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次互聯網+新文藝智匠創作課程教學成果展,是一部展現青春身影、激揚青春文心的大學生創意寫作作品集。他們銘記初心,抒寫青春理想,描摹生命印痕,發現日常之美,創造奮斗之美,讓青春“綻放絢麗之花”。
張祖立主編 ·文集 ·20.9萬字
本書是馬啟智同志詩詞結集,收錄了詩詞數十首,分為“海外旅痕”、“行色匆匆”、“大地情愫”三部分。
馬啟智 ·文集 ·4.7萬字
《匡廬回望》收入作者楊耀防在匡廬筑夢追夢過程中的感懷、感悟、感想,包括詩詞、隨筆、散文和雜論等,以及他將自己融入大美中國自然、人文景觀展開游學活動后而創作的匡廬部分游記。這些作品讀來讓人有所悟、有所得,甚或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和審美體驗。品讀此書,可以更好地感受感知作者的秉性和情意,理解作者逐夢家鄉教育事業的初衷和執著。猶如品讀作者的處世為人,讓人有所裨益。
細人 ·文集 ·24.2萬字
本書屬于“創藝叢書(第八輯)”,全書以訪談對話的形式展開,采訪了鮑十、張欣、黃燈、謝湘南、丁燕、黃禮孩等多位作家,傳達了他們對生活、創作的感受,以及作品形成的心路歷程,為讀者更好地了解作家提供了路徑,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作家作品和創作主題。采訪者從作家的創作風格出發,圍繞作品和創作內容,對作家創作前的構思、創作中遇到的問題、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以及當前一些文化現象與作家進行交流,表達對創作的理解和對當下生活的思考。
朱郁文 蘇沙麗 廖琪編著 ·文集 ·15.1萬字
極少有一所大學,像北大一樣,與中國的命運如此緊密相關。作為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新文化運動的搖籃、五四運動的發源地,北大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具有極其特殊的地位。本書由著名學者余世存先生擔任主編,從京師大學堂至今的120年間,精心甄選能充分體現北大精神內核與時代特點的北大人的文章、演講等文本56篇,與《北大往事》《北大百年新詩》一起作為“北大典藏”系列同時推出,共同呈現出一個完整的北大圖譜,以獻禮北大建校120周年。它不僅是北大校友、廣大學生及學生家長了解北大的必讀書,也是眾多讀書人把握一個世紀以來中國文化、教育、社會思潮的重要參考。
余世存主編 ·文集 ·19.8萬字
本書稿為“涇源文學叢書”中的一本,書稿共收錄了7篇短篇小說,分別是《一票之謎》《暗害》《執子之手》《遍地鮮花》《記得當年草上飛》《我本不愿離開你》《我的寂寞無人能懂》。故事情節曲折跌宕,內容引人向善,有較強的教育意義。
楊友桐 ·文集 ·16.9萬字
《澤瀉集》是周作人繼《自己的園地》之后的自選集,出版在1927年,文章卻多是寫于1927年之前。《澤瀉集》收錄周作人散文22篇,能夠表現出作者的情思與趣味,為“苦雨齋小書”之一,既有趣文、美文,也有關注時事的“時文”,值得細細品讀玩味。
周作人 ·文集 ·3.3萬字
新冠肺炎疫情時漲時落、雙減政策落地生效、新型消費此起彼伏……面對復雜的社會、經濟、民生問題,怎么看?怎么辦?本書所推出的評論文章,意在透過新聞表象,梳理背后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原因,由果看因,讓你在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
人民日報數字傳播·鳴鏑工作室 ·文集 ·12.9萬字
《神木作家看神木》一書精選我國現當代神木籍作家所創作的關于神木的散文名篇匯輯成冊,為我社已出版的《名家看神木》一書的姊妹篇,書稿中既選取了已成名多年作者的代表作,也收入了新一代創作者的優秀散文作品,全書共輯入六十八篇作品,二十八萬字。書稿重在表現不同作家筆下生動的神木、現代的神木及文化厚重的神木的不同文化維度,以及創作者對家鄉、故土,對歷經磨難的神木深深的熱愛,文學風格多樣,所選作品大多已在各報刊公開發表。
夢野主編 ·文集 ·17.8萬字
本書是一本教師論文集。本書收集了200多篇教師的作品,共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四篇,文集中的故事或是師生情誼的點滴片段,或是母校發展的動人記憶,或是教育理念的理性總結,或是學校管理的真知灼見,故事感人,既是工作的總結,也是經驗和學習的交流,就教學育人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王海榮等 ·文集 ·40.1萬字
該合集主要由作者YK的四本書組成。本書集結YK幾年來在《紅秀》,《廣州日報》,《嘉人》,《希望》等時尚/生活雜志上發表的專欄,痛快淋漓,一針見血地分析男女關系中的方方面面,荷爾蒙擁護者,教我們科學地談戀愛。
YK ·文集 ·29.1萬字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紅色地帶是我們的主陣地,一定要守住”,就是要筑牢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根基,多出紅色精品成果,并且以此作為我們的思想理論武器。同時,更要求推出一批高質量的紅色學術成果作為基礎支撐。《中共陜西省委黨校(陜西行政學院)學者文集(2019年)》一書就是2019年度陜西省委黨校(陜西行政學院)學者在核心以上報紙、期刊上發表的重要科研成果,集中展現了陜西省委黨校學者該年度在諸多學科領域所取得的各種成就
蔡釗利主編 ·文集 ·29.3萬字
為了便于大家了解、學習龍清秀同志的先進事跡,我們收集整理了巡回報告團成員的報告和一些主要媒體的報道匯編成冊。我們希望以此來紀念她、追憶她、學習她,使她的偉大精神和崇高品格,永遠銘記在各族人民的心中!
國家計委政策法規司 ·文集 ·11.1萬字
金占明,博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近200篇,著作十余部。酷愛詩歌和文學,詩歌《什么是祖國》發表在《詩刊》2018年3月上半月刊;詩歌《大變遷——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發表在《詩刊》2019年1月上半月刊。2018年12月25日,《大變遷》一詩由中宣部學習出版社等機構共同主辦的“命運的抉擇——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詩歌朗誦會”上由表演藝術家臧金生朗誦,是16首入選作品之一。
金占明 ·文集 ·2.4萬字
本書選取米勒不同方面的重要文章,包括七部分:解構和實踐,閱讀的倫理,現論介入,文學中的言語行為,“他者”,維多利亞時期文學,論徳里達。選題經過米勒本人認可并提出了部分修改意見。文集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米勒不同時期的學術成就,既有理論闡發,又有具體作者作品分析,既有歷史觀又有現時觀。對文學研究和文化研究都有借鑒和參考的價值。
(美)J.希利斯·米勒 王逢振 周敏主編 ·文集 ·41.2萬字
《鄉愁的模樣》是楊新潤先生的又一部散文、詩歌集。文集付梓之際,先生請我做序。一部20多萬字、200多篇(首)詩文的作品集,統以“鄉愁”為主題,自然滿烙著楊先生人生旅途層層疊疊的腳印。
楊新潤 ·文集 ·20.4萬字
《我們從黃村走來:辭書編輯培訓班十周年紀念文集》為“辭書編輯培訓班”學員為紀念該班舉辦十周年所寫的紀念文章集錄。或回憶在辭書班的切身感受,或講述在辭書班發生的感人故事,字里行間流露出學員們對辭書班、對辭書班的老師和同學們的深厚感情。大量照片記錄了學員們在辭書班的學習、生活,是較為珍貴的圖片資料。
中國辭書學會秘書處 ·文集 ·15.1萬字
本書接續《柱馬屋存稿》而來,收錄作者自2003年以來的若干篇論文,“柱馬屋”并非齋名雅號,而是取寒山詩:“天生百尺樹,剪作長條木。可惜棟梁材,拋之在幽谷。年多心尚勁,日久皮漸突。識者取將來,猶堪柱馬屋。”可見作者自稱不堪棟梁之用的情懷。
項楚 ·文集 ·16.5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孤獨者、夜總會里的五個人、偷面包的面包師、一只拖鞋、行走在電話線上的風、飛行員的抉擇、一個十分危險的人、咖啡館里的世界公民、變色龍、英雄之器、勃魯阿戴總統等內容。
讀者俱樂部主編 ·文集 ·9.8萬字
我們特別編輯了這套《感悟文學大師經典》叢書,主要收錄了魯迅、鄭振鐸、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魯彥、梁遇春、許地山、蕭紅、瞿秋白、聞一多、繆崇群、穆時英、丘東平、滕固、蔣光慈、葉紫、劉半農、鄒韜奮、李叔同、蘇曼殊、朱湘、柔石、廬隱、戴望舒、章衣萍、錢玄同、彭家煌、劉云若、洪靈菲、石評梅、夏丏尊、胡也頻等作家的一百部有影響的作品,既有詩歌、散文、雜文,評論,也有長、中、短篇小說,還有戲劇等作品,這些不同體裁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現實生活,對當時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斗爭和其他種種社會生活,做了現實主義的真實描繪,是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本套叢書選文廣泛、豐富,且把閱讀文學與掌握知識結合起來,既能增進廣大讀者閱讀經典文學的樂趣,又能使我們體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圖書格調高雅,知識豐富,具有極強的可讀性、權威性和系統性,非常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和收藏,也非常適合各級圖書館裝備陳列。
蕭楓編著 ·文集 ·5.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