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豐子愷、汪曾祺、季羨林等文學大師,用49篇言簡意深、風趣通透的經典散文,傳達他們積極豁達的生活態度。不必擔心,所有的努力都會被認可,在世界的一隅就地取材,以熱愛點石成金,就能化生活中的平凡為神奇。無論何時都堅持自己的堅持,熱愛自己的熱愛,回頭時就能發現,生活已經變成了你所期待的樣子。
豐子愷等 ·現當代隨筆 ·10.4萬字
我們都困在巨大又瑣屑的生活里,我們都愛惜具體而微小的幸福。黎戈十年蛻變之作,書寫瑣碎蕪雜的日常,日復一日的磨損,身為女性的困境。當生活被逼到絕處,讓我們以簡單基本的形式,讓生活回到簡單,簡單,再簡單。
黎戈 ·現當代隨筆 ·11.4萬字
這是蘇枕書客居京都滿十年之后推出的新作。十年來,她在文章里寫過很多在京都的生活,以及身在異鄉的認知及領悟,給予我們很多關于東瀛異域的知識。這本新作里收錄的文章,既有一如既往的對日本風物、古跡和日本文化的關注,也顯露了作者一路走來讀書問學的痕跡和學術志趣的延伸、變化。從博物學到書籍史,從宮崎市定的中國史研究到大藏書家傅增湘的舊藏蹤跡,一個一個題目讀下去,往往令人不忍釋卷,同時也感佩她讀書的勤奮和思索的深入。這或許是一個與從前有所不同的更為豐富的蘇枕書,書中她敏感而又新鮮的筆觸在學問的滋養里一定會帶給我們更多的欣喜。
蘇枕書 ·現當代隨筆 ·11.3萬字
趙衡(1865-1928)字湘帆,河北冀州(今冀州)人。光緒舉人,受業桐城派名家吳汝綸、賀濤、王樹楠之門。徐世昌任民國總統,趙衡為掌書記。著《敘異齋文集》八卷,民國二十一年刻本。李剛己(1873-1914),字剛己,直隸南宮人。光緒進士,為吳汝綸、賀濤門生。官大同知府。有《李剛己先生遺集》五卷,民國六年刊本。此書收《敘異齋文集》八卷、《李剛己先生遺集》詩文部分共為一書。在點校基礎上,輯錄遺佚詩文、研究資料匯編,形成二人詩文集完備精校之本。
(民國)趙衡 (清)李剛己著 于廣杰點校 ·現當代隨筆 ·23.1萬字
本書稿是國內一個精神科醫生的散文隨筆集,歷經十年,集腋成裘,是作者嘔心瀝血的、“醫學與人文”的三部曲之一。這個集子以時間為脈絡,將精神醫學歷史、心理健康以及靈性等諸多問題娓娓道來。數十年來,為彌合“兩種文化”——“自然與人文學科”之間的鴻溝,他往返于“醫道與人文”之橋,力求使懸壺濟世的醫生行善、求真與審美相統一。作者書寫視角獨特,文筆優美,圖文并茂,富有啟迪,值得廣大讀者閱讀。
李潔 ·現當代隨筆 ·9.2萬字
史鐵生夫人陳希米深情懷念,感人至深、充滿哲思、直抵靈魂之作。這是史鐵生夫人陳希米所著的一部感人至深的長隨筆。史鐵生的離去,給陳希米留下了虛空。孤獨中的她開始種種感人的努力,通過閱讀、思考、行走與書寫,她和那些思想史上的偉大哲人交談,向虛空發問。于是,她的思考不斷深入,漸趨深沉、闊大,逐漸走過幽深絕境,跨越虛空,重新尋獲生命的意義。獨到的書寫方式,感人的心靈絮語。這是陳希米發自內心的私語,而史鐵生始終是個缺席的在場者,他依然是妻子心目中實實在在的一個對話者,傾聽者。在她真摯優美的行文中,關于生死、愛情、誠實、孤獨、時間、永恒、生存意義的文字敏銳通透,散發出炫目的智慧之光。收錄陳希米、史鐵生等親攝十六幀照片。謹以此書紀念史鐵生!
陳希米 ·現當代隨筆 ·6.3萬字
《繞室旅行記》為藏書家謝其章獨特的“書之旅”,借用施蟄存同名文章,作為本書的書名,也是其藏書生活的寫照?!皶魄嗌匠y疊,燈如紅豆最相思?!比諏~緗翰墨,正如身在山水佳處,徜徉其間,別有一番情致。該書既有其收藏知堂故物、巴金初版本《家》等的逸聞舊事,也有“南玲北梅”一事的前前后后、民國大案劉景桂事件的史料爬梳等,更涉及其收藏的珍貴雜志、藏書票、護封等。各種珍本家藏,各種甘苦幸恨,且聽作者娓娓道來。
謝其章 ·現當代隨筆 ·8.9萬字
從書法的技巧到心法,從筆墨到生活,書畫家林曦教你從書法里獲得生命的滋養!由書畫家林曦創辦的暄桐教室采訪了來自不同職業、年紀、際遇的書法學習者,傾聽他們由書法而生的真誠故事與生活心得,并總結概括為學習寫字的過程中的10個關鍵詞:開始、收獲、困難、方法、時間、通會、安心、老師、他人、傳統。書法是寫字,但遠不只是寫字。借由寫字這一事,書中分享了一套關于生活和成事的解決方案:如何開始一門技藝的學習;如何高效利用時間;如何應對困難;如何與生活和解、安住此刻……這些由書法而生的經驗與智慧,可以平移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從一筆、一紙、一墨、一碑帖開始,進入書法的世界,享受與自己獨處、與古人應心的時光。許多的變化、進益和美好,會由此開始生長。
林曦主編 ·現當代隨筆 ·9.8萬字
四十年間,“來了就是深圳人”成為深圳開放包容的一個重要標簽。如今,“深圳已然是故鄉”正漸漸成為更多人的共識。他們在這里灑下了自己的汗水和淚水。月月年年,城市在變,他們也在變。城市和人終于血脈相連。本書沿襲了《街巷志:行走與書寫》的細膩文筆,更清晰地描述深圳種種,強化“城愁”概念,力圖賦予這個城市新傳說和憂傷底色。長居深圳的人會產生共鳴,沒到過深圳的人會因此對深圳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書為《我們深圳》系列叢書的一本,《我們深圳》文叢是一套定位深圳人文的非虛構叢書。計劃從自然地理和人文層面,帶領讀者發現深圳,題材包含人物、自然、地理、科技、藝術、創意、歷史以及人文共100個主題。從內容上我們將圍繞小切口深挖掘,講述一個民間的深圳、個人的深圳、充滿情懷的深圳,深入挖掘,撰寫內容,做到原創、獨特和深入。
王國華 ·現當代隨筆 ·12.6萬字
本書為錢理群先生主編的“文學經典讀本系列”之一,叢書目標是從文學的角度,以文學的方式,有助于大、中學生和一般讀者的語文訓練和人文修養。具體編寫以文學經典為中心,選名家名作,力圖通過有線的選文凸顯一條文學史的線索,一種文化傳統,一種"層累"的過程。書前有總的導言,每篇選文前有編者撰寫的作家作品概論和述評,后有思考題、名家點評(部分存目)。本書為當代文學部分,由孫郁編著。
孫郁 ·現當代隨筆 ·27.5萬字
“滬上調查記者第一人”胡展奮散文隨筆精品。調查記者出身的胡展奮,近些年以隨筆聲名遠播,影響日隆。其文字驍勇、辛辣、幽默,又有真切的感情、淵博的見識和雋永的趣味。這本隨筆精選集,遴選了作者近年來在南方周末、文匯報、新民周刊、新民晚報開設的專欄文章菁華,忠實體現其精神風貌和文字風格,是一本讀了就有收獲的佳作。
胡展奮 ·現當代隨筆 ·11.6萬字
從《西游記》札記中的“多心”之辨到《水滸傳》中的“品人錄”,從漫談《紅樓》到體悟蘇軾,二十九篇讀書隨筆,淋漓酣暢、妙論不斷,足見作者與書為伴的快意時光。
張宗子 ·現當代隨筆 ·15.3萬字
本書是北大共青團的刊物《北大青年》編輯部組織的一本反映北大青年學生2014年相關微信的文章結集。全書分為三大部分:我們的關注,我們的聲音,我們的責任,共八十篇文章,反映北大歷史、北大校園、北大學生、北大教師、北大學術以及國家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作者均是北大學生,文章觀點正確、文筆生動、活潑、流暢,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可讀性強,相信會有讀者和市場。
《北大青年》報社 ·現當代隨筆 ·26.7萬字
該書主要內容是搜集編選具有國際視野的、與中國當代文學海外影響與傳播有關的研究文獻,以總結梳理近年有關中國當代文學的國際與世界性影響的狀況。該書內容包括:一、全球化語境中中國文學的傳播問題;二、關于漢語寫作的國際性與世界性意義的探討;三、境外學者對于中國當代文學的研究文獻;四、重要的比較文學研究文獻;五、近年該主題的重要的國際學術會議對有關問題的討論等。
張清華 ·現當代隨筆 ·25.8萬字
《一瓢紐約》是張北海的散文精選,并配有百幅彩圖。這不光是一個講美國講紐約的文化讀本,這里雖有舊物但絲毫不老,更是能體現出一個妥帖平易恬淡的人,一個寫“無用之物”、視角獨到、讓人著迷的老嬉皮。
張北海 ·現當代隨筆 ·16.1萬字
本套裝收錄了周作人的經典作品,包括《知堂回想錄》、《魯迅的故家》、《魯迅的青年時代》等。
周作人 ·現當代隨筆 ·94.7萬字
薪辛今年二十歲,是個很水靈的姑娘。就是因為臉上有塊疤,把她無情地擠出容貌姣好女孩的行例。臉上那塊疤,是她八歲那年在廚房玩耍時被油燙傷落下的。高中畢業了,她想找個工作干,可自己所在的小城實在是地窄天不寬。那天,她抱著極大的熱情去三十里外的省城求職,可連連找了十幾家招聘的,有個體公司有餐飲服務的,皆因她臉上的那塊疤,很惹眼的一塊如雞蛋般大小紫紅色的疤,擋住了她求職的路。盡管未遂心愿,可她仍沒有絲毫的卑微和低迷,她心里有自己的打算,她想過,沒人用我我就自己試吧試吧去闖一闖,我手腳也沒毛病還沒飯吃?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5.9萬字
本書是一部關于碼農的書,也是一部個人文集。分五個篇章,主要講述程序員20多年的職業經歷、轉型做銷售的成敗體驗、創業之殤的記錄、青蔥歲月的追憶,以及對未來的暢想。既有軟件研發、項目實戰、案例分析,又有職業轉型、創業成敗的總結,還有深刻的自我解剖和對碼農的詳細注解,更有豐富的詩篇,或詩情畫意,或憂思細膩,或豪邁大氣,或勇敢俠義。無論榮耀與卑微、是非與對錯、成功或失敗,所有的過往都是財富,而不是負擔。文字滿滿地流露著作者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愛,越挫越勇的斗志,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以及平凡卻不平庸的人生履歷。
江南 ·現當代隨筆 ·14.9萬字
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女兒,個個蘭心蕙質,才藝過人。其中,又以多愁善感的林堡玉最具代表。對于中國人采說,林黛玉是“絕對小資”的代名詞。如果小資女人能被冠以“黛玉”的稱呼,這說明她首先是一個比較有女人味的女人。黛玉,藝術化、憂郁、喜歡閱讀和寫作,她才貌出眾,高人一等,對愛情有著異常執著的追求;柔弱多病,先天不足,行動輒如弱柳扶鳳;黛玉守真,奉守“質辛潔來還潔去”的信條?!镑焐?,”,“愁凝歌黛欲生煙”,“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石地 ·現當代隨筆 ·8.4萬字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的見解、優美的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樸無華的文采。經常讀一些好的散文,不僅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培養高尚的思想情操,還可以從中學習選材立意、謀篇布局和遣詞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也美麗),生動活潑,富于音樂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聲,如娓娓而談,情真意切。美好的散文,為你一一呈現。
石地 ·現當代隨筆 ·6.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