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老戲骨——從候場到謝幕》是王曉華老師最新長篇散文。書寫了我國現當代文藝界的一些逸聞趣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影響幾代人的著名影片《東進序曲》《柳堡的故事》以及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等廣為人知的優秀文藝作品背后的精彩故事,看到張大千、陶玉玲、王者、李可染、樊粹庭等文藝界大咖的交集、友情和德藝雙馨的養成史。既有作者深厚的史學修養打底,保障了行文得體、尊重歷史,又有讀者喜愛的非虛構文學元素。
王曉華 ·現當代隨筆 ·16.9萬字
這是作者多年來所作抒情詩的精選集,收入詩歌近百首,以愛情詩為主,兼及友情和對于古今仕女的理解感悟,分為8輯:"連心如許,我在這里""簫聲幽咽你來了我正等你""穿過歲月是靜好""從指尖看光陰流過""未曾轉身便開始想你""在雨中深情地凝望"等,所寫女性心理細致柔婉,表現了對于愛的渴望與期待,情感婉曲而優美,以純真感人.
黃金麗 ·現當代隨筆 ·1.6萬字
我們認為一個對于自己的生命與生活,應該可以有一種態度,一種不必客氣的態度。誰都想好好的活著的,這是人情。怎么樣才算活得好好的呢?那就各人各說了。我們幾個人之間有了下列相當的了解,于是說到“吾廬。”一是自愛,我們站在愛人的立場上,有愛自己的理由。二是和平,至少要在我們之間,這不是一個夢。三是前進,惟前進才有生命,要擴展生命,惟有更前進。四是閑話,“勤靡余暇心有常閑”之謂。在此,我們將不為一切所吞沒……
俞平伯 ·現當代隨筆 ·19.8萬字
男人對女人一直很好,呵護有加,只要他在家就不讓她做一點家務。買菜,做飯,洗衣,拖地,洗碗等等,他都會做得又快又好,女人喜歡什么東西,不用撒嬌耍賴,他總會當成禮物買回來。用他自己的話說,女人是用來疼愛的。好像一場出了故障的電影,看到半途意外地停格。黑暗中銀幕上凝固的是突兀的畫面。沒有說完的語言,沒有做完的事情。徒留惆悵的空白。
石地 ·現當代隨筆 ·16.6萬字
作者蔓玫是一個植物學出身的熱門答主,作家,但也曾是一名重度抑郁癥患者,因不知自己的病情,幾乎割腕自殺,后被確診為抑郁癥后,入院治療,見識了身邊形形色色的病人,看到了病房內的人生百態,通過治療,蔓玫最終恢復了健康。這次她鼓足勇氣重新審視這一段艱難的經歷,在微博和知乎上提及的一些片段,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和共鳴。并配以作者親筆畫的插畫,讓讀者更深地認識和理解抑郁癥和抑郁癥患者。
蔓玫 ·現當代隨筆 ·10.9萬字
“一個身上有傷口的人,撿拾了一只身上有傷口的果實。這也沒有什么。果實終究還是結成了果實。”在《不語似無愁》中,王曉莉為讀者歷歷展現她在這平凡人間撿拾起的“有傷口”的果實——無論是一只普通的流浪貓,還是拆遷現場中特立獨行的“釘子戶”,抑或醫院候診處邂逅的陌生病人,都在她沉靜的娓娓講述中,出人意料地顯露出堅實的生命質地。
王曉莉 ·現當代隨筆 ·11.2萬字
《千年之約》是季老國內游記的一次梳理,收錄了他的一些比較重要的參觀游覽國內旅游景區的文章。如,《火焰山下》《在敦煌》《觀秦兵馬俑》《法門寺》《登黃山記》《富春江上》《游小三峽》《海上世界》等,其中既有歷史人文故事的奇思妙想,又有自然美景的流連忘返,還有對現代繁榮都市生活的慨嘆。
季羨林 ·現當代隨筆 ·11萬字
本書是著名經濟學家徐滇慶教授的旅行隨筆,文中有美景,有文化,有歷史,更有作者作為經濟學家的思考與感悟,給景以新的闡釋,給人以心的啟迪。游記文字優美,又不乏幽默風趣,使人在娛情山水、嘗古問今中汲取經濟學的智慧。
徐滇慶 ·現當代隨筆 ·13萬字
在余光中眼中,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一張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墳墓、一灣淺淺的海峽……在席慕容眼中,鄉愁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是一種模糊的悵惘,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無論天涯海角、今夕何夕,鄉愁始終都是一種情真意切的客觀存在。你我一直眷念的鄉土中國也好,這些在旅途間隙陸續寫下的鄉愁筆記也罷,只為能在不停奔波的年華里,時常于內心深處重溫歲月之美好,回望故鄉之安寧……
肖正華 ·現當代隨筆 ·12.9萬字
本書是蔣瞰全新的山居生活隨筆集。為了與丈夫團聚,為了修養身心,她遷居普陀山,背山面海,紅塵佛燈,僧尼俗人,光鮮清寂,沒有一個地方能像普陀,同時容得下這些截然相反的意境。她分享山里的生活,邂逅山里的好人,游覽山里的佛寺,普陀山的每個角落都有她的身影。但我知道,我很快又會適應新生活的,就像當年上大學,后來去澳洲,走的那天都是哭,止不住,轉頭就找到了自己的樂子,沉浸在新的世界里。是的,是沒什么好哭的。離開,不是因為厭惡,不是成功轉型,也不是為了美化或者升華過去。離開,單純就是想要嘗試新的開始,需要一次新的折騰,僅此而已。我感謝自己,無論多么糾結難過,內心始終保留一塊閃閃發光的地方,它支撐我保有鮮活的生命力。
蔣瞰 ·現當代隨筆 ·6.7萬字
汪曾祺全新散文集,和汪老學好的現代漢語,得“趣味人生”!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當你覺得累了,覺得很辛苦,不如聽汪曾祺聊聊生活。不要焦慮,人生活著活著就像樣了。年少時你在理解課文,長大后你在理解生活。全書收錄入選語文教材及課后閱讀27篇經典文章。那些年少時光里懵懂的文字,在你長大成人,飽嘗生活的磨礪后,終會被汪曾祺文章中的力量撫慰。每一代年輕人都在讀汪曾祺。汪老的文字提醒你依舊被世界溫柔相待。本書以“趣”為主題,分為人間草木、人間有味和人間有趣三部分,從植物、美食、故人舊事三部分來呈現世間的妙趣與美好,展現汪曾祺先生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態度。他的散文,閑適中蘊藏著文化,清甜中自有厚重。草木人心,自然天成;至情,至真,至性,至誠。
汪曾祺 ·現當代隨筆 ·13.6萬字
《疑古玄同:錢玄同隨筆》內容簡介:錢玄同是文學革命的旗手,文思敏捷,風趣詼諧,多議論,卻少著述。但他明確提出[桐城謬種]、[選學妖孽]為文學革命對象,并且[催生]了[狂人日記]等作品。作為他的第一部隨筆集,《疑古玄同:錢玄同隨筆》會使更多的讀者了解他的人與文。
錢玄同 ·現當代隨筆 ·14萬字
這是一本阿爾茨海默照護者回憶錄,年過七旬的語言學家誠懇地書寫個人經歷,記錄了伴侶患病后,從無話不談、文質彬彬的大學教授變得一語不發、失智失能的過程。作為二十四小時的貼身照護者,她在被愛人遺忘和照護重擔的雙重打擊下,一度失去睡眠,也失去自我。從“不敢生病”到“接納脆弱”,作者通過洞察自己和病人的處境,并從親人、朋友和社會機構方面獲得支持,最終走出孤獨,為自己和伴侶找到了新生活的秩序。她希望借由這本書,與每一位正在或即將照護所愛之人的讀者分享自己的感悟:卸下愛的枷鎖,才能拾起愛的能力;照顧病人,更要照顧自己。
鄭秋豫 ·現當代隨筆 ·7.6萬字
本書是中國現代詩人徐志摩的詩歌作品全集,內容囊括了徐志摩的所有詩歌作品,包括《志摩的詩》《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云游》和“集外集”五個部分。其中前四個部分是徐志摩詩集的單行本,最后的“集外集”部分,則是編者從報刊、徐志摩日記等處輯錄的徐志摩未收入詩集的作品。本書收錄了徐志摩已刊發和發現的全部詩歌作品,能讓讀者更為全面地了解、品讀徐志摩的詩作。
徐志摩 ·現當代隨筆 ·5.7萬字
春天的三月更是生機勃勃,富有活力。晨霧像輕紗似的籠罩著小山村,山村變成了一座小島,縹縹緲緲、若隱若現,像天上的仙境一般。一身烏黑的小燕子,帶著剪刀似的尾巴,出現在我們的視線里,輕快而又敏捷,一會兒飛到田地里,轉眼間又落到屋檐下了。我有點不放心,拿著手電筒去找我的同學,他還在懸崖上心驚肉跳著,畢竟我是他的朋友,總不能置之不理。夜幕已經降臨,他竟還沒有回家。
劉燁 ·現當代隨筆 ·16.4萬字
壁角落里有好貨。君不見,隨便啥人家,金銀財寶、字畫古董、現鈔存折,都不會擺在明處,而是藏于各式各樣的壁角落的。用隨筆的形式,以街之角、家之角、食之角、風之角、語之角、詞之角、歌之角七個版塊,鉤沉上海的佚文趣事。
畸筆叟 ·現當代隨筆 ·8.4萬字
這是一部散文集,收錄了作家李駿新近完成的十五篇美文。作者在文字中回到故鄉,追憶他生命中匆忙走過的親人、朋友,記述這些親愛的人們在他成長、生活路上留下的深深印記。故鄉在消逝,鄉村在陷落,但鄉愁卻像胎記,深深扎入作者心中。這些作品語言優美,情感細膩,文字質樸,字里行間涌動著一種濃烈的打動人的力量。作者以含蓄、誠摯的文風,寫出了對故鄉人事的深沉愛戀,很多細節描寫,體現出了作者在歷盡世事后對生命的獨特領悟,也充分展示了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
李駿 ·現當代隨筆 ·18.2萬字
本書是一部散文集,主要集結了麗尼的多篇散文佳作。相較于麗尼的第一部散文集《黃昏之獻》,《戰之歌》的調子有了明顯的變化。在《戰之歌》中,麗尼用“伸展著兩個翅膀”飛翔的雛鷹,象征勇敢地投身于革命斗爭的年輕的女伴;“短促而悠揚的鷹之歌”,象征這位革命者短暫而光輝的一生。是這“年輕的鷹”,使“凄然地流下眼淚”的“我”,“歡樂地笑了,而感覺了興奮”。“年輕的鷹”英勇犧牲之后,麗尼在文章結尾,又一次強調“南方是有著鷹歌唱的地方,那嘹唳而清脆的歌聲使我忘卻憂愁而感覺興奮的”。
麗尼 ·現當代隨筆 ·11.6萬字
本書第一次把元代金蓮川藩府文人的文學創作納入研究視野,認為其是中國文學發展長河中頗具特色的組成部分。金蓮川藩府文人多來自金末山東、山西、陜西、河北等地儒學、文學等領域的精英,在融合南北學術、潛心經史研究之余還涉獵農圃、醫藥、卜筮、星歷等實學以濟世用。他們的學術主張、文化主張、文學主張直接影響了元代的文化政策。金蓮川藩府文人的文學研究對于尚顯薄弱的元代詩文研究多有補益,也為有關元代文壇格局和發展走向的深入探討提供了堅實的研究基礎。
任紅敏 ·現當代隨筆 ·31.7萬字
就像那些火藥創作、焰火表演,我也是爸爸的一件藝術作品。如今,在這件作品上面,我努力署下自己的名字。
(美)蔡文悠 ·現當代隨筆 ·11.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