于曾生活過的地方,那些人,那些事,雖已隨著時光的流逝而逐漸遠去,但依舊是在內心深處打下永不磨滅的烙印。雖說懷念總是帶著哀傷的色彩,但過去的已然已去,未來依舊依舊要用心生活。在懷念的背后,更要體會到那種來自內心深處的力量。這也是本書想要傳達的理念:勇敢面對生活,因為生活依舊美好。
林徽因 郁達夫 梁遇春等 ·名家作品 ·4.5萬字
本書圍繞知識分子家庭中的日常生活進行描寫,立足表現生活中的可愛之處。編者精選了老舍先生隨筆中這個主題的文章數十篇,并輔助以當代著名畫家豐子愷先生的溫馨畫作加以渲染,如:婆婆話、濟南的秋、為春夜作詩、落花生、我的理想家庭、有了小孩以后、北京的春節、小麻雀、吃蓮花的、可喜的寂寞等。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本書所選作品最大程度地體現了作者對家庭生活的溫情細致入微的觀察。通過本書,期望與現代人產生對生活平靜和美好之處的共鳴與共情。
老舍著 零露 懷樸編 ·名家作品 ·9.9萬字
身處某一種文化中的人們,未必知道這種文化究竟是個什么樣子。《鬧咱們的脾氣》一書選取了老舍作品中刻畫了中國人各色性格、最膾炙人口的篇章,如《范掌柜的》《文博士》《華人在英國》《買彩票》《牛老爺的痰盂》《老年的浪漫》等,以幽默諷刺但又不失寬容的筆法,使讀者在會心一笑的閱讀體驗中領會了中華民族文化里的那些可愛、可笑、可悲、可嘆,又可敬、可贊之處。同時,書中輔以著名畫家孫之儁的畫作,具有較高的欣賞和閱讀價值。
老舍著 零露 滿巖編 ·名家作品 ·12.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