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綿延千里的江蘇黃海岸線,是一片豐厚多元的“文化時空”存在:這里既有遠古的傳說,也有豐沛的歷史遺存;既匯聚過驚心動魄的歷史風云,也流傳著震撼心靈的生命傳奇。作者獨辟蹊徑,尋古探幽,在“江海文化帶”的宏闊時空中,審視海洋文化和長江文化互為交融、生長、興衰與傳播的歷史;并以其開闊的文化視野,獨特的敘事視角,優美的散文筆觸,打開折疊千年的豐厚文脈,點亮歷史深處的關聯“碎片”,生動呈現出一曲激蕩五千年的“江海交響樂”。
金偉忻 ·現當代隨筆 ·12.7萬字
《讓我去那花花世界》收錄了苗煒多年來的旅行隨筆,他探訪名城,在耶路撒冷、巴黎、東京、倫敦、莫斯科尋找歷史和文學的遺跡;穿越西伯利亞荒野,感受俄羅斯大地上翻涌的過往;品嘗咖啡、美酒、美食,追尋小說和詩歌的蹤跡。這世界無盡美麗,值得我們跟苗師傅一起探尋。苗煒,帶著小說家、記者、球迷、咖啡美酒愛好者的靈魂,進入這個莎士比亞、卡夫卡、海明威、愛因斯坦走過的世界,感知它的美好與冷峻。去過的地方,終會成為“自我”的一分子。這部游歷記錄,是他對花花世界的傾聽與回響。
苗煒 ·現當代隨筆 ·10萬字
白駒過隙、滄海桑田,才能發現自己的輕狂無知、社會的豐富多彩。對于所有人來說,我們在蕓蕓眾生之中,都只是一粒塵土,然而塵土也有作為塵土的意義。雖然對世間來說,我們很渺小,但是對自己來說,我們卻是整個世界。《塵土》雖然篇幅不大,但是內容卻包羅萬象,囊括了作者對生活、工作和人生的感悟,深邃有趣,奮發昂揚,展現了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理念。
劉海軍 ·現當代隨筆 ·2.6萬字
《我愛問連岳7》收錄連岳2019春到2020年秋的近80篇精華答疑文章,分為“學業·職業”“戀愛·婚姻”“家務·財務”“親子·教育”“人生·心理”五大版塊,方便檢索。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和連岳一起學習思考,一定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連岳 ·現當代隨筆 ·13.3萬字
知名學者吳稼祥力薦:“最難的,是如此浮躁中的恬靜;期待一讀,安放此心。”深邃,不失青春的語言魅力;走近與深陷人性,試圖從種種平凡的光景中回望人性,是陳夫作品的兩大特質。如果你正有心要安靜下來,并對收獲安靜有所期待,那么擁有本書便是一件美好的事。作為編者,我們此次重點推出了陳夫傳閱較廣的經典作品、各省市高考測試聯卷與教學教研的全部選用作品,以及他的新力作。此外,我們還有幸卻不免遺憾的少量收錄到陳夫創作初期不曾公開作品。
陳夫 ·現當代隨筆 ·9.7萬字
一個孩子眼中,關于成長與變遷的故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個平靜的江南小鎮里,來了一群被時代裹挾的上海人,以及隨父母遷徙的知青子女、廠礦子弟。少年奔波于小鎮與上海之間,像反復的練習。有一天,他們離開小鎮,奔赴各自的命運。多年后回望,小鎮上的夏駕橋、龍王廟、糕點鋪、街機房、國二廠,隔代人的群像,紛紛以倒帶的方式重建。一段歷史、幾代人生,都在歲月里作答。
路明 ·現當代隨筆 ·10.2萬字
《樹猶如此》是白先勇的散文自選集,主要收錄他回憶個人經歷、親友交往的文章。其中紀念亡友的《樹猶如此》將至深痛楚沉淀六年,被稱為“以血淚、以人間最純真的感情去完成的生命之歌”。另收兩篇寫友人的新作:畫家奚淞修佛之旅《尋找那一棵菩提樹》,救助上萬艾滋孤兒的杜聰《修菩薩行》。可見白先勇近年心中所系。書中作品多成于白先勇“五十知天命”之后,董橋曾“驚訝他已然像自在、放下的老僧,任由一朵落花在他的掌心默默散發瞬息燦爛”。寫至友王國祥、三姊先明,平實中蘊藏波瀾壯闊,人間悲憫。桂林、上海、南京、臺北,文化鄉愁疊加,難覓歸處。在傾注心血和青春的同人雜志《現代文學》,白先勇以文會友,情篤一生。
白先勇 ·現當代隨筆 ·18.8萬字
每個人的觀點中總有偏見的部分,能夠流傳開的偏見常常集合了聽者的認同,時間久了就成了頑固不化的標簽。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種,韓國輝選擇了旅行。人生,于許多人而言,是場鏖戰,于他而言,卻是一場有趣的游戲,一次有趣的旅行。這是他的一部誠意之作,記錄了他走過的路,去過的城市,見過的人,有趣的事。倫敦的慢、牛津的遠、巴黎的擠、北京的好、上海的洋、東京的淚、曼谷的笑……他打破關于城市和國家的一個個謠言,嬉笑怒罵間,戳破世界的假面給你看。在他看來,生活就像一次漫長的“出走”,也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頭上的北斗和腳下的道路。保持對世界好奇心和偏見,才是對待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
韓國輝 左小祖咒繪 ·現當代隨筆 ·9.3萬字
首屆魯迅文學獎得主——夏堅勇深耕宋史十余載,全新力作;重現宦海浮沉的波詭云譎,深入世態百相的細密幽微,筆觸細膩,紋理清晰,堪比文字版《清明上河圖》;北宋時代的縮影,士人精神的注腳,全景呈現——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宮廷市井,群像描摹,繼《紹興十二年》后“宋史三部曲”的全新力作。一次小小的酬神聚餐,引發了朝局的軒然大波,背景是北宋中期的慶歷新政。作品展示了從宮廷到市井廣闊的生活面,政治、社會、軍事、外交,錯綜復雜;變革、權爭、陰謀、人禍,驚心動魄。一波三折的朝廷新政被置于日常性的生活描畫之中,既有細密精微的人情洞察,又有對于天下大勢縱橫捭闔的宏觀把握,讀來興味盎然,令人深思。
夏堅勇 ·現當代隨筆 ·18.2萬字
這是一本阿爾茨海默照護者回憶錄,年過七旬的語言學家誠懇地書寫個人經歷,記錄了伴侶患病后,從無話不談、文質彬彬的大學教授變得一語不發、失智失能的過程。作為二十四小時的貼身照護者,她在被愛人遺忘和照護重擔的雙重打擊下,一度失去睡眠,也失去自我。從“不敢生病”到“接納脆弱”,作者通過洞察自己和病人的處境,并從親人、朋友和社會機構方面獲得支持,最終走出孤獨,為自己和伴侶找到了新生活的秩序。她希望借由這本書,與每一位正在或即將照護所愛之人的讀者分享自己的感悟:卸下愛的枷鎖,才能拾起愛的能力;照顧病人,更要照顧自己。
鄭秋豫 ·現當代隨筆 ·7.6萬字
《積木書》是作家趙松的代表作。《積木書》講述在沒有年代感的現代城市中,一個“人”如何用他的目光與風、水滴、建筑物、人群、距離、關系等諸多或具象或抽象的事物建立感情的過程。是一部講述一個人如何理解自我、走近他者,與萬物和諧共存的人生之書。
趙松 ·現當代隨筆 ·18.1萬字
《知知的大院子》是著名作家劉亮程與小孫女知知“你寫我畫”,全家合作完成的一本小書。二十篇優美純凈的故事,童趣手繪,講述愛與成長。姥爺家的大院子在天山腳下的村莊里,有古老的大樹、神秘的小路、各種蔬菜瓜果和可愛的小動物。大院子是知知的小宇宙,也是她探索世界的起點。書中的每個故事都像一幅小畫,捕捉著童年蕞美好的瞬間:打沙包,捉迷藏,看風領走雪地的腳印,和蟲子一起趕路,與一只貓頭鷹的友誼……姥爺很少給知知讀書,而是帶她“下地”,拔蘿卜,打杏子,栽木柵欄……姥爺說:“孩子到世上,首先是來親身感受陽光雨露,親眼看自然萬物的。”姥爺寫故事,爺爺畫風景,太奶奶添花,知知繪奇想。這本啟人心扉的小書,可以喚起每個人心底那個“童年的大院子”。世界即使被大人看過無數遍,也永遠需要用孩子的天真之眼再看一遍。《知知的大院子》是大人給孩子的美妙之書,也是孩子給大人的天真之書,相信你和你的孩子都會喜歡的。
劉亮程著 李興駿 柴楓林 知知繪 ·現當代隨筆 ·9382字
本書精選汪曾祺近五十篇散文,呈現汪曾祺數十年散文創作的精華。作者以看似平淡隨意的筆觸,將如煙往事、尋常吃食、花鳥魚蟲、四方游記、讀書趣事等世間百態娓娓道來,融奇絕于平淡,讀來韻味深長。令人透過字里行間,感受到人性的良善與生活的美好。
汪曾祺 ·現當代隨筆 ·13.4萬字
吳念真細述人間邂逅的“臺灣筆記”,《這些人,那些事》后感動再襲故事中的主角都各有各的困頓和難處,一如吳念真電影作品《戀戀風塵》和文學作品《這些人,那些事》中的主角們,但他們也有他們的生命哲學和尊嚴,渺小但自得其樂,都有值得驕傲的東西來支撐,所有這些,都會給讀者安心的力量。《臺灣念真情》中記錄的小人物故事,印證了“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的說法,體現了中華民族最淳樸的民風,能喚起人們對民族美德的回憶和向往。吳念真總在書中提起的“尋找臺灣生命力來源”,也是指一個民族去追憶它曾經美好,現在已經失去的精神生命力。《臺灣念真情》故事中的主角都是臺灣最質樸的平民百姓。
吳念真 ·現當代隨筆 ·12.1萬字
三十八封信,猶如爸爸積攢多年的百寶箱,滿載中年父親的成長和人世經驗·圍繞著美好人生四要素——智識、美、道德感、家,以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在與不確定的、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的碰撞中,作為父母,作為孩子,我們該如何確定基本準則,堅持何種萬物之道·英國著名人類學家艾倫·麥克法蘭說“萬事非體驗不為真”。我們幾乎不可能想象愛情或饑餓是什么樣的感覺,除非親身體驗了它。而這本書的意義就在于,當這類體驗降臨時,這本書會讓孩子有所準備,讓他明白他并不孤獨。何為美好人生?可以想象的最好的生活會是什么模樣?中年為父的作家苗煒在這本書里給出了他的回答。兒子大壯出世后,苗煒陸陸續續寫了三十八封信,有長,有短,點點滴滴,回憶自己的成長,記錄某些片段中的體驗,唯愿孩子將來有一天,遇到某些麻煩的時候,可以透過這些記錄,知道自己并不孤獨。這些長長短短的信,圍繞著四個主題詞:智識、美、道德感、家,這也是大壯父母寄予孩子美好人生的四要素。
苗煒 ·現當代隨筆 ·9.1萬字
閱讀,究竟是一樁怎樣的事?它追求并享受的,是曠日持久的練功與修行,是道路漫長、充滿發現的探索奇旅。為了突入意義的城池,讀者需要部署、調動、斡旋、強攻、破襲、鏖戰……《以讀攻讀》收錄了但漢松十年來的三十篇文學評論與隨筆,發軔于作者的讀,最終復歸于讀者的讀。重量、影色、書人、短讀,從英美文學到電影戲劇,再到當代中國小說,精妙細致的評點剖析,盡顯思維的棱角與鋒芒。在將私人閱讀激發的成就感展露得淋漓盡致的同時,本書也邀約讀者親自投身一場挑戰十足又深藏智性的“以讀攻讀”。閱讀,絕非一時一地、一蹴而就之事,它延宕在畢生的歲月里。
但漢松 ·現當代隨筆 ·10.8萬字
若有隱之心,處處皆終南。一個人,兩座院子,院外有山,院內有詩。借山而居的日子里,二冬種菜、養花、畫畫,手植杏樹、芭蕉,為一起生活的每一個動物取名字,把山中花果變成詩意的點綴,每一天都很滿足,每一年都很豐盛。他親手把破敗瓦房一點一滴改造成宜居小院,也記錄下山居的清苦和美好,以及對這種生活的觀察與反思。這次的《借山而居》(珍藏版),收錄《借山而居》《鵝鵝鵝》中精彩的文字,由作者親自篩選、刪改;重新配圖,收錄作者新創作的山居靜物油畫小品,從裝幀、用紙到編排設計全新升級。八年沉淀之作,隨書附贈海報,含41篇散文佳作,新增近70幅照片和油畫作品。
張二冬 ·現當代隨筆 ·7萬字
從早年那個叫黃沙梁的村莊開始認識和體驗世界,感受土地上的睡著和醒來,到如今在菜籽溝建了木壘書院,依舊把驢當知己,看光陰從晨到昏,在近三十年的寫作生涯中,劉亮程一直致力于當個閑人,致力于創造一種和天地萬物交流的語言體系。而他筆下那些如有翅膀的文字,負載著土地上的驚恐、苦難、悲欣、沉重,拖塵帶土,朝天飛翔,也帶領我們朝樹葉和塵土之上仰望。在本書中,劉亮程回望了自己文學世界的精神源頭,講述了他對家鄉和故土的情感,分享了他從日常閑事中悟出的智慧和對散文寫作的理解與思考……這些細細密密的談話聊天,如同一次次發生在民間墻根院落的喧荒,喧是地上的嘈雜之音,荒是荒天野地的荒。聊到酣暢時,語言開始脫離瑣事,呈現朝上之勢,好像能飛起來。喧至荒處,聊到天上,已然是語言盡頭,卻仿佛又是另一句話的開始。
劉亮程 ·現當代隨筆 ·12.6萬字
生命里刮過很多場風,吹落了我們那么多葉子和果實,風帶走無數的笑聲,嘆息靜靜沒入河床。誰會紀念我們短暫的生命,誰會收藏我們每一片落葉、歡笑和嘆息。阿殼溫柔地記下,童年,家鄉,童話,小小的情歌在卑微的外表下區別出每個生命的光輝,像是我們都不會忘記。
阿不殼 ·現當代隨筆 ·2.6萬字
本書以傅雷長子傅聰的留學打拼經歷、情感婚姻之路為主線,精心選編傅雷夫婦與傅聰及彌拉的往來家信,內容偏重“人倫日用”,突出傅雷“真誠待人,認真做事”的“做人”準則,少了文化藝術的長篇論述,多了日常生活的短小故事。這份兩代人雙向交流的文字實錄,嚴肅不失親切,深刻不離日常,以小見大,樂在其中。它不僅反映了親子交流的重要,也利于青年學子在閱讀中理解父輩、增進溝通。書中珍貴照片、樓適夷初版代序、傅聰家信及英法文信為獨家版權,2017年不隨傅雷著作權進入公版,其他任何家書選本不能收錄。作
傅雷 朱梅馥 傅聰著 傅敏編 ·現當代隨筆 ·1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