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一身都是月》主要內容包括:回眸一個時代諷刺文學的風采——《張天翼諷刺小說》編者的話,“茍能表現一切——《象征派詩選》編后記,苦澀的種子收獲金色的歡樂——《中國當代大學生優秀文學作品賞析·詩歌卷》序言,愿“好的故事”不消逝于夢中——衛俊秀著《魯迅(野草)探索》重版序言,走近一個遠去民族的心聲——路地編《當代滿族詩人詩選》序,一個短促生命的放歌——《朱湘散文選集》序言等等。
孫玉石 ·現當代隨筆 ·23萬字
范文瀾先生的《文心雕龍注》是20世紀中國學界最重要的學術經典之一,被譽為《文心雕龍》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后人研究《文心雕龍》必讀的進階之作。本書通過十余篇專論,論及“范注”方方面面的重要問題。最后,就楊明照、王利器、斯波六郎、張立齋、王更生等學術大家對“范注”的舉正、訂補、批駁等進行個案評析。此外,附錄兩篇與“范注”密切相關的文章。本書內容多有創獲,在解決“龍學”史上諸多疑難問題方面做出有益的嘗試。
李平 ·現當代隨筆 ·36萬字
《比天空更廣闊的》從倫理學視角出發,穿梭于古希臘哲辯、東方禪思與現代困境之間,探討自由、尊嚴、苦難與超越等終極命題。通過剖析歷史事件與日常生活的幽微處,揭示人性中既脆弱又崇高的兩面性,試圖在技術狂飆的時代為靈魂尋找錨點。書中既有對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地下室人”的精神解構,也有對莊子“逍遙游”的當代詮釋,最終指向一個震撼的結論:真正的廣闊不在云端,而在凡人直面局限時依然選擇向上的姿態。
何懷宏 ·現當代隨筆 ·20.4萬字
《愿力的奇跡》為四大佛教名山中的九華山(地藏道場)之參訪記,共有九章:“在大覺寺醒來”“靈山九華”“明月前身”“歡喜地”“愿力的奇跡”“陪云漫步”“地藏本愿”“寂靜的流水”“林下相逢,山中作伴”。作者以游記的形式,借由在九華山山居數日的所見所聞,既介紹了九華山的歷史人文、自然風光,又借景抒情、借事顯理,一路感悟人生、體會處世哲學。書中結合一個個發人深省、啟人心智的禪宗故事,系統地介紹了“佛教的智慧與慈悲”,“給人信心,給人勇氣,給人歡喜,給人力量”,為讀者解決現實生活中所要面對的種種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參照,能助人凈化心靈、脫離煩惱、心生菩提。作者相信“有愿望就有力量”。此書還推出了繁體版《人間何處不靈山》,受到海內外讀者的廣泛關注。
馬明博 ·現當代隨筆 ·11.5萬字
按“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系列的書目,分系列輯錄各書篇首的導讀,薈萃各學者對中華經典的研究心得,集結成此導讀結集,并收錄了饒公、陳耀南、李焯芬三篇序文,均以為“今人為何需要讀經典”為題,帶出現代人讀中華經典的意義。名人推薦:推動文化的復興,我輩的使命是什么?我以為,二十一世紀是重新整理古籍和有選擇地重拾傳統道德與文化的時代。——饒宗頤書中的每一篇經典導讀,均是針對現代人對經典智慧的需求而寫成的,因此既具現代視野,亦契合現代人的訴求。——李焯芬所謂“經典”,就是經歷了無數考驗,仍是大家心悅誠服、可資指導言行的文字記載。泛觀博覽、精細研究這些記載,我們可以了解人性人情、洞明世務(特別是中華文化精神),于是知所選擇繼承、發揚光大。——陳耀南
中華書局編輯部 ·現當代隨筆 ·12.6萬字
這是一本描繪山居生活的漫畫散文集。一個女生,獨居海拔1500米的琉璃村,距離最近的公交站14公里,取快遞在33公里外的小鎮上。與小羊琉璃為伴,自己動手布置租來的老房子,跟著村民采蘑菇、打野菜、殺年豬……清新治愈的畫風,樸素熱忱的文字,是和自然對話的記錄,以及對生活本質的追尋。
拾落 ·現當代隨筆 ·3.2萬字
家族如何建設?家風如何傳承?本書以一位豫東母親“五姐”為視角,講述了五姐和她的兒子——蘭考籍知名企業家景柱以及景氏家族歷史和家風傳承的故事。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強調家風家教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是留給子孫后代最好的遺產。“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對民營企業家來說,家風不僅是企業家品德修養的源頭,也是企業家精神的成長基石。景柱作為知名企業家,不僅極具家國情懷,而且非常注重家風、家教與傳承。本書前半部分用“教子有方”“老有所為”等十一個篇章用照片講述了五姐和景氏家族的故事,后半部分收集了景柱有關家風、家教與傳承的文章,讓人對家族傳承與家庭家風有所認知。在景柱看來,家風家業,傳于根魂。家族傳承了孝道、讀書、行善、自律、創業等根魂性家風,才能沉淀家族“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的核心競爭力。
景柱 ·現當代隨筆 ·6.4萬字
經過裝飾的箋被稱之為“花箋”。南朝徐陵編的《王臺新詠》序言中有“五色花箋,河北、膠東之紙”句。花箋應該是從中唐時期女詩人薛濤自制花箋起。一千三百多年前,山閣閨房,焚香沐手,女詩人薛濤制出了一種桃紅色箋,成為薛濤箋的品牌。因此,她的花箋名聲遠高于其詩名。后有各朝各代的文人雅士,或是紙店作坊,出品了各色花箋,多是以名人字畫為底,顯得非常清雅名貴。茶詩是古人寫飲品較為常見的,當然比不上酒詩。直到唐代以后,文人士大夫漸漸喜歡了飲茶,尤其到了宋元明清,詠茶的詩才逐漸多了。本書精選36個茶人故事,探究耳熟能詳的陸羽、白居易、王維這些古人背后的與茶相遇的故事;作者手書36張花箋茶詩、數十幅名家畫作,鮮活再現傳統文人雅生活。
老橋 ·現當代隨筆 ·5.3萬字
讀書是人類智慧生活的重要內容。有筆記的讀書即有思想的讀書,是激勵增進人類智慧的重要途徑。《曾康霖讀書筆記》,作者曾康霖教授從教以來,數十年中,涵泳書海,不懈思考,閱讀馬恩經典著作,學習外國名著、權威文件、專業文件,認知理論,評價學說,解讀社會經濟、金融、法律、歷史、文化等信息,以其有思想的讀書,拓展視角,啟迪后學,交流思想,耕耘業。
繆明楊 ·現當代隨筆 ·40.9萬字
《唯有書香留歲痕(侯仁之文集)》收錄了侯仁之從中學時代起到九十高齡的部分著作和代表譯作,分為早期文章、北京相關、地理學史、書序、自述、憶往等幾類。《唯有書香留歲痕(侯仁之文集)》是對“侯仁之文集”前三卷的補遺,對后世學人和讀者全面了解侯仁之的思想、情懷及其學術成長經歷頗有助益。
侯仁之 ·現當代隨筆 ·38.2萬字
浙江大學博士論文,擬申報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該書稿主要探析20世紀90年代以來逐漸形成聲勢的文化守成主義思潮,及其影響互動下的小說創作。書稿多維度、多層面地揭示了文化守成思潮的產生背景、實質、意義生成與價值特征,并且重點論析了該時期小說的文化守成價值取向:對本土傳統的堅守,對工具理性現代性的反思,對鄉土田園的緬懷與回望,對信仰與道德的守護,對生態和諧的呼喚等,特別是論析了這些取向在新時期小說創作中的不同體現和表達,對其中的一些核心問題也進行系統研究,揭示出該價值取向的精神內涵及其對現代文化所作出的反應;此外,本書還對持此價值傾向的小說在藝術風格上的共同特征,以及它們在思想理念和創作表達上的潛存誤區進行了深入探討。論述時有新見,且角度新穎,學術價值明顯,在國內相同或相似的研究領域具有領先水平。
張旭東 ·現當代隨筆 ·21萬字
本書分為“給寫作班學員的一封信”、“寫作心理成長團體”、“寫作班學員的一封信”三篇,內容包括:目標工具、檢查分析、入興賢貴、情緒情感、關系人際、身體感受、自動思維、上癮行為等。
黃鑫 ·現當代隨筆 ·14.7萬字
本書記錄了前丁村人的日常生活瑣事、勞作場景以及在改革開放這一時代浪潮沖擊下,身為社會最底層最普通農民的種種遭遇、生老病死與人生百態。
季美君 ·現當代隨筆 ·19.3萬字
每一天,看著大街上腳步匆匆的人流,有誰知道,這些陌生的面孔,有多少是從遠遠的地方趕來,像赴一場永恒的約會似的來到這個城市呢?沒有人能數清,只有這些陌生的面孔晃過來,又晃過去,不斷地消失又重現。他們的故事,一遍一遍地被說起,然后又被忘記。她從來都不相信網戀,因為網絡是一種虛幻的景象,上網聊天只是為了填補心中的空缺。但是她的命運卻和網絡深深地結下情緣。她們彼此訴說著,和他聊天,她是那麼的開心。隨著時間流逝,他不得不下了線。出乎她意料的是他居然會打電話給她。隨著感情的加深,他提出了見面的要求,“她”答應了他。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2萬字
本書以嘉興南湖為中心,以一年四季的時光交替為脈絡,關注人文自然,關注日常生活,內容涉及文史、藝術、園林、風物,亦有溫熱的湖居生活與活潑的草木秀色,文字清新,筆觸細膩。這是一個人在南湖邊的生活散記,也是對嘉興這座歷史名城的文化重塑與詩意書寫。
王加兵 ·現當代隨筆 ·9.2萬字
上海劇藝社(1938-1941,1946-1948)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進步職業劇團,堪稱孤島時期及戰后上海劇運的一面旗幟,也在中國話劇史上占有獨特地位。本書是首次對上海劇藝社展開集中、深入、系統的研究,具有填補空白的學術意義。全書共40萬字,分為上中下三篇(共十二章),分別從劇團組織、劇目建設和舞臺藝術三個方面,探究上海劇藝社的特點、成績及歷史局限。在具體深入的個案研究基礎上,本書綜合運用戲劇學、歷史學、社會學的研究方法,以這一兼具個性與典型性的劇團為切入點,對話劇的藝術構成、內外關系、生產體制進行立體考察和多維闡釋,從而從新的角度探揭示現代話劇發展、分化、成熟、變異的文化邏輯與歷史動因。這對今后的劇團研究乃至話劇史研究,具有學術理路與方法論層面的參考價值。書后“附錄”有詳細的上海劇藝社活動年表、演出劇目一覽表等,既是對正文論述的支撐,其自身也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穆海亮 ·現當代隨筆 ·37.7萬字
本文集收錄了浙江大學生物系和原杭州大學生物系的老教師及校友們所撰寫的回憶文章,記錄浙江大學生物系發展的一小段相關歷史(1952-1998),簡要地回顧了由竺可楨校長與貝時璋先生等老一輩教育家、科學家所倡導的浙江大學生物系的治學、辦學理念與“求是精神”。通過貝時璋先生的兩位學生:浙江師范學院生物系主仼江希明教授與原杭州大學生物系主任陳士怡教授,以及眾多浙江大學校友的努力,在不同時期得以繼續傳承和發揚。
毛樹堅 ·現當代隨筆 ·20.3萬字
狗是上帝派到人間的天使,帶給我們快樂和幸福。書中講述了一個個人與狗之間的感人故事,不僅讓我們看到狗忠誠可愛的一面,更能讓我們在與狗狗相處中,學會關愛和寬容。
柳曼婷 ·現當代隨筆 ·9.6萬字
這是北京大學教授、教育部統編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溫儒敏先生特為廣大大中學生、中小學語文教師編選的一本魯迅作品精選集,約65萬字。編選標準方面更偏于文學性與可讀性。書前有簡要的總論,交代選編的意圖、對魯迅的共識性評價等。每篇選文設計“題注”,交代寫作背景、閱讀時需要注意的作品內容與藝術方面的特點等,并對閱讀難點進行解說,類似“閱讀提示”,起到某種導讀與鑒賞的作用。溫儒敏教授是著名的魯迅研究專家,多年來又一直致力于中小學語文教育的研究,這些導讀、提示、鑒賞類文字將成為該選本區別于其他選本的重大特色及重要優勢。
魯迅著 溫儒敏講析 ·現當代隨筆 ·41.5萬字
“永遠的浪游者”舒國治代表作,紅極一時現象級旅行散文。任性自在的晃蕩札記,堪稱京都游玩蕞佳范本。收錄自序、《京都的水》等新作及導覽彩頁。竇文濤、梁文道、洪愛珠默契推薦!漫無目的走一走,然后睡個好覺。
舒國治 ·現當代隨筆 ·5.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