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巴黎大屠殺》描繪了圣巴托羅繆之夜的活動,這一活動被英國新教徒視為天主教背叛的負面例子,豆瓣7.8分電影《瑪格王后》也是以該歷史背景為主題創作的大仲馬名著改編而成。這本書被看作是馬洛最危險的戲劇,當時,一些倫敦人扎住劇中的主題,宣揚殺害從低層國家來的難民。但是,馬洛在劇中的最后一幕,向伊麗莎白一世提出了警告。克里斯托夫·馬洛(ChristopherMarlowe),伊麗莎白時代的劇作家、詩人、翻譯家,與莎士比亞同年出生,馬洛以無韻詩和悲劇而聞名。
克里斯托夫·馬洛 ·戲劇 ·2.2萬字
《終成眷屬》是莎士比亞創作于第二時期的作品,美麗能干的女主人公費盡心機去爭取一個出身高貴,但是卻狂妄膚淺的紈绔子弟的愛情,劇中充斥著爾虞我詐、背信棄義。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英)莎士比亞 ·戲劇 ·4.2萬字
該書從宮廷演劇、民間演劇與戲曲的“環境”三個方面討論了晚清戲曲的變革,主要內容包括清代皇家劇團和宮廷演劇的變革、徽班進京對晚清北京戲曲的影響、明清演劇史上男旦的興衰、晚清戲曲與北京南城的“堂子”、晚清關公戲演出與伶人的關羽崇拜、晚清優伶社會地位的變化、晚清的觀劇指南與戲曲廣告等。
么書儀 ·戲劇 ·29.2萬字
《櫻桃園》是俄羅斯作家安東·契訶夫四幕劇的代表杰作,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俄國,加耶夫、拉涅夫斯卡婭兄妹返回祖傳的櫻桃園,由于不善經營,承載其舊日時光的貴族莊園如其搖搖欲墜的青春,他們面臨被迫賣出櫻桃園的崩潰終局;新興的商業資本主義階層接手櫻桃園,結束了浪漫而趨向枯萎的舊時代。劇作圍繞“櫻桃園的易主與消失”這個核心,寫出了舊時代貴族退出歷史舞臺的必然性和新興資產階級興起的情景,揭示了各階層間的歷史關系和豐富的情感。本書為《契訶夫戲劇全集》“名家導賞版”第2冊,搭配契訶夫戲劇名場面有聲演繹。謹以此紀念契訶夫逝世120周年——他的舞臺,有這個時代一切的痛和期待。
(俄)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 ·戲劇 ·5.8萬字
《薩瓦納灣》法國著名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創作的戲劇,講述了舞臺演員瑪德萊娜年輕時在各國紅極一時,老了失去記憶,像幽靈似的住在女兒溺死的海灣附近。每天晚上有一位少婦來看望她,那是她的外孫女,力圖幫助外祖母回憶起她的女兒,也就是自己的母親的舊事。
瑪格麗特·杜拉斯 ·戲劇 ·3.1萬字
本書收錄《納塔麗·格朗熱》與《恒河女子》兩篇。《納塔麗·格朗熱》是杜拉斯1973年創作的電影腳本,同年在杜拉斯的住所里拍成電影。在杜拉斯的作品中,《納塔麗·格朗熱》獨樹一幟,它跳出了杜拉斯心心念念的主題,開始關注社會問題。《恒河女子》是《勞兒之劫》與《副領事》的延續,也是《愛》的劇本形式。同年在杜拉斯常住的濱海特魯維爾排成電影。
瑪格麗特·杜拉斯 ·戲劇 ·6.6萬字
本書是柳建偉電影劇本選第一卷,收錄作者近年創作主要電影劇本,緊貼時代發展脈搏,反映、記錄重大事件及國家建設成就,如以宇航員飛天之夢為主題的《飛天》、以98年抗洪為背景的《驚濤駭浪》等,劇本人物形象飽滿生動,細節處理精彩。
柳建偉 ·戲劇 ·22萬字
歐里庇得斯悲劇集(共18冊),這套叢書還有《歐里庇得斯悲劇集1:阿爾刻提斯》《歐里庇得斯悲劇集10:海倫》《歐里庇得斯悲劇集6:赫卡柏》《歐里庇得斯悲劇集4:赫刺克勒斯的兒女》《歐里庇得斯悲劇集13:伊翁》等。
(古希臘) 歐里庇得斯 ·戲劇 ·3.6萬字
人生有時如戲,剎那歡天喜地,剎那驚天動地,認真努力,便不會被踢出局。意外有時突然來襲,我們無法選擇命運,卻可以選擇如何面對問題。一個小茶館就是一個大社會,在這里,品的不是茶,而是人生。
老舍 ·戲劇 ·12.3萬字
本書是由1964年長春電影制片廠出品的經典電影《英雄兒女》改編而成的連環畫,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愿軍某部師政委王文清到前線視察,在戰場上遇到了老戰友王復標之子王成。戰士王成陣亡后,他的妹妹、文工團員王芳在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承擔了宣傳英雄唱英雄的任務。王文清認出王芳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后來王芳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了。
嚴鍇編著 ·戲劇 ·0字
本書收入了作者近年來創作的主要電影劇本,題材緊貼時代發展脈搏,反映、記錄社會發展的重大事件及軍隊建設成就,如反映軍旅生活的《導彈司令》、《老兵》等,人物形象飽滿生動,細節處理精彩,值得戲劇愛好者以及專業人士研究、學習。
柳建偉 ·戲劇 ·25萬字
本套書為華語世界首部詩體莎士比亞全集。莎士比亞戲劇的原貌是詩劇,是以素詩體(blankverse)為基本形式的詩劇,以詩體譯詩體,盡量使譯文在語氣、語言節奏感上更接近莎劇原貌,是這個版本的最終訴求。“浪漫喜劇卷一”包含四部莎士比亞早期喜劇作品。《錯誤的喜劇》是莎士比亞早期的一本滑稽喜劇。劇中主要寫主與仆各是一對面貌和形體都十分相象的孿生兄弟,在海上遇難失散后,同在某異鄉城市出現,造成許多誤認的可笑情節。《馴悍記》是莎士比亞早期的喜劇作品,情節滑稽有趣。它講述一個聰明的男子,運用巧妙的計策,成功改造了脾氣暴躁的富家女,使之成為溫柔賢惠的妻子。故事中,人物鮮明的個性和生動的對話,讓人印象深刻。《維洛那二紳士》是莎士比亞的早期喜劇作品。劇中寫維羅納成立兩位年輕紳士瓦侖亭和普羅圖斯各自的愛情故事,著重表現了這一堆朋友對待愛情的不同態度。《愛的徒勞》是莎士比亞諷刺性最強的一部喜劇,也是一部宮廷喜劇。
(英)威廉·莎士比亞 ·戲劇 ·21.2萬字
本書是由1960年長春電影制片廠攝制的經典電影《鐵道衛士》改編而成的連環畫。抗美援朝期間,美帝轟炸鴨綠江大橋的陰謀失敗后,派遣特務馬小飛潛入我東北地區,同暗藏的特務吳濟春勾結,指使特務徐福祥破壞我軍用列車,又將徐暗殺滅口。我公安科長高健發動群眾展開反特務斗爭,從而發現了馬小飛和吳濟春的勾結。為了弄清敵人的陰謀,高健冒充被逮捕的特務顧野平,打入敵特內部,并讓鐵路服務員何蘭英充任特務的報務員,掌握了敵人的活動計劃和全部名單。馬小飛和吳濟春密謀在三處同時破壞我鐵道運輸線,我公安部門在敵人破壞前采取了行動,高健與特務馬小飛在列車上經過一場激烈的搏斗,排除了馬小飛安裝的定時炸彈,使我軍用列車順利通過長嶺隧道,把大批軍用物資運往朝鮮,給予美帝以更沉重的打擊。
本書精選了俄羅斯當代著名劇作家的戲劇作品5種,包括雅羅斯拉娃·普里諾維奇的《讓娜》、尤里·波利亞科夫的《同班女生》、奧爾扎斯·扎納伊達洛夫的《耳塞》、阿列克謝·斯拉波夫斯基的《阿塞拜疆人》和克謝尼婭·德拉貢斯卡婭的《克雷什金》,深刻地反映了俄羅斯的當代生活。
(俄)雅·普里諾維奇 (俄)尤·波利亞科夫等 ·戲劇 ·14.5萬字
《都是我的兒子》是被譽為“美國戲劇的良心”的著名戲劇家阿瑟·米勒成名作,1947年于百老匯首演并連演328場,獲得托尼獎、紐約劇評界獎等多個獎項。故事刻畫了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的悲劇:在二戰中大發戰爭財、道貌岸然的父親,看似柔弱卻努力維持整個家庭秩序的母親,在戰爭中神秘失蹤的飛行員小兒子,沖動而有正義感的的大兒子……每個人懷著內心的秘密,以謊言維系著平靜的生活。隨著鄰家女孩的到訪和一封信的出現,人們得知了三年前小兒子失蹤的真相,這個看似幸福的家庭在真相被揭開的那一刻面臨分崩離析。作者以富有古希臘悲劇色彩的筆法書寫現代社會中的人性暗礁,揭開寧靜生活表象下的平庸之惡。
(美)阿瑟·米勒 ·戲劇 ·5.7萬字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是莎士比亞的一部喜劇,具有較濃的生活氣息,把新興的市民階級家庭生活搬上了舞臺。恩格斯曾指出:“單是《溫莎的風流娘兒們》的第一幕就比全部德國文學包含著更多的生活氣息。”19世紀,著名作曲家奧托·尼古拉把它譜成歌劇,成為最受人歡迎、最經常演奏的歌劇之一。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本書收入德國作家豪普特曼的戲劇代表作《織工》《海貍皮大衣》和《群鼠》。《織工》以1844年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為背景,打破了德國戲劇中不能把無產者放上舞臺的傳統,有力反映了德國社會階級對立的現實,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杰作。喜劇《海貍皮大衣》諷刺批判了普魯士國家官僚機器的愚蠢無能,刻畫了“竊賊”沃爾夫大媽這一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群鼠》著眼于德國底層社會的一場悲劇,揭示了外強中干的德意志帝國的腐朽本質和大廈將傾之前的眾生相。
(德)豪普特曼 ·戲劇 ·15.4萬字
《茶館》是老舍的話劇名作,也是北京人藝常演不衰的經典劇目。本劇1957年完成,1958年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排,通過一個茶館寫出了近現代社會和時代的縮影。茶館老板王利發對祖傳“裕泰茶館”的慘淡經營,雖然精明圓滑、嘔心瀝血,但終于擋不住衰敗的結局,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社會的走向。本書為葉淺予插圖本。
老舍著 葉淺予繪 ·戲劇 ·3.1萬字
《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講述了特洛亞之戰和戰爭中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的愛情悲劇。故事發生在特洛伊戰爭的第8個年頭,特洛伊國王的小兒子特洛伊羅斯愛上了一個已投靠希臘人的特洛伊教士的女兒——克瑞西達,因為戰爭,希臘人提出用克瑞西達來交換被俘的特洛伊戰將……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亞的創作的黃金時代。他的早期劇本主要是喜劇和歷史劇,在16世紀末期達到了深度和藝術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創作悲劇,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劇常常描寫犧牲與復仇,包括《奧瑟羅》、《哈姆萊特》、《李爾王》和《麥克白》,被認為屬于英語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階段,他開始創作悲喜劇,又稱為傳奇劇。
(英)莎士比亞 ·戲劇 ·5.6萬字
《尼伯龍人》改編自中世紀德國最重要的敘事文學之一《尼伯龍根之歌》,是弗雷德里希·黑貝爾于1850~1860年創作的話劇三部曲,出版于1861年,是除理查德·瓦格納的歌劇《尼伯龍族的指環》外最具有影響力的以尼伯龍人神話作為題材的戲劇作品。該劇由獨幕劇《膚如龍鱗的西格夫里特》、五幕悲劇《西格夫里特之死》和五幕悲劇《克里姆希爾德的復仇》組成。將這部劇作譯介到國內,一方面有助于國內的讀者更全面地了解傳統傳說在近代德國的接受史,另一方面也能使更多讀者對黑貝爾這位十九世紀的重要作家有進一步的認識。
(德)弗雷德里希·黑貝爾 ·戲劇 ·1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