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韓寒:通稿二零零三》是21歲時的韓寒寫的一本關于中國教育現狀的雜文集。他用17個問題集中針對現行教育體制下出現的各種現象,從學生視角出發,提出了自已的看法,觀點鮮明尖銳,文筆幽默老辣。修訂版《韓寒:通稿二零零三》中,為原書中17個問題大幅度新增1萬字內容,直觀韓寒10年來對這些關心話題的思考軌跡。
韓寒 ·文集 ·3.8萬字
本書分為“安身之本必資于食”“肉食者不鄙”“吃喝門道貴在講究”“四方食事明心見性”四個章節,精選汪曾祺近40篇與食事相關的代表作,呈現汪曾祺數十年散文創作的精華。在作者筆下,無論是家常妥帖的菜式,還是濃墨重彩的味道,都有一份地氣、煙火氣與人氣縈繞的鮮活,既有美食飽腹的世俗之趣,也有從凡俗的吃食中傳達出的清俊、淡雅的生活態度和生命意識。走進汪曾祺的吃食世界,便仿佛被松弛和溫暖包裹,一邊感受著官能的飽飫,一邊靜靜擷取珍重之物安放心底。
汪曾祺 ·文集 ·10.4萬字
本書所選29篇文章,分賦、記、序三種,作者試用古文寫時代之事,抒今人襟抱。
熊召政 ·文集 ·2.1萬字
《論幸福生活》是一部短論,所論及的不僅僅是幸福的生活,同時也是道德上善好的生活。塞涅卡認為,真正的善好是道德的善好,真正的敗壞是道德的敗壞,所有其他的東西都是中性的。盡管如此,我們本性上仍然會偏向某些中性事物,如健康、財富和好的名聲,但并不會對它們產生任何依賴。娓娓道來,層層深入,令人豁然開朗,對于幸福生活的含義有更為透徹的認識。在浮躁風氣甚囂塵上的今天,《論幸福生活》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古羅馬)塞涅卡 ·文集 ·3.5萬字
弘一法師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門之前,他已在文學、律學等等各方面都頗有造詣。人生的一個轉折讓悟性極高的李叔同出家歸隱。從此佛門多了一位修為甚高的法師。弘一法師的智慧與超然讓世人敬仰,他的定力與慈悲讓世人敬重。
李叔同 ·文集 ·7.2萬字
木心說,“自作多情”和“自作無情”都是可笑的,“以后我還想改名……”依據木心晚年定稿,《魚麗之宴》收入木心歷年來的“答好友問”與“答記者問”等文章,并配有作家影像、創作手跡等,包括《江樓夜談》《海峽傳聲》《雪夕酬酢》《仲夏開軒》,以及披露木心1983年至1998年去國旅美“航程紀要”的《遲遲告白》,此外,《戰后嘉年華》還回溯了“個人的青春期”,《有朋自西方來》則亮相了木心晚年“珍貴的文友們”。木心自序,《魚麗之宴》是我“答客問”之類中的某些選篇,觸及的話題雖只限于文學、藝術,因為也自有一番紛繁,故美其名曰“魚麗”……如此則原想敘敘人生上的利鈍成敗,結果變成了一場酒酣耳熱的饗宴。
木心 ·文集 ·5萬字
全書匯集作者談讀書和語文學習文章40余篇,分四部分:一、語文教育與讀書,談語文教學與激發讀書興趣、學好語文與養成讀書習慣、課堂教學與讀書方法、語文課改與閱讀素養、如何閱讀經典等等。二、通識教育與讀書,談通識教育中的讀書、閱讀書目和閱讀素養。三、網絡時代與經典閱讀,圍繞網絡時代的閱讀現象分析經典閱讀的價值。四、名家名作導讀,十余種名著名篇導讀,提示閱讀方法,揭示解讀關鍵。全書所選文章大都短小、有趣、有料、實在,其中十多篇曾廣為流傳。
溫儒敏 ·文集 ·16.2萬字
本書收錄了曾國藩家書中的勵志精品,內容豐富,形式自由,真知良言在平淡的家常事中得以體現。曾國藩持之以恒讀書做筆記的做法,是對傳統經典的傳承。而他寫就的家書也是這樣的經典,希望讀者能從中有所獲益。
(清)曾國藩 穆洛 ·文集 ·11.4萬字
《熱風》是魯迅寫于1918年到1924年的雜文集。主要是魯迅在《新青年》的《隨感錄》中做些短評。當時中國處在最黑暗的時代,許多志士仁人在探索社會病根所在,文化界有無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諷刺。
魯迅 ·文集 ·5.6萬字
本書精選方志敏先生獄中散文六篇:《方志敏自述》、《我從事革命斗爭的略述》、《可愛的中國》、《死》、《清貧》、《獄中紀實》。文中處處洋溢著為國為民獻身的愛國思想和熱情,表現出一個共產黨人無畏的犧牲精神和堅定的意志。其富于感召力的文字,今天讀來仍令人激情澎湃,賦予了中國革命詩性的光芒。
方志敏 ·文集 ·9.9萬字
美國公眾的良心,永遠的知識偶像桑塔格最著名的批評文集之一,有關人類疫病的當代社會批評經典之作,眾多文青引經據典、案頭閱讀的寶藏之書。本書是蘇珊·桑塔格最負盛名的文論作品之一,收錄了桑塔格兩篇重要論文《作為隱喻的疾病》及《艾滋病及其隱喻》。在文章中桑塔格反思并批判了諸如結核病、艾滋病、癌癥等如何在社會的演繹中一步步隱喻化,從“僅僅是身體的一種病”轉換成了一種道德批判,并進而轉換成一種政治壓迫的過程。文章最初連載于《紐約書評》,由于反響巨大,此后數年中兩篇文章被多次集結成冊出版,成為社會批判的經典之作。
(美)蘇珊·桑塔格 ·文集 ·10.9萬字
本書收入王爾德兩部著名的童話集:《快樂王子集》和《石榴之家》,是唯美主義童話的代表作。作家除遵循一般童話中應有的懲惡揚善、鋤強扶弱、劫富濟貧以及褒美貶丑等主題外,還以他的唯美主義觀點,探討“幸福”、“心之美”、“靈魂、肉體與心靈”等重大命題,而且在童話寫作形式和內容表達兩方面都取得突破,取得實績,創作出“世上最美的童話”。
(英)王爾德 ·文集 ·8.6萬字
本書是一本林徽因已經公開出版的體現林徽因在歌頌祖國大好河山、鼓勵青少年奮發向上、憂國憂民的勵志類圖書。本書選取了林徽因作品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篇章,方便讀者閱讀和學習。在選取中,更注重林徽因在建筑領域的貢獻。
林徽因著 辛堯編 ·文集 ·12.6萬字
本書收入德國中世紀至二十世紀上半頁的詩歌經典,包括弗格爾外德、薩克斯、達赫、恭特爾、克勞迪烏斯、赫爾德、畢爾格、歌德、棱茨、席勒、阿恩特、荷爾德林、布侖塔諾、夏米梭、烏蘭德、艾辛多夫、繆勒、普拉頓、海涅、法勒斯雷本、列瑙、繆利凱、赫貝爾、赫爾威克、斯托姆、凱勒、維爾特、邁耶、里爾凱、赫塞等的作品。
(德)歌德等 ·文集 ·11.6萬字
家訓,是古人對家人以及子孫后代的告誡、約束形式。歷代家訓往往以簡明扼要又朗朗上口的方式,講明勸善戒惡的處世之道。《朱子家訓》全文僅三百余字,卻堪稱字字珠璣。《朱子家禮》之所以稱為“家禮”,并不是說這些禮儀規范的內容與使用范圍,僅僅限于朱氏家人以及子孫后代,朱子的本意是為宋代當時的人提供一個家庭基本禮儀范本。《朱子家禮》影響極為深遠,由南宋經過元明清與中華民國時期,至今在漢文化地區的各地風俗習慣里面都還能辨識出《朱子家禮》所產生的影響。“家禮”的“家”,主要有三層意思:第一是這些禮儀的內容主要限于家事;第二是這些禮儀的主要適用對象為家族人眾;第三層意思則與國相對,意思說這些禮儀并非由國家(或朝廷)所確立或認可的國家禮制,而十分接近現代所說的“民間”。《朱子家訓朱子家禮》讀本分為原文、注釋、譯文、解讀等部分,對《朱子家訓》、《朱子家禮》做了全新解讀。本書附錄收入明末清初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用純(號柏廬)的《治家格言》。
時亮編著 ·文集 ·8.3萬字
《晨曦集》收錄了楊振寧先生近期有代表性的文章,既有他放棄美國國籍的聲明,也有關于加速器、高能物理等熱點問題的專論,兼及研究生培養等多方面的社會議題,充分表露了一代科學大師的遠見卓識與回報故園的拳拳之心。書中也收錄了親人、同事、友人、媒體人和學生所撰回憶文章,對楊振寧先生的生平和貢獻進行了介紹和評述。書中收錄了30多幅楊振寧先生生活與工作近照及一些歷史珍貴照片,是了解楊先生不可多得的影像資料。
楊振寧 翁帆 ·文集 ·14.4萬字
1936年10月,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為"擴大魯迅精神的影響,以喚醒國魂,爭取光明"編印了魯迅逝后第一版《魯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負責編校,編輯委員有蔡元培、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諸先生。《全集》總目以魯迅親定的著述目錄為基礎,增加了譯作部分,并力求各冊字數大致相當。全書大致分創作、古籍校輯、譯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內容按時間先后排序。全書總計六百余萬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發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這一版《魯迅全集》作為底本的。在編輯過程中,盡可能的保留原版的風貌。全書內容和編排體例均與原版相同。按原版編排……
魯迅 ·文集 ·18.6萬字
本書選取王陽明與弟子、友人、親屬的關于人生、學業、仕途及自己思想的對話,學習他以“心”關照自身價值目標與行為,實現個人追求。
王陽明 魏朝利 ·文集 ·16.1萬字
1936年10月,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為"擴大魯迅精神的影響,以喚醒國魂,爭取光明"編印了魯迅逝后第一版《魯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負責編校。全書大致分創作、古籍校輯、譯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內容按時間先后排序。全書總計六百余萬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發行。本次出版,就是以1938年的這一版《魯迅全集》作為底本的。全書內容和編排體例均與原版相同。按原版編排,共分20卷。其中創作、古籍校輯、譯作三大部分依然按照時間先后排序。其中通假字和魯迅習慣用字,完全按照原版保留。另有外國人名、地名等,均保留魯迅當時的譯法。
魯迅 ·文集 ·14.2萬字
三個女孩的戰爭挑選了作者(王慧)近幾年在各大刊物發表的作品,每一篇都是精心力作三個女孩的戰爭作者想像力豐富,天馬行空,文風靈活多變,文字精致耐讀書中故事或風趣幽默,令人撫卷莞爾;或溫情感人,令人心生感動親情友情在故事中都有所詮釋讀此書,就像給心靈來了一次快樂之旅,不僅能從中體會到閱讀的快感,還在快樂之余對世間真情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悟
王慧 ·文集 ·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