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收錄了一百首詩歌。作者打破了新詩和舊體詩的人為藩籬,以簡靜精到的創作對新文化運動中白話詩歌創作與舊體詩決裂的做法進行了質疑和反撥。全書以古典主義詩風貫穿始終,既對山水、懷古、詠史、羈旅、贈人、言志談禪等傳統題材進行了現代拓展,又將舊體詩簡潔的形式和空靈的韻味注入白話詩的肌體,理順了漢語詩歌古今之間的關系。
馬笑泉 ·現當代詩 ·1.2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詩歌作品115首。詩人用短小精悍的詞句回首天真快樂的童年,用美妙音符吟唱充滿激情和夢想的大學校園那段青春歲月。用豐富的知識釋放了對大千世界的深刻感悟和認知。在記憶中默默尋找那不舍的鄉音鄉戀鄉愁。詩人在廣泛的閱讀中與古今中外的文學大家對話交談,用精巧的畫筆描寫了一個個閃耀著人類智者光輝形象。詩人還用獨特的視角向人們展示了一幅幅祖國壯美山川以及世界各地的風情風光風俗。詩人用富有哲理的語言歌唱生活、贊美人生,抒發了積極向上、豁達真摯的人生情懷。
鄭建強 ·現當代詩 ·2.5萬字
這是詩人陳興的第三部1000首詩詞的集子。歷時3年。大概是寫于2020年到2022年間。內容包括:《紫丁香開》《青枝一葉》《紅鯉淺池》《日照古都》《蜂巢槐蜜》《茶里椰風》《蜃樓橫嶼》《白鷺銀潮》《草原無雨》《綠影夏痕》。
陳興 ·現當代詩 ·4.7萬字
本書是詩人羽弓繼《生命之河:羽弓詩集》之后的又一本個人詩集。全書分為八輯:書空、你聽、追尋、快遞、像太陽一樣、杯中酒、花期、鉤沉。本書所選均為作者2019至2021年所寫新詩,除了人生哲理、愛情親情、思鄉懷舊等主題外,更加突出了家國情懷和現實生活等方面主題。作品緊跟時代,貼近現實,用藝術化的手法創設情境,用接地氣的內容打動人心。詩歌隱而不晦,淺而有味,音韻和諧,節奏感強。
羽弓 ·現當代詩 ·1.8萬字
該書系活躍在全國散文詩領域的八位寧夏散文詩作家的精心之作。作家們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面向基層,將筆觸深入山川河流、田野土地、草原大漠、鄉村城鎮、軍營校園、工礦社區等廣闊領域,詩意地謳歌新時代、贊美新寧夏。值得一提的是,以叢書的方式集中展示散文詩創作成果,這在寧夏尚屬首次。
張開翼 ·現當代詩 ·6.5萬字
歲月依舊流淌。只要拖拉機依然奔馳在大地上,詩意東方紅就不會黯淡,它仍然會以某種方式和聲音,昭示過去、現在和未來。
本書編委會 ·現當代詩 ·3.4萬字
本書是詩人王志軍近年來詩歌作品的精選集,來自詩人2016年至2022年間創作的四部詩集,共收錄詩歌90余首。詩集承載著作者身為詩人的愛和惱怒、空虛和振奮、困惑和相信,是作者最有意義的生命意識,也向我們展示其卓越的藝術架構能力。
王志軍 ·現當代詩 ·5.1萬字
本書是以人物為主題的古體詩集。作者選取了其創作的一百五十多首詩作,涉及人物達一百人,從歷史人物黃帝開始,到當代人物潘建偉為止,時間跨度近五千年。這些人物都從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或是影響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和悠遠的中華文明,或是對其所處的時代和社會產生了一定影響。他們作為中華天空里的一顆顆星辰,以各自綻放的星光承載起巍巍中華,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這光芒照亮了道路,這風景令人贊嘆。
黃建華 ·現當代詩 ·4.4萬字
詩集主要抒發思鄉、懷人、友情、愛情、人生感悟等貼近生活真實的感受,情感真摯細膩,作者善于從細碎的日常和事物表象中,捕捉到轉瞬即逝的閃光點,繼而上升到思悟的高度,傳遞出一種內心的溫暖與能量。
高原 ·現當代詩 ·1.5萬字
這是一部詩歌作品集,收錄了東莞市橋頭鎮蓮韻詩社社員的詩歌代表作,既有青年代表詩人的作品,也有知名詩人方舟等佳作助陣,代表了該詩社近年來整體的創作成果。詩歌作品積極向上,或充滿詩情畫意,或傳達人生理想。
莫小閑主編 ·現當代詩 ·5.1萬字
《虛塵》是作者丁海龍首部詩集,也是作者近十五年來的心靈感悟及生活記錄,時間跨度較大,內容也從稚嫩逐漸走向較為成熟。全書分為“虛幻之音”“虛幻之秋”“虛幻之光”“虛塵之塵”“虛幻之語”五個小輯。詩歌語言清新雅致、沉郁頓挫,又不失纏綿哀怨,讀來令人陶醉、忘卻世俗。《虛塵》既是作者的成長史,也是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思考,對家鄉的懷念。
丁海龍 ·現當代詩 ·2.7萬字
《雁聲集》是一本詩詞專輯,共收錄詩泀約500首。主要內容是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和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巨大變化,融寫景與詠史為一體,緬懷先賢,抒發愛國主義情懷。同時,以陜北山川景物為吟詠主題,追憶故鄉兒時的歲月和家鄉親人的養育之恩,抒寫淡淡的鄉愁。其次還有一些游記和節令詩詞,大多因時而遇,隨感而發,零散記錄了生活中的點滴感悟和悲喜。作者具有深湛的文化素養,著有多部作品,在延安地區文壇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本書是作者多年詩作的結集。
袁春河 ·現當代詩 ·4.5萬字
本書是作者的第二本詩集,收集了作者新詩作品116首(并配有作者的攝影作品)。通過謳歌自然風情、人文景物等抒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描寫手法新穎獨到,寫作技巧靈活多樣。無論白描還是隱喻,都能從中窺見作者至誠至真的詩人情懷,以及作者寬厚的人文精神和古今并貌的文化底韻,女詩人清新的詩風歌語躍然紙上,讀之親切感人、引人入勝,是一本值得用心深讀的詩歌作品集。
張號全 ·現當代詩 ·3.3萬字
劉萬江同志深受中華優秀文化滋養,總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傳播中華文明、弘揚中國精神盡一份責任。《春暉》收錄其1997年至2020年12月創作的詩詞,時間跨度20余年,題材多樣,不論寫山水、動植物,還是寫歷史人物、重大活動,都飽含對國家、時代和生活的摯愛之情。作者力求將道德情操和藝術審美和諧地融為一體,將高尚的思想境界寓于典型的藝術興象之中,努力為廣大讀者和人民群眾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創作新時代的好詩詞。
劉萬江 ·現當代詩 ·2.4萬字
這是一本詩歌集,選取作者詩歌作品50首。這些作品特別為“一帶一路”主題而創作。作品從歌詠“一帶一路”沿途國家到絲路精神,從描繪異域風土人情到文化對話,從“一帶一路”的生態環境到教育、金融,匯聚29個國家的相冊與歌聲,涵蓋了“一帶一路”大的文人、地理,由詩歌貫穿描繪出一幅“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表現了全書的“種夢”主題。
張明友 ·現當代詩 ·4703字
詩集由四個部分暨“生命體驗”與3個附錄組成,每一部分詩人以飽滿的情緒,將心中盛滿的詩歌、善良、純真、美麗和愛一起交給了生命。同時也把詩人對詩歌的熱愛對接著生命的長度,靈魂的深度,心靈的寬度;從而將詩歌與生命,生命與世界進行了一次次更深遠、更深的復位與交接或順從或對抗。附錄部分,詩人選編了這一些年來,全國各地文友對詩人三部詩集的評論。按詩人自已的話說:“感謝文友們的愛護,給了我這一些空靈而又厚重的語言,還有你們美麗的身影將永遠珍藏在我人生的行囊里!”
王開平 ·現當代詩 ·10.6萬字
《練習曲》是女詩人陸少平的第四部詩集。詩集收入她的近作近百首如《玻璃器皿》《香水》《微笑日》《雪終于下了》《秋的冥想》《手機》等,這些詩作以日常生活為宏大的敘事和抒情背景,以其清新瑰麗、干凈空靈、意境悠遠的詩句賦予平凡生活一抹亮色和盎然詩意,如同百花園中那些一觸即開放的花朵,在經過的路上芬芳環繞。詩作內容豐富,表達細膩,始終保持詩人一貫的純粹、真摯、樸素和內斂的藝術品格,其中多首詩作被評為年度佳作。
陸少平 ·現當代詩 ·1.8萬字
劉榮恩(1908—2001)是新詩人、書評家、翻譯家,又擅繪畫,更是西洋古典音樂愛好者,長期以來很少被人提及,是一位未被現代文學史或新詩史發現,而近幾年一些現代文學研究者,特別是青年學者開始關注的詩人。劉榮恩在1949年前共出版過六種詩集,如此豐富的創作在當時是不多見的。因為劉榮恩1948年就去了英國,研究界對其情況基本不了解;其詩集印數又很少,大多圖書館失藏,找全更是不易。本書將詩人的六本全部編入,為研究者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對這類散佚的新詩文獻也是有意義的搶救。
劉福春編 ·現當代詩 ·6.7萬字
本書稿收錄了詩人2016年至今創作的近三百首詩歌,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圍繞二十四節氣創作的詩歌,詩人從小在田間長大,求學時遠離故土,但時常憶起童年生活,故以節氣為主題,串聯起兒時的記憶和現在的生活,傳達出詩人對生活、對自然的感悟;第二部分是圍繞各種節日創作的詩歌,是詩人對生活的記錄、對時間的思辨、對生命的感悟。詩歌語言輕盈、凝練、優美而又充滿哲理,表達了詩人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人生態度。
葉公子 ·現當代詩 ·2.2萬字
詩集分為七卷,分別初心、熱土、浴火、人民、擔當、夢想、旗幟,作者跟隨先輩足跡,走訪了多地革命歷史遺跡,見先人所見,念先人之心,有感于先烈的犧牲、今人的奉獻與奮斗,以及祖國日益強盛,用激昂的文字記錄下自己激蕩的心情,用贊歌向建黨百年獻禮。《壯美生命起始的地方》《照亮中國》《醒著的眼睛》《中國的脊梁》……作品感情真摯,簡樸的文字緬懷光輝的歷史,字里行間氤氳著對國家對民族的自豪與熱愛——“一提這名字就使我們熱淚盈眶”。
商澤軍 ·現當代詩 ·2.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