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漫步遐想錄》是盧梭的遺作,是《懺悔錄》的續篇。盧梭的作品崇尚自我,抒發感情,熱愛自然,這些特色在《漫步遐想錄》中表現得比其他作品中都更突出。這部作品中的盧梭是處于最純真狀態中的盧梭。這部作品是他跟自己的心靈親切交談的產物,是對自己的心靈的分析和解剖。
(法)讓-雅克·盧梭 ·外國隨筆 ·8.3萬字
一段艱苦卓絕的重生之旅,一場人與熊的相互啟蒙。有時候,我們墜入黑暗是為了更好地迎接光明。年輕的法國人類學者娜斯塔西婭·馬丁長期和北極圈內的原住民共同生活。2015年,她在翻越堪察加火山的途中遭遇了一頭熊,被咬去了半邊頜骨。她奇跡般幸存了下來,而她生命中的危機才真正開始:輾轉俄法多家醫院,被綁在床上,臉上植入金屬板,反復經歷手術、插管、感染,遭受秘密警察的盤問和獵奇者的圍觀……這一切幾乎將她摧毀。破碎中的馬丁回想起,堪察加的埃文人中有一個詞叫“米耶德卡”(半人半熊),在這場相遇之前,她也曾被當地人稱為“瑪杜卡”(“女—熊”)。為了重新理解這一事件,她在零下40攝氏度的氣候中穿越800公里的森林,重返埃文人的部落,和他們共同生活。在這段日子里她重建自我,也探索與世界相處的其他方式,直到再次出發……
(法)娜斯塔西婭·馬丁 ·外國隨筆 ·6.8萬字
培根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哲學家和文學家,曾任首席檢察官、掌璽大臣和大法官。本書是培根的隨筆集,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幾乎觸及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培根隨筆集》可以說是不可多得的世界性著作之一。這本書不只是為一國而作,也是為全世界而作;培根的文字不只是為他所在的時代而作,更是為一切時代而作。
(英)弗朗西斯·培根 ·外國隨筆 ·10萬字
小說是文本化的生活,生活乃原生態之小說。本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以《挪威的森林》《小團圓》《霍亂時期的愛情》《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小王子》等作品為載體,講生活中的普遍問題,如生死、婚戀、工作、欲望、棲居、幸福等。第二部分以《伊豆的舞女》《梅雨之夕》《老人與海》《鼠疫》《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命若琴弦》等作品為載體,對若干生活主題進行闡釋。本書不僅僅是文學批評,也是對生活的哲學反思,更是在探索一種以小說為載體的生活教育學。
張公善 ·外國隨筆 ·18.5萬字
本書以十個篇章講述了畢加索與科克托橫跨整個二十世紀的友情。這兩位各富創造力的藝術家性格迥異:畢加索是慣于保持沉默的天才畫家,而科克托是熱愛社交生活的作家、詩人和電影導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兩人在震動了整個歐洲的巨變中相知相識,開始了他們延綿五十年時間的緊密友誼。
(法)克洛德·阿爾諾 ·外國隨筆 ·10.1萬字
喬治·奧威爾不但是最著名的反極權小說的作者,還是著名的英語文體家、第一流的散文家以及頭腦清醒、目光犀利的文學評論家。《我為什么要寫作》選入作者《如此歡樂童年》等著名憶舊、紀實作品以及《我為什么要寫作》、《政治與英語》等著名論文。
喬治·奧威爾 ·外國隨筆 ·10萬字
本書為渡邊淳一生前所創作的眾多隨筆集中的一部。渡邊用他一貫獨特的筆觸,把在社會中經歷的人生感悟和生活思考,用隨筆的形式將一個廣闊的共情世界呈現于讀者面前,詼諧幽默中伴有嚴肅的人生思考。在渡邊的文章描述中,人們應該認真對待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看到美麗的事物就產生美感,聽到哀傷的旋律就悲從心生;高興時開懷大笑,寂寞時淚濕雙眼;厭惡丑惡的事物,同情可憐的事物。總而言之,我們在生活中,要正確地認識人類誕生時的美好和衰老死去時的悲哀,應該自然地感受喜怒哀樂,并率真地予以表達。
(日)渡邊淳一 ·外國隨筆 ·5.4萬字
《蒙田隨筆集》為蒙田的主要著作,同時也是歐洲近代三大散文經典之一。在《蒙田隨筆集》中,蒙田以一個智者的眼光,觀察和思考大干世界的蕓蕓眾生,旁征博引,對人類許多共有的思想感情,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給人以深思、反省的機會,能提高人們對人生的理解。
(法)蒙田 ·外國隨筆 ·9.8萬字
本書是日本藝術大師北大路魯山人關于陶瓷器這一主題的散文集。文中包括北大路魯山人從創作者的角度出發介紹的一些創作談,如《我的陶器制作》《從筑窯學到的》等;《料理和器物》《陶器鑒賞》等從鑒賞者的角度出發的文章,以及對日本陶器的介紹,如《日本的陶器》《備前燒》《志野燒的價值》等。其視野寬廣,寫作方式由淺入深,既有相當高的專業水平,又以民眾容易接受的講述方式娓娓道來,并配有豐富的圖片。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帶領讀者進入陶的美妙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明白什么是美,什么是雅,并將其帶入到自己生活中的人,即使是過著貧窮的生活,內心也是富有的。我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哪怕只是一點點。我的工作就是這種愿望的小小表達。——北大路魯山人
(日)北大路魯山人 ·外國隨筆 ·12.7萬字
翔子是一名唐氏綜合征患者,媽媽泰子在淚水中把孩子撫養長大,經歷了一次次無邊的黑暗,卻總是能夠在黑暗中找到光亮繼續前行。媽媽泰子的文字和女兒翔子的書法,一起構成這一本溫暖的小書。從這本書里,我們看到一個生動的翔子,她天真、善良、快樂、充滿活力,是媽媽的至寶,是商店街的小小魔法師,是天使般的存在,這么獨特的存在,是翔子啊!
(日)金澤泰子著 金澤翔子書 ·外國隨筆 ·1.3萬字
本書記錄了村上春樹在希臘和土耳其旅行期間的所見所聞與所思,作者以獨特的視角展示希臘和土耳其的人文景觀。如果說在希臘村上感受的是宗教,那么在土耳其感受更多的則是政治。宗教關乎人的精神本源,政治是驅使人的外在力量。此次旅途中村上對二者的體驗和思考,融入了他后來的長篇巨著《奇鳥行狀錄》之中。可以說,旅行不僅產生了游記,也間接催生了他的小說。只是小說中的村上是“門內”影影綽綽的村上,旅途中的村上更是“門外”真真切切的村上。
(日)村上春樹 ·外國隨筆 ·6.8萬字
赫茲里特的散文包羅很廣,有政論、有文論、有劇評,還有哲理性的作品。但最為后人稱道的是他的隨筆或稱“雜志體散文”,可以說,英國的這種文體在他手里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本書選譯的正是他的隨筆代表作。這近二十篇佳作,尤其是《作畫之樂》《詩人初晤記》《論平實之體》等幾篇,體現出赫茲里特風格最大的特點:善于將閃光的思想與輕松自然的筆調相結合,常能在一般的題目中提出別人意想不到的見解。潘文國先生是著名語言學家、資深翻譯家,著作豐贍,學養深厚。他的譯文不拘一格,熨貼傳神,以對漢語文體的精熟運用,充滿表現力地再現了赫茲里特文字的靈動多變,讓這位國內譯介不多的作家的作品在中文世界里有了一個足堪流傳的經典譯本。
(英)威廉·赫茲里特 ·外國隨筆 ·15.2萬字
《如果容許我再過一次人生》輯錄了蒙田充滿人生智慧光華的隨筆。愿我們能夠像蒙田一樣:跳舞的時候我便跳舞,睡覺的時候我就睡覺。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園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緒一時轉到與散步無關的事物上去,我也會很快將思緒收回,令其想想花園,尋味獨處的愉悅,思量一下我自己。我們的責任是調整我們的生活習慣,而不是去著書立說;是使我們的舉止井然有序,而不是去嫉妒,去擴張占有。我們最豪邁、最光榮的事業乃是生活得愜意。
(法)蒙田 陳家錄譯 ·外國隨筆 ·9.5萬字
《沙鄉年鑒》是利奧波德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觀察、經歷和思考自然的結果。它以自然隨筆的形式,栩栩如生地描述了沙鄉不同季節的自然生態之美,歌頌了人與土地、河湖、動植物之間“平等相待、和諧共生”的關系之美,呼吁人們關注生態的倫理,認為人類只有“保持生態共同體總體的和諧、穩定和美麗”時,才能增進人類自身的福利。利奧波德的土地倫理觀念已經成為美國環保組織和政府機構行動的思想基礎,他本人也被公認為生態環保主義最著名的先行者。本書中收入了最早的英文版中由查理·施瓦茨繪制的富有召喚力的插圖,極大地提升了書的可讀性和優美性。
(美)奧爾多·利奧波德 ·外國隨筆 ·14.2萬字
晚年的厄休拉·勒古恩與大衛·奈門合作為讀者奉上了這部精彩絕倫的訪談錄。在三次關于小說、詩歌、散文和文學批評的專題對話中,本書清晰地展現了勒古恩的創作理念和文學觀點。訪談中的厄休拉·勒古恩真誠而坦率,她對伍爾夫、托爾斯泰、薩拉馬戈、托爾金等作家的作品不吝贊美,也毫不避諱地談到了與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和部分嚴肅文學作家之間的歧見。她向年輕作家提出了寫作建議,也批評了抑制想象、忽視女性作家作品等文學和社會問題。與采訪者的合拍使這部訪談錄折射出勒古恩思想的光芒,照亮了后人通往理想的寫作之路。
(美)厄休拉·勒古恩等 ·外國隨筆 ·4.3萬字
《你好,陌生人》充滿了關于在異國他鄉與各自獨特習俗的聯系的軼事,它感人地提醒我們,我們首先是高度社會化的生物,需要與他人互動,尤其是在悲傷和孤獨感加劇的時候。這是一本為心靈而寫的書,它在提醒我們,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是人類的本性。”這是一本感人的回憶錄,當人類學家、旅行家威爾·白金漢的伴侶去世時,他通過向陌生人敞開大門來尋求安慰。他講述了在終生伴侶去世后,他在緬甸等地旅行和交談中尋求治愈的故事,而這些地方在文化上與他的祖國英國有著很大差異。這也是一本匯集了哲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和文學見解的書,它探索了我們這個時代急需思考的問題——在全球疫情影響下的大范圍隔離、以及世界范圍內沖突越來越突出的時候,我們人類該如何與他人、與世界重新建立連接,我們如何拋開本能的仇外心理和對外來者的恐懼,去擁抱我們最本真的世界?
(英)威爾·白金漢 ·外國隨筆 ·15萬字
本書收錄了尤今老師對于生活的諸多感悟,她將自己對人生、世界、愛情、友情的諸多想法凝聚于文字,寫成一篇篇優美文章,鼓勵大家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領略生活中的諸多美好。
(新加坡)尤今 ·外國隨筆 ·4.1萬字
1920年,杜波依斯出版他三本自傳中的第一本《黑水:面紗里的聲音》杜波依斯認為,一層面紗遮蔽了全世界有色人種的真實面貌,他希望以此書揭開這層面紗,向白人讀者展示真實的黑人生活,同時他也希望解釋這層面紗如何扭曲了黑人與白人相互觀察的方式。作為美國社會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作者在本書中談到了美國部分白人對黑人的歧視、嘲弄,并與之同歐洲世界的情況對比,并指出此問題的原因所在。不僅如此,在解決黑人現狀問題上,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實現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這本書中也收錄一篇杜波依斯的女性主義文章《被詛咒的女性》(TheDamnationofWomen)。文中,杜波依斯頌揚女性、特別是黑人女性的尊嚴與價值。
(美)W·E·B·杜波依斯 ·外國隨筆 ·13.4萬字
該書是廣受好評的長篇小說《流俗地》作者的散文集。此次再版,作者做了全新修訂,并新增插畫師專門為此書創作的原創插圖。近些年,海外華語文學的受關注度越來越高,而黎紫書的文字質感是其中尤為值得關注的,目前她的創作也得到了很多華語作家、評論家的好評,豆瓣評分更是達到了9.2的高分。王安憶、王德威等文學界名人對她贊賞有加。這本書她用細膩的文字、強悍的描摹能力和豐沛的哲思,記錄了自己穿梭于世界各地的所思所想。讀者可以從中看到黎紫書眼中的世界,更重要的,可以感受語言本身的美感,讓閱讀回歸閱讀本身。
(馬來西亞)黎紫書 ·外國隨筆 ·7.4萬字
《晚安,俄羅斯》是俄羅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詩人、作家帕斯捷爾納克的自傳。作者從幼年寫起,寫自己充滿藝術氛圍的家庭在莫斯科文化圈子里的交際,寫他與那些文藝名家的交往,更寫他對藝術、對文學的熱愛。俄羅斯敘事文學的偉大傳統,賦予了他瑰麗奇特的想象力,行文詩意、深邃、極富魅力。
(俄)利斯·帕斯捷爾納克 ·外國隨筆 ·5.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